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系统知识---华州科技.doc_第1页
安防监控系统知识---华州科技.doc_第2页
安防监控系统知识---华州科技.doc_第3页
安防监控系统知识---华州科技.doc_第4页
安防监控系统知识---华州科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66666666666安防监控知识 1 背景概要介绍图像传输是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产品,具体应用如:电视、电影、会议电视、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人类在接受信息的来源方面,靠眼睛摄入的图像信息占80以上。在现代社会,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全球正在发生的社会社会事件,而且人们不满足于文字报道、语音报道,更需要从现场视频图像来看到真实直观的场面。因此,图像传输设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电视广播是目前实现远程视频图像传输的主要方式。电视采取现场多角度摄像,通过卫星或地面的专用通信线路把视频信号传送到电视台、经过导演切换控制后的画面视频信号再用另外的通信线路传输到发射台、由发射台通过有线或无线信号方式播出,观众通过电视机实现图像接收、观看。这种电视广播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节省播出线路颇带,8MHz带宽的一路电视图像可以提供几十万直至上千万观众同时收看;但是由于其采用的广播方式,必然带来“电视台播出什么,观众只能收看什么”的弊病,大大限制了观众的选择性;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自主选择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电视广播方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将要逐步过渡到交互式电视广播。在现代社会,必需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宽带网络和丰富的全球信息库,实现信息的自由“点播”,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个性化要求。 为了实现远程观看现场图像的要求,关键是解决图像实时传输问题;而图像的信息量巨大,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很大的线路带宽资源:模拟电视图像占8MHz带宽,数字电视原始图像需要170Mbps的传输码率;但是宽带远距离通信线路的使用费十分昂贵。因此,为了降低图像传输的费用,必需压缩其占用的线路带宽,即采用图像信息压缩技术;而图像压缩在模拟信号方式下无法实现,只能在数字信号方式下进行。 近几年来,Internet蓬勃发展,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宽带数据传输网络,其触角遍及全球各地,是一个使用十分方便的数据传输网络。这样,我们可以把现场的图像数字比以后,经过图像压缩处理,通过Internet传输到任何需要图像的地方。 2 相关技术情况 图像信号是自然界发出的光通过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睛形成的物理信号,属于模拟信号方式。如果需要对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传输和存储,事先必须完成图像信号的光/电转换和模拟/数字转换;由于人的眼睛只能识别模拟物理信号,所以处理完毕后的数字信号还需要还原为模拟图像信号,即完成数字/模拟转换和电/光转换。 图像数字化技术为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奠定基础,它把物理的光信号转换成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值,以便于算法处理、远程传输和长期存储,实现了许多模拟技术难以完成的图像表现功能;当然,数字化技术还包括把数字图像数据转换为人眼可见的模拟图像信号这一过程。 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在图像不失真或少失真的情况下,降低图像数据传输率、减小占用信道带宽、减少占用数据存储介质空间,是图像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携带信息的图像原始信号中存在着很大的信息冗余,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空间允余二维图像的物体和背景在其物理表面上的光学相关性;时间冗余运动图像在时间上存在着相关性;知识冗余由于存在着先验知识和背景知识,使得需要传输的信息量减少;视觉冗余人的眼睛对某些图像特征不敏感,这些特征信息可以不在图像数据中出现;编码冗余携带信息的符号熵大于信息熵,这种符号数据中就存在冗余。既然图像数据中存在信息冗余,就有可能对图像数据量进行压缩,针对数据冗余的类型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数据压缩方法。 常见的专用图像压缩技术有:JPEG,MPEG,H.26I,小波变换等。MPEGII可以把数字电视近200Mbps的码率压缩到5Mbps,把高清晰度电视1Gbps的码率压缩25Mbps。这样,借助某种高效率数字调制方法,现在用于传送一路模拟电视的信道带宽,可以用来传送四路数字电视和一路高清晰度电视。MPEGI使标准视频(CIF)信号40Mbps的码率压缩到1.2Mbps,让一张VCD视盘能存入一个75分钟的影视节目。目前的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做到:在人眼的敏感范围内,静态图像压缩率为501,活动图像压缩率可达502001。 在活动图像的压缩技术中,除了MPEGII专用于电视广播以外,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莫过于MPEGIV。MEPGIV主要解决在甚低速率(64kbps以内)通信线路上传输一定质量图像的问题,同时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共同传输。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可以拓展到目前的Internet上应用。今后MPEGIV图像压缩技术可能应用的具体产品包括:多媒体电脑、掌上电脑、网络电视、远程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等。 