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 班姓名 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符号和单位,会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重点:1质量的概念 2天平的正确使用难点:天平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观察讲台和课桌。提问:讲台和课桌都是属于物体,它们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二、学生自学:(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108-P111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二)自学检测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叫 ,用符号 表示,其基本单位是 。质量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吨(t)、 ( )、 ( g )2. (1) 200kg= t; (2) 900g= kg= mg。3. (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5 (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 4在实验室我们经常用 来测量质量。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了解天平的基本结构及天平的使用方法后,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师生交流归纳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1)称量前:首先要观察托盘天平的 、 。并将托盘天平放在_,将游码_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盘中,用_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及移动_使天平再次平衡。(3)读取质量: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 。(2)向盘中加减砝码应用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4)强调: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开始称量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活动二(一)讨论(实验)下列变化情况中物体质量是否变化。将桌子从一楼搬到三楼;_变了,质量_。把粉笔压成粉笔灰; _变了,质量_。把冰熔化成水; _变了,质量_。把水从20加热到60。_变了,质量_。(二)师生交流归纳: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活动三:(一)思考怎么样测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二) 小组交流,老师归纳点拨。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符号 表示,其基本单位: ( )2我们通常用_来测物体的质量。3天平的正确使用:调节天平本身平衡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第二节 密度 班姓名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有关密度知识点的归纳及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在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它们的质量不相同,铜块的质量最大,而铝块的质量最小,这是为什么呢?(发放相同体积的正方体铜块、铁块、铝块供学生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生自学(一) 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113-P116页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二)自学检测1.密度定义:物理学中,把 叫做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常用单位有 、 。2. 水的密度是 kgm3 或 gcm33.现有铁块、铜块、木块、砖块和泡沫塑料块,其中密度最大的是 ,密度最小的是 。4.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那么可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为 。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阅读并完成P113、P114 页的实验内容。(二)师生交流归纳:(1)质量、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 。 (2)通过计算还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活动二(一)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把下表数据补充完整物质质量/g体积/ cm3质量/体积 /g.cm3铜块10铁块10铝块10(二)师生交流归纳:(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2)可见,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我们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活动三(一)例: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体积是100mL的液体,总质量是13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二)师生交流归纳: 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 (1) (2) 四、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 。2密度的定义:_,单位:_3计算密度的公式: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与 和 无关。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班姓名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重点:密度的测量难点:密度的测量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过,我们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如果已知某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就可以用公式=,求出该物体的密度。二、学生自学:(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117-P118页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二)自学检测1.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量筒的 值。20ml= cm33.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v,再测出量筒内液体和浸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v总,就得到固体的体积。4.用天平可测出物体的 ,用量筒可测出物体的 ,然后根据公式 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测量盐水的密度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3. 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 4. 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5. 那么,该盐水的密度= 。请将所有实验数据记录在P118实验一表格内。(二)师生交流归纳: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调整为:(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2;(4)根据 = 计算该液体的体积。你觉得与前面我们学的实验步骤相比,哪种实验步骤更具优势?为什么? 活动二(一)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那么石块的体积V= ;(4)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石块质量m/g量筒中水的体积V1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总体积V2石块的体积V石块密度(二)师生交流归纳:(1)能否先按第二、三步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按第一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2)若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在没有大量筒的情况下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3)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在使用量筒时,要先观察它的 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 相平.2.在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要先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量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再把固体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与固体的总体积,则固体的体积为 的体积减去 的体积.3.用天平测出物体的 及用量筒测出物体的 后,再根据公式 ,即可求出该物体的密度。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 班姓名 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 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种类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难点:密度与物质鉴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近日张大爷,高价在古玩市场买了一只小金佛,由于小金佛表面金光闪闪,张大爷深信这只金佛就是纯金做的。你能用所学的密度知识帮张大爷鉴定出小金佛的材料吗?2.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二、学生自学:(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120-P122页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二)自学检测1.空气因受热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空气密度将 ,从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不断向上的气流。2. 能影响物质的密度大小。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显著,所以它的 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 不明显,因而 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3.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 ,密度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 ,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4.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 、 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 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金属块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10.8g14ml18ml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 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二)师生交流归纳: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判断物质的种类。 活动二(一)思考并完成课本P12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1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主要实验步骤: 请设计实验表格:实验结论: (二)师生交流归纳: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物体的密度越 。2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 ,密度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种类。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 班姓名 复习目标:1.回顾本章知识,建立知识网络。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3.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密度知识的应用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复习过程:一、 知识梳理,形成网络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学习要求:请课前自主完成,并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定义: 叫质量。 单位: 、g、mg、t;其换算关系 实验室用工具 质量 工具 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 质量和密度测量 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方法 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定义 : 叫密度。 公式: 密度 单位:kg/m3、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 计算密度 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例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4:1 B甲:乙=1:4C若V甲=V乙,则m甲,小明的方法更好7.2,40 8.被测物体超过了天平的量程课外作业:1.A-C-B,=,58.2, 60,72,1.22.C 3.A 4.B 5.乙,60 6.151.5,50,3.031037.水平台面,右,62,20,3.1,不变 8.A 9.D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1.B 2.C 3.C 4.A 5.D 6.A 7.B 8.A 9.B课外作业:1.反常膨胀,4,42.暖气温度相对较高,密度小,容易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迅速从四周补充,如此循环。3. 4.1:5 5.A 6.C 7.2.5103,偏小,C 8.1.2g/cm39.2.46104Kg 10.空心,1000 cm3,6.4Kg第六章 物质与密度复习课达标检测:1.B 2.B 3.C 4.D 5.0.162,0.9 6.右,增加,81.67.空心,20 cm3课外作业:1.D 2.B 3.A 4.1.2105,g,kg/m3 5. 1.01056. 1.0105 ,变大 7. 49,30,偏大,0.8,煤油或酒精8.将游码归零,E-DB-AC,1.2103第六章 物质与密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D 2.D 3.C 4.A 5.D 6.D 7.C 8.A 9.D 10.C11.B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