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晨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晨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晨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晨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晨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这边“读”好 晨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晨读,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最为常见、文科类科目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只可惜,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晨读课依然是墨守成规,涛声依旧。虽说也是书声朗朗或整齐有致。但读来读去,不外乎是语文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有限的内容,单调的读法,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对于课文上的内容,学生早已读得热情衰减,口角乏味。再怎么读也读不出什么激情,什么新意来。这样的晨读课,说什么也是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了,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世纪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所以,晨读课的内容、形式和目的等已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了。如何让它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转变它的方式、方法,从而让学生从晨读中找到乐趣,使学生想读、乐读、会读呢? 【关键词】晨读现状 原因分析 点亮晨读黎明的光亮慢慢降临,时间,开始用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将万物唤醒。人的大脑,经过了一夜的休眠,也开始慢慢苏醒。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是,学生们被时间唤醒的大脑,又常常会人为地沉睡了起来。因为很多学生在度过着一个个有催眠意味的早晨,他们不能投入到清醒的状态中来,也就不容易清醒地投入到整天的学习中去。那带着催眠意味的就是很多个晨读的时间。一、晨读现状:且看晨读的几幅画面(画面一)教室里,有学生三五成群,在天南海北地聊着,没有目标,也没有重点。没有谈话对象的,就在教室里晃悠,交一本作业本可以化去几分钟的时间,而从书包里翻出一本书呢,也是一个大工程,不到不得已,那书是翻不出的。另有一些学生,则在做值日,做到哪里,就在哪里停下来或说说话,或玩一玩。只要不坐到位置上读书,就是他们的目的。整个教室,在老师不到场的时候,基本是处于散沙状态。(画面二)晨读的铃声还未响起,讲台前就已经坐着负责纪律的班干部或者老师,全班学生呢,则已经埋头在练习之中。教室里,除了“沙沙”的写字声,再听不到其他声音。晨读课,被偷换了概念,成为了晨写课,而学生的一天,就在练习题中拉开了帷幕。 (画面三)学生在读着书,不过却是今日重复着昨日的故事:捧着一本课本,眼睛却游离在书本之外,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把注意力牵引着走;或者,眼睛看在书上,却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念得自己依旧昏昏欲睡;还或者,在一个班干部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如一人一样开始声调铿锵地朗诵,却完全不知读的滋味。“涛声”依旧,一本书却像捏在手里的一张登不上一艘船的旧船票。美妙的早晨,或在闲散中度过,或在练习题中度过,或者捏着书本这张“旧船票”茫然地张望,晨读的意义,变得索然无味了。二、原因分析:晨读之所以不美妙,造成原因有多种:1、阅读意识没有被唤醒,学生不能投入到晨读中。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晨读,是一天的开始,这个开始的好坏,往往会影响着一天的工作、学习效率。在每一个清晨,带着一身清新走进校园的学生,是精精神神地开始苏醒过来,还是依旧回归昏昏欲睡的世界,可能就决定了孩子一天的学习。只有在开始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之美,他们才真正会在知识的世界里鸟儿般飞翔,鱼儿般游弋。但是,很多学生不明白这个起始的重要,也不知道让晨读美妙一天,他们对晨读缺少兴致,缺少热情。而教师,目标往往是应试,在晨读的安排上,太多地注重了功利地利用,因此也就不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因为没有美妙的阅读声,所以,学生晨读的意识就处于昏睡状态,对晨读,他们也就更多地去应付、逃避了。2、内容单一,晨读是机械的重复。晨读课上,老师迫于考试压力,一般是让学生阅读课文上的内容,而学生,须无条件地接受这个任务。对于课本上的那几篇课文,学生在语文课上已经跟着老师嚼过来嚼过去,那些课文早已让学生熟悉得没有了新意。而且,老师在课堂上还使出了浑身解数带领大家阅读,在学生自己单独读的时候,怎可能读得比课堂上更有热情?有限而熟悉的内容,日日让学生重复,学生不读到热情衰减、口角乏味,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晨读不得不读,那么,“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一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3、目标不明,晨读是盲目的劳作。 