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情趣教育杂谈扬中市永胜中心小学梅友荣摘要:当前艺术教育普遍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艺术风”在整个社会蔓延,一方面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艺术教育拔苗助长的现象。很多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乐器、唱歌、跳舞、主持等,以培养他们广泛多样的兴趣爱好,甚至有部分孩子周末都没有时间去休息,一个人参加了几乎所有的艺术类培训班,孩子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对艺术产生了恐惧感,孩子对于艺术情趣消耗殆尽。不仅如此好多家长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过于注重音乐技能,而每年的音乐考级似乎又助长了这种关注度。因此,正确认识音乐情趣,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音乐情趣是当前音乐教育中值得重视的话题,对于孩子艺术成长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关键词:音乐情趣 音乐教学正文: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很多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乐器、唱歌、跳舞、主持等,以培养他们广泛多样的兴趣爱好,甚至有部分孩子周末都没有时间去休息,一个人参加了几乎所有的艺术类培训班,另外还要参加很多学科竞赛类的培训班,孩子苦不堪言,让好多孩子对艺术产生了恐惧感,感觉压力实在太大了,学习是那么的枯燥,孩子的情趣都被消耗光了。而且好多家长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过于注重音乐技能,而每年的音乐考级似乎又助长了这种关注。父母们在一起攀比的是谁的孩子过的级别更高,选择的曲目更难,而忽视了孩子欣赏音乐的品位,忽视了培养孩子音乐情趣的重要性,而没有音乐情趣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学好音乐的。1、 什么是音乐情趣? 理解音乐情趣,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情趣?所谓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有时也指情意。情趣有高雅,低俗之分。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音乐情趣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孩子能够关注部分音乐家的作品及故事,喜欢观看类型的音乐比赛或表演,喜欢哼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偶尔听听轻音乐,喜欢上了某个类型的独奏曲,内心蠢蠢欲动想着去接触音乐、了解音乐、或者对音乐产生了好奇感,就算是具有了初步的音乐情趣。高雅音乐情趣指的是人们对音乐所持的评价态度。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音乐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个人的音乐情趣。培养个人良好的音乐情趣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为它和其他艺术领域的情趣有很大联系,关系到生活、自然、劳动等一切方面,也就是说关系到个人精神世界中的一切,世界观、道德原则、智力水平、一般文化修养、生活经验、建立联想的能力、精神气质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影响着一个人的音乐情趣。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情趣就宽泛了许多,要求也不是如此高深,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表达来说,就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二、从音乐教师的角度来看,如何培养孩子音乐情趣?改变社会对于孩子音乐艺术培养方面的曲解,首先音乐教师要有正确的儿童音乐情趣观,既不要夸大音乐情趣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也不要低估音乐情趣对儿童艺术成长的重要性。当我们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时,孩子们会展现出轻松的笑容;当我们播放欢快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时,孩子们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动起来,甚至舞起来;当我们播放刺激恐怖的音乐时部分孩子会紧张、害怕、甚至畏惧。这一些都是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特点,才能正确理解音乐,竟而形成音乐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趣爱好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情趣爱好。一个生性豪爽的人喜爱具有英勇形象特点的音乐,这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人喜爱这类形象也同样是自然的事,因为许多人在艺术中寻求他所缺少的东西。因此培养孩子的音乐情趣也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采用不同的音乐模式,逐步让学生喜欢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因此不同学生在选择独唱歌曲时,教师就要审视孩子的性别、年龄、性格、兴趣、家庭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他能够理解透彻,并能够有效驾驭歌曲,达到“人曲合一”的效果。(二)不同时期、不同的处境,也会有不同的情趣爱好人们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心情状态下,对音乐情趣的爱好也不一样。人们在悲伤、烦恼时最喜欢一些伤感的音乐,从而扩大自己相对应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会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解决相对应的问题;人们在思绪凌乱、烦躁不安时会喜欢听一些平静的轻音乐,从而有利于理智的解决问题和健康的心理;人们在愉快、有激情的时候,会喜欢听一些欢快、动感的音乐;喜欢奇思异想的人喜欢听一些怪异、另类的音乐,这些人有更好的创新能力。这可以看出,音乐情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可产生刻板效应,教师、家长要更多地让孩子广泛地接受多方面的音乐知识、音乐流派、音乐风格,对于培养孩子的音乐情趣是有帮助的,而不是单一地接受某一方面的音乐技能。 (三)音乐情趣的培养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象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可见音乐对生活是多么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个人说:“我不懂音乐,没有音乐细胞。”其实,只要长着耳朵的人就可以听到音乐,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喜欢的音乐。但要真正深入的理解音乐,还需要上一个层次,确实需要一些基本音乐资质的。这种音乐资质具体说来就是要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节奏感等一系列复杂的才能,同时更主要的是能够激情地对音乐作出反应,能够感觉音乐。根据专家研究发现绝对没有音乐才能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即使是了解非常可怜的一点音乐常识,如果通过有计划地、目的明确地学习音乐,也是有可能在音乐方面取得一定发展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情趣,首先要在课堂中学习课本知识,培养基本的音乐技能,欣赏一般儿童音乐作品,其次也可以让学生接受一些专业的音乐训练,或是学学乐器、声乐,或是学学舞蹈,这会帮助孩子同时加深对音乐感性和理性上的双重理解。但是我们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应该把提高孩子的音乐技巧作为主要目的,否则就是培养了一个痛苦“手工劳动者”,而完全忽视了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了。