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S400蓝色混合动力HYBRID技术详解.doc_第1页
奔驰S400蓝色混合动力HYBRID技术详解.doc_第2页
奔驰S400蓝色混合动力HYBRID技术详解.doc_第3页
奔驰S400蓝色混合动力HYBRID技术详解.doc_第4页
奔驰S400蓝色混合动力HYBRID技术详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奔驰S400 HYBRID技术详解 10年超长寿命梅塞德斯奔驰的第一款混合动力豪华轿车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配备锂离子电池组的混合动力轿车S400 Blue HYBRID在上海车展亮相后,近期将正式上市销售。基于S350开发而来 低功率电机辅助 奔驰S400 Blue HYBRID基于奔驰S350开发而来,使用了一套并联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弱混合动力技术,在3.5L的发动机和7挡自动变速器之间连接了一台15KW的电动机(e-motor),还有用于能量储存的锂离子电池组,用于电能变换的电力电子系统以及一些辅助装置。同时,这套系统还提供了Start/Stop自动启停功能,以及对制动能量回收和电传控制的支持。3.5L的汽油发动机可以输出279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25牛米的最大扭矩。电动机可以输出20马力(15KW)的最大功率和160牛米的最大扭矩,因此总的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299马力,最大扭矩达到385牛米,综合油耗达到7.9L/100km,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同一级别最低的190g/km。最大扭矩160牛米的15KW三相永磁电动机 虽然从输出功率来看这台电动机的功率有点小,但是奔驰的Wiedemann博士表示“对于这款S400所使用的动力系统来说,油耗最小的时候出现在电动机功率在 15-16KW的时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这款电动机的原因。这台紧凑型的电动机除了可以提供额外的功率外,还担当了起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另外 这种碟形电动机还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曲轴产生的扭转振动,进一步减少噪音和振动,给车内的乘客带来更舒适的驾乘感受。”基于Atkinson循环原理的3.5L V6发动机 S400 BlueHYBRID所使用的发动机是一台基于Atkinson循环原理的发动机,这种有着特殊机械结构的发动机相比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发动机有着高效,油耗低的突出优点,但缺点是相同排量下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比较低,动力性不好,这就是为什么Atkinson循环发动机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但是在混合动力车型上,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低输出功率特点可以用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来弥补,这样的组合可以实现在低油耗下提供大功率的效果,因而目前这种发动机已经逐渐被混合动力车型所采用,丰田的普锐斯,福特的Fusion混合动力等都是使用的这种发动机。S400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特性图上图中纵轴是扭矩,横轴是发动机转速。红色虚线表示的是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灰色部分是电动机提供的扭矩,绿色线表示的是电动机+发动机的总输出扭矩。从图可以看出,电动机的扭矩很好的弥补了发动机扭力不足的缺点,而且电动机+发动机的组合可以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提供近似 恒定的输出扭矩。同时在低转速下,电动机提供的额外功率可以有效弥补发动机扭力不足的缺点,特别适合城市工况行驶。电子系统:S400 BlueHYBRID所使用的电子系统由德国大陆(Continental)提供,整套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单元,一个电传系统(E-drive System)和一个用于将电池输出的交直流电转换装置。这套电子系统可以承受150A的直流电,短时内最高可以承受310A的电流。电力通过总线汇流条(Busbar)传递给电动机(e-motor)。锂离子电池组:锂离子电池相比于镍金属电池有着能量密度大,效率更高的优点。为了不影响S级轿车空间大、舒适的特点,这套由德国大陆(Continental)和JCS Saft一同研发紧凑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非常的紧凑,直接就可以装在发动机舱内,它一共由35个电池单元组成,可以提供19KW的动力,容量为 6.5Ah。这个电池组还同整车的空调冷却循环系统连接,因此它可以独立的进行降温冷却(锂离子电池有严格的工作温度,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电池的寿命),而不受发动机的影响。另外这套系统还整合了一个特殊截止阀门,在空调关闭的时候也不会影响电池的冷却。当发动机不工作时,空调压缩机不仅带动空调,还能够保证电池在理想的温度下工作。S400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组 全新的控制策略:S400混合动力的控制策略是围绕start/stop自动启停、制动能量回收、电动机和负荷点转变展开的。负荷点转变通俗地说就是将发动机的工作工况集中到燃油消耗低的转速范围,同时依靠电动机(e-motor)来弥补扭矩小的缺点。