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务评监规划与实施计画.doc_第1页
大学校务评监规划与实施计画.doc_第2页
大学校务评监规划与实施计画.doc_第3页
大学校务评监规划与实施计画.doc_第4页
大学校务评监规划与实施计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六類組評鑑資料表】受評學校: 東吳大學 類組名稱: 人文、藝術與運動類組 聯 絡 人:姓名: 陳盈盈 職稱: 秘書(外語學院)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七十號東吳大學外語學院 電話:(02)28819471分機 6452 手機: 傳真: 02-28837111 e-mail: .tw填表日期: 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校長簽章填表主管單位簽章填表人簽章15人文、藝術與運動類組目錄一、 師資1.師資(1)師資專業成長(教學、研究)輔助措施(含出國進修情形)與具體成效.1(2)專任教師薪資待遇結構.2(3)遴聘講座教授措施與推動情形.2(4)師資結構及教師專長與類組發展方向及特色之關聯性.3(5)師生比情形、師資改善計畫落實情況與未來成長計畫.6(6)教師、研究員之人數、學歷、年齡及教學年資分佈情形.6(7)教師自我發展計畫推動情形,是否有專責單位負責.6(8)教師專長與教學科目配合度.7(9)專任教師學術經驗與教學及研究配合度.11(10)專任教師任課時數適當性.12(11)兼任教師教學經驗及時數適切度.13(12)實習及實驗課程由專業技術人員協助情況.14(13)教師具有專業證照、臨床實習經驗與教學相關之非學校實務經驗與教學配合情形.14二、 教學1.課程與教學(1)類組各院系所概況及發展情形(含發展方向、特色、課程規劃以及教師專長配合相關程度).15(2)課程設計與其他學校相關類組系所相比,所具備之特色與前瞻性.17(3)課程委員會組成情況及其作業流程適當性與學生參與管道暢通性.21(4)實施學程、輔修情形及學生學習情況.22(5)學校或類組進行教學評鑑相關措施與規定.23(6)教學評鑑結果與運用情況,對提昇教學品質之成效.23(7)促進教學品質之措施及成效.23(8)教學品質相關鼓勵措施及其產生激勵成效.25(9)學生學習輔導機制之設置情況.25(10)教學成果(係指學生升退學、大學部學生參與研究專題、研究生論文水準、參加全國或國際競賽表現等).26(11)支援共同與通識教育或外系課程之情況.28(12)課程有無明確的教學大綱(含目標、進度、教法、教課書及參考書、成績考核方式及office hour等)並上網公告.30(13)必選修課程學分的安排與各年級課程相關科目的整合情況.30(14)實驗、實作或校內外實習(含臨床實習)規劃情況及執行成效.33(15)學生學習成績之評定方法.34(16)教學研究儀器設備、研究空間、圖書資源使用情形在類組內互相支援情況。34(17)教學研究儀器設備、研究空間提供、規劃、維護情形及與校內其他類組相互支援情況. .35(18)協助教師強化教學能力之措施情形.35(19)學校鼓勵協同教學相關措施及績效.37(20)畢業生就業情形與符合類組(系所)專業之程度.37(21)雇主滿意度或畢業生在社會上評價.372.其他有助於說明教學之相關指標.38三、 研究1.研究(1)近三年爭取研究計畫的情況及對教師爭取研究計畫之具體鼓勵辦法與執行成效.39(2)獲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學術獎、行政院體委會運動科學獎、吳大猷獎、國家文藝獎、國家講座、國科會傑出獎或特約研究人員等獎勵情形.41(4)研究成果對學術研究的創新及貢獻程度.42(5)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從事研究之相關措施及其成效.42(6)具審查機制之各項展演、創作、競賽等舉辦情形(包含主動邀請、受邀請).43(7)與業界交流情形及鼓勵措施與辦法.44(8)學校鼓勵共同研究相關措施及績效.44一、 師資東吳大學人文類組包含兩學院、四學門,同屬一校區,如下表所示。各項評鑑指標說明,先以全校性概況陳述,而後為彰顯各學院、各學門特色,再以院或系為單位補充陳述。 外語學院文學院人文、藝術與運動類組本國語文學門:中文系歷史、哲學、宗教學門:歷史系、哲學系音樂戲劇學門:音樂系外國語文學門:英文系、日文系、德國文化系 1. 