Internet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信息传输技术。Internet的理论基础是分组交换,硬件基础是Ethernet、光纤通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基础是TCPIP,Windows和JAVA,应用方式有WEB,Email,FTP等,总之Internet的出现正在改变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Internet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好处是:多种信息共同传输,形成多媒体信息流;较低的运行费用,即无需缴纳长途电信费用,只需缴付Internet使用费,甚至可以固定月租费,大大降低了图像传输费用;传输可靠、具有很高的传输质量;Internet接口标准、协议通用,使用十分方便。随着Internet的普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到达一个被称为后PC的时代。我们不仅用PC能上网,用各式各样的嵌入式设备也能上网,如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TV机顶盒等信息电器都可以实现上网功能。这些信息电器无一例外均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界于单片机系统和台式机系统之间的新型计算机系统,它一方面具有单片机结构简单、体积小、耗电省、低成本的特点,同时还具备台式机处理能力强、有*作系统支持等优势,目前已经在各种信息电器中广泛使用。3 技术应用情况 在掌握了图像数字化、数字图像压缩、嵌入式计算机系统、Internet网络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应用产品的开发,如: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可视电话等。这些产品目前在社会上已经有着一定的应用,其功能和作用已经被市场认可,把上述新技术运用到这些产品上,将产生功能、性能的倍增效益,大大提高这些产品的可用性会极大地推广这些产品的市场使用量。 3.1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固定摄像机和可遥控摄像机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现场的图像和声音内容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监控中心,同时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它安全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得防范能力更加强大。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九十年代初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九十年代中期,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监控,称为第二代数字化本地视频监控系统。九十年代末以来,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以实用的智能图像分析为特色,引发了视频监控行业的技术革命,视频监控步入了全数字化时代,是视频图像监控的最新技术,称为第三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第三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以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光电传感器、数字化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一种新型监控系统。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具有本地数字监控系统所具有的计算机快速处理能力、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便于快速查询记录、视频图像清晰及单机显示多路图像等优点,而且依托网络,真正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通过IP网络,把监控中心和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的监控目标组合成一个系统,适应了当前办公楼设备管理数字比、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在监控领域中,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一种发展趋势。监控系统从最初的模拟监控系统发展到基于PC多媒体卡的数字监控系统,解决了视频质量和数据存储的问题,大量的局部监控系统得以建立。但网络带宽的不足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限制,使得网络化的数字监控系统发展缓慢。随着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多媒体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P网络和MPEG4技术的逐步成熟,网络化的数字监控系统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32 * 远程*能够节省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加快会议做出决定的进程,为部门和企业大大节省会议开支,同时减少人们为了参加各种会议而频繁出差带来的劳累;而且由于减少了人们的出行,降低了交通运输压力,还为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早期的远程会议系统称为电视会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媒体会议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利用全面的信息流来交换与会者的思想,信息流中不仅包含活动图像、声音,还有静止图形、文字材料等,而且可以提供参会者共同使用的电子白板和文字交谈程序,以便与会者有一个高度共享的空间来充分交流。*是信息化社会的标志之一。