在通常情况下,控制系统只允许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循环保持在较低工况模式下,只有在装在油门踏板上的传感器探测到司机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才会让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工况加大。电池充放电的指示大部分时间只在5%的范围内浮动,幅度达到10%的机会稍少,而超过10%将会非常的少。这意味着这套混合动力系统日常情况只使用锂离子电池组总电量的1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奔驰能够提供10年的电池寿命维护,因为它的工作量很小,寿命随着延长。这与现在市售的混合动力车充分挖掘电池潜力的做法出入较大,奔驰的这个锂离子电池组控制策略采用了全新的概念。编辑点评:目前的旗舰豪华车领域,雷克萨斯LS600hl担当了混合动力急先锋,奔驰用另外一种概念紧随其后,而宝马的7系混合动力也已经蓄势待发,目前仅有新一代奥迪A8混合动力的消息尚未得知,但也已经是板上钉钉。这个级别的用户对于经济性的要求并不高,混合动力版旗舰更多是作为各厂商展示自己科技实力的一个活广告,高端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消化能力较强,这也是众多大厂开始着力进攻高端混合动力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趋势很有意思,以雷克萨斯LS600hl为代表的日系厂商多选择数据漂亮的强混合动力技术,而宝马755ih、奔驰S400 BlueHYBRID则选择了注重长寿命的弱混合动力技术,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两种方向到底哪一种更有前景,还要靠时间去考验,我们拭目以待。作为奔驰的旗舰型轿车,S级一直都是设计与科技运用的结合体,而且其卓越的豪华性能更是深得消费者的钟爱。在此次09年上海国际中,奔驰不仅带来了全新一代的奔驰S级轿车,同时还带来了搭载全新环保驱动技术锂离子电池混合动力的S400 HYBRID车型。新S级轿车前脸的中网格栅更加突出,前保险杠进气格栅镀铬,看上去更加年轻、硬朗有朝气。同时这款车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使前脸更有了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奔驰在这款S400 Hybrid配备了LED昼间行驶灯、转向灯和侧转向灯,在S级车型中有同样配置的只有顶级车型S600,其他S级车型作为选配。尾部的改进除了新款LED尾灯、嵌入在保险杠的排气管之外,没太多改动。既然是混合动力车型,在车身上自然少不了混合动力HYBRID的logo。除了车尾右上角处有一个HYBRID字样外,在前叶子板的斜后方也有两个混合动力的logo出现,不过此处使用的是BLUE HYBRID字样,而且BLUE字样用的是蓝色背景显得更加突出。奔驰准备为S级轿车配备splitview导航系统新奔驰S级与上一代车型相比外观变化并不明显,但新S级应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使得该系列车型性能全面升级。如,新S级采用了SPLITVIEW分屏技术,这款视频系统与奔驰创新的控制显示系统COMAND APS整合在一起,可以让驾驶员和乘客通过同一显示屏在同一时间内观看导航和娱乐两个完全不同的画面。如果你曾经坐在带有导航设备的车上,并希望能在车上看电影,那么你愿望即将得到满足。奔驰和博世公司正在研制Splitview导航系统,准备在S 级轿车上装配 ,该系统有8英寸的显示屏,可以一次性显示两种画面。该系统只允许司机查看导航屏幕和驾驶室管理,而乘客可以坐在车上看他(她)爱看的电影。前排乘客用高端耳机听电影,或通过汽车音响收听。 奔驰新Splitview导航系统并不是遥远的概念。它将在2009年夏天装备在S级轿车上。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过类似的技术,过去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曾经用过,但奔驰是豪华汽车生产商里首先宣布使用该技术的。北方网车讯:通常我们所驾汽车的多功能显示屏虽然具有显示多种数据的功能,但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种画面显示出来。而在同一屏幕中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似乎想法有些超前,其实这种技术已经实现了。近日,奔驰宣布了一项全新的汽车内视频技术,这款视频系统可以让驾驶员和乘客通过同一显示屏在同一时间内观看两个完全不同的画面。预计该系统会在2009年上半年投放于奔驰S级新车当中。这项技术被称为Splitview,已经经过了数年的研发。该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在同一屏幕发射2个视频信号,同时根据主驾驶员与乘客的角度不同,配备不同的滤镜,可以将其中的一个信号过滤掉,来达到在某一位置显示一个画面的效果。为了避免乘客观看的娱乐性节目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音频输出还可以通过耳机来进行,而车上的其他系统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运作。奔驰为S级小改款配备“Splitview”多层级显示屏 奔驰在今天宣布了一项新车内视频技术的诞生,这款视频系统可以使驾驶员和乘客通过同一显示屏在同一时间内观看两个完全不同的节目或程序。这个设备将在2009年上半年正式在奔驰的创新科技运用平台S级小改款上首次亮相。这款梅赛德斯奔驰Splitview技术已经经过了数年的研发,但直到今天之前一直没有能够实际运用的产品。只有在今年二月份时,研发这个系统的合作商蓝宝公司和博世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DualView”的系统,这款系统正是Splitview的原型。这款新系统的售价还未公布,但这个8英寸的显示屏将与COMAND信息系统完全兼容,并能够为乘客提供DVD和电视观看功能。同时为驾驶员提供导航或其他信息的显示功能。然而,只有驾驶员拥有触摸显示屏,乘客则需要一个单独的遥控器来进行视频操作。为了避免乘客观看的娱乐性节目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音频输出还可以通过耳机来进行,而车上的其他系统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运作。 