師資專業成長(教學、研究)輔助措施(含出國進修情形)與具體成效(1.1) 制訂東吳大學教學優良獎勵辦法,肯定教師教學努力與貢獻為肯定教師在教學上的努力與貢獻,並提昇其教學品質,九十一學年度於第三次校務會議中通過訂定東吳大學教學優良獎勵辦法。凡在校任教滿三年之教師,或四年內未獲本辦法獎勵之優良教師均得為候選人,獲遴選為優良教師可得壹拾貳萬元獎勵金。九十二學年度本類組有中國文學系黃登山教授榮獲此獎項,並於九十三學年度舉辦教學示範,分享寶貴的教學心得與經驗。(1.2)實施新制課堂反應問卷調查,作為教學改進參考為增進師生之間教與學雙向溝通,並提供教師改進教學參考,本校於九十二學年度開始全面施行新版課堂反應問卷調查,並改變以往由教師主動施測方式,專業科目由相關學系派員施測,共通科目、全校性選修科目由教務處預先規劃日期、安排人員施測。施測對象以學士班及進修學士班課程為主。第一學期本校共計施測2,148科,平均滿意度4.05(滿分五分)。第二學期共計施測2,072科,平均滿意度4.14。(1.3)依各項專款制訂相關辦法提供研究、進修等相關獎(補)助本校專任教師可依需要,根據本校胡筆江先生紀念專款辦法、端木鑄秋法學研究基金、孫哲生先生紀念專款、倪氏學術獎助辦法及東吳大學之友基金會捐贈基金學術獎助辦法,申請各項有關研究、進修、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短期講學、論文出版等學術性獎(補)助。另為鼓勵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訂有教師學術研究獎助辦法,對於積極研究、研究成果優異之教師及新聘之優秀學者給予獎助金。九十二學年度校內各類獎補助獲獎教師人數統計如下表:辦法名稱件數辦法名稱件數胡筆江先生紀念專款42教師學術研究獎助辦法已服務於本校教師之研究成果論著獎助研究優良教師之獎助積極研究教師之獎助新聘教師之獎助89端木鑄秋法學研究基金1倪氏學術獎助辦法2019東吳大學之友基金會捐贈基金學術獎助辦法51(1.4)教師進修、講學或研究之相關配套措施本校專任教師得以帶職帶薪方式在國內進修,亦可依本校教師申請留職講學、研究或進修辦法選擇以留職帶薪或留職停薪之方式在國內外進修或從事研究工作。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共有六名教師分別以留職帶薪或留職停薪之方式在國外進修或從事研究工作。除此之外,本校訂有教師休假辦法提供副教授以上專任教師每七年得休假一年之機會,以從事研究或進修。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共有教授一名及副教授兩名獲得休假。(2)專任教師薪資待遇結構專任教師薪資結構分為本薪及學術研究費二部分。此二部份之金額,完全比照公立學校之標準:本薪依個人薪級而對照出其金額,其薪級則依本校教職工敘薪辦法規定核敘;學術研究費則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四個等級,教師依其職級發給學術研究費。此一部份未來將再配合教師績效評量制度再予以細分,績效評量結果較佳之教師,擬發給較高之學術研究費。(3)遴聘講座教授措施與推動情形。為提昇師資素質及研究風氣,本校設置端木愷講座、謝東閔人文社會講座、嚴家淦法學講座、東吳文理講座以及東吳法商講座等五類講座,延聘具傑出成就者為講座教授主持之,藉此加強本校師資、帶動研究、以及進行學術交流等各項促進學術發展活動,提升教學與研究水準。五類講座中端木愷講座及及東吳文理講座屬本專業類組文學院師資,九十二學年度聘任情形如下:1) 端木愷講座:本講座係為紀念本校故校長端木愷先生對本校之卓著貢獻而設置,以獎勵學術研究有成之學者專家。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共聘有劉述先教授、勞思光教授、劉兆祐教授等三名講座教授。2) 東吳文理講座:為促進學術發展,本校於文學院、外語學院及理學院設置本講座。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聘請盧炎先生為講座教授。除設立各類講座外,本校訂其他相關辦法以延聘國內外有特殊成就之學者專家,或未具備適當之學位但具有特殊專業造詣或成就之教師,藉此增強本校師資陣容,相關辦法包括:1)客座教師聘任辦法:方便學系透過行政簽核程序,迅速延攬國內外有特殊成就之學者專家,至本校進行短期教學與研究工作。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聘有客座教授十六名(文學院十名、外語學院六名)。