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集.doc_第1页
民间游戏集.doc_第2页
民间游戏集.doc_第3页
民间游戏集.doc_第4页
民间游戏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游戏集丁红波(保健教师) 2008-10-10目录黄鼠狼拉鸡2点豆豆2顶 锅 盖2弹 球2挑 小 棒3蹬腿比赛3捉 猴3要 巴 狗4斗 “田 鸡”4讨 小 狗4烟盒纸三角块5接 龙5拴 豆6老鹰捉小鸡6乒铃乓啷起8工兵挖地雷8叫号接球8捉 影 子8数 青 蛙8我们都是木头人8猎人、枪、老虎9丢 “铜 板”9拍 手9弹 蚕 豆10打 鼓10脚底搬搬11爆 米 花11金锁银锁11老鼠偷鸡蛋1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抽七打八12抓 棋 子13抓 包13背 砖13拍 大 麦14推 小 车14摇 元 宵15炒 黄 豆15蒸 馍 馍15滚 铁 环16做 豆 腐16外 婆 桥17摇 船17你拍一,我拍一17背板跷板18拉 大 锯18剪刀、鎯头、布(2)19婆婆来了19舞 龙19丢 手 帕20老鼠钻风箱20跳 十 字20老鹰捉小鸡20攻 城 堡21掰 棒 子21猜拳跳圈22钩 花22抓 痒 痒22背 人23骑 大 马23吹 羽 毛23生梨、苹果24拾麦穗24刺猬偷瓜24玩 纸25摸膝盖26兔跳接力26车轮转26跳沟沟26木头散窝27种(点)黄豆27跳格格28碰碰船28买瓜28跳橡皮筋(二则)29跳橡皮筋(2)30荷花荷花几时开30蹦蹦跳跳30斗鸡31脚 尖 踢31贴“烧 饼”32通电32骑铁马34男孩、女孩34开锁34“新娘”坐轿34猫捉老鼠几更天35剪刀、榔头、布35卖小猪35迈十步36嘭三嘭36砍白菜36打个子37跳八格37点脚梆梆38跳大海38抬竹轿38踩高跷39玩竹马39玩蒲扇39走大鞋39挤油渣39踢毽子39跳绳41抽陀螺41捡冰棒棍41抓石子儿41翻花绳41老鼠笼41猎人抓野兔41赛龙舟41连环套 (钻、跨的练习)42织手巾42盘脚莲42冰糕化了42拾棉花42占圆圈42猫逮老鼠42抽陀螺42打呱儿42木头人44手推车44脚尖脚跟脚尖踢44天下太平44撞撇拐44降落伞44瞎子摸瘸子44跳门坎儿44玩乒乓球44单捞小尾巴鱼44编花篮儿44跳 房44砸“毛驴儿”44投“皇上”44弹琉璃蛋儿44藏摸互50挑冰糕棍儿50跳格格(2)50黄鼠狼拉鸡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灵敏性。游戏准备场地上画一分界线。游戏方法一名幼儿扮“黄鼠狼”;一名幼儿扮“小狗”;其他幼儿扮“小鸡”,成一排蹲在离线1米远的地方。游戏开始,“小狗”边走边轻轻地摸“小鸡”的头,同时念儿歌。念完后,“小狗”蹲在一旁,“小鸡”闭上眼睛,装睡。“黄鼠狼”轻手轻脚地摸进来拉“小鸡”,被拉到的“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呼叫声,“狗”听到叫声,迅速“汪汪”叫着去救回“小鸡”。游戏可反复进行。最后,看黄鼠狼一共拉了多少只小鸡。游戏规则1“小狗”要听到“小鸡”呼叫后才能追。2“黄鼠狼”把“小鸡”拉过分界线后,“狗”就不能再救了。建议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附儿歌打、打、打更了,灯灭了,睡觉了,黄鼠狼要偷鸡了。点豆豆 游戏目的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反应的灵敏性。游戏方法两人面对面坐着。甲幼儿伸出右手,手心向上;乙幼儿用右手食指在甲幼儿手心中一边点一边念儿歌,念至最后一个字时,迅速收回手指,甲幼儿则收拳抓其手指。如抓不到,再来一次游戏;如抓住了,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规则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指收回。建议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附儿歌点点豆豆,红豆绿豆,你拿我拿,一抓一大把。顶 锅 盖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发展幼儿观察、记忆力。游戏方法请一名幼儿蒙上双眼,两手掌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七至八名)的手指触在蒙眼人两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到儿歌最后一字时,蒙眼人立即关住手掌,幼儿则同时将手指抽出,谁的手指被捏住,就叫蒙眼人猜出他是谁,如三次猜不出,就要向大家行礼或表演节目。然后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规则1蒙眼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2蒙眼人可根据幼儿的声音或摸他的身体判断是谁。附儿歌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呼(做吹气状),一口气,呼(做吹气状),二口气,一,二,三。弹 球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游戏准备乒乓球(或塑料球)五只。游戏方法事先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圆圈,在离圆圈3米左右处画一条直线,将五只乒乓球(或塑料球)并摊效在线上。由一幼儿做裁判,其余两名幼儿轮流用食指或拇指弹五次球,边弹边念民谣。最后由裁判宣布能五次准确弹球进圈的人为赢者。游戏规则弹球时两名幼儿应轮流进行。建议乒乓球(或塑料球)也可用废纸揉五个纸团代替。