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 (4*12=48)1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这说明( )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 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 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A、 B、 C、 D、2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3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4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航空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其他各洲080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因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利益趋于一致6(2010唐山模拟)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7.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A. B. C. D. 8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9.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出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选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 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C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D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10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11.“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交融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12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B.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D.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材料三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1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6分)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材料三 图一 图二材料四 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 1918年12月23日请回答:(1)材料一告诉我们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8分)(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6分)(3)材料三中图1和图2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从图2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6分)(4)材料四中涉及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至少写出4项)(4分)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历史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BCDCDDBBAAD13.(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4分)(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6分)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4分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分)(3)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4分)(4)表态:不能。理由;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级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6分)14. (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