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绿豆标准化生产技术.doc_第1页
绿色绿豆标准化生产技术.doc_第2页
绿色绿豆标准化生产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绿豆标准化生产技术时间:2010-09-02 08:59来源:长治推广 作者:admin 点击: 27次绿豆起源于亚洲东南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耐荫蔽。并有共生固氮、培肥土壤的能力,是补种、救荒的优良作物。绿豆营养丰富,属高蛋白、低脂肪作物。在蛋白质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脂肪中主要有软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及多种维生素,是人们饮食和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在A级绿色绿豆标准化生产过程中,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1、选地整地绿色绿豆生产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近二年没种过绿豆的中壤地。春播区要进行秋深耕,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早春进行三墒整地,做到疏松适度,地面平整,满足绿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夏播区多在麦后复种,收麦前要浇“送老水”,收麦后要争时间,抢速度及早浅犁,整地下种。2、轮作倒茬绿豆连作根系分泌的酸性物质增加,不利于根系生长,若多年连作,土壤噬菌体繁衍,抑制根瘤菌的活动和发育。因此种绿豆的地块必须进行轮作倒茬。实践证明,一般轮作23年为宜,最好前茬是禾谷类作物的小麦、玉米、高粱及马铃薯等。3、选种拌种当前种植的绿豆品种主要有:中绿1号、2号,晋绿3号、4号和黑珍珠等。播前对绿豆种子要进行精选,清除秕籽、小粒、杂粒,选用大粒、饱粒作种子。选出之后摊在席子上晒12天,以增强活力,提高发芽势。绿豆根有共生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播种前每亩用80克根瘤菌拌种或5克钼酸铵拌种可增产10%20%以上;另外用1%的磷酸二氢钾拌种,也能增产10%左右。4、适期播种绿豆的生育期短,播种期较长。一般春播区于四月底到五月初下种,夏播区于六月底收麦后下种。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或撒播三种,大部以条播为主。播种量要依据种子质量、播期和播种方式确定,一般条播田亩播22.5公斤,撒播田亩种45公斤。一般行距2027厘米,穴播田行距27厘米,每穴34粒,播后要视情镇压。5、田间管理(1)前期管理:苗期主要以长根、茎、叶为主,应主攻全苗壮苗。重点抓好一锄二定三追肥。即出苗后至开花前要中耕23次,提温、疏土、灭杂草;当第二片真叶展开后要进行定苗,去弱留壮,实行单株管理。一般直立型品种,亩留苗0.81.2万株,半蔓生型品种亩留苗0.61.0万株;高水肥地亩留苗0.70.9万株,中水肥地亩留0.81.1万株,瘠薄地亩留1.11.4万株。幼苗期根瘤还未形成,亩追23公斤尿素和适量过磷酸钙,有利幼苗的生长发育。(2)中期管理:蕾花期是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应以保花保荚为中心,抓好中期培土和抗旱排水工作。在封垅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可起护根防倒,促根生长的作用。如遇夹秋旱时,水地要浇水一次,可延长开花时间,以促进籽粒饱满。若于雨涝积水时要及时排水,以减少病害发生。(3)后期管理:生长后期根、茎、叶已逐渐衰老,应以保叶、保花、增粒重为主,适时防旱排涝加强管理,喷施叶面肥,防治病虫灾害。(4)防治病虫害:绿豆的重要病害有叶斑病、枯萎病、锈病、病毒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豆荚螟、食心虫等。其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拔除中心病株,消灭越冬幼虫。一旦发生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亩用1公斤1.5公斤)500倍液可防治叶斑病;在开花结荚初期用45%的石硫合剂结晶150倍液喷雾可防锈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可防蚜虫;亩用100克快螨可防红蜘蛛;用20%速来杀丁乳油,亩用量20毫升可防治食心虫。6、适时收获绿豆有分期开花、结实、成熟的特性,有的品种还多出现“炸荚落粒”现象,因此适时收获非常重要。一般有三分之二荚果变为暗黑色,豆荚皮变干,豆粒圆鼓时即可开始收获。收割后应及时脱粒晒干,清选入库。附:绿色绿豆标准化生产技术口诀绿豆产地亚东南 源于我国云贵川富含植物高蛋白 还有八种氨基酸性味甘寒入心肺 清热解毒功效全耐旱耐瘠耐荫蔽 播期较长熟期短按标选地离矿区 周围环境无污染轮作倒茬培地力 最好前茬是谷麦播前晒种增活力 接种根瘤能增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