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国民产出波动的原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被定义为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 通常以国民产出来代表 它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形式 经济活动的扩张 expansion 之后跟着是经济收缩 contraction 而后又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扩张 衡量经济周期的指标 GDP GDP增长率 国民收入的周期性波动 0 GDP增长率 t 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中国近二十年的GDP增长率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对经济周期的理解须把握三点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扩展阶段和收缩阶段 经济周期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 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阶段 Y t N 顶峰 谷底 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B C D A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繁荣 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其特征 生产迅速增加 投资增加 信用扩张 价格水平上升 就业增加 公众对未来乐观 萧条 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其特征 生产急剧减少 投资减少 信用紧缩 价格水平下降 失业严重 公众对未来悲观 衰退 经济开始下降但未达到最低水平 复苏 经济开始回升但未达到最低高水平 中国近二十年的GDP增长率 美国近几年GDP增长率 1919年以来美国的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的分类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 C Juglar 认为 经济周期性波动有三个阶段 繁荣 危机与清算 平均每一周期的长度为9至10年 以国民收入 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 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其标志 这便是所谓的 朱格拉周期 又称中周期 intermediatecycles 经济周期的分类 基钦周期 短周期美国经济学家基钦 JosephKitchen 提出 经济周期实际上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 小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 大周期则是小周期的总和 一个大周期可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 小周期也可称为短周期 因为它是由基钦提出的 又称 基钦周期 经济周期的分类 康德拉捷夫周期 长周期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 N D Kondratief 认为 经济有一种较长的循环 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 长周期是以各时期的主要发明 新资源的利用 黄金的供求等作为其标志的 它也跟发现者的名字相联系 被称为 康德拉捷夫周期 KondratiefCycles 经济周期的分类 库兹涅茨周期 另一种长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长度从15年到22年不等的 平均长度为20年的经济周期 此种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建筑业增长与衰退有关 这也是一种长周期 被称为 库兹涅茨周期 kuznetsCycles 经济周期的分类 熊彼特周期 一种综合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 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 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 短周期约为40个月 中周期约为9 10年 长周期为48 60年 长周期的划分以重大创新为标志 经济周期的类型 我国的经济周期 从1978年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波峰年分别是1978年 11 7 1984年 15 2 1992年 14 2 和2007年 13 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 5 2 1990年 3 8 1999年 7 6 和2009年 8 5 如果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 从1978 2007年的29年间 总共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 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 66年 若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 从1981 2009年的28年间也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 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 33年 经济周期的分类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问题在周期理论中 很多人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即复苏 扩张 收缩 萧条 有人认为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方式是 从经济增长加速开始 复苏 逐步进入过热阶段 高涨 遇到资源和结构限制不得不实行紧缩 收缩 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 停滞 再进入下一周期 持此观点的人强调 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分析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周期理论是要着重分析为什么会 衰退 那么 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首先要由 高涨 的原因来说明 还有人认为 中国的经济运行存在着五种状态 即过热 热 适度 冷 过冷 一般来说 每个周期都存在着热 适度 冷三个阶段 过热和过冷不一定会在每个周期中出现 应当指出 经济周期的阶段分析在宏观经济的预警预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将经济运行分为红灯区 黄灯区 绿灯区 兰灯区 就是按此进行的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 如战争 革命 选举 石油价格 发现金矿 移民 新土地和新资源发现 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 甚至太阳黑子活动和气候 等等 创新周期理论 代表人物熊彼特 认为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 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 引起经济繁荣 随着创新的普及 盈利机会的消失 银行信用紧缩 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 这就引起经济衰退 直至另一次创新出现 经济再次繁荣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 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 如选举等 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的因素 这种理论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 但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 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自发地运动就引起了周期性的波动 其主要观点有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纯货币周期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R 霍特里 这种理论认为 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 经济中周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或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 扩大信用时 商人就会想银行增加借款 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 这样就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加 而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升 经济活动继续扩大 经济进入繁荣阶段 但是 银行扩大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 当银行体系被迫停止信用扩张 转而紧缩信用时 商人得不到贷款 就减少订货 由此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 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在萧条时期 资金逐渐回到银行 银行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扩大信用 促进经济复苏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投资过度论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哈耶克 密塞斯 这种理论认为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的增加 这种增加都会引起经济繁荣 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 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 