2001年全世界*设备的市场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3.3 视频点播系统 随着图像压缩技术的成熟和家庭宽带接入网络的实现,在图像服务器和流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在家里实现电视/电影节目的即点即播成为现实。观众从被动收看节目的电视广播接收方式转变为主动选择的节目点播方式,是大众文化娱乐方式的根本转变。 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视频点播系统,因为需要极其丰富的宽带网络资源、导致系统运行成本过高,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如果切实解决了图像信息压缩技术实现问题,再加上宽带Internet的普及,视频点播的实际应用就为时不远了。 3.4 有线电视监测 电视是采取广播方式给观众传送节目的,广播是一种单方向的信息传输,电视台要了解节目传送质量,必须建立一个专用的电视节目监测网,从各地的节目取样点把图像和声音回传电视台,以便监督电视节目在各地的传输质量,保证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质量。大量节目取样点的图像回传必然耗费巨大的通信线路带宽,如果利用图像压缩技术,通过Internet把监测点的节目图像传回电视台,就可以大大节省监测工作的费用。建立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采用高技术手段,对全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播出的内容和传输质量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实现对全国各有线广播电视播出前端和网络的播出内容和传输质量进行监测,准确了解事故位置;及时发现播出中的重大停、劣播事故,全面了解全国有线广播电视播出内容和网络运行情况,提高中央对网络的监管能力,可以提高管理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有线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安全.监控设备选型中的一些问题1、摄象机的选择和主要参数闭路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又称摄像头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严格来说,摄像机是摄像头和镜头的总称,而实际上,摄像头与镜头大部分是分开购买的,用户根据目标物体的大小和摄像头与物体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镜头的焦距,所以每个用户需要的镜头都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不要以为摄像机(头)上已经有镜头。摄像头的主要传感部件是CCD,它具有灵敏度高、畸变小、寿命长、抗震动、抗磁场、体积小、无残影等特点,CCD是电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 Device)的简称,它能够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可将电荷储存及转移,也可将储存之电荷取出使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是理想的摄象元件。是代替摄像管传感器的新型器件。CCD的工作原理是:被摄物体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芯片上,CCD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这个标准的视频信号同家用的录像机、VCD机、家用摄像机的视频输出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录像或接到电视机上观看。 CCD摄象机的选择和分类 CCD芯片就像人的视网膜,是摄像头的核心。目前我国尚无能力制造,市场上大部分摄像头采用的是曰本SONY、SHARP、松下、LG等公司生产的芯片,现在韩国也有能力生产,但质量就要稍逊一筹。 因为芯片生产时产生不同等级,各厂家获得途径不同等原因,造成CCD采集效果也大不相同。在购买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检测:接通电源,连接视频电缆到监视器,关闭镜头光圈,看图像全黑时是否有亮点,屏幕上雪花大不大,这些是检测CCD芯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其它专用仪器。然后可以打开光圈,看一个静物,如果是彩色摄像头,最好摄取一个色彩鲜艳的物体,查看监视器上的图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否平滑。好的CCD可以很好的还原景物的色彩,使物体看起来清晰自然;而残次品的图像就会有偏色现象,即使面对一张白纸,图像也会显示蓝色或红色。个别CCD由于生产车间的灰尘,CCD靶面上会有杂质,在一般情况下,杂质不会影响图像,但在弱光或显微摄像时,细小的灰尘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用于此类工作,一定要仔细挑选。 、依成像色彩划分 彩色摄象机:适用于景物细部辨别,如辨别衣着或景物的颜色。 黑白摄象机:适用于光线不充足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在仅监视景物的位置或移动时,可选用黑白摄象机。 、依分辨率灵敏度等划分 影像像素在38万以下的为一般型,其中尤以25万像素(512*492)、分辨率为400线的产品最普遍。 影像像素在38万以上的高分辨率型。 机板型。 针孔型。 半球型。 、按CCD靶面大小划分 CCD芯片已经开发出多种尺寸: 目前采用的芯片大多数为1/3”和1/4”。在购买摄像头时,特别是对摄像角度有比较严格要求的时候,CCD靶面的大小,CCD与镜头的配合情况将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大小和图像的清晰度。1英寸靶面尺寸为宽12.7mm*高9.6mm,对角线16mm。 2/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8.8mm*高6.6mm,对角线11mm。 1/2英寸靶面尺寸为宽6.4mm*高4.8mm,对角线8mm。 1/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4.8mm*高3.6mm,对角线6mm。 1/4英寸靶面尺寸为宽3.2mm*高2.4mm,对角线4mm。 