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的方法.doc_第1页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doc_第2页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doc_第3页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熟练套路 明确姿势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 。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 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 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 项。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练太级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 内外干扰。只有这样才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 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 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 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 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2.注意身法。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 写成横平、竖直、点、钩等笔划,组合成方块就行。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 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 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 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 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随。每天坚持练10遍左右,两个月即可将套路练熟。这时要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 从头至足,一招一势进行纠正。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 的正确与否。每天坚持10遍拳,再练习一个时期,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 第二阶段了。(二)调整身法 周身放松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 在放松上下功夫。为了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 “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产生这些 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二是腿的支撑力不 足,难以放松。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 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说的“端正”,也有两种 含意:一是指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 在歪斜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引下进动作。所谓“放松”就是 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气沉丹田。初学时由于对这些问 题没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可通过 增加练拳遍数放低身法,加大运动量,并且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蹲运动及站桩 功来克服上述毛病。同时注意松胯、曲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 量的增长,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体内的气机 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其毛病就会消除。这一阶段练习,需有3至4个月时间。届时,身法已得到调整,姿势已基本正确, 并且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已有内气活动的感觉。(三)疏通经络 引动内气经络遍布周身,内联脏腑,外系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机体和 内气运行的通道。“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微小 的物质微粒,很难直观察觉,只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 体现它的存在。人体的气,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 二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人体内的精气,通过脾、肺、肾三 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拳论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 经不通则气不行。”又说:“以吾本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形, 一气贯通”。说明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 才能引动与鼓荡,达到一气贯通,从而产生防病健身和技击效果。前面已经说过,在“调整身法,周身放松”阶段后期,体内已有内气流动的感 觉,练拳也有兴趣。但是这个感觉如波浪起伏,时有时无,时隐时现。经过一 段时间,甚至会全然无有。这是经络之气通流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 不力之故。因此,在这一阶段练习中必须重于意念引导,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 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穿。如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 。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要精力专注,活泼无滞。外形尽量与内气意 识保持一致。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畅通,僵劲拙力也会慢 慢克服,逐渐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 荡,达到一气贯通。 一、 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於养身。为昔日杨澄甫所授者。二、中架子求各势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侯所授者。三、小架子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者。此三种之中,以小架子最难。每一式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步子甚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此三架子,时间甚久。决非一年半载所能蒇事。初习之时,每日只能学一手或二手足矣,不可过多,多则姿势即不能准确,复易入油滑之途,有失太极拳之正义。除戒求速成之外,又忌用力。所谓:不速求速则伤气,无力驽力则伤血,若气血两伤则危矣。反言之,如练之得法,虽一势、一式亦能得其益处。否则练非其法,即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亦无效可言,惟练时必须:舌抵上鄂、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头正顶悬、尾闾收住。上下一致、落步分虚实、处处求圆满、周身轻灵。眼神视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阴阳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