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生理功能.doc_第1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doc_第2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doc_第3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doc_第4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毕业论文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系 别 食品工程系 专 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 班 级 生物技术及应用二班 学生姓名 白晓静 学 号 2009040302014 指导教师姓名 徐启红 指导教师职称 教 授 河南 漯河2011年11月2日 目 录摘要.11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征.1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12.1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12.2 提高乳糖利用率 .12.3 降低胆固醇含.22.4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22.5 其他生理功能.23 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33.1 益生菌在酸奶中的应用.33.2 益生菌在啤酒中的应用.33.3 益生菌在酸酪中的应用.34 益生菌的安全性.35 展望.4参考文献.5 致谢.6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白晓静摘要:益生菌是添加到食品中的活菌。益生菌包括了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也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益生菌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数量已成为婴幼儿和成年人健康状况的标志。益生菌在医药食品和饲料工业中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益生菌的生物学特征,生理功能,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关键词:益生菌 生物学特征 生理功能 安全性151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征益生菌在肠道存在的机制是定植与粘附。定植是正常肠菌群在宿主的特异性定位定居与繁殖的微生态学现象。是正常菌群对宿主产生生态效应和发挥生理作用的前提条件。而它的粘附特性是指益生菌通过粘附多糖体与肠上皮细胞壁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特异性粘附形成亚优势菌群而定居下来,并且形成与肠壁密切联系的细菌生物膜。而它粘附在肠壁上这一特性被认为是益生菌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1。粘附的益生菌可在肠道停留更多的时间,这样可以有更好的代谢和免疫调节作,用粘附的益生菌与粘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刺激免疫反应,粘附也可以起竞争排斥作用,把病原菌从肠道上皮排除出去,体外实验证明粘附的嗜酸乳酸杆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菌在肠道的粘附和生长体外实验表明不同的益生菌菌株有不同的粘附能力。另外从不同年龄组分离出的益生菌其粘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从老年人肠道中分离出的双歧杆菌其粘附能力明显差于从儿童的肠道中分离出来的双歧杆菌。关于益生菌的粘附特性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是 益生菌的粘附作用仍然受到很大争论。如有些人认为强的粘附能力可能会增加在宿主中感染的机会;另外一些认为益生菌在体内和体外有很差的粘附能力,但是它们在宿主细胞中有很好的益生作用。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2.1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人的大肠内定居着种类繁多、代谢途径迥异的各种微生物,其主要功能是从消化道上部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中捞取能量、他们主要是通过发酵来吸收和利用糖类在小肠中的主要产物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可参与多种维生素代谢,产生维生素B、生物素、叶酸、烟酸、泛酸等供人体所需。并且在代谢胆酸、其他甾体化合物及其他难生物降解物质的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从而也达到了促进消化吸收的目的2。2.2 提高乳糖利用率乳糖是人和所有哺乳动物从母乳中获得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它不仅能供给人体能量而且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的正常发育:组成乳糖单糖之一的半乳糖是组成人脑中配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孕妇保证乳糖供给对胎儿脑和神经组织形成和发育非常有益;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婴儿及青少年,乳糖充足则智力发达、精力旺盛、聪明3。乳糖在人的肠道内是乳酸菌良好的培养基,它可被细菌分解成乳酸,使肠道内呈弱酸性,抑制某些有害菌类的生长和繁殖,阻碍和减少有害代谢物的产生。婴儿出生时体内乳糖酶的活性达到顶点,一年以后多数人的乳糖酶活性均会迅速下降,对食品中的乳糖不能充分吸收,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急性腹泻等非感染性临床症状,即乳糖不耐症。