很少有老师或学生,对晨读会制定计划,或备备课,即使只是稍做准备都不大有,所以在晨读的时候往往是缺少目标的。教师没有长远的打算,每天在早晨匆匆走进教室,对晨读课上要达到的要求没有预估,很多时候的晨读都带有随意性,这样,要激发学生的晨读兴趣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而学生呢,也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机械地操作,对这堂课要收获些什么,也不会去思考。结果是怎样呢?没有目标的晨读,只是为了维持纪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至于能不能成为一个美妙的开始,能不能有最多的收获,都不是思考的问题。4、方法老套,晨读缺少吸引力。晨读课上,往往只是一种读书方式,那就是手捧语文书,嘴巴动起来就可。有时候,教师会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而这种自由读,缺少指导和目标,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怎样读,这样,读起来就显得少有成效。而大多数教室里,为了便于管理,往往是在班干部的带领下集体朗读,众口一声,没有激情,没有自主,又缺乏吸引。单一的朗读形式使学生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会滋生厌烦心理,在这样一种无奈心态下的朗读,学生只求捱过时间,哪还能感受到吸引力?三、晨读措施点亮晨读之灯。晨读,是一天的前奏,前奏的旋律,其实就是一天的旋律,所以,如何演奏好这个前奏,于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面对晨读的现状,教师应该点起一盏晨读的灯,带着学生从容而自然地行走,让学生徜徉在美好之中,然后开始美好的一天。 那么,教师如何执灯,点亮学生晨读之路?1、唤醒教师的意识。教师对晨读的态度,决定了晨读的质量。要想点好晨读之等,教师首先要唤醒自己 晨读的意识。(1)重视晨读。晨诵是一种文化,学生在各种作品中读到文字,读到内容,甚至能读到蕴涵于文字中的情绪、情感、精神、气韵和节奏,那就是一种文化了。晨读的过程,是一个养成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可以通过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文字所传达的情感、优美及音乐感,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并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和情操。本着真正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的,教师就应该重视晨读,不耽于安逸,不让晨读流于形式。并且,每次的晨读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精心的过程。 (2)激情投入。晨读不只是学生的事,晨读更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着的一项事业。在这个事业里,教师的投入才能带领学生的投入,教师的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要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好好钻研文本,把自己投入到文本中去,让自己理解得充分一些,情绪更高昂一些,如同群鸟中的一只领唱的鸟,直接用自己的理解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并与学生一遍遍地共同咀嚼玩味所晨诵的文字,才能带动孩子们对文字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用一种感性的方式,来感受文字。2、确立目标。有目标的行动才是有成效的行动。晨读,不能成为一天中一个想当然的开始,只有确立好目标才是真正的晨读。首先可以就整体的晨读有个大体的规划,比如低年级可以选择读一些琅琅上口的童诗、童谣、简单易懂的古诗词、三字经之类的古代幼学文章,以及有趣的寓言、童话故事;中年级,可以读稍微深刻一些的童诗、古诗词、简单的现代诗歌、散文和小品文;高年级,则可以读优美的现代诗歌、各种的古诗词曲、富有哲理的小品文,还可以尝试着去品析、创作。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明确的目标,通过小学六年的熏陶,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也会在文学中收获品质、情操、知识。其次可以就整个学期的诵读做个计划,比如一个学期读关于自然的文字,一个学期读关于人情的文字,一个学期读关于品德的文字。或者,可以在每个学期都来个“大杂烩”,让学生接触各种文章,不过,即使是“杂烩”,也要对每月、每周或每天的诵读有个总体的安排,这样一来,教师的思路清晰,学生也会学有所得。3、精心选择。(1)内容多样。晨读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诗歌、词曲、散文、故事、小品文都可以在晨读课上反复咀嚼。在我们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经典古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在古典诗歌中,不乏文字浅显、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艺术精湛、适合儿童阅读的名篇,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于谦的咏石灰等等,都是很好的儿童诗。