附民谣头一弹,二保安,三连环,四过关,看谁五次弹进圈。挑 小 棒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培养幼儿观察力。游戏准备冰棍棒一捆(20根左右)。游戏方法两至三人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出先后。游戏开始,第一个幼儿把冰棍棒竖在手里,然后散在桌上,手拿另一根棒,去挑桌上的棒,但不能碰别的棒,如果碰到就算输。大家轮流游戏,直至桌上的棒挑完后,数一数谁挑得最多,以数量多少决定胜负。蹬腿比赛游戏目的锻炼大腿的力量,促进大腿肌肉的发育。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地上,伸出双腿,脚底对脚底。游戏开始,两人用力蹬对方,蹬倒对方者得1分,两人同时倒地或都不倒地为平局,不记分。游戏规则1蹬腿时,双手不能撑地,也不能按在腿上,否则算输。2双方脚底不能蹬对方其他部位。建议此游戏宜在草坪或垫子上进行。捉 猴游戏目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游戏方法两人一组,一幼儿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五个手指只露出一点指尖,让对方从五个指头中找中指(中指表示小猴)。每人可找三次,看谁找对的次数多为胜利者。游戏规则握住的手不能松开。建议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要 巴 狗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听力。游戏准备小围兜。游戏方法幼儿人数一分为二。一部分当“巴狗”,一部分当“要巴狗”者,另请一人当“杨妈”。“杨妈”悄悄地给每只“巴狗”编号,“巴狗”记住自己的号码,不让别人知道。游戏开始,“要巴狗”者先出一人,系上小围兜,双手捏住围兜的两角作簸箕状,边走边念儿歌来到“杨妈”跟前:“杨妈,我要一只巴狗。”“杨妈”喊:“号巴狗叫一声。”“巴狗”全部用手捂住嘴巴,被叫到的“巴狗”“汪汪”叫一声,“要巴狗”者根据叫声,找出“巴狗”,找错了则留下来做“巴狗”,如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最后以谁要到的“巴狗”多为胜。游戏规则1杨妈喊号“巴狗”叫一声时,“巴狗”全部用手捂住嘴巴,但不出声,只有被叫到的“巴狗”“汪汪”叫两声。2“要巴狗”的人每次可连续找三次,找对者可再来游戏一次,如果三次找不对,另换“要巴狗”的人。附儿歌簸簸簸,簸麦糠,一簸簸到杨家庄;不吃饭,不喝酒,单向杨妈要巴狗。斗 “田 鸡”游戏目的让幼儿学习运气方法。游戏准备用纸折成的“田鸡”若干。游戏方法两名幼儿临桌对坐,将各自的“田鸡”放在面前,两人各自屏息静气。裁判一声号令,即同时吹动自己的“田鸡”,“田鸡”在气流的作用下,上下颤动着向前,谁的“田鸡”被先吹到对方桌边为赢。游戏规则1在吹“田鸡”时,谁的“田鸡”翻身了,即为输了,这只“田鸡”归赢者。2比赛时,双方使用的“田鸡”大小、形状以及所用的纸必须相同。建议比赛时方法可多样,可同一方向吹;也可在桌面上同时放若干只“田鸡”,比赛时看吹落“田鸡”多少来决出胜负。讨 小 狗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及对话能力。游戏方法一幼儿为“讨小狗”者,另一幼儿为“张家姆妈”,其余幼儿为“小狗”,排成一路纵队(七至八人)蹲下。游戏开始,“张家姆妈”逐一介绍“小狗”的名字,“讨狗”者边念儿歌边拍手,并围着“小狗”做跑跳步,到“张家姆妈”面前做敲门状后与“张家姆妈”一问一答讨小狗。“讨小狗”者选一“小狗”,被选中的“小狗”跟随“讨狗”者。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重新讨“小狗”时,刚讨到的“小狗”必须站在第一个。建议“小狗”的名字可按扮小狗的幼儿衣服颜色而定(如:小黄狗)。另外,“张家姆妈”在介绍“小狗”时,“小狗”必须在点到时叫一声“汪”。附儿歌(方言)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讨狗者: 笃笃笃,张家姆妈嘞啦哇?张家姆妈:嘞啦,做啥?讨狗者: 问侬讨只小花狗,好哇?张家姆妈:好!侬要哪只小花狗?讨狗者:我要一只狗。烟盒纸三角块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游戏准备收集漂亮的烟盒纸若干(折成三角块)。游戏方法两至四人一组。请一人做裁判,裁判将手中的烟盒三角块平均分发给另几人。游戏开始,每人各出一张三角块放在桌上,然后用猜拳的方法决出胜负,赢者先沿着桌边吹三角块。若吹翻就占为己有,否则换对方来吹,方法同上,最后以手中烟盒三角块多者为胜。游戏规则一定要沿着桌子边吹。接 龙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游戏方法每两人为一游戏组,甲乙幼儿相对而坐。游戏开始,幼儿按歌谣节奏边对拍手边问答,拍手方法参照游戏“拍大麦”,也可灵活多样。游戏中不管从哪个字开始,也不管说了多少句,但最后以说“什么年?2000年,奔向年”为结束,要是中间谁接不下就为输,甲乙互换问答。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1一问一答时要按节奏平稳协调地拍手,不能脱拍。2可以谐音连接,但句子不能重复,也不能中断,更不能用句子以外的字来连接。建议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与别人不一样的词语。附歌谣甲:你姓啥? 乙:我姓黄,什么黄? 草头黄,什么草? 青草,什么青? 碧绿青,什么碧? 毛笔,什么毛? 羊毛,什么羊? 山羊,什么山? 高山,什么高? 年糕,什么年? 2000年,合:奔向年。拴 豆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游戏准备杏核若干(经消毒)。