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news.doc_第1页
相关news.doc_第2页
相关news.doc_第3页
相关news.doc_第4页
相关news.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广电网记者 舒扬)11月4日下午,“深圳网络媒体陇南行”采风团来到了武都区油橄榄科技示范园。 一九七五年,甘肃武都从海外引进六万多株油橄榄苗木,在一百零四亩的土地上试种。二十余年后的今天,十四万亩的中国最大油橄榄种植基地已坐落在这片绿洲上,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主产地中海沿岸的埃及、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上个世纪出现在中国。其橄榄油富含维生素A、D、K等独特营养成份,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行业。因符合人类消费的时代潮流,油橄榄备受各国植物油和化妆品企业青睐。武都区油橄榄科技示范园赵海云副主任介绍,橄榄油的消费在中国正逐年增长。一九九八年,中国进口橄榄油仅一百五十吨;二00四年,进口两千七百吨;二00六年,进口六千吨,橄榄油正在以每年均百分之六十的增长速度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武都油橄榄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中国目前油橄榄种植总面积为二十多万亩,而地处内陆腹地的甘肃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突破十四万亩,占中国油橄榄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成中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武都区油橄榄科技示范园赵海云副主任介绍,武都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其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适宜发展油橄榄的面积达三十多万亩,二00五年,武都油橄榄获“中国地理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武都已建成油橄榄园二百处,配套建设油橄榄加工厂五座,研制开发橄榄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化妆品等产品二十六个,产品远销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今年,武都预计生产油橄榄鲜果一千吨,榨油一百五十吨,年产值可达四千五百万元以上。尽管如此,业内专家表示,要真正把武都油橄榄产业做大做强,还需要扩大投资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研发能力和革新种植传统。如种植过程中因灌溉措施陈旧,品种不适,直接影响了油橄榄的优质高产。另据了解,武都政府将继续做大做强这项新型支柱产业,积极推广油橄榄种植面积,并建立集收购、加工、贮运、销售为一体的油橄榄生产加工企业,把武都建成中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 武都区目前已发展油橄榄品种50多个,种植面积13万亩,200多万株,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2005年,“武都油橄榄”获得国家颁发的“地理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目前,全区两水、汉王、外纳等10多个乡镇,已形成家家户户户种植橄榄树的良好局面,发展教场梁、佛淌沟等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私营油橄榄种植园145处2.8万亩,白龙江沿岸荒山荒坡上,农户连片油橄榄载植区192处9.6万亩,城区绿化种植6000多亩。在扩大基地规模的同时,区上还配套建成田园、祥宇等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企业4家,研制出美容、保健等系列产品6大类,40多种,食用油、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橄榄茶等产品畅销北京、天津肖杰厅长到海口市橄榄树种植基地调研 发布者:许讦 发布时间:2008年4月2日 作者:许讦 来源:海南省农业厅 点击数:9802008年4月1日下午,海南省农业厅肖杰厅长到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遵潭镇考察橄榄树种植基地。据悉,海口市龙华区支持龙桥镇建立了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遵潭镇农民王文进种植200棵橄榄树,4年结果,每棵产量200斤左右,亿宝公司按每斤1.5元收购。每斤果加工成饮料和酒等后可增值6倍。肖杰表示,这是一个海南农业结构调整新兴的品种,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做好规划,发展加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海口市农业局甘运明局长等陪同调研。武都19万亩油橄榄全面开始采摘人民网武都11月1日电 深秋时节,走进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沿岸的两水、石门、汉王、三河等乡镇,挂满红中带紫果实的油橄榄树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在大大小小的油橄榄园里,采摘橄榄果的农民或背筐、或提篮,把熟透的橄榄果装上车,运往区上的各加工企业。在汉王镇将军石油橄榄园,果农贾生军正在和家人一起采摘成熟的油橄榄。贾生军一边摘果一边乐呵呵地说:“今年的油橄榄虽然受到霜冻影响,但价格非常好,我们家的油橄榄树大部分还没有进入盛果期,但估计也能采摘600多公斤鲜果子。按照今年的价格,平均每公斤卖9块钱,收入将近5400元。”