2)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辦法:透過三級教評會之審查,聘任未具備適當之學位但具有特殊專業造詣或成就之教師。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共聘有專業技術人員十三名(文學院九名、外語學院四名)。(4)師資結構及教師專長與類組發展方向及特色之關聯性(4.1)本專業類組包含文學院中文、歷史、哲學及音樂等四個學系與外語學院英文、日文及德文三個學系。(4.1.1)文學院:九十二學年度共有75名專任教師,教師之延聘係配合學系發展方向以及教學規劃需要而聘任具相關學經歷者,目的在使教師專長領域能與學系發展方向緊密結合。在專任師資方面,依職級劃分,教授有25名(含客座教授8名),副教授有34名(含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2名),助理教授有11名,講師則有5名。其專長涵蓋各學門之重要領域,對培養大學部學生廣闊視野及基礎知識訓練,至為重要。大部分專任教師亦擔任碩博士班課程教師,因各領域平衡發展,對研究所之發展方向,無論是各學門問題之深入探討,或教育人才之培育,或科際互動之基礎研究,都有緊密之關聯性。此外,為提供全校性大一國文、共通教育歷史課程、音樂概論、藝術典選讀等課程所需師資,另聘有193名學有專精且具教學經驗之兼任教師,其中教授36名、副教授33名、助理教授12名、講師105名與專業技術人員7名。(4.1.2)外語學院:九十二學年度共有69名本國籍與相關外語國籍專任教師(其比為51:18),以滿足各學系的外語課程與教學及輔導之需求。專任教師中計有客座教授6名(具博士學位5名)、教授6名(具博士學位5名)、副教授18名(具博士學位11名)、助理教授8名(具博士學位8名)與講師31名(皆具碩士學位)。此外,為提供全校性大一外文與大二英聽課程及英、日、德等三學系的外語與外語文化課程所需師資,外語學院亦聘有123名學有專精且具教學經驗之兼任教師,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20名、助理教授2名、講師八十五名與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三名。外語學院的課程規劃涵蓋文學、語言學、文化,語言教育、應用外語與實務導向等方面,因此,專任教師之聘任皆以符合上述專業重點之研究與教學需求為主。另外語學院之部分師資多係講師級亦肩負各學系之基礎外語教學、本校大一外文暨大二英語聽講課程以及其他全校外語進修課程。(4.2)為幫助學生能及早訂定求學計畫與生涯規劃,滿足其學習興趣與需求,並提供國內社會發展所需人才,各學系皆定期檢討與調整學系必、選修課程,規劃具競爭性課程特色,簡介如下:(4.2.1)中文系以奠定學中文基礎為主要目標,期使學生能看懂古籍,寫通文章以服務社會,旁及思想之探討,文獻之瞭解,詩、詞、曲、小說、散文之創作,故致力於古書之教導,使其知古創新,合為世用,亦於理論與實用結合,古代與現代並重。教師結構與專長亦符合此精神,課程安排、活動種類,亦朝此方向進行。九十二學年度專任教師21名,專任客座教授4名,共計25名。其中博士 21名、學士3名;教授10名、副教授10名、助理教授3名。以專長而論,經學、子學、古典文學(古文、駢文、詩、詞、曲)戲劇、小學、小說、現代文學、台灣文學等,涵蓋中國文學全部領域。(4.2.2)歷史系近年來以一般史學為發展特色,致力於歷史研究基礎知識訓練;同時以跨領域的社會科學為輔助學科;且因應社會發展趨勢並規劃及開設具就業取向或實際應用的課程。各類課程可為未來從事歷史、社會與人文等相關工作奠定基礎。九十二學年度歷史系專任教師共13名,專任客座教授2名,共計15名。以專長論,中國古代史(魏晉、宋遼金元史、明清)6名、中國近現代史3名、西洋史6名(西洋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美國史及世界現代史)。 為了達成課程之完整性,以及補強專任教師無法涵蓋的課程,並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基礎訓練,尚聘有兼任教師,以開授專史及選修課程(包含台灣史或中西藝術史等相關領域的課程),以及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人類學、法學緒論和心理學等課程)。(4.2.3)哲學系之發展特色為:發展具特色的中西哲學教育與專業之研究;成立中國哲學(外文系列)資料中心,以供海內外學者從事相關之研究;推動哲學學程以及哲學與其他學科之綜合學程之設立,並發展哲學通識課程,以推廣哲學普及之教育;成立應用哲學研究室,以從事應用哲學的全面性研究。 