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3.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3.doc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3.doc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 这节重点介绍盖斯定律,是对上节课讲的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进一步深化。在本节学完之后对化学反应中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热的求算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知识支持。 三、设计思路:先介绍有些反应焓变很难直接由实验测得,进而引入盖斯定律.通过习题练习总结规律,最后应做一定量的巩固训练,本节课即以完成。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五、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1、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2、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2h5oh(l)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 。(2)18g葡萄糖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 放出280.4kj热量。 。找同学板书刘春江张成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掌握学情.新课过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的能够测量,有的不能测量。比如将一些生成不稳定物质的化学反应,例有c co,co或多或少的要转化为co2,还有一些反应进行的比较慢,要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肯定不能测量。对于这样的反应热,我们就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到。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反应焓变的计算自主学习请学生们先看书p7p8关于盖斯定律的内容。我们来讨论盖斯定律的定义和应用学生看书,不懂的可以提问。指导学生看书,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养成自学的习惯。概念讨论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图示:反应焓变和反应路径的关系 h=h1+h2让同学口述盖斯定律田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深化例1、请根据方程式: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l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这个方程式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参考p8例题在下面做题,有一个同学上讲台板演。邹倩由方程式有:c(石墨,s) = c(金刚石,s)h3=h1h2=1.5 kj/mol启示: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根据物质变化遵循能量最低原理,金刚石在若干年后会转变为金刚石。通过,学生亲自演练,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便于点拨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教学。梯度训练例2、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 。又知:h2o(l)=h2o(g);h=+44kjmol1,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kj。例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 则反应p4(白磷)+ 3o2p4o6 的反应热h为( )学生在下面思考后做练习,举手到前面板演。b2h6(g) +3o2(g) = b2o3(s) + 3h2o(l) h=-2165 kjmol1因为22.4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释放热量2165-443=2033kj,所以11.2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16.5kj学生回忆高一所学相关内容,认真思考,回答问题。h = 1986 + 4983 - 36012 = - 1638 kjmol1通过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放出热量的计算,巩固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键能和反应焓变的计算关系式,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感悟正是因为物质的结构不同,才是物质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课堂小节 基本运算焓变 计算 盖斯定律 键能学生补充,认可,把题目与书上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学生养成反复琢磨,精做习题的好习惯课后思考题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已知:(1)nh3(g)+hcl(g)=nh4cl(s) h1= -176kj/mol(2)nh3(g)+h2o(l)=nh3h2o(aq) h2= -35.1kj/mol (3)hcl(g) +h2o(l)=hcl(aq) h3= -72.3kj/mol(4)nh3(aq)+ hcl(aq)=nh4cl(aq) h4= -52.3kj/mol(5)nh4cl(s)+2h2o(l)= nh4cl(aq) h5=?则第(5)个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是_。学生课后思考,交流,讨论,钻研。给予部分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激励这些学生知难而进,勤奋探究。课后作业p10 4 ;p32 3教学反思1.本节的学习给学生树立起来一些相应的观念:2.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化学必修部分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3.教学设计方面既要注重基础性,又应注重提高性。 本节课则是在复习了反应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反应热的综合应用,主要是盖斯定律的理解和计算。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学会运用盖斯定律对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过程与方法。4. 虽然前面学习了焓变的定量描述及测定,但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还是不能直接测出,形成学生认知的递进,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出盖斯定律。盖斯定律是教学的重点,且非常抽象,应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尝试利用盖斯定律理论计算焓变的问题,接着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理论解释,使学生对盖斯定律的学习从直觉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本节要求是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概念的讲解宜于简化处理。通过学生研讨,总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