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临床探讨羽翅2005年第11卷第7期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临床探讨李玉平陈良珠周权英劳静华王贞【摘要】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0例,试验组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用一次性输液管,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5例发生输液反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反应ClinicalInvestigationofPreciseFilteringInfusionApparatustoReduceInfusionReactionYuPing.OtengLiangzhu.2YnouQuanying,eta1.(The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dongMedicalCollege,Zhanjiang524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sofprecisefilteringinfusionapparatusonreducingtheinfusionreactions.MethodsTherateofinfusionreactionwasobservedin4000patientsus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ject,andal1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2000patientsintheresearchgroupusedtheprecisefilteringinfusionapparatus,200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usedtheonetimeinfusionapparatus.ResultsNoneofinfusionreactionintheresearchgroup,15infusionreactionsoccurredincontrolgroup,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t(P<O.O1)betweentWOgroups.ConclusionsTheprecisefilteringinfusionapparatuscandecreasetherateofinfusionreactions.KeywordslPrecisefilteringinfusionapparatusInfusionreaction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89(2005)07-0533-02输液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输液制剂已成为临床病引起的发热,即为热原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眼睑,上消耗很大的药剂,但有些药品较常发生输液反应,以中药注口唇水肿,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甚至过敏射剂最多.目前使用的终端滤器的过滤精度不够,要引用高性休克,为过敏反应.出现输液反应立即填写输液反应报告精度的输液器,以阻止微粒,微生物进入机体,防止输液反应表,连同样本一起送来供应室做热原,微粒检测.的发生l-1.为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我院2003年引用了精密试验组用济南连发医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过滤输液器,用于临床输液试验.精密过滤输液器,其滤除率和流量等标准符合GB18458.11临床资料和方法2001;对照组用江西洪达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1.1临床资料外科术后患者800例,肿瘤患者500例,中管,质量标准符合GB83681998.中药注射剂包括复方丹医科患者700例,神经内科患者600例,内科患者1400例.参,刺五加,黄芪,参麦,生脉,鱼腥草,炎琥宁,双黄连.其中男性患者1800例,女性患者2200例,年龄2O7O岁.2结果1.2方法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0例,两组试验组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5例发生输液反应,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种,全身情况,用药具可比性.根据护经.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差异具有极理学基础出现发冷,寒战,发热,伴恶心呕吐,头痛,排除原发其显着性,见表1.表1试验组及对照组输液反应结果注:6.63,P<0.013讨论3.1选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输液反应以加用中成药制剂为多,且多为复方制剂_2,中药制剂发生输液反应率明显高于其它制剂,微粒超标是中药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中药制剂微粒超标的原因是由于中药制剂制备工艺差异大,成份复杂,很多成份属天然大分子物质,较难溶于水,尤其在其它物质干扰,高浓度或PH不适等条件下,较易形成不溶性微粒.故本试验选定中药注射剂为对象.3.2输液反应的原因过去认为是由于输人致热原,死菌作者简介:李玉平,女,1963年出生,大专,主管护师作者单位: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苗,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而引起.2O世纪5O年代,众多学者报告了输液中微粒的危害,后来的研究结果证实,输液造成的临床反应大部分是由于向血管输注药液的同时,输入了有害微粒.输液中的微粒已经鉴别出来有橡胶,塑料,玻璃碎屑,纤维素,毛絮,尘埃,不溶性胶体,结晶体,碳黑,脂肪栓等微粒.分别来源于穿刺胶盖,输液及注射器具,安瓿开启,室内环境与输液器自污,中药制剂,药物配伍,药物生产过程,临床用脂肪乳溶液等.这些微粒(50m以下)基本上为肉眼看不见,进入人体后不能在体内代谢.而人体毛细管的直径为712m,当微粒直径大于712m时,毛细血管将被堵塞,从而引起热原反应,过敏反应.3.3精密过滤输液器滤除率中国药典(CUP.2000年版)?533?MODERNNURslNG2005.Vo1.11.No.7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法对病人疼痛影响的临床观察纪珍花王群先栾明霞中圈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89(2005)070530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常选用四肢表浅式,由于皮肤被纵向拉紧大部分,横纹张力减少,皮纹呈竖式静脉作为穿刺途径,以手背静脉最为方便.