哲學系九十二學年度專任教師12名,專任客座教授1名,共計13名。其中,博士12名,碩士1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3名。以專長論,中國哲學有4名,英美分析哲學有4名,歐陸哲學有5名,涵蓋中、西哲學各重要領域,對培養大學部學生廣闊哲學視野和基礎哲學知識之訓練,至關重要。各專任教師亦都在碩士班開授專長課程,因三大領域專長平衡,對研究所之發展方向,無論基本哲學問題之深度探討,或哲學教育人才之培育,以及科際互動之哲學基礎研究,都有緊密之關聯性。另,哲學系聘有2名講座教授、1名研究教授,都是兼綜中西哲學專長之資深教授,連同兼任教師19名,可補專任教師之不足。(4.2.4)音樂學系發展之方向與特色為音樂專業、文化通識與市場導向,該系任教之教師均為該領域學有專精之專業人士,絕大部份均留學歐美日等地,其專業又分為演奏、理論與教育三領域,計有音樂藝術(演奏)博士專任6名、兼任7名;哲學博士專任5名(含音樂學理論作曲)、兼任1名;音樂教育博士專任2名、兼任1名;音樂演奏碩士專任11名、兼任54名;理論作曲碩士兼任1名;音樂演奏學士兼任2名。另為擴展音樂藝術之文化視野與市場之實用性,另聘有其他相關領域之專業人士,例如電腦音樂、音樂與多媒體傳播、藝術行政管理、音樂產業與行銷、表演及音樂教學法等兼任教師20名,其擁有博士學位者1名、碩士學位17名、學士學位2名。(4.2.5)英文系之教學目標旨在訓練學生紮實的聽、說、讀、寫、譯、詞彙六項語言能力之教學方向,致力於中英比較文學與文化之研究,同時將亞洲其他地區的文學與文化納入研究範圍,並發展本系重點項目翻譯課程,每學期舉辦口譯成果發表會。92學年度專任教師計36名,其中:客座教授3(具博士學位者3名)、教授1 名(具博士學位者1名)、副教授9名(具博士學位者6名;碩士學位者3名)、助理教授2名(具博士學位者2名)、講師21名(具碩士學位者21名)。(4.2.6)日文系之教學目標著重語言教學,並重文學與文化之教授,鼓勵教師在研究上朝多元方向發展,除了在專長領域各自發揮專長之外,並結合文學、文化及語言,發展跨領域的社會語言學研究特色。92學年度專任教師計22名,其中:客座教授3名(具博士學位者2名)、教授3名(具博士學位者2名)、副教授5名(具博士學位者2名)、助理教授3名(具博士學位者3名)、講師8名(具博士學位者0名)。(4.2.7)德文系以豐富多元的教師專長規劃有別於國內其他大學的課程,包含四年核心且密集的語言課程、文化課程與主、輔修的專業導讀重點課程。學生可依興趣選擇文學、人文社會科學(哲學、教育、政治、社會)及工商德文等重點進行系統專長的學習。由此教師不僅得以發揮專長,也能適切配合與教學科目,輔助學生擁有多元的就業或深造發展可能。92學年度專任教師計11名,其中:教授2名(博士學位2名)副教授四名(博士學位3名)助理教授3名(博士學位3名)講師2名(碩士學位2名)。(5)師生比情形、師資改善計畫落實情況與未來成長計畫九十二學年度本專業類組共有專任教師144名(文學院75名、外語學院69名)、大學部學生4844名(文學院2941名、外語學院1903名),以此專任教師人數及學生人數換算之生師比為33.63。未來將繼續依各學系之需要,逐年增聘專任教師。(上述學生人數資料統計時間為92學年度第一學期)(6)教師、研究員之人數、學歷、年齡及教學年資分佈情形本專業類組專任教師144人,具博士學位者80人(55.6%);年齡在34歲以下者7人(4.9%)、35歲至39歲者14人(9.7%)、40歲至44歲者29人(20.1%)、45歲至49歲者38人(26.4%)、50歲至54歲者26人(18.1%)、55歲至59歲者11人(7.6%)、60歲以上者19人(13.2%);服務年資未滿5年者37人(25.6%)、5年至9年者30人(20.8%)、10年至14年者39人(27.1%)、15年至19年者12人(8.3%)、20年至24年者13人(9.0%)、25年至29年者9人(6.3%)、30年以上者4人(2.8%)。(7)教師自我發展計畫推動情形,是否有專責單位負責。本校教務處下設有教學與研究發展組,承辦促進教學與學術研究發展之有關教務事項,在協助教師自我發展之推動辦法如下:1) 每學年伊始舉辦迎新茶會,九十二學年度新進教師歡迎茶會,於九月二十四日在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由校長主持,計四十餘位師長參加。會中由教務長及人事室主任報告本校教學與研究政策及措施、人事之規定與福利,並請相關學系主任引介新進教師自我介紹,會後備有茶點,大家相互交談溝通,氣氛融洽。