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课题: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课时数:24,学情分析:宋庆龄本人及其所在的年代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久远,要学生单纯从课文樟树的描写去体会宋庆龄身上的樟树精神着实有点困难。为了让他们真正读懂课文,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其人其事,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3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4 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的能力。三、教材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之前,我特意从百度上搜索宋庆龄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以便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宋庆龄,拉近学生与伟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内容。四、教学方法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伊始,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导入,积极引导学生由树到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始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去朗读,去思考,去表达,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体会到了伟人的崇高品质。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填补文本空白由于课文的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所以,对伟人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学生头脑中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要让学生理解宋庆龄的精神更谈何容易。为此,我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伟人构筑学习的平台,学生入情入境,在课堂上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教学难点最终迎刃而解。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1、上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到上海宋庆龄的故居参观了两棵樟树,今天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再次来到樟树前,并且留个影,好吗?2、齐读第六自然段。读完这段话我们知道,人们来到宋庆龄故居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大家有什么疑惑呢?(为什么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两棵樟树?)二、重点学文第45自然段,感受樟树的外在美与内在美1自由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想,这究竟是两棵怎样的樟树?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学生自由回答。(1)这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两棵树像什么?站在树底下,像撑开了一把绿色的大伞,遮住了大半个天空;远看像一朵绿色的云)你能读好这句话吗?(2)这还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这是两棵树叶稠密的樟树。“稠密”让你感觉叶子怎样?一簇簇,一堆堆,不留一点儿缝隙。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小精灵,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好像要把全部的生命力展示出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3)是啊,不仅如此,而且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引读)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啊,它还会在怎样的环境与条件下显示出它们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想像一下,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出示说话训练:无论是 ,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无论是干旱还是洪灾,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无论何时,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4)出示樟树图片,用一个恰当的词(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积累的词语)来描述一下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百度图片】樟树/upload/gallery/g2005020322494148.jpg/upload/gallery/g2005020322505645.jpg说话训练:这是两棵的樟树。(5)小结: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从樟树的枝干、树叶以及它的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这几方面写出了樟树的外在美。(板书:樟树:外在美 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它们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先自己练习一下。(自由朗读,齐读)这是多么繁茂、粗壮,多么坚强、富有生命力的两棵树啊!难怪宋奶奶要深情地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齐读)2过渡:宋奶奶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不仅是因为它们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呢。请大家好好读一读文章的第5自然段,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1)读后交流:这段话写出了樟树的什么特点?(板书:香气驱虫,永久保持)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也就是樟树的内在美。(板书:内在美)(2)从哪里可以看出“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引读:(即使也)“枝枯叶落”说明什么?樟树已经失去生命力当樟树枝枯叶落时香气仍然不变,那么当它枝繁叶茂时呢?(更是芳香四溢)。引读:(只要就)师:讲述故事,加深对樟树的香气能永存、不招虫的感性认识。(3)这一小节中,作者除了写樟树,还写了石榴树,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指读)(4)既然是写樟树,为什么还要写到石榴树呢?(与樟树形成对比,突出樟树的香气可以驱虫,能永久保持的特点,这就突出了樟树的可贵之处)(5)男生读描写石榴树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樟树可贵品质的句子,比较不同。(6)小结:学到这,我们发现了,原来樟树不仅外形美,还有它独特的可贵之处,难怪宋奶奶不肯搬家,充满留恋地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课件出示、齐读。3让我们再次完整地读一读3、4小节,回味樟树美丽与它的可贵之处。