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三单元1第37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三单元1第37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三单元1第37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解析:选B。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2(2019安阳调研)普罗塔哥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在普罗塔哥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追求为培养目标的,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作为智者学派的领军人物,自然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B项正确;根据哲学知识不难知道,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3(2019黄石调研考试)据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可推知古希腊当时()A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人们的思想充满迷信C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D民主政治获空前发展解析:选B。“人是万物的尺度”,梳理的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对神的崇拜,故B项正确;该观点的提出,恰恰说明当时并未能很好的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故C项错误;该观点提出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繁荣,但是该观点不能反推出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4(2019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解析:选C。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与材料中“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相符,故C项正确。5(2019银川模拟)钱穆指出,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之处在于()A主张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相结合C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之公民D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解析:选D。据材料“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针对智者学派学说所造成的不良社会风气,提出“人生的共同真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为国家政体服务”等主张,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故D项正确。6(2019武汉调研)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是万物之本源”C“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D“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解析:选B。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认为,人本身和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因此提出理念论。B项符合柏拉图理念论,故B项正确。7(2019东莞期末)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每一种德行都处于两种恶之间,这两种恶的一种是不及,另一种则是过分。与此精神最相近的是()A真理至上 B中庸之道C为政以德 D礼法并施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处于不及和过分之间”得出中庸,与B项表述相符,故B项正确;A、C、D项均与题意无关,故A、C、D项错误。8(2019吉林模拟)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A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解析:选A。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论证了社会分工中,只有哲学家(贤人)才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合理性,故A项正确;这一国家学说指出了泛滥的直接民主制的希腊政体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C项属于近代启蒙思想,故C项错误;D项属于智者学派的影响,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2019湖北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墨子论语韩非子信鬼神信亦不信不信鬼神兼相爱,交相利仁爱;由己及人无爱;利己信奉天意信奉天意不信天,信暴力反对奢靡礼;享受与节制张扬私欲崇奉圣人崇奉圣人反对崇圣尚贤能举贤才不尚贤,以术御臣崇尚教化教罚并用崇尚法治材料二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人物、学派主要观点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守法即正义、认识你自己柏拉图依智慧、品德分工,贤人治国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逻辑论证系统斯多亚学派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而平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与墨家、法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分别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其一,根据第一小问中墨家的主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说明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难以推行,其二,根据第一小问中法家的主张,说明法家的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其三,就儒家本身而言,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其四,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儒家思想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了君主专制需要,特别是经汉武帝认可后,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地位。(2)第一小问要素,根据材料二“守法即正义”“依智慧分工,贤人治国”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不同点,通过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比较,从价值取向方面的不同分析回答。答案:(1)主张:墨家俭朴,反对奢靡,谴责战争;法家利己,张扬私欲,以法治国。原因: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爱无差等,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难以推行。法家偏重功利,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如回答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也可)。儒家,既讲德治,也讲功利,又吸收法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