对于乳糖不耐症的人来说,乳糖不能被吸收会导致肠胃系统失调和有价值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损失,而他们直接食用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等就可帮助他们分解乳糖、提高乳糖的利用率、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与牛奶同食。2.3 降低胆固醇含量许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每天吃酸奶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最近有人用老鼠作实验,先给试验鼠吃罗氏乳杆菌每天104个细胞,连续7天,再给予高胆固醇饲料,与对照组相比,其总胆固醇下降20,三甘油脂下降334。乳酸菌为何能降低胆固醇,其作用机制认为是:乳酸菌可产生3一羟基一3甲基戊二酸(HMG)而抑制了胆固醇合成时所必须的羟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活性;也有人认为,发酵乳中由乳清酸衍生的代谢产物可降低胆固醇浓度;由于乳酸菌可将胆固醇有效地同化或将其捕住使之不能进人血液;乳酸菌的代谢能阻碍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促使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血脂和胆固醇的浓度,防止胆固醇和血脂在血液中沉积。2.4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益生菌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概括起来讲,益生菌通过免疫途径对机体起作用的方式主要是免疫刺激和免疫调节。免疫刺激就是将个体的免疫反应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这对正常免疫无法获得或免疫低下的个体尤为重要。双歧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些益生菌能够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不同菌体的影响程度不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乳酸菌可以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增强肠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细胞从而促进吞噬细胞活力,增加fin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提高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2.5 其他生理功能 益生菌还具有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营养强化作用,合成维生素,营养竞争作用,以及预防糖尿病,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抗高血压作用,改善肠道功能,预防阴道感染等功能。 3 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3.1 益生菌在酸奶中的应用目前应用于酸奶中的益生菌主要有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杆菌、 嗜热乳杆菌等。双歧发酵乳的感官特征是较轻的酸 味,与其他发酵乳制品比较少发生苦味,形成具有生理活性的 L+乳酸,双歧杆 菌特别适宜加工发酵乳饮料,可生产兼具营养和生理功能的发酵乳制品。酸奶因口感丰富多样,营养价值较高,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为含有活力强的乳酸菌,能起到增强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加强肠的蠕动和机体的物质代谢的作用,对增强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酸奶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乳制品之一,近两年其产销量保持直线上升,增长速度在30%以上。对比国外的人均酸奶消费量,我国的酸奶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时尚的需求日益膨胀,酸奶的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最初的原味酸奶,到调味酸奶、果粒酸奶,口味实现了多样化;从基础酸奶,到益生菌酸奶、低乳糖酸奶等,健康功能实现了多样化。3.2 益生菌在啤酒中的应用双歧杆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的益生菌,将双歧杆菌与日常饮用的啤酒有机的结合,制成益生啤饮.通过实验筛选出了双歧杆菌的最优培养基与最适培养条件,将经厌氧培养的双歧杆菌制成休眠细胞,与适量的休眠剂乳酸链球菌素同时加入啤酒中使啤酒在不失原来口感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补充肠道有益菌群的保健功能5。3.3 益生菌在酸酪中的应用干酪也可作为益生菌的载体, 因其既有发酵剂作用又兼具对人体独特的生理功 能。蛋白质、脂肪水解是干酪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发酵剂和非发酵剂 乳酸菌构成了干酪主要菌。嗜热菌 L.bulgaricus 和 S.thermophilus 是硬质意大利 和瑞士干酪的常用菌;嗜温菌 L.casei 和 L.plantarum 是多种干酪成熟的主要非发 酵剂6。4 益生菌的安全性益生菌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于人类的益生菌最好来自人体;益生菌必须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益生菌必须经过一定时间证明其无致病性;益生菌不能有与一些疾病(如心内膜炎、肠道不适症)相联系的历史;益生菌不能使胆盐早期解离;益生菌不能携带可以转移的抗抗生素基因。到目前为止应用于食品的益生菌乳酸杆菌都被证明是安全的。益生菌产品在欧洲和日本大量生产也证明是安全的 ,但对于那些免疫妥协的个体而言也有可能发生较严重的感染。益生菌对于免疫力有缺陷的病人也有潜在的危害。所以对于益生菌的使用我们应该谨慎,不能不加区别的将益生菌应用于人体、兽药和动物生长促进剂7。