(齐读)三、借物喻人,感受人物品质美。1.过渡:如今,宋庆龄已离我们而去,可故居还在,那两棵樟树依然伫立在那儿,人们来到宋庆龄故居,依旧会睹物思人。人们会怎么做呢?(1)齐读第六自然段。(2)这里的“瞻仰”能不能换成“参观”呢?为什么?(不能,因为从“瞻仰”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人们对宋庆龄非常的尊敬。)(3)是的,宋庆龄的确令我们尊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百度图片】宋庆龄/18/42/01300000177099121267424674164.jpg看图,说说宋庆龄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如美丽、高贵、典雅等)(板书:美丽、高贵)(4)其实宋庆龄不仅外表美丽、气质高贵,而且具有高尚的品格。在课前,我们了解了这个伟大女性的很多故事,老师将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百度搜索】宋庆龄生平/20070419/n249542185.shtml交流:宋庆龄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如爱国、爱民、坚强勇敢、一身正气等。) (相机板书:一身正气,坚强不屈)(5)学到这儿,你觉得这主人和樟树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作者表面写樟树的美,实际上是写宋庆龄的美;表面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实际上是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的高贵品质。是啊,课文表面上是写树,赞树,实际上是写人、赞人,樟树就具有了象征意义。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板书:借物喻人)2小结:是啊,人们(结合板书)人们喜爱这两棵樟树,更敬爱这两棵樟树的主人(宋庆龄)。樟树已经成为了宋庆龄高贵人格的象征!每天宋奶奶故居前驻足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总要抚摸一下那粗壮的树干,凝视那绿得发亮的树叶,闻一闻散发出的清香,在樟树前留个影,寄托无限的崇敬与怀念。3最后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宋庆龄故居。(屏示:多幅照片;教师伴随音乐介绍宋庆龄生平)【百度图片】宋庆龄故居/images/jingdian/090506/003919577121.jpg/scchina/jingdian_pic/2003924173051.jpg/0/01/03/03/1030316_747390.jpg/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752817750435.jpg/photo/TfiDmuzV3M16PzzIZ-1Ggg=/2565362937742154833.jpg/eastday/zfh/sql/yj/ghfy/images/00003212.jpg/dyninfo/UploadFiles_3084/200706/20070615101350959.jpg4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一句话、一个词都行。5宋奶奶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一生,是充满活力、坚持正义的一生,她不仅被中国人尊为“国母”,就连许多外国人也对她充满敬意!(课件出示外国人对她的评价。)师读。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法国著名的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6现在,让我们齐声诵读第6自然段,用我们最深情的朗读,和美丽的樟树一起,共同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五、布置作业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三个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以“站在宋奶奶的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3实践活动:有机会去上海瞻仰宋庆龄故居。六、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从宋庆龄的话“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切入,提出问题:这究竟是两棵怎样的樟树,令宋奶奶如此喜爱它们呢?提挈全文的问题使学生课堂目标明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品读课文,从四、五两个自然段的朗读体会中了解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基于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力争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在第四自然段教学中,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樟树特点,同时渗透了口语训练,想象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如:读着第一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樟树树叶稠密让你想象出怎样的画面?樟树还会在怎样的环境与条件下显示它的蓬蓬勃勃?在学生朗读、说话的基础上展示樟树图,形象感知它们的特点。第五自然段则在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初步了解樟树可贵品质的基础上,以一段小故事加深对樟树香气永存且不招虫特点的认识,从而更加欣赏樟树的可贵品质。抓住了对比的手法,指导学生分层,并告知学生在平时写作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这样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学完四、五自然段后,学生已清晰地感受到了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此时,再回到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树?这时再次提供句式:“因为樟树不仅,而且,所以”“宋庆龄爱樟树的,更爱”这样本文的学习重点了解樟树的特点就轻松得以解决。但本文的教学难点樟树的象征意义仅凭文本内容学生绝对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关于宋庆龄的情况,课文里几乎是个空白。而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宋庆龄,又知之甚少,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走近伟人,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厂化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石油专业试题讲解及答案
- 园林专业规范试题及答案
- 电工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JavaEE轻量级框架Struts2 spring Hibernate整合开发 第2章Struts2与MVC模式
- 深圳审计专业试题及答案
- 煤矿杂物运输施工方案
- 戗台施工方案
- 暖风工程施工方案
- 房地产项目总经理岗位职责说明
- GJB297B-2020钝化黑索今规范
- 关于懂你的600字初三作文9篇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30)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砂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理赔人员上岗考试题库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初级医学影像技术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培训
- 宣传思想文化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