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缩句:抓句子的主干,就是主、谓、宾。怎样保留主干呢?只要记住低年级的时候学过的3种基本免刑就行了:A、谁(什么)是什么;B、谁(什么)干什么;C、谁(什么)怎么样。运用这几个句型,缩句就变得简单了。原则是:1、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和意思。2、否定词,还有一些类似“被”、“把”等词语不能省略。3、句式不能变化,比如被动句不能变成主动句,等等。4、形容词去掉,也就是把带“的、地、得”的前面的词以及那个“的、地、得”统统去掉;还有数词也要去掉。 还有就是一个笨方法,你就尽可能的缩短,只要你缩出来的句子能够读通,并且不改变原话意思就行,记住是尽可能得缩短。比如:我难受得像刀割一般。 读句子后,在句中找出关键词:谁?(我)怎么样?(难受)把这两个关键词连起来就是缩句的答案:我难受。1、 女生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2、 当太阳刚刚升起时,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 教室里热得像蒸笼一样。 4、 几个老人在路上艰难地行走。 5、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根红色的项链。 6、 水平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7、 邻居家的小男防跑来报告幼儿园的新闻。 8、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美丽的鹿。 9、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 10、 一只年轻的羚羊迅速地走到了陡峭的崖边。 11.“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二、扩句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在主语谓语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明确、生动。扩句就是指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扩句时应注意:(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2) 增添上的词语要与原句中词语搭配得当,避免产生病句。(3) 如果扩句有例句就照例句扩展,没有例句有没有具体要求的,扩展的部分可以不受限制。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1、红旗飘扬。 2、妈妈笑了起来。 3、人们观看演出。 4.列车奔驰。 5.小蜜蜂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 7.黑熊表演节目 8.鲜花盛开了。 9.星星眨眼。 10.小蝌蚪游着。 11.小燕子休息 12奶奶打水 14.天气热 17.小鹿欣赏影子 三、关联词1、并列式关联词:几个分句平行并列。既又(也) 又(也)又(也) 一边(一方面)一边(一方面) 不是而是 是不是例:字典(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的益友。2、递进式关联词:几个分句依次递进。不但(不仅)而且 (还,也,甚至) 不但反而例:困难(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3、选择式关联词: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要么要么 宁可,也不例:他(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父亲过于劳累。4、转折式关联词:前后两个分句中间有一个转折,所表述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虽然但是 尽管 然而(反而) 例:(虽然)外面下起了大雪,(但)山里的孩子们仍准时来到学校上课。5、因果式关联词: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说出结果。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例:(既然)你这么喜欢这本书,我(就)把它送给你吧。6、假设式关联词:偏句提出一种假设,正句说明假设产生的结果。如果(要是,假如,倘若),就 即使(纵然)也例:(即使)今晚不睡觉,我(也)写不完这么多的作业。7、条件式关联词:偏句提出一种条件,正句说明条件产生的结果。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除非才(否则)例:(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那么认真仔细。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阅读课外书籍( )能增长我们的知识,( )能提高写作能力。2、( )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 )要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它。3、焦裕禄( )全家啃窝头,( )不收下那二十斤大米。4、你( )喜欢看这本书,( )喜欢看那本书?5、西红柿( )可以生吃,( )也可以炒熟了吃。6、水( )会变成气体,( )也会变成固体。7、( )几个月不下雨,沙漠中的仙人掌( )能照常生长。8、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 )这跟我们睡眠习惯配合恰到好处。9、地球( )有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 )有美妙的大气层。10、海王星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很低,(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父亲留下的书香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_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sh)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sh)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居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1、 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上汉字。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陶醉:_忧心忡忡:_3、读句子,回答问题。“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指_;“缕缕书香弥漫” 指_2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_“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_5、短文最后一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其中“书香”指的是什么?_6.课文第3小节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解答阅读题,一定要认真阅读,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答题。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词语的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认识,用自己的话写出意思;理解父亲的精神,一定要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感悟出父亲的性格特点;完成第4题时,要走进文本,要把自己当成作者,走进现场,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处,理解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最后一题,关键要懂得,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文中写得特别细致的地方。参考答案:1、暇 嗜 释 居然 2、很满意地沉浸在欣赏名著的境界中。忧愁的样子。 3、第一个书香是指名门贵族和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文人的家庭,多用于古代的封建社会或古代读书的人家;第二个书香是指父亲爱读书,给家里带来了文化氛围,熏陶了“我”们几个孩子或读书学习风气很浓厚。不能改。秉承多指人的精神方面,本文指父亲的精神的优良传统;继承多用于实物性方面。父亲精神指爱读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肯吃苦耐劳,挚爱儿女,热爱读书,对家庭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4、一层意思是说留给我们许多书,另一层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部建筑设计协议书
- 可爱的小鸟150字(12篇)
- 名著导读: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 时间像小马车节奏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纪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前言
- 早教课程示范课完整课件
- 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联产合同
- 2025年日语J.TEST考试A-D级模拟试卷
- 初识化学实验探究课教案
- 烧山谅解协议书
- 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全工程咨询管理办法
- 2025-2030中国重水市场运行态势与未来竞争力剖析报告
- 企业职工感恩教育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山西线上红娘培训课件
- 临沧市市级机关遴选真题2024
- 【物化生 高考西北卷】2025年高考招生考试真题物理+化学+生物试卷(适用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四省)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天津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