5 展望 综上所述,益生菌在人们生活中应起到了很大很重要的用,对其功能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随着有关益生菌促进人体健康的研究进一步的开展,人们对益生菌功效作用和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益生菌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同时注重益生菌机理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益生菌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参考文献1 陈有容等 .益生菌的健康功效及其应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9:2692752 王旭明等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50533 张春杨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预防兽医学进展.2000,2:31344 胡学智.益生菌益生原及其保健功能和安全性. 上海医药.2001,8:3563585 余华 .酸奶质量的控制及保鲜 J. 成都大学学报 ,1997,16(2):28316 黄良昌;吕晓玲;姚秀玲 保加利亚乳杆菌浓缩培养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乳品工业 2002(01)7 武其文,陈其御几种人源乳酸杆菌的免疫调节及抑瘤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8 李玉涛.侯任穷.刘宁 载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纳米粒子诱导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期刊论文 致谢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三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也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们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姐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了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深藏的美好的回忆。在我十几年的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的辛勤劳苦 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育与培养。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徐启红老师和我的各位专业课老师,是他们在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指导,使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自1929年英国的Fleming发现了抗生素以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从本世纪40年代,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其种种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比如导致动物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副作用,给动物和作为动物产品消费者的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危害。有些国家因此已从立法上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日趋关注和寻找能够克服上述弊端的抗生素替代物。益生素的研究开发便随之引起各国的重视,其应用于动物生产的良好效果已被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一、益生素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1、发展历史益生素(Probiotics)是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有益活体微生物制剂,也叫活菌制剂(Biogen)或生菌剂。益生素真正被重视起来并应用于动物饲养业中是从六、七十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的种种弊端之后才开始的。Redmend(1968)就报道了乳酸杆菌经口饲喂仔猪,减少下痢、改善发育的效果。日本真田等曾提出给仔猪饲喂酪酸菌减轻了仔猪下痢,继之星野等报道了东洋菌的芽孢制剂经口饲喂或添加在饲料中,预防治疗仔猪及犊牛的下痢以及提高仔猪、犊牛、肉鸡的增重率,改善饲料效率等效果。2、应用现状据报道,美国准许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已有40多种,年使用量约8000吨以上,在欧洲仅法国1991年市场上销售的益生素品种就不低于50个;日本1989年估计使用量在1000吨以上;我国对于益生素的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发展较快。目前年使用量也在1000吨左右。各国选用的益生素菌种不同。我国正式批准生产使用的菌株,主要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随着各国动物养殖业对益生素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商品制剂的研制开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泰国研制生产的Toyocerin(主要含东洋芽孢杆菌);加拿大生产的Prosuis Paste(主要含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我国起步较晚,但起点高。由长江生态科学院研制的生态鱼宝、 生态畜宝、 生态禽宝、 生态肥宝、 生态菌宝等系列产品成功地实现了EMEMEEPE,国际领先。二、益生素的种类及其特点益生素的分类因依据不同有多种,根据制剂的用途及作用机制分为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和微生态治疗剂;依活菌剂的组成分为单一制剂和复合制剂;而目前较多使用的分类方法是依据微生物的菌种类型分为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和酵母类等真菌制剂1、乳酸菌制剂此类制剂应用最早、最广泛,种类繁多。