豪华车霸主 近60年发展奔驰S级历史回顾 在国内,我们习惯的称奔驰S级为“大奔”,充满霸气的外观以及豪华的配置让奔驰S级几乎成为了国人心中豪华车的代名词,同时也坚固了奔驰品牌高端的形象,这让奔驰公司依靠S级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1951年推出第一代车型以来,奔驰S级轿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辉煌,下面我们就来一同了解下奔驰S级的传奇历史。 1951年 第一代:W187系列1951年,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前身戴姆勒奔驰在第一届法兰克福车展上隆重推出了220和300两款产品,这代表着S级辉煌时代的开始。当时的220搭载了排量2.2升的全新6缸发动机。”1954年,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220a系列车型,装备了改进后的6缸发动机。此外,为W196F1赛车开发的具有低枢轴点的单铰接点摆动桥也首次用于梅赛德斯奔驰的量产轿车,进一步提高了操控性。1954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全新220系列车型,其中装配6缸发动机的220a出自W 187底盘系列。梅赛德斯-奔驰对这款车型的6缸发动机进行了众多改进:压缩比更大;由于采用了敏锐的凸轮轴和更大的化油器,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到了85马力(63千瓦)。此外,为W196 F1赛车开发的具有低枢轴点的单铰接点摆动桥也首次用于梅赛德斯-奔驰的量产轿车,提高了操控性。220a的制动系统也有了显著改进,四个轮胎都配备了带“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的鼓式刹车系统。1956年,第一次采用“浮筒式”车身设计的219和220S问世。这两款产品也搭载了梅赛德斯奔驰的6缸发动机并采用了两个多级式化油器。1958年9月,梅赛德斯奔驰又推出了新的6缸发动机产品220SE,并于同年11月交付使用。1959年 第二代:W111/112系列 1959年,梅赛德斯奔驰又对其原有的6缸发动机进行了3项彻底的改进,并应用于新的产品上,220b、220Sb、220SEb、300SE也随之相继问世。其中,1961年8月亮相的300SE可以说是代表之作,它应用了4速自动变速箱和梅赛德斯奔驰新研发的动力方向盘。此外,空气悬挂系统成为300SE的标准配备,它兼顾了运动性和舒适性,300SE也成为全球首款装备这一系统的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1965年 第三代:W108/109系列 1965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由Paul Bracq设计的车型系列,包括250 S、250 SE和300 SE车型。1966年3月,300 SEL成为该车型系列的新成员。相比之下,300 SEL的轴距比基本车型长100毫米,空气悬挂系统也成为标准配置。250 SE和300 SE于1968年初停产。1968年1月,后继车型280 S和280 SE开始上市,280 S和280 SE与其前身的区别仅仅在于发动机和装备细节方面。1968年3月,顶级车型300 SEL 6.3开始上市。300 SEL 6.3装配了600车型的V8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从而达到了最优秀的跑车所应具备的强劲动力。1972年9月,非常成功的W 108/W 109车型系列正式停产。1971年 第四代:W116系列第一款正式的“梅赛德斯-奔驰S级”(内部名称W 116)取代了W 108/109系列,最初包括了三种车型:280 S、280 SE和350 SE。引人注目的是,在W 116系列轿车中,极具创新性的双横臂式前悬挂以及零偏距转动和防俯冲装置首次成为标准配备,这使得操纵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种技术最初是在C 111试验车上进行并最终完成的。1975年5月,新款顶级车型450SEL6.9面市。从1978年秋季起,S级轿车在世界上率先装配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创新技术: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System),它可以确保车辆即使在紧急制动时也能够拥有无限制转向响应。1979年第五代:W1261979年9月,梅赛德斯-奔驰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展示了新一代S级。新S级轿车在车身的制造上运用了安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由于采用了新设计原理,乘客舱能够经受碰撞速度达55公里/小时的“斜向碰撞”。从1981年起,S级轿车率先应用驾驶员安全气囊,并在1985年的车型改进组件中增加了前排乘客安全气囊。发动机在1985年也进行了改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200千瓦(272马力)的 5.6升8缸发动机。此外,在1985年的改进中,W126系列中的所有车型都装配了15英寸车轮和相对更大的制动器。在12年的生产期间,共有818,036辆轿车在辛德芬根工厂下线,W 126也成为了梅赛德斯-奔驰历史上最成功的高级车型之一。1991年第六代:W1401991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40的S级轿车。新开发的双横臂式前桥安装在副车架上,为前悬挂提供了隔绝车身明显震动的系统。此外,首次应用于轿车的双层车窗也显著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而6.0升V12发动机是梅赛德斯奔驰为轿车批量生产的第一款12缸发动机,额定功率高达300千瓦。1993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对旗下车型的名称进行了改变,将“S”放在三位数号码之前。