多年的临床实践发或斜式,与进针方向基本平行,针头顺皮纹而进,皮纹向两侧现,按教科书上所讲,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嘱病人握紧拳头,绷紧推移,使穿刺阻力小,皮肤产生机械性损伤程度轻,故病人只皮肤,进行静脉穿刺E1(以下简称传统法),病人疼痛明显.近几感微痛或无痛.年我们改变这一传统方法,静脉穿刺时病人不握拳头,手自然放3.2手背静脉起于手指,位于皮下,在手背形成静脉网,而手松(以下简称自然法),病人疼痛轻微.与传统法进行比较,效果肌全部位于手掌面,手背皮肤无肌肉支持,皮下组织疏松.当明显,报告如下:病人握拳时,皮下组织易被压瘪,静脉也随之受压不清.尤其1对象与方法是消瘦者,皮下组织受压过重,多数静脉处于两骨缝间,皮下1.1对象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O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深处,不易看清和摸清.皮肤与手背筋膜的间距变小,穿刺连续接受静脉输液1O天的病人200例,均为神志清,精神,智能时易穿透筋膜.如果进针与皮肤角度过小(25.30.),则近正常,言语清晰,双侧肢体知觉无障碍,浅感觉检查正常I2.似皮内注射,容易进针入皮内,可导致穿刺时疼痛加剧.对于1.2方法采用江苏苏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同一批号的肥胖病人,由于皮下脂肪较厚,静脉显露不清,病人握拳时皮一次性5号半输液器,由同一名护士进行操作.单日在病人左手肤紧张压扁静脉,影响血管充盈度,静脉更不易显露,增加了用传统法,双日在病人右手用自然法(穿刺时,嘱病人让病人手自穿刺中的盲目性,加大了穿刺难度.采用自然式,皮下组织受然放松,手背向上,五指并拢,拇指内收,穿刺者拇指与四指分开,压轻,可避免上述情况,减轻疼痛.拇指置于手背上,四指放于手掌下,用拇指纵向或斜向拉紧皮肤,3.3注意是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使血管显露拉直,进行穿刺).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注意的集中性使注意的对象鲜明1.3评价标准疼痛的强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I3,(测试和清晰.主动注意为对既定目标的注意,与个人的思想,情者在O1O之间选择一个数字以描述其疼痛的强度,0为元痛,1O感,兴趣和体验有关Is.用传统法进行穿刺时,嘱病人握紧拳为可想象的最剧烈的疼痛).头,属于主动注意,增强了病人对静脉穿刺的注意力,加深了2结果对静脉穿刺的体验,使病人情绪紧张,疼痛的敏感度增加.而自然法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法,两组疼痛发生情况见表1,自然法属于被动注意,使病人情绪方松,提高了疼痛阈值,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着性(一35.22,P<0.01).低了病人对疼痛的敏感.裹1两种穿刺法病人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例1)总之,临床观察证明,自然法静脉穿刺,对皮肤的机械损注:35-22,P<o-013讨论3.1手背皮肤薄而柔软,移动度较大,浅筋膜薄而松弛,手背皮肤皮纹纵横交错,而以横纹居多,病人握拳时,皮肤紧张,横纹张力增大,行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方向垂直逆皮纹而进,造成皮肤产生机械性断裂损伤,病人疼痛明显.采用自然作者简介:纪珍花,女,1964年出生,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作者单位:266100山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伤小,无痛率高于传统法,达到了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E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2E23丁铭臣.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86E33C.DavidTollison.宋文阉,缚志俭主译.临床疼痛学EM3.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04彭裕文.局部解剖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25郝伟.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收稿日期:2004-1218)规定:每ml液体10”m微粒应少于2O个,每mI液体25m微粒数应少于2个.普通输液器过滤只有8O,绝大多数使用纤维素滤膜由杂乱纤维基质构成,输液过程中易发生纤维脱落,产生自污染,这种污染已经引起医药界高度重视.精密过滤输液器是使用唯一具有规则孔型过滤滤膜一核孔膜,可将不溶性微粒严格控制在5m以下,其过滤精度95,可有效截留任何途径导致的输液微粒,将微粒滤出,降低和减少因药液中不溶性微粒造成的临床输液反应,起到安全输液,保护患者,保证治疗的作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显着,既避免了微粒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又可避免因输液反应带来的医疗纠纷,?534?值得推广应用,关注点滴健康,把住药液进入人体的最后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装修合同注意事项及范本指南
- 心理健康促进制度建设方向方案
- 人造纤维面料生产细则
- 行业标准化操作培训教材编写指南
- 考研复习中的个人管理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专题教学教案
- 生态诗学的认知语言学路径-洞察及研究
- 第一单元 分子的空间结构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苏教版2019
- 农产品市场销售策略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工作页
- 矿山救援队伍训练大纲及考核要求
- 石油钻井用钻具培训讲义课件
- 管理层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整理词根词缀法初中英语学习
- 立式储罐重量表
- (高清版)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_T 441-2019
- 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 呋喃树脂msds
- 节约用水情景剧表演
-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