乳酸菌是能够分解糖类以产生乳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在pH3.04.5酸性条件下仍能够生存。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它们的特点:1、是多种动物消化道主要的共生菌,能形成正常菌群;2、在微需氧或厌氧条件下产生乳酸;3、有较强耐酸性;4、不耐热,6575下死亡;5、产生一种特殊抗生素棗酸菌素(Acidoline),能有效抑制大 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生长。2、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不致病菌,是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中。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地衣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东洋杆菌等,在使用时多制成该菌休眠状态的活菌制剂,或与乳酸菌混合使用。由于芽孢杆菌具有芽孢,其产品具有较多的优点:1、耐酸、耐盐、耐高温(100)及耐挤压,具有稳定性;2、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3、真菌及活酵母类制剂作为此类制剂的真菌主要是丝状菌,在分类学上属真菌纲中的子囊菌纲。目前常用 的制品有两种,米曲霉及酿酒酵母培养物,它们是包括真菌及其培养物的制剂,多用在反刍动物方面。其主要特点:1、是需氧菌,喜生长在多糖偏酸环境中;2、体内富含蛋白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3、不耐热,60701小时即死亡。三、益生素菌种的选择动物胃肠道的微生物数量超过了动物体内的细胞数,种类达400多种,而这些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内又具有定位、定性、定量和定宿主等特点。因此,对于益生素菌种的研究,是作为保健制品应用的基础,同时,菌种的组合、筛选是益生素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外益生素研究多集中于研制产品和应用效果,而按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来选育性能优良的菌株,研究菌株生物特性等关键指标方面报道不多。国内外益生素产品大多数没有做到特异有效性,而是同一种菌制剂畜禽混用。各国对于安全菌种的规定不尽相同。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饲料临控官员协会公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种。我国农业部在1994年公布的可用于制造动物微生物制剂的菌种主要有: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选用菌种的基本要求:1. 高安全性,生产应用前,首先必须经过严格的病理与毒理试验,证明无毒,无致畸,无致病,无耐药性、无药残等副作用后方可使用; 2. 必须是活的有益菌,在培养中及生物体内易增殖,加工处理后尚有高存活率; 3. 对酸、碱、胆汁有耐受性,耐100高温,可避免防霉剂、抗氧化剂和饲料加工过程以及动物肠道内胃酸、胆汁的影响; 4. 在上皮细胞定植能力好,生长速度快,不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杂交种; 5. 能产生乳酸或其它抗菌物质。四、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在动物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构成肠内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起着各种营养生理学的作用,同时还担负着抑制病菌繁殖,预防感染的任务。但当动物受到饲料变换、断乳、运输或疾病等应激作用时,会引起动物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当应激超过其生理范围时,则引起消化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打破,进而表现出病理状态。益生菌进入畜禽肠道后,在复杂的微生态环境中与近400种正常菌会合,显现出栖生、偏生、共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从而对宿主产生营养、免疫、刺激生长及生物拮抗等生物作用,来保持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防病治病,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益生素的饲喂作用机理总起来有两大方面,即促生长和防治疾病。1、微生态促生长机理微生态促生长制剂(如芽孢杆菌、酵母菌)能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同时间接防病治病。其作用机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营养论和三流运转学说,即产生多种消化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促进肠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大肠杆菌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2、微生态治疗机理微生态治疗剂(如乳酸菌、粪链球菌)主要是直接防病治病,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机制理论基础是微生态平衡论、失调论。从微生态学角度讲,畜禽疫病是由于体内菌群平衡失调所引起,使用益生素后体内厌氧菌逐渐增加,抑制致病性需氧菌生长,从而恢复了正常菌群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蔡辉益等(1993)将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微生物的优势种群,最突出的如乳杆菌,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还有嗜热链球菌、粪链球菌及双歧杆菌等,通过微生物夺氧及有益菌在消化道内附着定植和对营养素的竞争,调节肠道内菌群趋于正常化,抑制致病菌和有毒菌的生长;第二,微生物的代谢可产生有机酸,降低动物肠道pH值,杀死不耐酸的有害菌;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物质,可杀害潜在的病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肠内胺和氨的产生;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消化酶,有利于物质的分解;合成B族维生素,氨基酸、未明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益生菌的细胞壁上存在着肽聚糖等刺激肠道的免疫细胞而增加局部免疫抗体,增强机体抗病力。