在1994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S级轿车的外观造型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从1996年12月起,S280和S320车型开始应用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同时,另一个世界首创的技术制动辅助系统BAS也开始投入应用。1998年第七代:W220在1998年9月的巴黎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编号为220的S级轿车,这标志着梅赛德斯奔驰在5年多以前开始的产品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新S级轿车应用了30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当之无愧的再次成为轿车设计的潮流引领者。这些技术包括自动气缸关闭(在需要时将S 500的8缸发动机转变为4缸发动机),DISTRONIC限距控制系统以及2001年推出的、使梅赛德斯奔驰进入汽车安全新纪元的PRE-SAFE驾驶员及乘客预防性安全系统。W220系列于2005年7月停产。2005年 第八代 W221全新S级轿车是豪华车领域第一款通过环保认证的车型。由于运用了以环保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流程,在全新S级轿车中,总重量为43公斤左右的27个部件由天然材料制成;与以前车型相比,由可再生原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总重量提高了73%左右。同时,全新S级轿车的尾气排放物远远低于目前的欧标准。全新S级采用了最新开发的第二代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以及率先应用于S500加长版的最新夜视辅助系统(Night View Assist)等,使车辆在潜在事故发生前就进行防范,全面提升所有驾乘者的安全系数。目前,梅赛德斯-奔驰是全球率先并唯一使用全方位安全保护系统的汽车品牌,不仅再次树立了业界的榜样,而且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的空气悬挂系统(AIRMATIC)赋予了全新S级轿车非凡的乘坐舒适性,它可以根据路况和行驶状况自动调整减震器,从而使车辆行驶更为平稳。此外,新调整的空气悬挂系统还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动态操控性能,使其操控更为敏捷,而这意味着汽车舒适性和操控性难以兼顾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全新S级的内部设计和内部功能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整合,在多功能操作和便捷性方面更加人性化,特别是驾驶舱管理和数据系统(COMAND)的功能在全新S级上得到了全面增强,她允许驾驶员通过位于中控台上的圆形按钮直接简单地控制主要的车辆功能,音响系统、DVD播放、座椅调节、空调控制都不需要单独开关,一切全部通过COMAND系统轻松完成。四代车型25年的历程 奔驰C级历史回顾 汽车之家 新闻 25年前,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190车型,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中的最畅销车型(C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向客户交付了大约600万辆C级轿车、旅行车和运动型轿跑车。上一代C级轿车自2000年春季上市以来,销量已经超过140万辆。在今年三月份正式上市之前,全新一代C级轿车的全球订单已经达到了6万辆左右。这表明C级轿车已经成为最畅销的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系列之一。下面我就为朋友们介绍一下这个历史不太悠久的经典车型。 第一代奔驰C 当这款车1982年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一是设计的创新、二是新材料的运用!设计的领先体现在了整车清晰的线条和其杰出的尾端设计上。0.33的风租系数在当时也是领先的! 因为要控制整车的质量在1100千克,这也是控制油耗的重要途径!(平均油耗仅为8.5升/100公里)奔驰的设计师一方面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又不能牺牲奔驰传统的舒适和被动安全性!于是开始试用新材料,开发超硬度钢,并使用新元素去寻找轻量设计。C级车不经意间也就成为了汽车制造技术和材料变革的排头兵!当时的这款车并没有被称为C级车,而是称为了190系列!190系列是一款“记录之车”,1983年,在190E 2.316正式面世之前,在意大利南部的NARDO赛道进行高速测试,分别是25000公里、25000英里、50000公里的测试,最快平均时速分别达到了247.094公里/小时、247.749公里/小时、247.939公里/小时!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和12项级别纪录。这是在八十年代初,绝对震撼的成绩!在现在也不算落后! 在190系列的身上,奔驰的设计和工程人员除了优化了空气动力学,增强的前部的吸能结构,在这代车型上也开始装备了ABS繁此种种的革新,满足了人们对一款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预期:突出的安全标准、优化的操控性能以及奔驰车一贯地舒适性!维护了奔驰的品牌形象!被亲切地称为“BABY BENZ”! 第一代奔驰C级一共生产了1879629辆! 第二代奔驰C级 W202这个系列是真正第一代被许以C-CLASS名称的车型!市场竞争的激烈、客户需求的挑剔,在第一代的190系列还在大卖的时候,奔驰已经在开始为它的下一代考虑了。设计人员开始着手制造一种线条更柔和、更流畅的轿车,且具有一些新的特性。这一代车对目前C级车的“风格”的形成有重大意义:首先它将被真正命名为C-CLASS;在这代车上,奔驰开始提供柴油机型,是第一代的德国柴油机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代的C级车上,出于市场的需要,奔驰开始和AMG合作推出基于C级车的C36 AMG高性能车型!