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doc_第1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doc_第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doc_第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doc_第4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基础知识练习(19191927年)一、选择题 1.“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2.著名学者胡绳指出: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种转折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思想的解放 C.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的失败,中国人寻找新的道路D.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提供了榜样3.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A.由闭关到开放 B.由专制到共和 C.由落后到富强 D.由愚昧到科学4.国民革命军1926年开始北伐,不到半年的时间间就将革命推进到长江流域、军阀为之丧胆,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革命军将士的英勇善战 B.北洋军阀的战斗力衰败C.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 D.共产国际给予的大力支持5.“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20世纪20年代以消灭上述反动势力为目标的革命运动是( )A改订新约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6.下列各项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升” D“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7.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8.“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9.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0.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11.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2.五四运动期间,一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这说明( ) 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 B.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 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13.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1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15.“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它没有见证的是( )A. 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 B在1912年见证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在1949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16.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如果要进行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应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址威海卫海军纪念馆天津义和团遗址B圆明园遗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国远征军纪念馆C武昌起义纪念馆上海“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D上海“一大”会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七大”会址17.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对革命进行了反思:“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随后他( )A发动二次革命 B成立国民政府 C进行北伐战争 D主张国共合作 18.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19.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到国民革命的兴起,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 )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发展资本主义C打倒列强和军阀 D废除不平等条约20.1911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趋势是( )A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 B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C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21.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因为( )A.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22.下图是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的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23.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扶清灭洋 “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倒列强除军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 B C D24.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25.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次战争的形势图。它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26.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 )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主持了中共“一大” D出席了中共七大会议27.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28.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29.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30.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二、主观题31. 阅读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荩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材料三: 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英文字林西报周刊(1919年5月10日)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1)关于五四运动中的一些细节,不同的材料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和观点。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的记载和观点。(4分)(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2分)(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2分)(1)五四运动中是匡互生还是陈荩民率先破窗进入曹宅;曹宅的大火是电线走火还是学生故意放火。(2)由于距今时间较长,当事人的记忆能力不尽相同;当事人的立场观点不同;当事者参与事件的程度不一等。(3)尽可能运用一手材料;尽可能选取叙述态度较为客观的材料;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并且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鉴别。32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有两个问题的争议最为激烈,一是对德国的处置问题,二是有关中国山东归属问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材料三:顾维钧(巴黎和会中国政府全权代表)曰:“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本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材料四:日本代表当时提出日本政府要求书一件,内容如下:“日本政府以为胶州湾租借地、及铁路,并德人在山东所有其他一切权利,德国应无条件让予日本。盖自欧战开始,德国以胶州湾为海军根据地,大为国际贸易航行之障害。日本为远东和平起见,根据一九一一年日英同盟条约,致最后通牒于德国,要求交出胶州湾,以便将来归还中国,德国不依限答复,日本乃与英国出军占领胶州湾、及胶济铁路。自是德国在山东之权利,悉为日本占有。德国在远东军事上政治上之根据地,因以破坏。商业交通,乃得恢复无阻。日本为削除德国此种势力,牺牲不少,不能任德国势力复活,故日本对德要求,实正当而且公平”材料三、四均摘自北洋军阀史一四八巴黎和会问题:(10分)(1)德国处置问题与山东问题的形成缘由有何不同?(4分)(2)顾维钧将山东作为“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的依据是什么?(2分)(3)简要评论日本拒绝归还山东的理由。(4分)(1)(4分) 答案1:德国处置问题因德国战败而产生,处置德国反映的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2分)而山东问题却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后遗症,日本夺取德国曾经取得的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却无视中国对德作战的战胜国地位。(2分) 答案2:所谈问题不是围绕“缘由”而是谈一些表面现象答案3:所谈问题与两个问题关系不大。(2)(2分)答案1: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而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正统思想。答案2:山东是孔孟的诞生地,(而不谈儒家思想,不谈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 答案3:没有涉及儒家和儒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