游戏方法把十几个杏核,放在手背上,再逐个抖掉,最后剩一个杏核在手背上,然后用两个手指捡桌上的杏核,看谁捡得多。游戏规则在捡杏核时,手背上的杏核不能掉下来。老鹰捉小鸡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躲闪跑的能力。游戏方法通过猜拳或其他方式决定扮演“老鹰”的幼儿一至两名,其余幼儿扮“小鸡”。游戏开始,“小鸡”在场地内跑,并做觅食动作,如感到有被抓的危险,可说“停”并停下不跑,则可免捉。“停”住的小鸡如还想跑动,则请另一只“小鸡”过来拍一下手,方可重新跑动。躲闪不及被“老鹰”捉住的“小鸡”,要和“老鹰”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1“小鸡”说“停”后,老鹰就不能再去捉他。2“小鸡”没得救时,不能跑动。乒铃乓啷起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反应的灵敏性。游戏方法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双脚并拢向上跳两下,边跳边说:“乒铃乓啷”当说到“起”时,各自选择“鎯头、剪刀、布”中的任何一种,比一比谁胜利。输的一方用食指指着鼻子,胜的一方说出五官(口、眼、鼻、耳、舌等)的名称让输者指。如果指正确了,双方继续游戏。游戏规则按“鎯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鎯头”决定胜负。工兵挖地雷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游戏方法两名游戏者事先商量确定手的不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如:两手抱头代表“地雷”;两手作手枪状代表“将军”;两手伸直、五指并拢代表“工兵”。游戏开始,两人相对而站(或坐),一边齐声喊:“工兵挖地雷”,一边将藏在身后的双手同时伸出(双手动作一定要相同)做上述某一动作。以“工兵”胜“地雷”,“地雷”胜“将军”,“将军”胜“工兵”的规则决定胜负。如两人的动作一样,则重新开始游戏。游戏规则两人动作必须同时进行。叫号接球游戏目的培养幼儿机智灵敏及躲闪反应的能力。游戏方法游戏者五人至八人,排成一字形站立报数,每人记住自己的号码。其中一人拿一只皮球站在队伍中间前约2米处。游戏开始,持球者一边向上抛球,一边叫任何一号,被喊号码者即去接球,此时,其余人向四周散开。当听到接球者喊“停”时,奔跑的人原地站好,接球者用球打击离自己最近的人,被击中的人为失败者,与原持球者对调,游戏重新开始。如果未击中任何人,持球者为失败1次,游戏继续进行,连续失败3次,要罚唱一首歌。游戏规则1球只可击人体下肢。2接球者必须把球拿到手后方可喊停。3在击球时,被击者不可逃跑,只可在原地躲闪。捉 影 子游戏目的训练幼儿动作的敏捷性。游戏准备小镜子一面。游戏方法教师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让幼儿用手捕捉,照在地上,让幼儿用脚踩。游戏规则只能捕捉影子,不能推搡小朋友。建议光不能照向幼儿的眼睛,光点移动幅度不能太大,可多分几个小组玩。数 青 蛙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游戏方法四名幼儿各坐一方,由甲方开始说:“1只青蛙1张嘴。”乙说:“2只眼睛4条腿。”丙说:“扑通扑通跳下水。”(拍一次手拍一次桌)丁说:“2只青蛙”一直说到10。游戏规则停顿时间不能太长。建议1. 熟悉后可加快速度。2. 可改变动物名称。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游戏方法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游戏规则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就不能再动了。建议1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2幼儿也可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附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猎人、枪、老虎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游戏准备画有蜜蜂、枪、猎人、小孩、老虎、公鸡的卡片若干套。游戏方法参加游戏人数三至四人,一人为“公正”人。“公正”人发给每位幼儿同等数量的卡片若干张。游戏开始,每位参加者各出一张卡片,一起翻出来看,按图示(见图)克对方或被人克。如果能克掉一人而不被别人克掉,就赢得卡片一张;如果被一人克掉同时又能克掉别人的话,那么仍可收回卡片;如果被人克掉却又不能去克别人,就算输,被收掉卡片一张;如果能同时克掉两位就算优胜,可同时得到两张卡片。然后各人再出第二张卡片,游戏继续进行,最后看每人手中卡片多少决定胜负。游戏规则1出卡片时,应同时翻出来,拿出来的卡片不能调换。2赢得或收回的卡片必须排在卡片的最末尾。丢 “铜 板”游戏目的发展幼儿眼力及手臂力量。游戏准备圆片(或瓶盖)若干,“八五”砖两块(一块平放,另一块与其搁成斜坡形)。游戏方法三至四人为一游戏组。每人各将一圆片从砖头高坡开始往下滚,比比谁滚得最远,然后按远近分别定为的主人拿起圆片站在号处投准号圆片,如果投中号圆片,可站到号处向号圆片投去;如果没投中号圆片,则由号圆片的主人拿起圆片向号圆片投去,凡投中的圆片归为己有。游戏重复进行,最后,得圆片多者为胜。游戏规则拿起圆片后站在该圆片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拍 手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控能力。