随后,几乎每款奔驰的车型都会有其AMG版本!1993年出现的是 C36 AMG,1997年是其升级版C43 AMG!这代车比上代190系列更加努力充当技术先锋的角色:1992年开始配备了全尺寸的安全气囊、全尺寸的碰撞保护、ABS、助力转向、5速的变速器、中央门锁;1995年开始装备机械增压器,使C230 KOMPRESSOR达到了C280的性能表现;1997年轿车和旅行车一起改款,前门侧安全气囊、前座安全带张紧装置和适应性安全带束力限制器、ASR开始装备,也提供PARKTRONIC、APS(AUTO PILOT SYSTEM)、自动巡航系统等作为选装件;1997年的C43 AMG就开始装备ESP!还有在奔驰车上第一次使用共轨直喷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可以说奔驰的第二代C级应用很多现在还很先进的技术。 截至第三代C级车面世,第二代的C级车共销售160万辆! 第三代奔驰C级 2000年面世的第三代C级车,就是我们熟悉的“四眼小C”了,也就是被说成是“花生大灯”的C级车,这一代的C级车非常好地延续了自1995年奔驰E级车上所带来的奔驰的新的设计风格四眼头灯!经过前两代的发展,C级车已经非常成熟,第三代C级车除了外观上的独树一帜之外,还做出了比较多的创新和改进。第三代奔驰C级生产了大概200万辆! 二十多项在顶级的奔驰车上的装备被纳入了C级车的标准配置,比如ESP、BRAKE ASSIST、儿童座椅的自动识别、保护式头枕、六速的自动变速器等先进的装备;4MATIC四驱系统在2002也作为顶级装备之一被装备到第三代车上。第三代的C级车在悬架、转向、安全方面也更新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操控方面向宝马的3系看齐,操控性能与前一代车相比得到了大幅的提升。AMG在这代车上推出了C32 AMG和C55 AMG; 第四代奔驰C级 第四代的C级车是2007年刚刚推出的,在它的车身设计上非常好地继承了新款S级车(W221)和CL级车(W216)所展现的新一代奔驰的设计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有所创新,时尚动感却不失稳重的造型和轻便灵活的车身,以及相对比较经济的价格,让全新奔驰C级成为在中型高端品牌轿车的宠儿。为了提高操控性,在所有的C级车上,Agility Control Package(敏捷控制组件)都成为了标准配置,其核心自适应式减震器在转弯的时候可以减少最多达到10度的车身倾角,动作更直接的转向机的精确度则比上一代提高了6%,转向转动比降为14.5;如果还不满足,还可以选装增强型,就是Advanced Agility Control,直接通过按钮直接干预底盘:降低15mm的底盘高度、同时弹簧更加短、减震更加直接,转向传动比更降为13.5,再减少20%的车身侧倾!这些数据虽然很抽象,但却可以增加驾驶者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在安全性的提升上,新C级也是不遗余力:带转向功能的双氙气大灯、语音控制系统(Linguetronic)、ESP、前侧安全气囊、驾驶员膝部气囊、主动头枕、PARKTRONIC、更将奔驰独创的Pre-safe首次装备到中级汽车,将C级车的安全标准推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25年后的全新一代C级轿车延续了C级经典,并成为奔驰当代前沿设计风格的代表。它的突出之处在于造型的简洁之美,设计师遵循现代简洁主义,并用梅赛德斯-奔驰的风格重新诠释这一定义。张紧的线条和宽大的表面相互作用,表达了梅赛德斯-奔驰独有的沉稳和活力,同时这也是优越技术的象征。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历史E级轿车虽然这个梅赛德斯车型系列的名称从1993年才正式面世,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以前。这个车型系列始终融合了非凡的舒适性和可靠性以及最高水平的安全性和创新技术。换言之,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是具有悠久传统的车型系列。1953年9月8日,戴姆勒-奔驰公司董事长Fritz Knecke博士推出了新款“梅赛德斯-奔驰180”,为如今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车型系列奠定了基石。“梅赛德斯-奔驰180”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因为其完全背离了20世纪30年代的设计风格:连续的侧围没有自力支撑的翼板,构成了整体式车身。事实上,戴姆勒-奔驰早就意识到“生产汽车不只是技术进步的事情,而且同样取决于不断变化的大众品位”(戴姆勒-奔驰董事长当时如此强调)。新式车身设计也有技术原因。整体式车身依然与车架/地板系统相结合,比以前的“170 S”车型具有更高的扭转刚度,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重量。另一个技术亮点是双横臂式前悬挂。双横臂式前悬挂是首次安装在前副车架上,前副车架也承载发动机和变速箱,以便更加容易修理。“梅赛德斯-奔驰180”装配了52马力的1.8升四缸发动机,最高速度为126公里/小时。尽快将技术进步融入批量生产之中已经成为梅赛德斯的理念之一。因此,梅赛德斯工程师于1955年9月以更先进的单铰接点低位枢轴摆动桥取代了双铰接点摆动桥,从而进一步显著提升了已经非常出色的操纵性。1956年5月,“梅赛德斯-奔驰190”面市。除了更多的镀铬装饰件之外,“梅赛德斯-奔驰190”与“梅赛德斯-奔驰180”的外形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梅赛德斯-奔驰190”装备了来自“190 SL Roadster”的75马力顶置凸轮轴式四缸发动机。 1957年9月,“梅赛德斯-奔驰180”也装配了这种新款发动机,虽然输出功率只有65马力。同时,“梅赛德斯-奔驰180”采用了略微加宽的散热器格栅和更大的尾灯。这些也是第一款“梅赛德斯-奔驰190”的特色。另外,柴油机也值得一提。1954年春季,40马力的“梅赛德斯-奔驰180 D”车型面市;1955年秋季,“梅赛德斯-奔驰180 D”增添了三种不同功率的版本。这些柴油机轿车具有极为出色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至于梅赛德斯柴油机轿车成为了出租车行业的优先选择,而且至今依然如此。