如果孩子能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他自然会主动去追求更完美的表达,我们可以适当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多加以鼓励,提醒他们,学习的道路是艰苦的,要想获得快乐的享受,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枯燥的技巧练习。但如果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没有感觉到快乐,各种练习带来的是难以忍受的煎熬,那么家长最好不要逼迫他们去做长时间的技巧练习,这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对音乐的好感。 (四)不同的音乐作品对于音乐情趣培养的作用不同。 很多老师不愿意让孩子听自己不熟悉的音乐,而是让孩子反复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这些新的音乐作品的好坏与否,不知道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对待现代音乐作品,总是认为不如经典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固然,现代音乐作品的水平不一,有许多是无趣乏味、让人不知所云的作品,但也有可以与经典作品相媲美的作品。现代音乐传达出了时代的声音,而在今天创作的音乐中感觉到同时代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多么吸引人的事情。况且,如果没有对“不好”的事物的了解,如何知道“好”的事物好在哪里呢?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老师们不要过多干涉孩子聆听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中存在的大众化因素相对较多些,比如,歌词的生活化,旋律的朗朗上口,篇幅的短小精悍等等。这些更贴近孩子们的感官世界的作品当然更能赢得他们的心。父母可以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大量涉猎不同国家的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的流行音乐作品,渐渐的他们就会建立起自己喜欢的音乐文库。越是贴近生活的文化产物,越容易体会到好坏。聆听音乐作品本身比谈论音乐更具有说服力,父母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类型。只有深刻地感受作品,为之激动,察觉其真切的表现力,人们才能体会到自己以往忽视的作品优点。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情趣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形势,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逆反心理。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情趣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1、 实现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任何有趣的事物,对儿童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这是由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比如,我在三年级开展竖笛学课上,组织演奏奏两只小猪,首先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乐器,学生情趣表现的十分旺盛,其次按小节线进行小组练习,让孩子们分不同的角色演奏不同的乐句,体会欢快的生活。2、 设计音乐课堂良好情境。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场,以各种情趣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他们自觉地主动的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有这样一个游戏:小音符找家(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人物,美丽的小木屋上画有七个小矮人的形象,帽子上分别写上了7个唱名,学生分为7组,各组分别戴着写有唱名的帽子,音乐开始,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做律动,他们认真的听辨能力,敏捷的反应着音乐的变化,为取得优胜而高兴。这一教学现象明显地表现了审美化音乐教学的情趣特征,它融音乐训练,节奏律动,力度,速度,感知,情绪体验,音乐想象,动作创编等音乐训为一体。在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情况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音乐教学情趣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3、 让学生读懂音乐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感悟音乐语言的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是十分有益的。例如一次参加全省音乐教学展示活动,教学内容是在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这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丰富生动的欣赏教材,虽然加了一些解说词,但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课上,教者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了些课件,把龟兔赛跑的全过程制作成几幅精美的动画,并配上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让学生边看着有趣的动画边听着音乐对乐曲进行欣赏。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模仿动画中小动物们的动作,每人扮演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随着音乐“动起来”。乐曲的第一部分是“大森林的早晨”,音乐优美徐缓,孩子们跟着动画中的镜头,有的伸开双臂表示迎接朝阳,有的小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在开放,有的装成一棵大树在清晨的微风中随风摇荡,孩子们边看着动画边听着音乐边自由舞动,虽然有的孩子舞动的不是怎么优美,但是看得出他们都融入到了音乐的情绪中。龟兔赛跑时,我选了两段分别代表乌龟和兔子的音乐,让孩子们听着音乐到老师这儿来选择相应的头饰,然后让两位动作表现力强的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演龟和兔,其余的小朋友还是原来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龟”和“兔”真的赛跑起来,其他“小动物”一会儿热烈欢乐,一会儿喊“加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乐曲的结尾是“兔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改正了缺点,和大家跳起了欢乐的舞”,这时的小朋友们呀情不自禁地跳着、笑着,好象都成为音乐故事中的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这种热烈的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亲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同时爱对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最后,情趣的培养是循序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汉字课标解读课件
- 血细胞直方图
- 小学生药品安全认知教育
- 信息技术键盘操作
- 小脑肿瘤手术配合
- 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共识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标准
- 小学实习汇报总结
- 细胞治疗展厅设计
- 销售季度业绩汇报
- GB/T 3098.15-202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 兰花花叙事曲二胡曲谱
- 调解协议书电子版5篇(可下载)
- 材料性能学(第2版)付华课件1-弹性变形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初中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维护祖国统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作业设计样例
- 幼儿园绘本故事:《骄傲的大公鸡》 课件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