游戏方法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圈,一人在圆圈中央当观察者。游戏开始,圈上幼儿一起说:“赛赛赛”,同时手拉手上下动三次,然后边拍手边念儿歌,当念到“美”字时,任意做一个动作,停住不动,观察者环视一周。如发现谁动了,就喊出他的名字,该幼儿站到圈外,游戏继续进行。游戏规则1观察者每次观察时间不要过长。2儿歌念完后应任意做一个动作并停住。建议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附儿歌山连山,水连水,谁要动了,谁就不美。弹 蚕 豆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游戏准备蚕豆若干颗。游戏方法两至三名幼儿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顺序。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把若干蚕豆撒在桌上,随即按先易后难,用小手指在相邻的两颗蚕豆之间划一下表示可以通过,然后对准其中的一颗,用食指或中指从大拇指上弹出去击中另一颗,这样就可在这两颗豆中拿下一颗并继续再划再弹。如果失误或犯规就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游戏规则1划线时小手指如碰到蚕豆,则为犯规就不能继续游戏。2在弹蚕豆时,只能弹划过线的邻近两颗,击中其他蚕豆或弹不到蚕豆则为输。打 鼓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游戏方法幼儿边念儿歌边练习手指开合。预备姿势:幼儿双臂前平举,指尖向前,念第一句时,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食指与中指开合三次;念第二句时,其他手指并拢,小指与无名指开合三次;念第三句时,中指、无名指并拢,食指与小指同时开合三次;念第四句时,食指与中指并拢,无名指与小指并拢,中指和无名指开合三次。游戏规则要并拢的手指不能分开。建议一幼儿在练习,另一幼儿在旁边检查,看其做得是否正确。附儿歌上打三通鼓,下打三通鼓,两面一齐打,中间裂道缝。脚底搬搬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游戏方法幼儿两至三人围坐在一起,伸出自己的双脚。游戏开始,一幼儿用手按顺序触摸每个幼儿的脚,边摸边念童谣,当念到“脚”时,幼儿将要被触摸的那只脚立即缩回去。如果没有及时缩回去,而被摸者的手碰到,就算输,继续伸脚;如果缩回去了就算赢,脚就不能再伸出来。游戏接着进行,一直玩到只剩下一只脚为止。收回双脚快的为优胜者,被誉为聪明人,最后剩下的一人为败者,中止游戏一次。游戏规则摸脚者同时要伸脚,按顺序摸别人的脚也摸自己的脚。建议此游戏适宜在室内地板或室外草地上进行。附童谣脚底脚底搬搬,一搬搬到南山,南山北,种小麦,小麦西,开飞机,飞机到,快缩脚。爆 米 花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游戏方法若干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为爆米花的“锅子”,另请八至十名幼儿钻到圈内当“米粒”。游戏开始,“锅子”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念到“砰”时,“锅”和“米粒”同时向上蹦跳,接着“锅子”立即蹲下,松开相拉的手,表示“锅盖”打开了。当念到“抓”时,“米粒”赶快往圈外跑,“锅子”立即站起,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粒”围在圈内。跑出的“米粒”充实到“锅子”队伍中,其余“米粒”仍在圈内,游戏继续进行,直至“米粒”全部跑出,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只有念到“砰”时,“锅”和“米粒”才可同时向上蹦跳。建议1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2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附儿歌锅子转,爆米花,锅里米粒噼噼啪,时间到了就爆炸,砰!米花熟了快来抓!金锁银锁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游戏方法请一名幼儿做“关锁”人,该幼儿的两手掌作“锁”,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幼儿站在场外。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建议1此游戏可四至五名幼儿一起玩,可请能力强的幼儿作“关锁”人。2此游戏中的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附儿歌(方言、普通话)金锁银锁, 金锁银锁,咔嚓拉一锁, 嚓啦一锁,马兰走过, 蚂蚁走过,捏着算数。 捏着算数。老鼠偷鸡蛋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游戏准备场地上画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沙袋3个4个。游戏方法一个幼儿当鸡妈妈,蹲在圆内,身边放几个沙袋做鸡蛋。游戏开始,几名幼儿(人数视幼儿的能力而定)扮演小老鼠去偷鸡蛋,鸡妈妈则要设法阻挡小老鼠,保护鸡蛋。待老鼠将鸡蛋全部偷走后,游戏结束,互换角色后继续游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快速反应以及正确的判断能力。