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业安全管理及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电业安全管理及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电业安全管理及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电业安全管理及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电业安全管理及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管理及案例分析用户侧安全管理工作是电业局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分支部分,既是全局安全用电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大用户管理处中心工作之一,它在整个电业局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电业局也一样,但是,电业局面对的是广大电力客户,面对着千家万户,特定的企业性质,决定了电业局还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不能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否则,将造成不可弥补的社会恶劣影响和损失。企业的最优化目标是高产、低耗、优质、安全的统一,忽视安全,片面追求产量、产值,是无法达到最优化目标的。一旦发生事故,小的事故影响正常生产,大的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还可能影响环境,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工作时要时刻遵守规则,提醒领导或老总要效益,更要把安全放在首位,用安全为生产、生活保驾护航。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客户侧本身的安全生产,更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项工作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单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全员参加,更需要在坐的各位的鼎力配合,共同努力。作为安全生产三级控制单位,我处主要控制障碍和未遂。电业局每年都要给我处下达安全控制指标,以此约束和强化我处安全管理工作。在用户侧安全管理工作上,由于管理的设备、人员都是各企业的,我们目前所做的重心在于督促检查指导,控制企业故障跳闸次数。为什么要控制跳闸次数,我想大家对此认识不一样。好多人认为,只要用电,发生跳闸是不可避免的,跳闸了,检查好把它送上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发生跳闸,意味着要冲击主变和设备,意味着要短时间内停止生产和用电,其次,说明从变电站到用户侧配电,某个环节有故障,故障排查彻底了,能够及时恢复送电,排查不彻底,送电后会造成二次跳闸,主变和设备会受到二次冲击,再次,会影响和缩短设备运行寿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2011年6月份顺达站因利尔公司线路污闪,引起顺达站2#主变烧损,修复主变直接损失几百万元,由于2#主变烧损,1#主变接带负荷有限,顺达站、五福站部分用户限负荷,造成的间接损失可想而知。引起跳闸的因数很多,但是按性质划分,大致可分设备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外力破坏和不确定因数。如何有效控制跳闸次数,我处在积极想办法,两年前,我处从千丝万缕的跳闸头绪中,滤出控制人为因素引发的跳闸次数,并积极推动这一做法,去年,由于污闪,引发顺达站主变烧损,电业局下发了关于防止主变受冲击的紧急通知,我处协调开展了喷涂和更换线路瓷绝缘子工作,今年年初,我处正式将防止人为因数引发跳闸作为用户侧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定了两个防止人为因素引发跳闸的重要原则,即: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逢停电必清扫”的防污闪原则,防止人员不到位引起故障的发生;二是坚持用户电工配合,防止人为误操作引起故障的发生。通过这两项措施的实施,今年发生污闪跳闸的次数明显减少,35kV以上线路抗雨水天气能力大大提高,取得效果。我处制定这两个原则出发点在于:设备原因引发的跳闸中,好多是由于巡视检查力度不够、检修质量不过关、不及时测温、维护不到位、电工和操作工配合不到位等等人员的不到位因数引发的,自然灾害引发的跳闸,大多数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外力破坏引发的跳闸故障,好多也是人员巡视、防护不到位造成的,象挖坏电缆、交跨道路没有防护桩等,因此,发生跳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到操作不当或人员不到位人为因素上。