从1958年10月起,“梅赛德斯-奔驰190”也提供了柴油机版本。“梅赛德斯-奔驰190 D”采用了在柴油机领域中与众不同的顶置凸轮轴,使其输出功率达到了50马力,最高速度可达125公里/小时。1961-1968:带有“尾鳍”的梅赛德斯-奔驰在展现于1961年9月的国际车展上之前,大众已经习惯了“浮筒型”的后续车型,或者至少已经习惯了三分之二。从前窗玻璃向后看,新车型类似于两年前推出的梅赛德斯S级大型轿车。外部差异仅仅在于缩短14.5厘米的前端以及圆形大灯。真正引起轰动的是尾部,因为高级和新款中级轿车都展现了大西洋彼岸的代表性造型特色 尾鳍。锐利而端庄的轮廓有效地突出了车身的梯形线条。在技术方面,新款中级轿车充分体现了梅赛德斯星徽品牌的价值。“梅赛德斯-奔驰190 c”汽油机轿车的功率为80马力,最高速度可达150公里/小时。两个月之后,“梅赛德斯-奔驰190 Dc”柴油机轿车面市,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29秒,最高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在当时的柴油机领域中取得非凡的性能。事实证明,“尾鳍”的柴油机版本是最畅销的车型:在1965年,几乎三分之二的购买者选择了“梅赛德斯-奔驰190”的柴油机版本。从1962年8月起,“梅赛德斯-奔驰190”也提供了内部制造的四速自动变速箱;一年之后,梅赛德斯-奔驰为其前轮增添了盘式制动器,并为其装配了两个单独的制动回路。在1965年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中,这款车型具有更大的排量、更大的输出功率(95马力)和五道轴承的曲轴,并采用了新的型号名称:从那时起,中级车型称为“梅赛德斯-奔驰200”。在外部装备方面,“梅赛德斯-奔驰200”采用附加照明装置,包括雾灯、驻车灯、转向信号灯以及梯形尾灯组。1968-1976:以“Stroke 8”进入20世纪70年代1968年1月,新款梅赛德斯车型问世,也就是人们至今普遍知道的“Stroke 8”。 “Stroke 8”在型号名称方面有着起源,这个车型系列最初从200 D/8型发展到250/8型。与众不同的后缀“/8”最初是为了指出其面市年份,但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这个车型系列的绰号。这是区分“新一代”车型(也就是“Stroke 8”)及其同名前身的必要方法。不管怎样,“Stroke 8”的确与众不同。“Stroke 8”不仅在技术和风格方面完全切合时代,而且还略微领先于时代。现代的斜摆动式车桥取代了老式的横向摆动式车桥,外部线条具有一定的地中海式风情。尽管尺寸紧凑,但“Stroke 8”依然提供了宽敞的内部空间。新车型也运用了众多备受推崇的创新成果,包括所谓的“对置式”前窗刮水器,软包仪表板中的嵌入式开关,以及脚踏式驻车制动器和多功能控制杆,这是驾乘者公认的开创性成就。另外,戴姆勒-奔驰提供了中级轿车中前所未有的发动机选择:内部称为W 115的车型最初装配四缸汽油机或柴油机,看上去几乎相同的车型W 114则装配六缸汽油机。从1974年起,全球第一款五缸柴油机在“Stroke 8”系列中引起了轰动,五缸柴油机以80马力的输出功率,使这款车型成为了最强劲的柴油机轿车。戴姆勒-奔驰执行委员会主席Joachim Zahn博士声称:“这个包括15种车型的产品系列掀开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Joachim Zahn博士特别提到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方面的进一步改进。在安全领域,梅赛德斯汽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Stroke 8”系列的车型融合了戴姆勒-奔驰在几十年中开发的各种开创性安全技术:安全车身、安全门锁、旨在减少事故中二次伤害的内部设备、安全转向管柱等等。在1973年秋天进行改款时,“Stroke 8”增添了防尘侧窗、尾灯、前排头枕和惯性卷筒式样安全带。1976-1985:梅赛德斯中级轿车的楔形车身轮廓在最后一款“Stroke 8”下线之前,梅赛德斯-奔驰于1976年1月推出了“Stroke 8”的后续车型(内部称为W 123)。与其前身相比,W 12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了45毫米和16毫米。经典的梅赛德斯散热器格栅具有扁条拉模的外形,两边是共用一个透镜的圆形双大灯或者水平的矩形大灯(顶级车型 280和280 E)。新车型系列最初包括九个版本:四款柴油车和五款汽油车。为了提供被动安全性,梅赛德斯工程师融合了更多的创新技术:梅赛德斯工程师将油箱移至后轴上方的受保护位置,从而为整个后部创造了长长的折皱区。梅赛德斯工程师去除了以前的前副车架,在这个区域也提供了更大的可变形区。除了W 123系列的Saloon和Coup外,梅赛德斯-奔驰在1977年国际汽车展上推出了第三种车身变体“Estate”。“Estate”车型的行李箱盖上有字母“T”。产品专家解释:“T”代表“旅行(Tourism)和交通(Transport)”,从而开创了旅行车发展中的新趋势。梅赛德斯消除了“旅行车即商用车”的形象,并以高品质装备引起高要求消费者的兴趣。因此,E级轿车“Estate”在28年前就成为旅行车的潮流引领者。1985-1995:设计和技术的新起点新造型、新车身、新车轴、新发动机,迎风面积减少30%,重量更轻:简而言之,这些是新款梅赛德斯中级轿车(1984年12月面市)的主要特征。实际上,新系列(W 124)彻底进行了重新设计:高强度钢板使其更轻,并有助于将油耗降低20%。在发生前端斜向碰撞时,最优化的叉形桁梁车身结构降低了乘客受伤的风险。自动锁止式差速器(ASD)、加速防滑控制(ASR)和4MATIC四轮驱动也在W 124中首次亮相。这些努力都获得了成功。毕竟,中高级车型是戴姆勒-奔驰轿车业务的支柱。因此,中高级车型系列在迅速扩展:在1985年国际汽车展上,戴姆勒-奔驰推出了“Estate”车型;在1987年3月;戴姆勒-奔驰推出了两款“Coup”车型。驱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1989年,戴姆勒-奔驰以改进型发动机(将微粒排放量降低了40%),启动了“柴油机计划89”。四年后,梅赛德斯-奔驰率先为柴油机推出了四气门技术,包括排气再循环和氧化型催化转化器(标准配备)。同时,新款汽油机也采用四气门技术、全电子化发动机管理、无分电器高压点火和数据总线。