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用教案.doc_第1页
诺贝尔用教案.doc_第2页
诺贝尔用教案.doc_第3页
诺贝尔用教案.doc_第4页
诺贝尔用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诺贝尔教学设计张兰小学 郝玲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3、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和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看:这是举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难得一见的瑞典国王一家都全数出席这场盛典;这是国王在向诺贝尔奖获奖者颁奖;这是颁奖仪式后举行的有一千多人参加的盛大晚宴,长长的餐桌,华丽的装饰,一对对的服务员端着各色美食在人群中穿梭。告别盛会,让我们穿越时空,来走进当年的诺贝尔,我们继续学习诺贝尔这一课。颁奖典礼是一次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诺贝尔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的。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仪式 师:觉得这个典礼怎么样?这么隆重的典礼跟一个人联系起来,谁?诺贝尔(齐读课题)人们为什么这么隆重地举行颁奖典礼呢?(纪念诺贝尔)3、诺贝尔有哪些成就,值得人们这么隆重的纪念他呢?我想听听大家读了课文之后的看法。(二)初读感知,了解成就1、说说诺贝尔的主要成就2、对于诺贝尔的成就,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这“许多”是指多少呢?是355个发明。每一个发明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发明都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你觉得诺贝尔怎么样?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从“最突出”这几个词语里你体会到什么?(诺贝尔被称为炸药之父,为了发明炸药,他投入了他整个生命。)再读句子。二、品读课文,感悟精神过渡:诺贝尔一生发明无数,其中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板书:发明炸药)(一) 立志1、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生答:第四自然段)2、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3、学生交流4、你能用“为了 ,诺贝尔立志发明炸药。”来说说吗?板书:造福人类5、小结:原来,发明炸药这一造福人类的伟大志向从小就在诺贝尔的心里扎下了根。(二)、具体描写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第3至第9自然段)。请几位同学来读这一部分,看一看诺贝尔是怎么发明炸药的。(学生朗读课文,相机了解发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了解诺贝尔的永不满足。)发明液体炸药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随后他又迈出了第二步,谁来读?第二步的足迹看来很辉煌,是吗?成功了,他停下脚步了吗?从哪句话看出来?看来诺贝尔又迈出了很多步。谁来读接下来的内容?5、小结发明炸药的过程。(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三)品读课文,感悟精神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诺贝尔对科学追求的永不满足。在永不满足的奋斗中,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怎样的代价,他究竟凭什么获得了成功?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9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2、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打动了你,找出来读一读。交流感悟:简单的语言文字背后是感人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句子。(1)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指名读 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这个片段中,哪个词语最令你感动?毫不气馁你能体会到他当时的痛苦吗?面对这一切,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冷静下来后,他想的是(交流)所以,遭受这一切,他毫不气馁。学生齐读句子。过渡:诺贝尔决心继续实验,可由于危险太大,政府不允许诺贝尔继续试验,怎么办?租船这也是毫不气馁。船上的工作怎么样呢?谁来读?(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1)你感受到什么(2)失败、失败、再失败,他疲惫的身心经受了多少次失败?失败了就再来,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工作了多长时间?(3)看着“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屡败屡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4)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5)诺贝尔这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多么令人赞叹啊!我们一齐把这段话读好。(6)功夫不负有心人当1867年的秋天,诺贝尔的实验成功了。后来,他又发明了雷管,从此学生读。小结过渡: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镜头。课文8、9自然段就为我们介绍了其中一个镜头,读一读,你又有怎样的感悟?(出示8、9自然段)(3) 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交流(1)、诺贝尔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能把有关语句读读吗?指名读出示: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a、为什么他要“亲自”点燃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b、 从“紧盯”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容不得一点马虎!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c、同学们读得真好,师引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你读懂了吗?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更近)火星接近炸药也意味着(成功更近)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这气氛让人大气都不敢喘!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句反复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d、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在干什么?生读“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感觉到了吗?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诺贝尔的心里转过了哪些念头呢?师述:是的,在这样的境地里,谁都会紧张、害怕,但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句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学生答:“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不是害怕”一个“但”字让我们知道,是更多的期待和憧憬驱走了他心头的恐惧和害怕,所以他的双眼(引读)“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移!谁来把这一句读读!指名读,齐读。(2)突然,轰!一声巨响,实验结束了!大声读下面的语段,告诉我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读后感受。(3)让我们再来回顾这震撼人心的一幕!齐读第八自然段。(4)突然,奇迹出现了!自己大声地读读第九自然段,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一幕?a、生自由读b、读后交流。c、师述:天哪!一个浑身血淋淋的人却在举手欢呼!难道他不觉得疼吗?(是精神战胜了肉体)d、如果此时你正面对着这位满身鲜血的科学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小结:课文学到这,我们可以说诺贝尔的一生都是为人类,为科学在不断地努力着。e是的,在全身负伤的情况下,诺贝尔首先没有想到去医院,却这样的欣喜若狂,是什么力量使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去如此投入的实验呢?(是造福全人类的美好理想,使他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痴迷于科学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引读: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四)设立奖项诺贝尔的贡献还不仅仅如此,诺贝尔还为人类作出什么巨大的贡献呢?1、齐读第十自然段2、交流:诺贝尔为人类作出什么贡献?(临终前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透过这份遗嘱,你明白了什么?3、从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三、总结全文诺贝尔为造福人类发明炸药,虽历经艰难但他毫不气馁;虽身处险境,但他能舍生忘死。临终设立奖项,无私奉献他所拥有的一切。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名字(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