游戏方法游戏开始,两人相对而坐,一起边拍手边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念至最后一个“精”字时,两人同时任意做一个代表角色的动作:1两名游戏者事先商量确定不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如:唐僧用双手合十来表示,孙悟空用一手手心向上,放前额,另一手压腕,放腰部来表示,白骨精以双手叉腰来表示。2以“孙悟空”胜“白骨精”,“白”胜“唐”,“唐”胜“孙悟空”的规则决定胜负,如两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游戏。抽七打八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游戏方法五至六名幼儿为一组,其中幼儿甲伸出手,手心向上,其余幼儿各伸出一食指点住甲幼儿手心。游戏开始,幼儿一起念儿歌,当念到“你”字时,甲幼儿开始抓手指,其余幼儿竭力抽出手指,不让甲抓住,如果抓不到手指,游戏重新开始。如果抓到手指,被抓者(乙)的双手放在甲幼儿双手上,手心对手心,甲幼儿要迅速抽出双手去拍乙幼儿的手背,乙幼儿的双手要迅速逃避,尽量不被拍到,如果拍到了,则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1.甲幼儿只要拍到乙幼儿任何一只手的手背即算胜。2如果同时被抓住手指的幼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甲可挨个儿拍手背。建议甲幼儿角色也可用猜拳等方法决出,也可由游戏组织者指定。附儿歌抽七打八,月亮开花,开花到底,一把抓你。抓 棋 子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游戏准备棋子六枚或八枚(棋面为白,棋背为黑),小沙包一只。游戏方法一般以两至三名幼儿为一个游戏组,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出顺序。游戏开始,游戏者把棋子往桌上随意撒开,有黑有白,然后将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小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一枚或几枚同色的棋子,并及时接住落下的小沙包,如未接住小沙包或没抓到棋子得调换角色。游戏规则1一次抓棋时一定要抓同色的。2抓棋与接沙包必须是同一只手。建议抓棋子可以由易到难。如:先抓一个,再逐渐增多至二、三、四抓 包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游戏准备沙包若干只。游戏方法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定游戏顺序。将沙包撒落在桌上,操作者取其中一只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桌子上的一只沙包,然后放置旁边。第二次抓两只,第三次抓三只,以此类推,直至抓完所有的沙包。游戏规则1用同一只手完成一系列动作。2如游戏中接不到抛出的沙包即为失误,应交换角色重新开始。背 砖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游戏准备小篮球若干。游戏方法若干幼儿,每人背一个球,用双手托住,边念儿歌边做走路动作。游戏规则球不能掉下来,谁的球掉了即为失败者。附儿歌买砖,背砖,老爷,上山,走一步,踮一踮,看谁跑在前。拍 大 麦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游戏方法两人一组。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一箩麦”时,乙两手合拢,甲双手同时摞乙的两手背;念“二箩麦”时,甲两手合拢,乙双手同时摞甲的手背;念“三箩开始拍大麦”时,动作同“一箩麦”;从“噼噼啪”开始至最后,两人边念儿歌边按节奏对拍:先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左手,依次进行。游戏规则摞手背时两人必须轮流进行。建议对拍时,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增加或降低拍手难度,变换花样。如:(1)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手心手背对拍。(2)先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左手。(3)先自拍一下,右手拍对方左手(连续两次),然后换左手拍对方右手(连续两次)。附儿歌一箩麦,二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馍馍香,馍馍甜,爱惜粮食要牢记。推 小 车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培养幼儿协调合作的能力游戏方法两人一组,甲扮“小车”,乙扮“推车”人。游戏开始,甲爬于地,乙两手握甲双脚脚踝,提起。此时,甲用双手,乙用双脚,两人边念儿歌边协调前行。游戏规则“推车”人不能用力过猛,速度也不能太快。建议1两人经常互换角色,反复进行。2此游戏适合在户外草坪上进行。附儿歌吱呦呦,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眯眯笑。摇 元 宵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游戏的协作能力。游戏方法 幼儿人数不限,一分为二,一部分扮“大人”,另一部分扮“小孩”,“大人”与“小孩”面向同一方向站立。“大人”双手从“小孩”腋下穿过抱住“小孩”,按儿歌的节奏向两边摇动“小孩”,直至念完儿歌,然后抱起“小孩”转一二圈。