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张衡传》学案(无答案)(新).doc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张衡传》学案(无答案)(新).doc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张衡传》学案(无答案)(新).doc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张衡传》学案(无答案)(新).doc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张衡传》学案(无答案)(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衡传【课标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去一反三。【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目标叙写】1.对照原文准确翻译文言实词、虚词和课文。着重复习“因、于”两个文言虚词。2.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点。区别古今异义词;了解词类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熟悉有关文学常识。第一课时 课内知识基础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时间,认真依据课文及注释复习翻译,要求逐字逐句,准确无误。2.用20分钟时间,认真完成课内知识复习案。要求不看书、不讨论。(有些题目可以只说不写)3.用5分钟时间,讨论交流并解决自己有疑问的题目。一、文学常识a.文史专名(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5)郎中:官名。(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7)河间相: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10)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11)行:去应荐。(1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13)就:就职,任职。(1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15)应:应职,接受官职。(1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1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1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1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2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2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2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2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二、关于人物传记(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三、知识梳理(一)给下列字注音连辟( )公府 逾侈( ) 邓骘( ) 璇( )机 合契( ) 乞骸( )骨 卷帙( ) 迁徙( )(二)解释划线的词语1.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 )( )2.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3. 衡乃拟班固两都赋 ( )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4.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 )( )( )5.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 )( ) 6. 再转,复为太史令 ( )7.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 8.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 )9. 上书乞骸骨 ( )10. 视事三年 ( )11.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姓名( ) 12. 举孝廉不行 ( ) 13连辟公府不就 ( )( )14.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 15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16. 公车特征拜郎中( )17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第二课时 课内知识总结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时间,认真依据课文及注释复习翻译,要求逐字逐句,准确无误。2.用20分钟时间,认真完成课内知识复习案。要求不看书、不讨论。(有些题目可以只说不写)3.用5分钟时间,讨论交流并解决自己有疑问的题目。(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a.员径八尺( )b.形似酒尊( )c.一时收禽( )(四)找出古今异义词对比整理古今异义:a.常从容淡静 古义: 今义:b.举孝廉不行 古义: 今义:C.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 今义: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 今义:e.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 今义:f.寻其方面 古义:今义:g.衡下车 古义: 今义:(五)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时天下承平日久( )2.衡少善属文(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4.妙尽璇机之正(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六)一词多义观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玄都观里桃千树( )启窗而观( )因因入京师,观太学( )蒙故业,因遗策( )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乃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遂乃研核阴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制其牙机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属zh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衡少善属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举酒属客( )sh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不如因善遇之。( )善刀而藏之。( )(七)根据所提示的特殊句式类型,翻译下列句子(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3)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讽议左右(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讽议左右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6)状语后置游于三辅讽议左右我的疑惑:第三课时 课外拓展训练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25分钟时间,个人完成训练案。2.用20-25分钟时间,交流、展示、点评。 一、基础知识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属文(zh)左冯(png)征辟(b) 逾侈(y)邓骘(zh)不徙(x) 都柱(d)合契(q)陇西(lng) 骸骨(hi)肃然(s)收禽(qn) 下列句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举孝廉不行言甚详明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覆盖周密无际 6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未之有也 果地震陇西 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