1993年,梅赛德斯-奔驰作出了另一个重大决定:从那时起,梅赛德斯-奔驰的中高级轿车称为“E级轿车”。1995-2001:双大灯代表新的品牌形象1995年6月23日,“新眼睛”是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在整个欧洲上市时的广告语。四个椭圆形大灯形成了全新和动感的前脸,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新款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也具有轰动性的风阻系数(0.27),采用了30多项创新技术,包括了非常丰富的标准配备,并提供了卓越的乘客安全保护。卓越的乘客安全保护不仅仅归功于前端和后端的大型可变形区,因为梅赛德斯-奔驰也是率先将安全带拉力限制器和侧面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备的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比以往更大的个性化配置范围:为了进一步提高个性化,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首次提供了三种设计和配备系列:经典型、优雅型和时尚型。与以前直列六缸发动机的重量相比,从1997年初装配的新款V6发动机轻25%。与三气门技术和定相双火花点火一样,全球首次应用的轻合金缸套(具有超低摩擦表面)也有助于降低油耗。1998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E级柴油车(从此以后称为E 200 CDI和E 220 CDI)的发动机升级为新型CDI柴油机。新型CDI柴油机采用了共轨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在1999年7月的改款(进行了1800多项改进)之后,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将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作为标准配备,从而显著降低了侧滑的危险。另外,由于装配了新型4MATIC四轮驱动,梅赛德斯-奔驰现在可以去除传统的自动锁止式差速器,因为4MATIC四轮驱动向空转车轮施加制动压力,直至空转车轮重新获得牵引力。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率先采用了四大灯前脸,并以众多的创新技术,在其细分市场中成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面市一年之后,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也提供了“Estate”车型。“Estate”车型具有树立新标准的大型行李舱。从2002年春季以来,第七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那时起,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作为进口轿车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12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在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开始本地化生产。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档品牌,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为中国行政轿车细分市场树立了新标准。半个世纪的辉煌! “四眼奔驰”E级历史解密(1)梅赛德斯-奔驰(参数 车型 图片)E级是首款在国内生产的“大奔”,两大两小的圆形车灯的设计使得大多数人对奔驰E级(参数 图片)的印象深刻。作为奔驰车系中的行政级车型,奔驰E级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53年第一代车型推出至今已经发展到第八代,已有近60年的历史。下面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下这款“四眼奔驰”的历史。1953年: 第一代E级 W120/W1211953年奔驰推出了车厂内部称为180的车型,该车型就是奔驰170车型的继承者,也就是第一代的奔驰E级,从此奔驰中大型车的历史正式拉开了序幕。1953年奔驰生产的E级轿车底盘编号为W120。该车采用了创新内嵌大梁式的设计,另外车辆的悬挂则采用了摇臂式悬挂。对于第一代的奔驰E级轿车来说,最大的特点就要算是其内部宽敞的空间。当时定位在家庭用车的E级轿车为乘客提供了最大的空间舒适性。动力方面,第一代的E级轿车采用1.8升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2马力,并且采用4速手动变速器,之后奔驰又推出了该车行的柴油版车型。1955年奔驰又推出了190车型,底盘升级为W121。该车装备了双化油器1.9L 120马力的发动机。到1961年停产为止,第一代的奔驰E级车型总共生产了43万辆之多。1961年:第二代E级 W1101961年,奔驰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10的第二代E级轿车,新车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鱼鳍状的车尾设计。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造型,是因为当时E级轿车的制造借鉴了凯迪拉克(参数 图片)的部分车型设计造型。与第一代的E级车型相比,第二代车型的性能有了全面的提升。6缸发动机首次运用在奔驰E级上,另外更加宽大的轮胎和重新设计的悬挂系统都让新车乘坐起来更加的舒适。在第二代E级轿车的内部,奔驰也延续了宽敞舒适的特点,仪表盘则采用了类似于温度计样式的设计,这个消费者带来不小的视觉乐趣。动力方面,除了80马力的1.9L汽油发动机外,奔驰还为E级轿车提供了2.0L的柴油发动机。1965年奔驰推出了第一款装备6缸发动机的E级轿车,2.3L的排量和105马力的动力让该车成为第二代E级轿车的旗舰。