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1摇动“小孩”时,必须根据儿歌节奏进行。2摇动时“小孩”双脚不能离地。附儿歌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炒 黄 豆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游戏方法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游戏规则两手拉紧不能松开。建议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附儿歌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蒸 馍 馍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语音的节律及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游戏方法甲乙两人面对面坐下,左右手相互交错放在膝盖或桌子上。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轮流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后搭在最上面。每念完一句做动作一次,反复进行。游戏规则游戏时,儿歌不能念错,伸手要快,有节奏地进行。建议此游戏也可三人玩。附儿歌小狗熊,离开窝,来到河边蒸馍馍,和好面,点着火,只有锅盖没有锅。小狗熊,忙回窝,一看气得发了火,窝里有锅没有盖,窝外有盖没有锅。滚 铁 环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游戏准备各种铁箍或废旧自行车钢圈作铁环,铁钩或木棍若干。游戏方法滚铁环时,幼儿一手握铁钩(或木棍),轻轻套住铁环,稍用力推,铁环向前滚动,人随后跟着。铁环始终不倒,可一直玩下去;滚动的铁环倒下则由其他孩子接上来滚。游戏规则铁环倒下,游戏者则为输。建议1滚铁环时要把握好铁环的重心,持棍或铁钩的手用力适度,左右摆动也应得当。2要掌握好路面凹凸情况。3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比赛,也可表演。做 豆 腐游戏目的复习称谓词,培养幼儿协作能力。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双手相拉,顺一个方向做“推磨”状。同时进行一问一答,如果回答不出或回答重复,问、答双方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一问一答顺一个方向做“推磨”状,动作要协调。建议问答称谓可随机安排。附儿歌推推磨,拉拉磨,你推我拉做豆腐。问;做好豆腐谁来吃?答:外婆吃。问:外婆不吃谁来吃?答:舅妈吃。问:舅妈不吃谁来吃?答:舅舅吃。外 婆 桥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游戏方法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后一幼儿双手搭在前一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游戏规则摇动时两人朝一个方向。建议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附儿歌(方言、普通话)摇呀摇,摇到外婆桥, 摇呀摇,摇呀摇,外婆叫我好宝宝, 一摇摇到外婆桥;你来抱,我来抱, 外婆好,外婆好,抱到瓶边去拿糕。 外婆叫我好宝宝。摇 船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游戏准备小桥(替代物)。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对方脚背上。两人轮流将对方身体往上翘起,依次轮流摇摆移动。建议1游戏可几个组同时进行比赛(朝小桥方向移动),先到者为胜。2此游戏适合在草坪上进行。你拍一,我拍一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游戏方法两名幼儿交叉拍手。建议可变换拍手方法。附儿歌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大门西;你拍二、我拍二,黄雀落在树间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画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打野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庄稼老汉看粮食。背板跷板游戏目的锻炼幼儿全身的力量,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游戏方法甲乙幼儿相互背靠背,挽住胳膊,然后边念儿歌,边按节奏轮换相互背起来,放下。第四句念完后一起蹲下,互相问答,念最后一句时,一起起来,自始至终胳膊相挽。游戏规则甲乙幼儿必须身高、体重、体力相仿,教师应注意控制幼儿的运动量。附儿歌合:背板,跷板,乡里娃娃叫唤,麦子长、豆子圆,我们一起蹲下来。甲:你姓啥?乙:我姓。乙:你姓啥?甲:我姓。合:我们一起站起来。拉 大 锯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游戏方法两名幼儿面对面坐下,相互手拉手前后摇动。游戏规则摇动时顺一个方向。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挨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没饭吃,给你一个鸡蛋吃。踏板走。建议踏板也可做成两人玩的、三人玩的或多人玩的。