儿童诗是一种特別重视节奏、声音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內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能让儿童在念唱或朗诵时,直觉地感受到其中蕴涵的趣味,从而领会到喜悦、感动、动人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加知识、扩大生活经验,陶冶幽雅性情,培养接受文学的能力。开学的时候,读那首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对阅读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学生们,一粒阅读的种子就被轻轻播撒下了。学生的成长路上,不完全是鲜花和掌声,在他们的路途中,难免有辛劳、艰难、挫折,就读向着明亮那方,一切的艰辛可能都可以坦然接受:“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很多脍炙人口的童诗、童谣,都以最简洁的文字,带给孩子最美妙的人生体验。在生命的黎明,读着自己的诗歌,学生会感受到很多光亮的。在文学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的精彩值得学生一读。在晨读的时间里,老师伴着学生琅琅而读,学生的晨读自然可以丰富多彩。(2)恰到好处。好作品千千万万,但是只有当这些作品能适合学生的年龄、适合当时的那个意境、适合正处那个时光,好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的心。晨光初露的早晨,读读关于阳光、关于早晨、关于大自然的文字,和自然亲密接触,美好的情愫自然就升起了;秋天来了,读读和秋天、和收获、和落叶有关的文字,秋的苍凉或成熟,总可以体会一些;节日来了,诵读诵读这个节日,一些情感、一些气氛就在诵读中形成了。面临毕业,要和老师、同学告别,一首送别,把所有的意境都会渲染出来;面对妈妈的辛苦,读读纸船或游子吟,感恩之心油然涌起;在学校,会感受老师的表扬或批评,老师的眼睛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诵读内容的选择除了文字的经典,还必须恰到好处。让刚入学的孩子来读纸船,他们不会体会到文字后面的深情,莫如读读游子吟,学生在唱诵中倒可以想起妈妈的好处来;在普通的早晨诵读送别,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莫如等一等,等到学生临毕业之际,再来读它,一切的解释都可以不需要了。所以,读适合那个年龄的文字,读适合那个意境的文字,读适合那个时光的文字,更能让文字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而晨读,也就显得更为意味深长了。4、方法多样。在晨读的形式上,要变“单调朗读”为“多种形式相结合”。由于早读课有了丰富的内容,也就更便于使其形式灵活多样。晨读时,除齐读、自读和带读外,还可以用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诵读、比赛读、探究性地读等。每一种读法,都会具有一定的阅读效果。例如:分组读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意识;分角色读可以增加读课文的趣味性;边表演边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比赛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究性地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体会出不同情境、不同语气的不同表达方式,增加朗读的感情色彩。晨读,也并非一定要学生一读到底,还有一些方式也值得借用,如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技巧;听读古诗、精彩影视对白、录音朗读,让学生掌握抑扬顿挫方法;指导重点语句诵读,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这些方式可以让晨读变得更亮丽些。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既能丰富早读课内容,活跃早读课气氛,又能调动学生朗读兴趣,减轻疲乏感,学生得益一定非浅。5、把握尺度。学生很多时候的学习都要应付考试,而晨读,是为学生长远地发展所进行的一项活动。晨读可以选择丰富多彩的内容,尤其是可以把阅读拓展到课堂之外,通过精心选择之后的诵读,会让学生满怀兴趣。晨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在一日日的积累中,可以亲眼见到自己的收获,他们会更投入进来。晨读还可以有多样的阅读形式,既有收获又有趣味的诵读,会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晨读,必须让学生兴致盎然,必须让学生有所收获,只有这样的诵读,才是真正的诵读。作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晨读,它不应该成为学生应试的帮凶,所以,晨读要考虑不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负担,不要任意地增加背诵、抄写、默写的任务,不要让学生感到有很多的压力。只有把握好尺度,才能让晨读成为让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行动,也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晨读,不是让学生从夜晚的休眠进入白天的休眠的过渡,不是让学生困顿地进行一天的开始。在晨读时间,让文字与学生的生命进行亲密接触,让学生徜徉与文字,觉得自己就生活于诗情的意境之中,才会让学生收获一个个美好的学习的日子。一声声动听的晨读是阳光,一个个勤奋的学子是朝阳!教师,帮着学生点亮晨读之灯,让他们在阅读的路上收获一颗颗璀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