资本品的生产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 从而形成经济结构的失衡 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的过剩 于是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经济进入萧条 因而经济周期是由于过度的投资引起了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学家马尔萨斯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和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等 这种理论认为 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 而消费品需求不足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不足 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性危机 消费不足的根源则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所造成的穷人购买力不足和富人储蓄过度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心理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凯恩斯 这种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 认为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 乐观与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当任何一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 引起高涨后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的乐观程度一般总超过合理的经济考虑下应有的程度 这就导致了过多的投资 形成经济过度繁荣 而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被觉察后 又会变成不合理的过分悲观的预期 由此过度减少投资 引起经济萧条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概况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 所以 就把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 因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国民收入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 因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总需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的 以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来探讨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从现代经济学对消费的经验成果来看 消费在长期中是相当稳定的 消费中的短期变动 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费变动 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是一种认为控制的因素 净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 这样 经济周期的原因就在于投资的变动 也就是说 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投资的变动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都是有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出发的 但分析的方法与角度不同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 加速数模型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要能说明 1 经济体系本身具有产生周期性波动的功能 2 经济波动的原动力是来自外界的冲击 一般的周期理论都不能同时说明这个问题 只有乘数和加速数作用模型能够同时说明上面两个问题 乘数和加速数作用模型也是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经济会产生周期性波动 具体来说 一方面用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动导致更大的投资变动 另一方面又用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变动 这两方面的力量相互推动 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 加速数模型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是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于1913年提出表示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怎样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 加速原理说明的是这样的现象 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增加 而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减少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减少 资本 产量比率是指资本量与其产出量之间的比率 加速数是指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所需增加的资本数量 也就是投资与产量增量之比 举例 1 某企业的全部固定资本均由机器构成 2 该企业原有机器100台 每台市值为20万元 3 每台机器生产产品10件 销售收入为10万元 资本 产量比率 2000万 1000万 2加速数 2 每增加10万元收入 需20万元投资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资本 产量比率与加速数是相等的 总投资 净投资 折旧 重置投资 乘数 加速数模型 加速原理是在假定不存在折旧 重置投资为零 的前提下 考察收入变动对净投资的影响 从而对总投资变动的影响 即V I Y 其中I为净投资It V Y V Yt Yt 1 如果收入增加 有Yt Yt 1 则It 0 净投资为正数如果收入减少 有Yt Yt 1 则It 0 净投资为负数如果Gt 为总投资 Dt 为折旧Gt It Dt V Yt Yt 1 Dt 乘数 加速数模型 It V Y V Yt Yt 1 加速原理的含意投资的变动取决于收入 产量 增量的变动率 而不是取决于收入 产量 的绝对变动量 投资的波动大于收入 产量 的波动 收入 产量 的轻微变动会使投资支出发生较大的变动 原因在于加速数V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加速数V 资本 产量比率 而资本 产量比率通常是 1 原因是 现代化生产采用的都是大型设备 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 产量就必须维持一定的增长率 乘数 加速数模型 乘数与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理论说明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 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都在同时发挥作用 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 收入或消费的增加会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加 又由于乘数的作用 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收入或消费的倍数增加 因而 社会经济呈螺旋式扩张 但这种螺旋式扩张到达充分就业时就会停止 在既定技术水平和既定经济资源约束下 若国民收入停止增长或增长速度放慢 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 就会引起投资的大幅度减少 又由于乘数原理的作用 投资的减少反过来又导致收入或产量的倍数减少 从而社会经济呈螺旋式紧缩 但是 这种紧缩和下降最终会碰到最低极限而止跌回升 从而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又将重新开始 乘数 加速数模型 经济的扩张 收入 消费 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端氟产品类药物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氟化工艺作业-氧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合成氨工艺作业-加氢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过氧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赔偿承诺协议书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生产经营从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数量方法(二)-数量方法(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曲阳县一年级数学试卷
- 临川二中九上数学试卷
- 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
-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教案
- 真空带式干燥机3Q验证文件模板
-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互助金申请表
-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
- YC/T 507-2014烟草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规程
- NB-T 10935-2022 除氧器技术条件
- GB/T 13331-2014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起重量
- 材料科学基础(全套429张课件)
- 淹溺急救与护理ppt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