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27课学案 审核: 学习目标:1、字词的梳理;2、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3、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学习重点:翻译课文,掌握字词,背诵默写课文学习难点:文章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一、课前导学:1、查找资料,掌握下面的知识(1)“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2)陶弘景:(3)谢中书:2、朗读课文,达到成诵二、自读课文1、字词含义(1)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 )(3)沉鳞竞跃( ) (4)晓雾将歇(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句子:(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填空: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本文宛如一幅清丽的 ,又像一首流动的 ,语言凝练且生动。4、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点名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三、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1、结合注释翻译句子(1)重点字词: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阳欲颓: 四时俱备: 能与其奇者:(2)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2、背诵方法指导: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3、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四、当堂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夕日欲颓( ) 与其奇者( ) 怀民亦未寝( )藻、荇交横( ) 晓雾将歇( )陶弘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 盖以诱敌 b.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人语响 d.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才辞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4、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实是/欲界/之仙都。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月色/入户,欣然/起行。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6、 揣摩加点字含义,并写出一个含有该字的成语。沉鳞竞跃() 月色入户() 怀民亦未寝()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7、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字通明,号 。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时人称他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字 ,号 ,是 (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 ”之中。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写作者的感慨的句子是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五、中考链接:(一)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912题。(2007年荆州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晓雾将歇( )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12.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二)(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 )18.翻译句子。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三)(2007年浙江省衢州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六、课下作业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五色交辉:_ 晓雾将歇:_ 夕日欲颓:_10、翻译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_11、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个画面?试写一段赏析文字。13、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书写游山之感,为什么要与“康乐”相比?(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贯穿全语言的线索是15、作者在“中庭”所欣赏到的美景是(用原文回答): 。1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7、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关于月的诗句。(不少于三句)18、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19、同事写景,但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试加以说明。评价内容自主学习导学案完成率优:70%以上良:50%70%一般:50%以下合作探究参与度积极一般很少本节课有效学习时间35分钟以上2035分钟20分钟以下学习目标达成度基本达到目标达到目标的70%相差很远【参考答案】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一.1、tu ln su xng4、陶弘景;华阳隐居;信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2、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与:参与,这里指欣赏。3.交相辉映消散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考虑、想到参与,这里指欣赏共同,一起形容水的澄澈 愉快地,高兴地交叉错杂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连词,只是,不过5.abcd6.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起)实在是人间天堂。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二(一)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2月光竹柏影比喻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n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3.5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4.应是相同时间不同地点.(三)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 华阳隐居2.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 未复者能与其奇者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三、(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二)1(1)它的源头(2)沿着(3)是 (4)看,看到(5)睡 (6)写 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 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 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会计硕士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美容化妆人员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应急出口培训课件
- 2025年收银审核员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防晒与皮肤癌预防
- 2024-2025学年度注册电气工程师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旅行中传染病风险评估与防护护理指南
- 《就业指导与实训学习指导与练习》参考答案
- 2025年包头市东河区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春季引进51名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绿植租赁协议(简易版)
- T-AOPA0062-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规范
- 《三级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课件-第四课:教学活动策划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适老化家装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