尽管我处在不断努力,虽然安全形势总体上较为好转,但是跳闸还在不断地发生。截止2012年6月10日,我处管理用户共发生考核性跳闸26次,其中:设备类跳闸占总跳闸次数的38.5%,违章、操作不当引起跳闸占总跳闸的23.1%,外力破坏跳闸占总跳闸的11.5%,树害、雷击各占7.8%,其它各占3.8%。在26次跳闸中,仅广宇公司一家就发生跳闸8次,占总跳闸次数的30.8%。跳闸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6次。案例列举:一、人为因数引发的跳闸举例:1)、2012年2月16日14时28分伊河站伊水线356断路器速断保护动作。跳闸经过2月16日11:57我处接到局调度令:伊水线3566隔离刀闸发热,要求通知伊水线用户限5000千瓦负荷;13:02接到局调度令,要求伊水线负荷降为零,并通知伊水线用户将其负荷侧转为冷备;13:39华源水泥用户回话,设备已转冷备。因修复隔离开关停电时间可能要长,用户准备清扫设备,并询问线路是否带电,我处回令,变电站设备还没有操作,线路侧带电;14:36接局调度通知,伊水线跳闸。现场调查:用户对进线手车柜及以下部分已做清扫(接调令,手车柜已拉出,用户设备为冷备),准备对配电柜设备清扫,在验电挂临时接地线时,因用户电工验电时没有检查验电器是否正常,直接验电,误以为线路不带电,违章挂地线,在挂接地线靠近A相时,拉弧,造成带电挂接地线引起三相弧光短路跳闸。暴露的问题用户接令人对工作人员工作现场交底不清。用户对安全工器具管理和使用意识不强、不规范,对用户电工的安全教育不够,用户有章不循或遵循不彻底,习惯性违章现象严重。 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假如华源水泥操作人员当时没有带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靴,进行带电挂接地线的话,是不是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去年某煤矿开闭所(双回线路)改造,由于开闭所年长,进线距地面较低(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工作人员在一回线路停电后搬运工具时,误碰带电母线(双回线路中的另一回线路),造成带电线路相间短路跳闸,之后,我们到现场检查他们安措情况,当时给负责工程改造的负责人交代了施工时的安全措施,负责人也保证不犯同类错误,可是没过几天,又发生了跳闸,我们一问,怎么样,发生了触电人身事故,出事的竟然是那位负责人!为了赶工期,疲劳触电。2)、2012年5月1日11时53分五福站福宝线3354号开关过流I段保护动作跳闸。跳闸原因:经现场核查,用户因炉内上层炉料聚焦,在出炉时炉料塌陷,引起电极过流、短路跳闸。这是一起很明显的人员工作不到位引发的跳闸故障。3)美方公司进线手车柜安装时存在缺陷,春查检修时不能自由拉合手车柜,也没做处理,送电时造成C相接地,拉弧,C相触头烧毁,弧光与B相造成弧光短路跳闸。二、设备类跳闸举例:1)、2012年6月10日10时29分西来峰站西宇II回358号开关过流保护动作跳闸。跳闸原因:用户推拉电容手车时A相真空泡子击穿与B相短路跳闸2)、2012年5月10日23时59分宝山站宝泰线4356号开关过流I、II段保护动作跳闸。跳闸原因:用户线路A相电抗器烧毁,A相接线柱烧断后搭在C相电抗器底部,C相电抗器绝缘受损,引起A、C相相间短路,造成宝泰线4356号开关过流I、II段保护动作跳闸。跳闸经过及分析:跳闸前,用户侧无任何操作,13500KVA、17500KVA两台电石炉在生产,其中17500KVA电石炉(新炉)正由低电压供电转为高电压供电时间不久,突然失电,后经检查发现线路电抗器着火,附近一相电抗器外观略有痕迹。我处人员经现场调查了解分析:经过检测,另一相电抗器烧毁。在没有任何电气操作和过电压情况下,跳闸前后35kV侧电压在36.75kV37.1kV之间,A相电抗器烧毁,纯属产品质量问题,A相电抗器融化,接线柱烧毁,搭在C相电抗器, C相电抗器绝缘损坏,造成A、C相相间短路,引起站内开关动作跳闸。该电抗器是去年新增电石炉变时,新购置的电抗器,运行不到一年,明显的设备质量问题。3)西水高压同步电机定子绕组烧毁引起越两级跳闸 三、不确定因数引起的系统过电压跳闸举例:1)2012年4月29日1时40分宝山站宝祥线4353号开关过流I、II段保护动作跳闸。跳闸原因:经现场查看,用户炉变柜出线铝排B、C相之间放电,相间距离33cm,当时用户无任何操作,设备正常运行,疑是系统过电压引起的跳闸。2)2012年4月7日0时10分黄龙线356断路器过流段保护动作跳闸。跳闸原因: 经现场调查确认:导致跳闸的原因是用户35kV进线主变手车柜A相触头烧毁,拉弧引起短路跳闸。3)2012年4月16日7时51分西宇II回358过流保护动作跳闸。跳闸原因:用户停炉操作炉变手车柜时,母线排A相支柱瓷瓶击穿拉弧引起A、C两相母排短路跳闸。四、雷雨大风天气引发的跳闸举例:1)2012年5月8日11时53分卡站铅矿线6101线断路器过流I段保护动作跳闸2)祥峰110kV线因施工原因,线路某处在由三角排列转换为垂直排列时,由于相序变换顺序错乱,B、C相间距离小,遇大风,线路摆动造成相间放电,引起跳闸。以上列举了部分代表性跳闸举例。由于管理用户的特殊性,用户线路跳闸不可避免,也决定了用户发生故障跳闸的形形色色。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跳闸,我们都坚信:只要安全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