五、益生素的饲喂效果益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作用可概括为:提高生长速度和增重、改善饲料效率和防治疾病,减少死亡率。关于益生素的使用效果国内外报道很多,但由于菌种组合、筛选的不同,动物种类不同以及饲料加工、贮存,饲喂条件不同等造成的差异,饲喂效果的变幅较大,难以获得稳定、一致的成绩。1、乳酸菌的作用效果有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提高产蛋量,宿主乳杆菌从特定的乳杆菌水平中可以获得优势。罗世明(1981)从正常雏鸡群中找到的一株乳杆菌,对鸡白痢的防治效果明显,并且对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也有明显作用。南京农大薜恒平等人从健康兔及猪肠道、粪便中分离到乳杆菌,可提高仔猪及雏鸡增重、饲料转化率,降低仔猪下痢。2、芽孢杆菌的作用效果母猪日粮中添加孢子菌可增加断奶仔猪数,降低死亡率,减少粪中大肠杆菌数,增加十二指肠内乳酸菌数。孢子菌可使空肠内pH值及氨浓度降低。枯草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较强活性的蛋白酶及淀粉酶(Hotiea,1988)。Sogaara(1988)证明了孢子菌有与泰乐菌素及喹乙醇相似的促生长作用。Peo(1987)报道,枯草杆菌制剂可使生长猪增重提高6%7%,饲料效率提高3%4%。3、其它活菌制剂的作用效果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一类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异养微生物,主要利用小分子有机物而非二氧化碳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辅酶Q抗活性病毒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类胡萝卜素、蕃茄红素等天然色素。任家瑛等证明,在蛋鸡料中应用可提高产蛋率(12.2%)、平均蛋重(1.06克),减少破损率(1%),总蛋重增加(14.44%),饲料转化率(10.43%)提高,降低大肠杆菌病死亡率(4.5%)。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是一种由光合细菌、放线菌、乳酸菌及发酵型丝状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培养而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具除粪臭、促生长、抗病、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作用。 六、影响益生素作用效果的因素1、动物种类动物种类不同要求益生素菌种组合也不同。适于单胃动物的微生态制剂所用菌株一般为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等,而适于反刍动物的却是真菌酵母益生素2、动物生理状态研究者在复合活菌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中发现,动物处于外界环境变化等应激时期是活菌制剂发挥最佳作用效果的前提条件;而当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状况良好时,益生素的影响较小。3、饲料类型及成分据报道,在玉米青贮料中添加益生素饲喂海福特牛,效果比在大麦青贮料中添加效果好。另外,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抗菌物质等对微生物有破坏作用。4、饲料加工过程在制粒与膨化过程中,高温高压蒸汽明显影响微生物活性,制粒过程可造成10%30%孢子损失。肠杆菌可损失达90%以上,而乳杆菌经60或更高温度几乎全部杀灭,酵母经70的制粒过程活细胞损失99%以上。5、菌剂的菌株组成及其定植能力目前,大多数饲用益生素是复合菌剂,其所含菌株有主次之分,而不同菌株在消化道内的协同作用的效果不同。同时菌株能否在消化道内迅速定植而形成优势种群也是影响使用效果的因素之一。6、饲用方式与剂量同一使用剂量,饮水效果较好。乳酸杆菌等产酸型活菌制剂分别用于牛和仔猪中的研究表明,每克饲料至少含10个活菌效果较好。7、水分的影响般来说,微生物在干的状态下,存活状态较好。当水分升高,随时间延长,存活率降低。不同细菌对水的耐受力明显不同,孢子型细菌耐受性最好,肠球菌、粪链球菌次之,乳杆菌再次之。不同乳杆菌对水稳定性也有不同。植物乳杆菌较好,嗜酸乳杆菌较差,酵母对水耐受性较好。目前市场上很多商品制剂已使用脱水剂,以延长保存时间。8、温度和pH值当贮存温度超过30时,制剂活性就会受到影响,微生物产品一般都要求冷藏,尤其是非孢子态微物生。除乳酸菌外,在pH低于44.5环境下,微生物极易死亡,最适pH环境为中性。因此不应将益生素与酸化剂保存在一起,另一办法是将微生物产品在干燥前中性化9、氧化和抑菌物质大多数微生物菌种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型,对氧气耐受性较差。某些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预混剂、浓缩料等都属于抑菌物质,可使活菌活性降低。10、与抗生素和抗球虫药物等的配伍由于益生菌是活菌,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剂对益生菌有杀灭作用。因此一般不可同时使用。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当肠道内有较多的病原体和无益微生物,而益生菌又不能取而代之时,就会降低益生素的作用。所以国外一些学者试图在饲喂益生素之前,用抗生素预先清理肠道以克服上述问题。11、保存时间着时间的推移,活菌数量不断减少。减少速度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以芽孢杆菌最为稳定,其次是肠球菌群中的粪链球菌,再次是乳杆菌,稳定性最差的是双歧杆菌。由于益生素的作用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