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矢江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矢江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矢江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矢江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矢江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靖江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试题考试时间:政治、历史共120分钟 历史满分:50分请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0分) 请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依据右侧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一位人物的题词?A炎帝 B黄帝 C周武王 D秦始皇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夏朝 西周 东周 西汉 东汉 西晋 魏蜀吴A商朝、秦朝、隋朝 B秦朝、隋朝、三国 C商朝、秦朝、三国 D隋朝、宋朝、明朝3.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的相似之处有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 B C D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太尉 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丞相 A. BCD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八股之害”与“焚书”都 A削弱了儒学地位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损害了国家统一D引发了文字狱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汉族政权、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联系和管辖。下表所列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序号朝代相关史实A西汉张骞出使西域B唐朝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7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这两场战争分别指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该历史事件指的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中共诞生 D国民大革命9右图是教育部司局函件的标题,其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10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C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1右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3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富强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运动:“(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据此判断,他论述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启蒙运动15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A“光荣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进行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内阁制度的确立16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B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C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17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是A门户开放政策 B冷战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18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美洲和西亚统治的新秩序B华盛顿会议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C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D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19下表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可以从表格中得出的认识是国家(集团)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中国巴西其他总部数量179148107121210329A全球化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发展的机会 B经济全球化中大国强国处于主导地位C高新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2020世纪50-70年代,日本与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美国的扶持 政府的有利政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冷战结束,世界走向和平 A B C 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 图一 战国农具 图二 青铜牛尊 图三 某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三的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请问这个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材料二: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材料二记载的是这位皇帝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1分)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工业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说出材料三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的?(2分)材料四:(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凤阳很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国家的什么政策?(1分)材料五: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改革。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的这次改革对土地是如何规定的?(1分)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22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通过学习,小刚发现东西方近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请你跟他一块探究。(8分)材料一:北师大版九上教材目录 材料二:北师大版八上教材目录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1分)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概述西方近代化的历程(1分)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1分)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分)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1分)23近年来,国际形势不断加剧,不同国家在不同事件上所表现的不同态度成为受人瞩目的话题。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7分)材料一: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这是一个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史册中记载着辉煌的反抗子民统治的战争,也留下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与奴隶制度的罪恶,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说出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所颁布的主要法律文件。(1分)材料二: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工厂和矿场中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劳动。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三十倍,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十五分之一 。为解决材料二所说的问题,俄国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发生了重大转折?(1分)材料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开始,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十年代的苏俄(苏联)、美国都遭遇了严重的经常危机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使这个国家走出了困境。苏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苏俄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本国产生了什么相同的影响?(2分)材料四: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材料四表明二战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那么宣布中、美、苏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合作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新认识?(1分)24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见下图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重要史实。(1分)材料二: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一一美国的开国元勋材料二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人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2分)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1分)材料四:(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新政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1分)立足本国国情,我国在1992年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1分)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1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_ 考试号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装订线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答题卷 2017.5.27第一卷 选择题(2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21 ;(1分) ;(1分) ;(1分)_;(1分) ;(1分)_;(1分)_;(1分) ;(1分)22_;(1分)_ _; (1分) ;(1分)_;(1分) ;(1分) ;(1分) ;(1分) ;(1分)23 、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_(1分)24_ ;(1分) (1分) (1分) (1分) ;(分) ;(分) ;(1分)座位号历史中考模拟测试题(六)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分)1-5 6-10 11-15 16-20 二 材料解析题:(21题分,22题8分,23题7分,24题分,共30分)21.(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1分);都江堰(1分)(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1分)(3)交子(1分);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5)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1分)。(6)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要重视农业生产;要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22.(1)思想领域 (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思想领域 - 政治领域 - 经济领域(思想-制度-技术)(1分)(2)洋务运动(1分) 君主立宪制(1分)民主和科学(1分)(3)经历了向西方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的过程,由浅入深,由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