、按扫描制式划分 PAL制。 NTSC制。 中国采用隔行扫描(PAL)制式(黑白为CCIR),标准为625行,50场,只有医疗或其它专业领域才用到一些非标准制式。另外,曰本为NTSC制式,525行,60场(黑白为EIA)。 、依供电电源划分 110VAC(NTSC制式多属此类), 220VAC, 24VAC。12VDC或9VDC(微型摄象机多属此类)。 、按同步方式划分 内同步:用摄象机内同步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使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将同步信号送入摄象机的外同步输入端。 功率同步(线性锁定,line lock):用摄象机AC电源完成垂直推动同步。 外VD同步:将摄象机信号电缆上的VD同步脉冲输入完成外VD同步。 多台摄象机外同步:对多台摄象机固定外同步,使每一台摄象机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作业,因各摄象机同步,这样即使其中一台摄象机转换到其他景物,同步摄象机的画面亦不会失真。 7、按照度划分,CCD又分为: 普通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13LUX 月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1LUX左右 星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01LUX以下 红外型 采用红外灯照明,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成像 CCD彩色摄象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CCD尺寸,亦即摄象机靶面。原多为1/2英寸,现在1/3英寸的已普及化,1/4英寸和1/5英寸也已商品化。 ()CCD像素,是CCD的主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显示图像的清晰程度,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的表现越好。CCD是由面阵感光元素组成,每一个元素称为像素,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现在市场上大多以25万和38万像素为划界,38万像素以上者为高清晰度摄象机。 ()水平分辨率。彩色摄象机的典型分辨率是在320到500电视线之间,主要有330线、380线、420线、460线、500线等不同档次。 分辨率是用电视线(简称线TV LINES)来表示的,彩色摄像头的分辨率在330500线之间。分辨率与CCD和镜头有关,还与摄像头电路通道的频带宽度直接相关,通常规律是1MHz的频带宽度相当于清晰度为80线。 频带越宽,图像越清晰,线数值相对越大。()最小照度,也称为灵敏度。是CCD对环境光线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CCD正常成像时所需要的最暗光线。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UX),数值越小,表示需要的光线越少,摄像头也越灵敏。月光级和星光级等高增感度摄象机可工作在很暗条件,23lux属一般照度,现在也有低于1lux的普通摄象机问世。 ()扫描制式。有PAL制和NTSC制之分。 ()摄象机电源。交流有220V、110V、24V,直流为12V 或9V。 ()信噪比。典型值为46db,若为50db,则图像有少量噪声,但图像质量良好;若为60db,则图像质量优良,不出现噪声。 ()视频输出。多为1Vp-p、75,均采用BNC接头。 ()镜头安装方式。有C和CS方式,二者间不同之处在于感光距离不同。 、CCD彩色摄象机的可调整功能 ()同步方式的选择 A、对单台摄象机而言,主要的同步方式有下列三种: 内同步利用摄象机内部的晶体振荡电路产生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利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到摄象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实现同步。 电源同步也称之为线性锁定或行锁定,是利用摄象机的交流电源来完成垂直推动同步,即摄象机和电源零线同步。 B、对于多摄象机系统,希望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是垂直同步的,这样在变换摄象机输出时,不会造成画面失真,但是由于多摄象机系统中的各台摄象机供电可能取自三相电源中的不同相位,甚至整个系统与交流电源不同步,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均采用同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入各台摄象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调节同步。 调节各台摄象机的“相位调节”电位器,因摄象机在出厂时,其垂直同步是与交流电的上升沿正过零点同相的,故使用相位延迟电路可使每台摄象机有不同的相移,从而获得合适的垂直同步,相位调整范围0360度。 ()自动增益控制 所有摄象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象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象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象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背景光补偿 通常,摄象机的AGC工作点是通过对整个视场的内容作平均来确定的,但如果视场中包含一个很亮的背景区域和一个很暗的前景目标,则此时确定的AGC工作点有可能对于前景目标是不够合适的,背景光补偿有可能改善前景目标显示状况。 当背景光补偿为开启时,摄象机仅对整个视场的一个子区域求平均来确定其AGC工作点,此时如果前景目标位于该子区域内时,则前景目标的可视性有望改善。 ()电子快门 在CCD摄象机内,是用光学电控影像表面的电荷积累时间来操纵快门。电子快门控制摄象机CCD的累积时间,当电子快门关闭时,对NTSC摄象机,其CCD累积时间为1/60秒;对于PAL摄象机,则为1/50秒。当摄象机的电子快门打开时,对于NTSC摄象机,其电子快门以261步覆盖从1/60秒到1/10000秒的范围;对于PAL型摄象机,其电子快门则以311步覆盖从1/50秒到1/10000秒的范围。