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1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2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3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4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学校: 苍山县启蒙小学任教班级: 五年级 四班任教学科:语文姓名:赵卫卫 课题名称6 、冬阳、童年、骆驼队 班级五年级四班科目语文课时二课时执笔人赵卫卫执教人赵卫卫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个一个的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已经能基本把握。但对抓住重点的语句领会文章中深刻的含义还有待提高。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有所了解,但并不太熟悉,也不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中,开篇创设情境,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课题入手,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欣赏一组老北京城南生活的泛黄老照片,把学生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 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童年趣事之趣,逐渐加深情感体验,重视感情朗读。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在此基础上欣赏一首对全文理解后写下的抒情小诗童年,我心灵的故乡,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歌曲童年的录音带2、 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信息3、 有兴趣的同学可阅读城南旧事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2、 自读感悟,梳理事件3、 深入阅读,口味童年趣事第二课时1、 继续品读,怀念童年2、 吟诵课文,回味童年三、拓展延伸,抒写童年1、 播放歌曲童年。2、 童年时光是美好的,今天我们来看看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对童年的记忆。(板书课题,介绍本文的背景资料。)3、 读文启发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景象?1、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找找课文写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情,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部分。2、组织交流: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些片断?并找出文中相对应的片断。3、让学生针对字词质疑。1、 引读品味“学骆驼咀嚼”。(1) 品读“那样丑的脸白沫子沾在胡须上。”(2) 品读“我看破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荡不安起来。”想象咀嚼的样子。(3)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并且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它?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2、 引读品味“关于铃铛的遐想”(1) 品读“老师教给我总会吃饱的。” 提示:你从中看出了骆驼怎样的品质?它对你有什么启发?(2) 品读“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你的想法更美些。” 提示:你从“我的问话和对铃铛用途的回答中感受到了什么”3、 引读品味“看骆驼脱皮毛。” 点拨:骆驼是怎样脱皮毛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 引导品味“追问骆驼去处。”点拨:从“总是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想一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5、 指导分角色朗读四个片断。1、 播放录音城南旧事的片断。2、 提问:童年为什么会如此让人怀念?从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体会。3、 引导品读:“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我也不会再做了。”点拨:为什么有些事童年会做,现在却不会做了?童年 的可贵体现在哪里?4、 引导品读“我默默地想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点拨: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应该怎样朗读?1、 播放送别的录音带。2、 让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3、 组织背诵展示。1、 布置写作:学了这篇文章,你们一定和作者一样回忆了小时候的某些事或人吧,请围绕它们写一段话。2、 组织交流。1、 听歌曲2、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读课题3、 自由发言,如暖暖的冬阳、一队队的骆驼,可爱的孩子1、 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2、 明确:季节的推移,梳理事件。3、 学生互相交流4、 理清思路,朗读相关部分5、 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梳理文意。1、 感受“咀嚼”(1) 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仔细观察、描述生动。(2) 朗读语句,交流想象的画面(3) 根据相关生活经验,体会“我”对骆驼的喜爱与好奇,感受到“我”的投入。2、 感受“铃铛”(1) 感受骆驼的沉稳和耐心。(2) 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以及丰富的想象力。3、 进一步感受到“我”观察的细致和对骆驼的喜爱。4、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我”还会问骆驼问些什么?感受“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听录音进入情景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 细细的品读,回味自己的童年,感受到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去做自己喜爱的事,童年是美好的,却又会不可避免地失去,因而让人怀念。4、 品味作者对童年的情感。1、 听音乐,回想自己的童年趣事。2、 背诵课文3、 在班上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1、 回忆往事,模仿作者的手法进行写作。2、 交流自己的作品,讲述童年趣事。动听的歌曲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空间。通过自读找出文中描绘的几个片断,为细读作准备。激发学生相关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能真正融入课本,走进“我”的内心。学生在品味作者的童年的同时回味自己的童年,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背诵的环节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写作能力(教学流程图) 6、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走来了 骆驼排成长串冬阳 回忆童年片断 冬天看骆驼咀嚼 模仿 充满童年 谈骆驼系铃铛 天真 童趣骆驼队 春天骆驼脱绒袍子 幼稚 夏天骆驼没影了 好奇 思绪回到现实 怀念、留恋童年时光七、课堂检测设计(1)阅读城南旧事 (2)修改课堂上自己所描写的画面,将其写得更具体。八、小结1、从课文的哪看出我长大了?2、 句式练习:说明自己长大的句子。3、我为什么写这本书?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5、看着板书总结。6、学习了这篇文章,你的收获是什么?(字、词、句、写作.)7、还有什么问题吗?九、反思 这篇文章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孩子的童年,景和情既清晰又朦胧,骆驼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