剪刀、鎯头、布(2)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游戏方法全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从每队第一位幼儿开始猜拳比赛。如果手势相同,继续猜拳;如果手势不同,决出输赢。输的幼儿被淘汰,换后面一位幼儿继续进行,最后看哪一队留下的幼儿多,则胜。游戏规则1猜拳时要同时亮出手势。2“剪刀”赢“布”,“布”赢“鎯头”,“鎯头”赢“剪刀”。建议1此游戏适合中班、大班幼儿。2猜拳时也可用脚。婆婆来了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动作的敏捷性。游戏方法全体幼儿围成圆圈,请九名幼儿站在圈内,其中五名扮“婆婆”,四名幼儿蹲在地上扮“烧饼、果子”。游戏开始,“婆婆”似老婆婆走路的样子在圈内走,全体幼儿念完儿歌,每个“婆婆”立即去抓一个“烧饼、果子”,没有抓到“烧饼、果子”的“婆婆”为全体幼儿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婆婆”、“烧饼、果子”各自到圈上找一个朋友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婆婆”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去抓“烧饼、果子”。附儿歌打罗罗,垫罗罗,熟了麦子请婆婆,哪儿坐,炕头坐,烧饼果子一大摞,临走时,还很馋,再捎一笸箩。舞 龙游戏目的练习按信号做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连续、协调性。游戏准备龙的头饰、小鼓、绒球(作龙珠)各一个。游戏方法幼儿八至十人为一组,请一人为击鼓者,一人为“舞龙珠”者,排头一幼儿戴上头饰为“龙头”,其他人排成一路纵队作“龙身”,每人双手搭在前面一幼儿肩上,“舞龙珠”者面对“龙头”按鼓声的快慢、轻响,左右、上下、前后,来回抖动“龙珠”,“龙”则随着鼓的节奏、彩球的变化上下起伏摆动。游戏规则“龙”一定要按“龙珠”的变化和鼓的节奏摆动,并注意连续性、协调性。建议为增加民族气息,游戏者可穿当地的民族服装,手持布龙进行。丢 手 帕游戏目的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幼儿机智、灵活的良好品质。游戏准备手帕一块。游戏方法围成一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帕者。他手持手帕,随着大家的歌声,在圈外跑,可任意把手帕丢在某一小朋友身后。待唱到“快快快快捉住他”时,身后有手帕的幼儿可以拿起丢在自己身后的手帕去追逐丢者。当丢者跑到被丢到手帕小朋友的空位时,可以蹲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如追到了,要罚丢者唱首歌。老鼠钻风箱游戏目的练习追逐跑和快速躲闪的能力。游戏方法每人两两相对,手臂相互搭肩,扮风箱。两头为风箱口。一人扮老鼠钻进风箱内,随时准备从箱口逃出。一人扮猫站在风箱外,随时准备在风箱两口之外抓到老鼠。当大家念完儿歌后,扮老鼠者立刻奔跑,以快速躲闪的本领从风箱里逃出,扮猫者快速追赶,准备在洞口抓到它。游戏规则猫不许进入风箱。游戏可换角色,重复多次。附儿歌猫追老鼠老鼠逃,忘了进洞钻风箱,风箱乒乓两头响,老鼠尿了一裤裆。跳 十 字游戏目的练习单脚、双脚跳格子。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若干十字,并标上1、2、3、4。游戏方法幼儿双脚站在十字前做好跳跃准备。游戏开始,幼儿按老师发出的数字信号跳入相应的格子中。教师出示卡片如1234,4321,幼儿按数字出现的先后跳人相应的格子中。单、双脚可间隔进行。附十字中的数字可换成水果或动物,可让低年龄幼儿练习。老鹰捉小鸡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灵活躲闪的能力。游戏方法一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站成一路纵队,排头幼儿扮“母鸡”,张开两臂,后面幼儿扮“小鸡”,用双手依次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游戏开始,“小鸡”们一起念儿歌,念毕,“老鹰”立即捕捉队尾的“小鸡”,“母鸡”张开双臂尽力保护“小鸡”,“小鸡”随着“母鸡”左右移动,灵活地躲闪,不让“老鹰”拍到。“小鸡”如被捉到,即离开现场。“老鹰”捉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小鸡”后,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老鹰”和“母鸡”不得碰到对方的身体。建议此游戏适合大班幼儿。附儿歌天上老鹰飞呀飞,地上小鸡跑呀跑。老鹰老鹰心眼坏,想把小鸡当小菜。小鸡小鸡别害怕,拉住妈妈快躲开。攻 城 堡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游戏准备地上画一个大的双圈,表示“城堡”,圈中心放一只沙袋表示城中的“珍宝”。游戏方法请三分之一幼儿站在圈内做“守城人,三分之二幼儿站在圈外做“攻城”人。游戏开始,“攻城”人要想法取到“珍宝”(踢出沙袋),而“守城”人要竭力保护“珍宝”不被盗走,若“珍宝”被取到则表示“城”被“攻破”,然后调整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珍宝”只能用脚踢,不能用手抓。建议此游戏适合大班幼儿。掰 棒 子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游戏准备皮球若干。在场地上画相距5米的平行线两条。游戏方法若干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几名幼儿把若干个皮球夹在腋下,迅速送到终点线上。