2) 規劃設置教師學術專長與研究成果資料庫,定期聯繫學系更新維護。3) 協助教師申請研究計畫,並彙整製作研究計畫作業手冊,裨益計畫順利執行。4) 擬訂、執行各類學術研究及教學獎補助相關辦法,如東吳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助辦法、東吳大學教學優良獎勵辦法等,並隨時蒐集校內外相關資訊,以供修訂辦法之參考。5) 協助相關學系開設研究創作課程,並舉辦成果展示。6) 為增進教學經驗之交流,於教務處之網頁增闢教學分享區,並邀請教學優良之教師分享教學心得。7) 為增進師生之間教與學雙向溝通,並作為改進教學參考,本校於九十二學年度開始全面施行新版課堂反應問卷調查,並改變以往由教師主動施測方式,專業科目由相關學系派員施測,共通科目、全校性選修科目由教務處預先規劃日期、安排人員施測。施測對象以學士班及進修學士班課程為主。第一學期共計施測2,148科,平均滿意度4.05(滿分五分)。第二學期共計施測2,072科,平均滿意度4.14。8) 為提升學術風氣,促進科際整合,持續舉辦雙溪文化講座活動,請大師級之學者,為本校師生講演,九十二學年度分別邀請了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Prof. Joseph Agassi,就知識與文化系列主講科學與文化的關連性、中央研究院吳京院士,就知識與文化系列主講鄭和下南洋出西洋:史實、啟示、行動、多倫多大學的劉千美教授,就知識與文化主講語言與詩教。9) 另,學生事務處下設有心理諮商中心,承辦教師輔導知能研習活動,以提昇教師的輔導知能,九十二學年度內容包括:如何協助學生面對壓力、壓力管理DIY講座、身心靈照顧工作坊、阿拉斯加之死閱讀分享、溫情之旅及兩場全校導師座談會等。(8)教師專長與教學科目配合度(8.1)本類組文學院四系各專任教師除負擔大學部基礎課程,支援外系共通課程和廣博課程外,大多數專任教師並依專長於碩(博)士班開授專業課程。此外為了達成課程之完整性,以及補強專任教師無法涵蓋的課程,並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基礎訓練,尚聘有兼任教師,兼任教師之聘任均依其專長擔任相關課程之開授。以下為各系之情況:(8.1.1)中文系:陳松雄老師學術專長為六朝文研究、駢文,開設科目為駢文專題研究;許錟輝老師學術專長為語言文字學,開設科目為文字學;陳郁夫老師學術專長為思想史,開設科目為中國思想史;許清雲老師學術專長為古典詩學,開設科目為詩選;黃登山老師學術專長為老莊思想,開設科目為老莊;丁原基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文學史,開設科目為中國文學史;羅麗容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戲曲,開設科目為古典戲劇;鹿憶鹿老師學術專長為神話,開設科目為原住民神話比較專題研究;陳素素老師學術專長為文法學,開設科目為文法學;劉玉國老師學術專長為訓詁學,開設科目為訓詁學;蘇淑芬老師學術專長為詞學理論,開設科目為詞選;林伯謙老師學術專長為六朝文,開科目為昭明文選;張曼娟老師學術專長為現代文學,開設科目為現代文學創作論;陳恆嵩老師學術專長為經學,開設科目為左傳;江淑君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思想史,開設科目為中國思想史;連文萍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詩學,開設科目為詩選;侯淑娟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戲曲,開設科目為曲選;沈心慧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文學史,開設科目為中國文學史;朱孟庭老師學術專長為詩經,開設科目為詩經;劉正忠老師學術專長為現代文學,開設科目為現代散文;林宜陵老師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詩學,開設科目為詩選。此外,該系近年來與大陸地區學術交流頻繁,每年皆聘請知名大學頂尖學者前來客座講學,九十二學年度計聘四名:蘇州大學王繼如教授,開設訓詁學、敦煌學、文獻學專題研究等課程;南京師範大學鍾振振教授開設應用文及習作、文學文獻學校注、詩學專題研究等課程;蘇州大學趙杏根教授開設中國文學與佛教、論語、儒家經典選讀、清代詩歌專題研究等課程;福建師範大學鄭頤壽教授開設修辭學、漢語辭章學等課程。