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1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2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4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ZT20CX11-PJ- 年 月 日工程名称轨道工程交底地点铺架二公司会议室交底组织单位施工技术部交底负责人施工单位六工班接收负责人内容及说明:关于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的技术交底轨道施工六工班:铁路桥梁防水体系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保证全线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的施工质量,确保全线施工质量创优,现将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下发给你工班,望你工班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传达至每一位现场具体操作者手中,现场操作中严格按本技术交底要求办理。附件: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复核:签发:注:本交底“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一、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铁路桥梁防水体系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技术交底规定了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适用于中铁二十局铺架二公司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二、编制依据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 3043-2005铁路混凝土桥面TOF-型防水层技术条件TB/T 2965-1999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2101-和2101-图客货共线铁路桥梁防水体系图号:通桥(2006)8061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593-2003三、材料1、防水卷材采用L类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L类防水卷材为纤维复合卷材,即双面热融复合无纺纤维布。防水卷材应符合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593-2003及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2、粘接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或水泥基胶。用于粘接防水卷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符合聚氨酯防水涂料GT/T19250-2003及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水泥基胶粘剂采用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90水泥基胶粉、增强剂及水进行拌制。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其中纤维混凝土可采用聚丙烯纤维网或聚丙烯晴纤维混凝土。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要求符合GB175-1999的规定。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级配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中的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6中的规定。聚丙烯纤维网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的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为1.8kg。聚丙烯晴纤维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的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为1.0kg。减水剂:采用高效减水剂,其质量符合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水: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四、施工方法1、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基层面应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平整度的要求:用1m长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1处。桥面基层应清洁,无浮碴、浮灰、油污等。采用防水涂料粘接剂,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一般凭经验肉眼观察或采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采用水泥基胶粘剂,应对基层进行湿润检查,如太干燥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湿润。如遇雨季施工,只要雨停表面无积水即可施工,6h内天气有雨不宜施工。2、防水卷材的铺贴备好防水卷材、粘接剂、圆形拌合桶、220V电源、手提式搅拌器、量具、剪刀及刮板等。粘接剂的配制水泥基胶粘剂的配制:a 水泥基胶粘剂的配比:水泥100kg、水30kg、专用胶粉120g、增强剂800g。b 配制方法:先将胶粉倒入清水内搅拌约58分钟,再加入增强剂搅拌约2分钟,再加入水泥搅拌约10分钟即可使用。c 对配制好的水泥基胶粘剂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超过4小时禁止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制防水涂料由甲、乙两组成份组成,使用时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每种组分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配制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35分钟。a 防水卷材铺贴应按水流方向,从低到高,将搅拌均匀的防水涂料从梁的一端开始涂刷,倒出防水涂料后,用刮板往另一端涂刷。b 铺贴防水卷材时,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涂料涂刷厚度应控制在1.21.5mm,每平方米用量约2.1kg/m2。搭接处两层防水卷材之间的涂料厚度不得小于1.0mm。c防水卷材铺贴时,边涂粘接剂边铺卷材,同时用刮板在防水卷材上来回刮实,排出汽泡,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无翘起,其它部分无空鼓。d 防水卷材铺贴应做到平直,卷材的搭接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密封。e 防水卷材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横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f 在防水卷材铺贴完48h后方可进行防水层的上部工序。g防水层完工后,在胶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进行后道工序的作业。h 防水涂料应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工具来缩短干燥时间。涂刷后24h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五、质量检查防水涂料甲、乙两组份配比准确、搅拌均匀、涂刷均匀、无漏刷现象。肉眼观察防水卷材的铺贴是否平整、无破损,搭接处、周边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如出现空鼓,起泡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救处理,每300500m2应做一次防水层与混凝土基层的剥离强度试验,保证防水层与梁体湿接缝的粘接牢固。铺贴防水卷材气温不得高于35,不得低于5,超出其温度范围应采取相应措施。六、桥面保护层施工1、混凝土配合比保护层按C40纤维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其比例为:水泥:粉煤灰:纤维:砂:碎石:减水剂:水=350:100:1:676:1104:4.5:150试验人员根据当天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并下发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拌合站人员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拌合。2、工具准备强制式搅拌机、料斗、平板式振动器、铁锹、农用运输车、抹刀、平衡吊架等。3、保护层施工方法纤维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然后加水混合均匀,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混凝土运输采用料斗运输,料斗须密封不漏浆。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s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保护层厚度为37mm。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收浆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置宽约10mm,深约20mm的横向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d。制作保护层时,其施工用具、材料必须轻吊轻放,严禁碰伤已铺好的防水层。冬季低温时间施工时,要加防冻剂;保护层作好后要及时覆盖,防止冻胀破坏。当温度低于-3时,如没有必要的保温措施,不得施工。3、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技术要求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序号检 验 项 目指 标 要 求1抗压强度40MPa2劈拉强度3.5MPa3抗冻融循环300次4抗渗性P20556d电通量1000c6抗碱骨料反应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19%时,混凝土的碱含量3kg/m3七、质量检查1、在拌制和浇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值班技术员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试验室抽查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及混凝土坍落度,范围控制在7090mm。2、试验室及时按规定做抗压、抗折强度试验。3、表面不应有裂纹、破损、起皮。4、表面光洁、无污染。5、防水涂料在运输和保存中,严禁遇水,严禁接近火源。6、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严禁进行防水层施工。八、安全规定1、现场安装接线板;设置“有电危险,切勿接近”等警示牌。2、现场架设的低压电线路,不得用裸露导线。3、临时敷设电线不得缠挂在钢筋、模板、脚手架、等物体上。特殊情况,必须有绝缘保护措施。4、停止使用的电器设备,应拆除电源线和开关。5、电气装置跳闸时,严禁在未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前合闸。6、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丝。7、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8、用电设备安装触电保护器。9、现场闸刀、漏电保护器等安装在规范的箱体内,停止作业时,立即加锁。10、现场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