反复进行若干次。同时,其余幼儿在边上齐念儿歌。游戏规则谁送的球多,而且又没掉球,谁为胜者。附儿歌掰棒子,掰棒子,不学狗熊老样子。棒子夹在胳肢窝,看看谁的棒子多。猜拳跳圈游戏目的练习立定跳远,培养目测力和判断力。游戏准备每人一只圈,两人为一组。游戏方法两人同时站在一端的起跑线上。游戏开始,两人划拳:石头、剪子、布,赢者把圈抛出去,然后跳进圈。游戏反复进行,先到目标者为胜。游戏规则1每赢一次,只能跳一步。2抛圈的距离应以自己能跳进去为准,跳不进去则犯规,回到原处。钩 花游戏目的训练群体合作和组织能力,促进四肢活动的配合和发展。游戏方法幼儿三至四人围成一圈,每人伸出右脚,互相钩叠。由一人宣布“预备走”后,参加者用左脚按逆时针方向单脚跳,边跳边念儿歌。游戏规则1.右脚相钩时,必须紧密配合,一个挨一个地钩着小腿。2.跳动应同时进行,跳动中如果谁的小腿落地就被淘汰。建议1.跳动时可先慢跳,然后逐渐加快。2.左右脚可轮换进行。3.动作熟练以后,便可加拍手或唱歌,如果有几个小组,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赛项目。如:每组各跳一段距离,或以旋转的方式进行赛跑等。4.此游戏适合于大班第二学期,在草坪或地毯上进行。附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圆,去采莲,花篮转,庆丰年。抓 痒 痒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游戏方法甲乙两名幼儿各伸出右手掌,甲幼儿的手掌压在乙幼儿的手掌上,然后乙幼儿翻掌去拍打甲幼儿的手,拍打上后就拿着甲幼儿的手掌放在手心上“抓痒痒”,同时念儿歌,念完后,轻轻沿着他的手心、手臂抓痒痒,逗甲幼儿笑。如没拍打上,就交换角色进行。游戏中,甲幼儿翻掌拍打时,乙幼儿要尽快地将手躲开,不让其拍打上。建议念儿歌时可在手心上做相应的动作。念第一句时,可用食指在掌心画圈;念第二句时,可用食指在掌心轻轻画;念第三句时,可作铲的动作。附儿歌磨子磨,锯子锯,铲子铲,蚂蚁上树抓痒痒。背 人游戏目的锻炼幼儿肌体,培养协调合作的能力。游戏方法两名幼儿背靠背,胳膊互相挽在一起,甲幼儿弯下腰把乙幼儿背在背上,并问:“天上有什么?”乙幼儿必须说出天上的两种物体,如“星星”、“月亮”等,然后乙幼儿问:“地上有什么?”甲幼儿必须说出地上的两种物体,如“小虫”、“石子”等。两人依次轮流背。建议1甲乙幼儿必须身高、体重、体力相仿。教师应注意控制幼儿的运动量。2此游戏适用于大班幼儿,在户外草坪上进行。骑 大 马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合作游戏的能力。游戏方法四人一组,三人扮“马”,一人扮“骑手”。扮马者中一人当“马头”在前,两人当“马身”在后。“马身”各用一手搭在“马头”的肩上,一手拉“马头”的手,作为“马镫”。游戏开始,“骑手”作驾马状,一齐念儿歌,并同时做跑马步的动作前进。游戏规则前进时,“马儿”们及“骑手”必须同时做跑马步前进,动作要协调一致。建议1动作熟练后可多组进行比赛。2此游戏适合于大班幼儿。附儿歌呱哒哒,呱哒哒,娃娃最爱骑大马。白鬃马,红鬃马,菊花青,五尺八。骑着大马追太阳,乐得太阳笑哈哈。吹 羽 毛游戏目的培养集体合作的能力。游戏准备轻软羽毛一根,小方桌一张。游戏方法五人一组,一人为裁判,其余四人分两组坐在桌子的两边,将其下腭靠在桌上,相互用嘴吹放在桌子中间的羽毛。在一边的两个人要全力合作,尽量将羽毛吹到对方的脸上。游戏规则1谁的脸先碰到羽毛就算输。2吹羽毛时不能站起来。生梨、苹果游戏目的发展钻的动作。游戏方法游戏人数不限。推选两名幼儿悄悄商量扮成“生梨”或“苹果”,然后两手架起。其余幼儿成一路纵队依次钻过并念儿歌,当念到“啥”时,“生梨”、“苹果”将手放下,问套住者:“你要吃啥?”被套住的幼儿自选“苹果”或“生梨”,并站在旁边,全部幼儿套完后,“生梨”、“苹果”请自选者分别排在自己的后边,最后看谁的身后站的人多为胜者。建议游戏重新开始时,两位架手的幼儿再商量角色,也可反复几次后另换角色。附儿歌苹果熟了,生梨熟了,大家来呀,快点来呀,苹果、生梨,你要吃啥?拾麦穗游戏目的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情感及竞争意识。游戏准备硬纸壳剪的麦穗若干,两把椅子,两只篮子。游戏方法场地上画一起跑线,距起跑线20米处,平行放置两把小椅子(相距4米)。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组一半扮作“爷爷”,一半扮作“孙女”,间隔站在起跑线后,面对小椅子。幼儿一起念完儿歌后一,“爷爷”挎篮边跑边丢下麦穗,绕椅子跑回来,“孙女”赶快挎篮,沿路捡起麦穗,绕椅子跑回来,依次进行。以速度快的组为优胜。附儿歌:麦地里,金黄黄,爷爷割麦忙又忙。小孙女,拾麦穗,颗颗粮食都归仓。刺猬偷瓜游戏目的练习爬,发展幼儿平衡能力。游戏准备若干垫子、沙包。游戏方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两组对面5米处各放一标志。念完一遍儿歌后,每组的第一名背上放一沙包爬向标志处返回。然后把沙包放在第二名的背上,第二名也做第一名的动作,直到各组的最后一名爬回原处。谁先到,谁胜利。游戏规则爬动时,沙包不许落地。如落地即为失败。附儿歌小刺猬,地上爬,跑出窝,偷甜瓜,不会扛,不会拿,用刺一扎背回家。玩 纸活动目标幼儿通过玩纸活动,初步感知不同材料纸的不同特性。培养幼儿乐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三、适用对象45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各种废纸(大小、形状、颜色、特性等均不相同,但一定要干净)、酒精灯、火柴、脸盆、水、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