(8.1.2)歷史系:黃兆強教授專長為史學史,開設中國史學史;陶晉生教授專長為宋遼金元史,開設中國史西文資料選讀;徐泓教授專長為明清史,開設明史專題;蔡學海教授專長為魏晉南北朝史,開設魏晉南北朝史;俞雨娣教授專長為世界現代史,開設中英關係;劉靜貞教授專長為宋史,開設公眾歷史的研究與呈現;蔣武雄教授專長為中國邊疆史,開設遼金元史;張中訓副教授專長為日本史,開設日本史;王慶琳副教授專長為美國史,開設美國史;劉龍心副教授專長為中國近現代史學史、學術思想史,開設中國近代思想史;何萍助理教授專長為西洋近現代史,開設世界近代史、西洋近代史;何宛倩副教授專長西洋近古史,開設西洋近古史;林慈淑副教授專長西洋近代史、史學理論、歷史教育,開設世界通史、史學方法、歐美史學名著選讀;李聖光副教授專長歐洲中世紀史、中西文化交流史,開設歐洲中世紀史、中西文化交流史。(8.1.3)哲學系:勞思光教授專長為當代哲學,開設哈伯瑪斯與當代道德哲學;劉述先教授專長為儒家哲學,開設明代儒學;林正弘教授專長為科學哲學,開設科學哲學名著選讀;孫振青教授專長為形上學,開設形上學問題專題研究;葉海煙教授專長為道家哲學,開設道家哲學;張永儁教授專長為先秦儒家,開設先秦儒家哲學;李賢中老師專長為墨家哲學,開設墨家哲學;莊文瑞老師專長為知識論,開設知識論;黃筱慧老師專長為符號學,開設符號學;陳瑤華老師專長為人權哲學,開設人權哲學;游淙祺老師專長為現象學,開設胡塞爾現象學;陳瑞麟老師專長為科學哲學,開設科學哲學;郭梨華老師專長為出土文獻研究,開設中國哲學史料與問題討論;米建國老師專長為語言哲學,開設語言哲學王志輝老師專長為政治哲學,開設黑格爾政治哲學專題。(8.1.4)音樂系:音樂為高度專業分工之學門,音樂學系專兼任教師絕大部份均依其專業養成教育之背景,經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三級三審通過,教師依專長及可分為鍵盤、管樂、弦樂、聲樂、擊樂、理論作曲、指揮、音樂學等八組,均配合本學系所開設之課程予以授課;鍵盤組成員為諸大明副教授、叢培娣副教授、范德騰副教授、蔡采秀副教授、王青雲副教授、溫子苓講師、王仁珍講師、陳俐慧講師、郭南菁講師,管樂組劉廷宏副教授、弦樂組彭廣林副教授黃維明副教授,歐陽伶宜助理教授、陳宗成講師,聲樂組孫清吉副教授、王凱蔚副教授、邱玉蘭副教授,理論作曲組嚴福榮副教授、張玉樹副教授、羅白華助理教授,指揮組張己任教授,音樂學組呂鈺秀副教授、陳漢金副教授、江玉玲助理教授;其中擊樂組尚無專任教師。其他音樂專業科目則由作曲組教師嚴福榮副教授、張玉樹副教授、羅白華助理教授開設和聲學、對位法、音樂分析等大班分組課程;音樂學組張己任教授及陳漢金副教授開設西洋音樂史課程。(8.2)外語學院三學系皆依課程成立相關委員會或工作小組規劃教師授課科目,使教師專長與教學科目均達密切配合;三學系大學部教學科目主要可分為:文學、語言學、文化、語言學習四類別,均依教師學術專長安排授課,而語言學習類,除初級及全校大一外文、大二英聽課程安排本國籍教師授課以利教學外,中級以上課程多由外籍教師授課。另外,碩士班及博士班課程除聘請知名大師擔任客座教授專業課程,亦邀請他校教師來校講學,其教師專長與課程配合度更高。(8.2.1)英文系:各專業課程教師專長及教授科目如下:袁鶴翔客座教授專長英美文學、文學批評,教授英國文學、西方文化根源、古今對話,李達三客座教授專長比較文學、美國亞裔文學、聖經與文學、電腦與人文學,教授比較文學總論、聖經與文學、神話文學研究、比較詩,紀秋郎客座教授專長東西比較文學、英美文學、比較詩學、書目與研究,教授英國文學、美國文學,魏美瑤教授專長人類語言學、華裔語言,教授語音學、政治論述分析、政治論述應用,吳子平副教授專長英美文法,英文修辭與寫作,教授文法與習作、作文、大一英文,馬健君副教授專長英美文學、西洋文學、文學與電影,教授西洋文學概論、文學作品導讀、英美小說、英國文學、作文,謝瑤玲副教授專長英國文學、歐洲文學、比較文學,教授英國文學、女性主義小說、歐洲文學,葉卓爾副教授專長英語語音學、英語教學,教授美國文學、英美文化專題、英語會話,林建隆副教授專長美國文學、美國詩,教授英美小說、文學批評、美國文學、英國文學,戴雅雯副教授專長比較文學、戲劇,教授生態文學、戲劇表演、莎士比亞、英美文學專題-女性主義與戲劇,張瓊惠副教授專長美國文學、華裔美國文學、自傳研究、文化研究,教授西洋文學概論、文學作品導讀、英國文學,金堅副教授專長英語教學、電腦輔助教學、跨文化溝通策略,教授英語聽講、進階英聽,曾泰元副教授專長詞典學、英語詞彙學、普通語言學,教授語言學概論、詞源學、構詞法,薛帝逢助理教授專長語意學、句法學語言分析、英語教學法,教授英文閱讀、英語詞彙學、語言分析、英語歷史沿革、奇幻文學、語言學概論,邱彥彬助理教授專長馬克