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专题4 专题质量检测 苏教版选修3 .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专题4 专题质量检测 苏教版选修3 .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专题4 专题质量检测 苏教版选修3 .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专题4 专题质量检测 苏教版选修3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答案:b2科学家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批量生产,请问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以下哪项原理()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细胞融合答案:a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解析:选b。抗虫棉对环境有无不良影响至今未发现,但不能说没有任何不良影响。4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解析:选c。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理由是: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权益。c项体现出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a、b、d三项均不能体现。5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a在研究、农田试种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b在研究、农田试种和商品化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c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d有的阶段需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解析:选c。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各阶段需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6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克隆实验的缺点()a重构胚胎成功率低b流产率高c胎儿畸形率高d克隆后的胚胎着床率高答案:d7以下关于“试管婴儿”生产技术过程不存在的是()a体外受精 b细胞培养c胚胎移植 d基因重组答案:d8试管婴儿是指()a在试管内把受精卵培育成足月的婴儿b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c把精子移植到母体内d将发育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内发育解析:选b。试管婴儿是指人的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发育到早期胚胎的一定阶段,再移入到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到足月诞生的婴儿。由于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通常在试管中完成,所以叫试管婴儿。9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于90年代成功地把固氮肥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分子中,并成功表达,该项技术属于()a转基因技术 b分子杂交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答案:a10下列细胞中属于干细胞的是()a皮肤的角质层细胞b皮肤的生发层细胞c皮肤中的汗腺细胞d皮下脂肪细胞解析:选b。干细胞是机体内的一些未分化或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一旦生理需要,它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途径通过分裂、分化产生机体所需要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发育的能力。题中的角质层细胞、汗腺细胞和皮下脂肪细胞都没有增殖和分化能力,只有生发层细胞可增殖和分化,来补充表皮细胞的衰老、脱落,属于干细胞。11进行基因筛检有助于发现某些早期癌症,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是指()a使受检者获得了知情权b使受检者在人寿保险、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压力c使个人隐私受到更好的保护d使人类基因组计划难以完成解析:选b。基因筛检是指运用dna测序仪和蛋白质芯片等在人群中对某些遗传病、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等的致病基因进行检测,从而使携带有致病基因的人能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虽然基因筛检有助于发现某些早期癌症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人遗传信息的泄露,使受检者在人寿保险、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12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地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就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对转基因技术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解析:选b。为了保障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立法保障;人们要加强舆论监督,同时要改变观念去接受新生事物,不能因为其可能存在负面影响而全盘否定转基因技术。131978年天花就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但是某些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天花病毒毒株。下列有关天花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b组成天花病毒核酸的碱基共有8种c天花病毒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d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的培养基不能培养天花病毒解析:选b。病毒是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生物,一般的普通培养基不能培养病毒。病毒属于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组成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天花病毒的核酸为rna),组成核酸的碱基只有4种。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能严重影响人的容貌。14下列生物技术在战争爆发时最可能用于生产生物武器的是()a组织培养 b重组dnac胚胎工程 d细胞融合答案:b15制定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能够()规范生物技术研究防止生物技术滥用规范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对生物技术产生负面影响a bc d解析:选a。制定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是规范生物技术研究、防止生物技术滥用的有力武器;还可规范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对生物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抑制作用。16下列哪项是反对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克隆技术的不足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d不能迁就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解析:选a。a、b项是从技术角度阐述问题,c、d项是从伦理角度阐述问题,前者是生物学家研究的范畴,后者是伦理学家研究的范畴。有的生物学家的观点强调技术的不足易导致严重后果,这显然属于反对者的观点。17下列属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是()侦查罪犯预防遗传病基因诊断遗传病体外受精技术a bc d解析:选a。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对于基因检测的应用的理解。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用来诊断遗传病、侦查罪犯和预防遗传病。18下列基因工程对人类有益无害的是()a将抗病毒的干扰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批量生产干扰素b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的致病菌c将某种生物毒素的基因与流感病毒基因拼接d将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可引起某种动物染病解析:选a。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干扰素已为人类战胜疾病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他选项都是对基因工程的滥用,用来生产生物武器,使敌战国的人、牲畜等致病或死亡,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威胁。19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其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解析:选c。外来物种入侵一般是由于该生物在适宜的环境和缺乏天敌的情况下能够大量繁殖,并且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转基因生物往往是改良的品种,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可能使当地生物受到影响。20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析:选d。转基因农作物尽管只是部分dna发生了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1(12分)(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_,然后改变植酸酶的_,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时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请简述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_。(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_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后可通过_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4)若这些转基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_。答案:(1)空间结构氨基酸序列(2)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外源植酸酶基因农杆菌大豆细胞大豆植株再生鉴定(3)显微注射法胚胎分割(4)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基因可能扩散到环境中22(12分)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叫食人鱼的观赏鱼,原产于亚马孙河,其雄性鱼体色鲜艳,个体较小,雌性鱼体色浅黄,个体较大。食人鱼的繁殖速度较快,食性复杂,性格极为残暴,猎物一旦被它咬到,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撕咬猎物直至剩下一堆骨头。回答下列问题:(1)食人鱼凶猛特性的形成是_的结果。(2)食人鱼雄性鱼体色鲜艳而雌性鱼体色浅黄,这在生理学上称为_。(3)你认为食人鱼一旦进入我国江河湖泊,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请分析说明。_。答案:(1)自然选择(2)第二性征(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改变(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使物种单一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稳定性(平衡)受到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3(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科学家对转基因鱼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转基因鱼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1)转基因鱼培育成功的物质基础是_。(2)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入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_个。(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于生长速度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_。(4)转基因鱼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是_。(5)多倍体鱼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我国科学家最近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_。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的方面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是_。答案:(1)遗传物质都是dna(2)1146(3)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4)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目的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与其他物种竞争,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引起生态危机(5)转基因的二倍体个体加倍为四倍体个体,然后二倍体鱼与四倍体鱼杂交形成三倍体鱼三倍体鱼不能繁殖,可以人工控制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引起生态危机24(14分)阅读下面炭疽病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炭疽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细菌炭疽杆菌。炭疽杆菌是芽孢菌属中唯一的致病菌,且为需氧芽孢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不能生长。炭疽杆菌长510 m,宽13 m,菌体杆状,两端平截,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活体外如暴露于空气中或在需氧条件下培养时,在菌体内能形成椭圆形的芽孢。芽孢没有繁殖作用,是生命活动很微弱的休眠体。芽孢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极强。芽孢在土壤中可存活约40年,一旦条件适宜,便可形成一个炭疽杆菌,并释放出一种炭疽毒素。极少剂量的炭疽毒素就能杀死血液里的免疫细胞,造成人体严重休克,乃至死亡。故炭疽病具有致病力强、感染后潜伏期短、病情急和病死率高等特点。炭疽芽孢在炭疽杆菌的传播上起重要作用,人类感染炭疽杆菌的途径为皮肤渗透、呼吸和摄入。由于炭疽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细菌,因此青霉素对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治疗炭疽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静脉滴注大剂量的青霉素。预防炭疽病,可在被感染前一周接种无毒炭疽菌疫苗,效果良好。(1)炭疽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型。(2)炭疽杆菌的生殖方式是_生殖。(3)人类感染炭疽杆菌的途径有三种,即_、_和_。(4)预防炭疽病,可接种无毒炭疽菌疫苗,使接种者体内产生有免疫作用的_。由于炭疽杆菌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