同第一代车型一样,第二代E级轿车同样受到市场的认可,其产量占到奔驰轿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到1968年,奔驰累计生产了62万辆的第二代E级车型。1968年:第三代E级 W114/W1151968年1月,奔驰正式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14的第三代E级车型(包括W115的车型)。放弃“鱼尾”设计的第三代E级轿车,运用了大量的简洁明快的直线设计元素直立式的前大灯。在空间方面新车继续加大,更加突出了E级轿车豪华的主题。从这一代车型开始,E级轿车的车型开始丰富,共有15种不同的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发动机方面更是首次提供了四缸、五缸和六缸三种不同的型号。虽然W114和W115使用了同样的全新设计的底盘,在外观上有些细微差别,但主要区别在于W114均搭载大排量的六缸发动机,而W115则主要搭载五缸或四缸排量稍小的发动机。这一代的E级轿车车型十分丰富,输出功率也多种多样,80150马力的车型奔驰都曾经生产过。1975年,E级轿车首次采用了3.0升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车型编号为300D,虽然排量很大,但却只能输出77马力的动力,即使是这样,这台发动机在当时还是堪称世界最强力的乘用车柴油发动机。到1976年停产为止,这一代E级总共生产了183万辆,占到了同时代奔驰轿车总产量的77。1976年:第四代E级W1231976年,底盘代号W123的第四代E级轿车正式登常这一代E级的车灯由上一代的直立改为水平,水箱隔栅的造型也更现代(参数 图片)化。在外观上,这一代E级与S级(W116)十分相似了,内部空间自然是更加的宽敞。在底盘方面,新车采用前双A臂后半拖曳臂的设计,并且配备了在当时很先进自动水平调整装置,无论载荷多少,均可将车身维持一定高度。除了上述的一些变化,第四代E级轿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燃油喷射技术。当时的280E车型装备了新型的2.8升直列6缸DOHC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42马力。在新一代E级轿车上,奔驰还首次采用了侧气囊的设计,在配合ABS防抱死刹车装置,第四代E级轿车的安全性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84年,当时还不属于奔驰的AMG公司推出了E级轿车额旗舰车型300E 5.6 AMG,它装备了5.6升V型8缸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60马力,最大扭矩高大510Nm,最高时速可达300km/h。1986年:第五代E级 W1241986年奔驰将新一代W124中型豪华轿车命名为E-Class,第五代的E级轿车也就此诞生。第五代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车型,不仅外观进行了较大的改变,而且内饰和发动机也与前几代大不相同。比起上一代的车型,第五代E级轿车的重量更轻,操控性能更好,同时也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曾经作为选装件的诸如驾驶员侧气囊、车载报警装置、ABS、中控门锁、电动车窗、大灯清洗器等一系列装备在W124上均已作为标准装备出现。第五代的E级的300E和300TE可选装4-Matic全时四轮驱动系统,ASR也首次出现成为E-Class高端车型的选装配置。高性能版本方面,由保时捷(参数 图片)代工的限量版500E装备了来自500SL的5.0升V8DOHC发动机,最大功率322马力。另外还有AMG的6.0升V8发动机的300E,最大功率达到385马力,扭矩更是高达566Nm。虽然E-Class的历史一直可以追述到W120甚至更加久远的170系列,但确切的说,W124才是官方的第一代E-Class,该车行E-Class总共生产了超过221万辆。1995年:第六代E级 W210 1995年,底盘代号W210的第留待E级轿车正式亮相。新车正面最大的就是当时十分独特的四圆灯造型,方正稳重让这一代的奔驰E级轿车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1996年,首先生产E级车型是E240,E320和柴油版的E300D,其中E240采用的是一款2.6升V6发动机,E320搭载了3.2升DOHC直六发动机的E320,其最大功率为217马力,随后E320的Coupe(参数 车型)及敞篷版车型也随即生产。之后第六代的E级轿车不断有新车型推出。1997年,奔驰著名的机械增压车型问世,第二年,奔驰又推出了涡轮增压E级轿车。1999年,已经成为奔驰旗下一员的AMG公司推出了装配349马力5.4升SOHC V8发动机的E55 AMG车型。另外,BRABUS也把这一代E级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Brabus E V12可产生640马力,0-60英里/时的加速时间为4.1秒,极速更可以达到211英里/时,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把它称作世界上作快的四门轿车。到2002年第六代的奔驰E级轿车总共生产了130万辆之多,它和C级车型一起成为了奔驰的支柱车型。2002年:第七代E级 W2112002年1月15日第七代的奔驰E级轿车在布鲁塞尔车展上首次亮相。2005年底国产车型正式上市。全新的奔驰E级车延续了第六代的椭圆大灯的设计,车身曲线方面则一改原来的稳重,变得流线动感。新款E级最初上市时提供三款汽油机和两款柴油发动机,分别是E220CDI、E270CDI、E240、E320和搭载V8发动机的E500。这一代的E级轿车从外观和内饰上的细微变化又分为三种车型,分别是优雅型(Elegance)、经典型(Classic)和时尚型(Avantgrade),头灯和内饰颜色的不同成为三款车型的区别。在配置方面,新E级增加SBC电子式刹车、动态多重支撑电动功能座椅、全景式天窗玻璃车顶及太阳能车室降温系统、Keyless-go无钥匙进入系统等高科技装备。新一代E-Class的安全性也比W210有不小的进步,正侧面碰撞达到了NCAP最高的5星标准(W210是四星),EBD、BAS、ESP、ASR、Distronic自动测距系统也作为标准或选装配置。直到今天,第七代奔驰E级轿车仍在继续生产。出色的市场表现,让E级轿车在奔驰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