思主義、文藝復興詩歌、心理分析,教授英美詩選、比較文學,艾倫達講師(外籍教師),教授英語演講、會話、辯論、閱讀,葉靜娥講師專長翻譯,教授逐步口譯、翻譯習作,王建輝講師專長翻譯口譯、新聞、演講辯論、溝通,教授英語演講、散文、修辭寫作、大一英文,高林講師(外籍教師)專長經濟、商業英語教授商用英文閱讀、財經閱讀,路德理講師(外籍教師)專長英語教學,教授英文閱讀、英語會話,朱杰佑講師專長語言學,教授兒童英語教學、英語閱讀、詞彙學,余綺芳、趙佳音、陳淑芳、林香美、邱美和、席雲柔(外籍)講師專長英語聽講,教授英語聽講,紀澤然講師(外籍)專長戲劇教學、英語演講,教授現代戲劇選讀、莎士比亞、演講、戲劇表演、基礎即興表演,王海康、呂信、李玉華、蘇雅如講師專長英語教學、語言學,教授英語語音學、大一英文、文法習作。(8.2.2)日文系:凡需以中文詳細講解之科目如讀本、語法等,多安排本地教師。二年級以上之日語會話等盡量安排日籍教師。具語學、文化、文學等之專長者都盡量使其能發揮長才。這種方式行之有年,彼此都能認同,配合度良好。各專業課程教師專長及教授科目如下:蔡茂豐客座教授專長日本語學、日語教育學,教授日語教育方法專題討論、日語教育學文獻研究專題討論,湯廷池客座教授專長語法理論與語言分析、日語英語漢語詞法、句法與教學法,教授中日語言對比研究、日語音聲音韻專題討論、田中章夫客座教授專長日本語學,教授日語語彙專題討論、日本語學研究,林錦川教授專長日語語法、日本語學,教授日語語法、日本語研究、翻譯實務、日本文法專題研究,陳淑娟教授專長日語教育學,教授研究方法指導、日語教學法研究、演習,賴錦雀教授專長日本語學、日語教育學,教授日語教育資料研究、日本語學研究,林文賢副教授專長符號學、語言學、日語教學法、網路輔助教學,教授中日文電腦應用、日語教學法、日語課程設計與演習、日本語電腦輔助教學研究,朱廣興副教授專長語言學、社會語言學、中日語言對比研究,教授日語語法、日語翻譯、翻譯實務、翻譯研究、中日語言對比研究,盧月珠副教授專長日本語學、日本文化,教授初級日語、日語會話、日語口譯,林雪星副教授專長日本近現代文學,教授日本故事選、現代日本小說選讀、日本文學史、日本名著選讀,鄭壹芬副教授專長日本語學、日本語教育,教授日語會話、日語練習、中級日語、日文習作、日語讀本,王世和助理教授專長日本語表現學,教授高級日語、日語語法專題、研究方法論、翻譯實務,許夏珮助理教授專長日本語教育(第二言語習得論),教授初級日語、日語會話、新聞日文、日本名著選讀,王淑琴助理教授專長語形成論、語料庫語言學,教授日語語法、高級日語、語言學概論、日語語法專題、日語翻譯。陳永基、黃本元、吳美嬅、城戶康成、高橋恭子、鹽入澄講師專長日本語學,教授日語練習、習作、發音、翻譯、會話等語言課程,尾久幸子講師專長日本文學,教授日本近代文學、日本古典文學。(8.2.3)德文系:本系教師均需擔任語言課程教學並依個人專長擔任專業課程。各專業課程教師專長及教授科目如下:謝志偉教授專長德國文學專題研究、文學與社會、文學母題研究、性別研究,教授德語戲劇、德國文學導讀、近代德語小說、19、20世紀德語小說、進階德文,林聰敏教授專長中德教育學比較研究、當代德國教育思潮、社會教育、歐洲教育,教授德國教育學、當代德國教育思潮、中德教育政策研究、中德教育學比較研究,林愛華副教授專長童話研究、中德童話比較、德語教學,教授德語文法、德語讀本,游棟梁副教授專長哲學人類學、語言哲學、生命哲學,教授德國哲學、德國生命哲學研究、德國哲學人類學研究、哲學人類學研究、劉永木副教授專長比較文學、德國文學,教授德文小說散文選讀、德語文學導讀、比較文學概論、比較文學專題研究,羅海恩副教授專長德國教育、德語教學、中德翻譯,教授德國學校教育學與學校教育、德語國家教育制度專題研究、德文翻譯,簡潔助理教授專長比較文學、德國文學、日耳曼語言學,教授德國現代文學、德語文學研究入門、德語女性文學,石斌宏助理教授專長德語教學、跨文化研究與教學、比較文學、中德翻譯,教授中德文化比較、中級德語、德文習作、德語練習,廖揆祥助理教授專長比較政治、生態政黨、西歐地方政治、政治參與,教授德文政治學、德國政府與政治研究、歐陸政治體系比較、德國政治經濟研究、徐麗姍講師專長德語教學,教授德語文法、德語讀本,張國達講師專長國貿、金融、工商德語教學,教授商業德文選讀、商用德文書信、德文國貿實務、商用德文。(9)專任教師學術經驗與教學及研究配合度(9.1)本類組文學院四系專任教師除依其專長於大學部及碩博士班擔任教學工作外,亦積極參與各種專業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或在各學術期刊呈現相關研究論文,並以國科會研究計畫案強化研究,既有助於大學部與碩士班課程內容之深化,亦能帶領研究生學習並養成獨立研究之良好學風。