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能力的培养铅山一中 雷振宇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困惑,自己平时对生活观察得挺细致的,看的书也不少,可到作文时总觉得脑中空荡荡的,没有材料可写。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写作素材缺乏积累所致。对此,教师应加强学生采集积累素材的能力培养,教给他们采集积累的方法。积累是为了巩固观察结果而采取的行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把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以各种方式保存起来。这些结果,可以进入人的记忆中,也可以用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只有贴近生活,做有心人,文章才能写得内容丰富,感动读者。如果光观察不积累,就赞美未免开花不结果,多姿多彩的生活就会成为过眼云烟。“多看”还要“多积”,这样写文章时,材料才能呼之欲出,招之即来,源源不断地涌向笔端,仿佛打开了贮存丰富的大门,要什么有什么,可供你任意选用。知识是越积累便越广博,材料是越积累便越丰富,这是量的变,而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如我们对某一事物材料积累多了,对它的认识便会产生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就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去积累写作材料呢?也要个仓库吗?回答是肯定的。但这种仓库不是用砖瓦沙石砌的,而是人人都有的,即大脑。大脑是记忆的仓库。所谓博闻强记,就是要把观察阅读所得,随时装入“仓库”以免遗失。但人的记忆力有弱有强,而要装进的东西又太多,所以还可另造新库来弥补头脑不足。那就是用笔记在本子里。当然积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让学生明白,不管采取何种办法,积累资料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取得收效,即使资料是间接得来的,也要认真核对,妥善保管,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积累材料的几种方法:第一,要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记他们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生活片断及时记录下来,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能比较零碎,不能构成一篇作文,但它们直接来自生活,新鲜,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积少成多,以后会很有用处。第二,教学生做读书摘录卡片。做读书摘录卡片是积累词汇,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学生思想成长有益,而且对学习语言也十分必要,告诉他们摘录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他们自己觉得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句子都可以摘录下来。如,读一本小说,可从中摘录描写人物外貌、人物言行的一些句子。在阅读报刊、杂志时,可从中摘录一些写景的句子,亦可从中摘录谚语、格言、箴言、警句等,每张卡片只要求记一段话,但要有下列几个部分:类别,如人物外貌描写类,写景类,名人名言类等。大类别之下,还可以分成小类,如“名人名言类”下可分为:名人谈理想、名人谈学习等。注明作者和出处,另外要求学生过一段时间就要把卡片分类整理一次,同时要经常翻阅,有的句子可以反复吟咏,甚至背熟。第三,教学生做剪报评析。有人说,报纸是最新的百科全书,这话不无道理,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宣传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且各种文体兼俱,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对提高觉悟、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剪报评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文体和作者,生字词的读音和解释,文章的段落,先标出自然段,然后归纳出意义段,文章的思想主题,写作特点分析。不要求全面,运用语文课上学过的知识,能分析多少就写多少。读后的感想,可以写读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问题。第四,教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语文教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名家名篇甚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只要善于选择,就能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例如,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导师领袖有: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民族英杰有:文天祥、李自成、史可法、谭嗣同等。革命先烈有:刘和珍、白莽、柔石等。科学名人有:沈括、达尔文、钱学森等。诗人作家,外国的如莎士比亚、莫泊桑、高尔基、托尔斯泰;中国的如司马迁、李白、杜甫、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举不胜举。此外还有锦绣江山,如延安风景、长江三峡、北京胡同,还有历史事件,如渑池会、鸿门宴、赤壁之战、扬州抗清、戊戌政变等。此外,教材中还有对勤奋好学、尊老爱幼、勇于牺牲等传统美德的赞颂,也有对贪婪蛮横、吝啬残忍、虚伪愚昧、保守顽固等丑恶现象的鞭挞。至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更多了。对于这些材料,可让学生归类积累,以便写作时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选用,这样,语文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准备写作材料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亦可用来说明平日积累材料和写文章的关系,一个作家平时积累的材料,往往要超过他的成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选择、加工的余地。积累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提炼正确的观点,确定文章的主题的能力,如果平时不积累材料,到作文时即使搜索枯肠,也难以摆出切实有力的论据,难以提炼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