当电子快门速度增加时,在每个视频场允许的时间内,聚焦在CCD上的光减少,结果将降低摄象机的灵敏度,然而,较高的快门速度对于观察运动图像会产生一个“停顿动作”效应,这将大大地增加摄象机的动态分辨率。 ()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象机,其用途是实现摄象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自动白平衡 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使色彩表现自然,但对于景物中很少甚至没有白色时,连续的白平衡不能产生最佳的彩色效果。 按钮方式先将摄象机对准诸如白墙、白纸等白色目标,然后将自动方式开关从手动拨到设置位置,保留在该位置几秒钟或者至图像呈现白色为止,在白平衡被执行后,将自动方式开关拨回手动位置以锁定该白平衡的设置,此时白平衡设置将保持在摄象机的存储器中,直至再次执行被改变为止,其范围为230010000K,在此期间,即使摄象机断电也不会丢失该设置。以按钮方式设置白平衡最为精确和可靠,适用于大部分应用场合。 B、手动白平衡 开手动白平衡将关闭自动白平衡,此时改变图像的红色或兰色状况有多达107个等级供调节,如增加或减少红色各一个等级、增加或减少兰色各一个等级。除次之外,有的摄象机还有将白平衡固定在3200K(白炽灯水平)和5500K(日光水平)等档次命令。 ()色彩调整 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是不需要对摄象机作色彩调整的,如需调整则需细心调整以免影响其他色彩,可调色彩方式有: 红色黄色色彩增加,此时将红色向洋红色移动一步。 红色黄色色彩减少,此时将红色向黄色移动一步。 兰色黄色色彩增加,此时将兰色向青兰色移动一步。 兰色黄色色彩减少,此时将兰色向洋红色移动一步。 、数字化式的调整控制方法 新型摄象机对前述各项可选参数的调整采用数字式调整控制,此时不必手动调节电位计而是采用辅助控制码,而这些调整参数被储存在数字记忆单元中,增加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DSP摄象机 在模拟制式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数字化处理技术,称为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摄象机。该种摄象机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数字检测和数字运算技术而具有智能化背景光补偿功能。常规摄象机要求被摄景物置于画面中央并要占据较大的面积方能有较好的背景光补偿,否则过亮的背景光可能会降低图像中心的透明度。而DSP摄象机是将一个画面划分成48个小处理区域来有效地检测目标,这样即使是很小的、很薄的或不在画面中心区域的景物均能清楚地呈现。 、由于DSP技术而能自动跟踪白平衡,即可以在任何条件检测和跟踪“白色”,并以数字运算处理功能来再现原始的色彩。传统的摄象机因系对画面上的全部色彩作平均处理,这样如果彩色物体在画面上占据很大面积,那么彩色重现将不平衡,也就是不能重现原始色彩。DSP摄象机是将一个画面分成48个小处理区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检测白色,即使画面上只有很小的一块白色,该摄象机也能跟踪它从而再现出原始的色彩。 在拍摄网格状物体时,可将由摄象机彩色噪声引起的图像混叠减至最少。2、摄像头的安装调试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式和CS式两种,两者的螺纹均为1英寸32牙,直径为1英寸,差别是镜头距CCD靶面的距离不同,C式安装座从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为17.562毫米,比CS式距离CCD靶面多一个专用接圈的长度,CS式距焦点距离为12.5毫米。别小看这一个接圈,如果没有它,镜头与摄像头就不能正常聚焦,图像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在安装镜头前,先看一看摄像头和镜头是不是同一种接口方式,如果不是,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减接圈。有的摄像头不用接圈,而采用后像调节环(如松下产品),调节时,用螺丝刀拧松调节环上的螺丝,转动调节环,此时CCD靶面会相对安装基座向后(前)运动,也起到接圈的作用。另外(如SONY,JVC)采用的方式类似后像调节环,它的固定螺丝一般在摄像头的侧面,拧松后,调节顶端的一个齿轮,也可以使图像清晰而不用加减接圈。AGC ON/OFF(自动增益控制):摄像头内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下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当开关在ON时,在低亮度条件下完全打开镜头光圈,自动增加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开关在OFF时,在低亮度下可获得自然而低噪声的图像。ATW ON/OFF(自动白平衡):开关拨到ON时,通过镜头来检测光源的特性/色温,从而自动连续设定白电平,即使特性/色温改变也能控制红色和蓝色信号的增益。ALC/ELC(自动亮度控制/电子亮度控制):当选择ELC 时,电子快门根据射入的光线亮度而连续自动改变CCD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一般从1/50到1/10000秒连续调节)。选择这种方式时,可以用固定或手动光圈镜头替代ALC自动光圈镜头。 需要注意的是:在室外或明亮的环境下,由于ELC控制范围有限,还是应该选择ALC式镜头;在某些独特的照明条件下,可能出现下列情况:8、报警系统用物理方法和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辅助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的对策,此即防盗防侵入探测报警系统。 一、防盗探测器的类别 根据所要防范的场所和区域,选择不同的报警探头。一般来说,门窗可以安装门磁开关,卧室、客厅安装红外微波探头和紧急按钮,窗户安装玻璃破碎传感器,厨房安装烟雾报警器,报警控制主机安装在房间隐蔽的地方以便布防和撤防。报警主机可以进行编程,对报警单元的常开、常闭输出信号进行判别,确认相应区域是否有报警发生。对于小区安防和金融单位,还需要安装电话拨号器,当意外发生时,通过电话线路传送报警信息给公安、消防部门或房屋主人。 1. 热感红外线探测器 任何物体因表面热度的不同,都会辐射出强弱不等的红外线。因物体的不同,其所辐射之红外线波长亦有差异。热感红外线探测器即用此方式来探测人体。红外探测主要用来探测人体和其它一些入侵的移动物体,当人体进入探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