而音樂學系教授演奏課程之專任教師,其研究方式以舉辦音樂會型式為主,故其舞台經驗即為其主要學術經驗。該學系專任教師在國內樂壇知名度向來甚高,所謂教學相長,故其豐富之演出經驗直接反應在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上。九十二學年度本類組文學院從事國科會或其他機構研究計畫之教師共15名,其研究主題皆與其學術專長或教學課程相符:中文系丁原基教授 -六十種類書研究書目()江淑君副教授 -宋代老子學研究論佛道交涉的老學視域鹿憶鹿教授 -百年來台灣原住民神話研究評述陳恆嵩副教授 -春秋三傳著述現存版本目錄許錟輝教授 -1949年以來大陸地區說文論著專題研究劉正忠助理教授 -幽暗意識、魔怪意象與現代中國詩(1917-1949)林伯謙副教授 -大正藏載錄北魏太武帝滅佛前後史事考探歷史系 劉靜貞教授 -傳統中國女性的實相與虛像研究之一:五代時期 林慈淑副教授 -顛沛流離:近代中西史學思想的研究, 1930年代至1960年代 -逆流而行以撒柏林的歷史思想及其意義劉龍心副教授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興起:以學術社群為核心的觀察 劉靜貞教授 -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標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哲學系郭梨華副教授 -子思子在戰國儒家哲學中的地位(-)陳瑤華副教授 -康德的世界主義與全球治理米建國助理教授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真理論?從戴維森式的觀點來看葉海煙教授 -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與行動議程跨領域研究計畫-道家哲學與當代環境倫理 學的比較研究音樂學系呂鈺秀專任副教授 -雅美族音樂文化資源調查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9.2)本類組外語學院三學系專任教師除依其專長於大學部及碩博士班擔任教學工作外,亦積極參與各種專業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或在各學術期刊呈現相關研究論文,並以國科會研究計畫案強化研究。九十二學年度外語學院從事國科會學術研究計畫之教師共計有八名,其研究主題均與其學術專長或教授課程相符,敘述如下:英文系魏美瑤教授 -語言轉換在台灣政治場域運用之研究戴雅雯副教授 -當代東南亞戲劇之全面研究(II-II)邱彥彬助理教授 -你濃我濃的政治學:以唐恩的情詩為例談文藝復興情詩中 愛情與慾望分裂中的政治認同日文系湯廷池客座教授 -漢、日、英對比分析賴錦雀教授 -日語感覺形容詞的研究(II)鄭壹芬副教授 -日語詞法論觀點文章論之理論與實際德文系簡潔助理教授 -以葉麗內克和葉霓之文學創作為例談六八學運之女性及其後代廖揆祥助理教授 -德國地方制度改革之研究本類組專任教師學術經驗與教學及研究配合度均達到一定水準。(10)專任教師任課時數適當性本專業類組專任教師144人,九十二學年度總授課時為3,370小時,平均每位專任教師每學期每週授課11.7小時。(11)兼任教師教學經驗及時數適切度本專業類組兼任教師292人,九十二學年度總授課時為2,809小時,平均每位兼任教師每學期授課4.8小時。各系兼任教師皆經三級三審程序聘任,並依其專長教授相關課程,茲說明如下:(11.1)文學院四學系:(11.1.1)中文系兼任教師大部分皆為教學口碑好,專業領域造詣深,該系因課程需要或研究生論文指導需要而延攬者,在該系授課亦以二至四小時為原則。年輕之兼任教師則以擔任大一國文為主,因年輕有活力,教大一學生,亦頗為融洽。每學期並舉行大一國文教學座談會或教學觀摩,彼此交流經驗。(11.1.2)歷史系兼任師資來源為中央研究院或各大學相關科系,均具一定的學術專長及教學經驗,開授專史及選修課程(包含台灣史或中西藝術史等相關領域課程),以及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經濟學、文化人類學、法學緒論和心理學等課程);以每學年度或單學期一門課為主,授課時數最多三學分,至少二學分。(11.1.3)哲學系兼任教師以延聘他校及中研院之教授為主,擔任課程每週二至四小時,對年輕教師擔任共通和廣博課程教學,每年都舉辦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