笔者来到收购、加工橄榄果的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公司,交售橄榄果的车辆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刚刚交完鲜果的城郊乡苏坝村农民董万顺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家在荒山上种植的300多亩橄榄树部分已挂果,今天一大早摘的203公斤鲜果子,卖了1624块钱。”“我们公司是10月25日开始收购的,每天天不亮,门口交油橄榄的果农就排起了长队,从早上开始收购,一直要忙到天黑。”祥宇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给笔者介绍收购情况。近年来,武都区积极落实“把陇南油橄榄打造成中国人自己的油橄榄品牌”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已建成国有油橄榄丰产示范园4处734亩,私营油橄榄园145处25000亩,农户连片橄榄园165266亩,全区油橄榄面积达到19.1万亩,5万亩进入挂果期,3万亩进入盛果期,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在全国一枝独秀,成为振兴地方经济、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果果”、“摇钱树”。(通讯员 杨建辉)新崛起的“液体黄金” 油橄榄(图)【 】 【 2009-12-17 20:22 】 【来源: 四川新闻网广元频道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超特快广元油橄榄硕果累累四川新闻网广元12月17日讯(本网记者 高志农) 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橄榄油在国际上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 油橄榄树于1964年引种至中国,风雨40余载,已经在全国12个省市区扎根落户,繁衍生息,其中,广元市是中国的最佳适生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之一,栽植橄榄树15万亩,今年产鲜果50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15日,记者随同广元市各大媒体,专赴广元利州区油橄榄栽植基地及橄榄油生产车间,一探广元“七绝”之一中国“液体黄金”之奥秘。广元油橄榄幼苗培育缺少技术 引种道路崎岖油橄榄,木犀科,亚热带常绿乔木,耐旱,耐寒,是生长能力很强的长寿树种,其根能牢牢环抱住土壤。在世界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著名的树种。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引种油橄榄10000株,进行大规模栽培试验。当年月日,周总理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亲手栽下了我国的第一株油橄榄树,他深情地嘱咐说:“一定要引种好油橄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广元市地处四川省北部山区,与陕西、甘肃省交接,同世界上盛产橄榄油的希腊克里特岛在同一纬度,与油橄榄生长所需的土壤和气温、日照、空气湿度以及降水量等气候条件非常吻合,引种的橄榄树枝繁叶茂。因橄榄树根系发达,四季常青,绿化荒山荒坡效果好,能起到保土固沙、绿化荒山的作用,成了青川县白龙湖库区绿化的首选树种,库区发展油橄榄8万亩,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但广元引种橄榄树不开花,不挂果,一直是困扰着学术界的难题,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广元能不能长出橄榄果还是学术上争论的焦点。由于经济效益难以体现,部分橄榄树被砍掉,改种农作物。广元油橄榄花繁叶茂科技注入 油橄榄重现生机上世纪90年代末期,广元市市中区(现利州区)一些被当地百姓砍掉枝叶的橄榄树开始开花、结果,引起政府的重视,引进技术人才加以研究,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应运而生,专门从事油橄榄栽植、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和推广。研究所切实加强科技攻关,针对广元市油橄榄生产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多项科学实验,聘请了中国林科院国际著名油橄榄专家徐纬英教授为广元油橄榄产业发展的荣誉顾问;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了“广元市油橄榄品种园”;青川县与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签订了五年的油橄榄科技合作协议;多次邀请省内外油橄榄专家和邀请以色列、希腊、意大利油橄榄专家到广元进行了油橄榄技术交流、现场指导;选派了2名技术人员到西班牙进行了油橄榄技术培训,系统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对现有油橄榄进行了全面普查、分类,强化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加大了管护力度,加大了中低产基地的嫁接改造,调整了油橄榄种植区域结构,引导由不适应区向优势区集中,有力加快了建设优质油橄榄基地的步伐。“油橄榄种植,技术是最重要的,许多农民在种植之初,认为茂盛的枝叶就会有好收成,可到最后,有的油橄榄连花都不开,有的开花不挂果;有的挂果不出油,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没有修剪或修剪不当造成的,也就是这样,很多老百姓就丧失了种植油橄榄的信心。”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工程师冯德强告诉记者。“为此,研究所专门设立了油橄榄科技示范基地,注重科学规划、强化科技培训、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了大规模油橄榄技术培训。”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广元市采取室内授课、现场指导、进户办班和送技术上门等多种形式,先后开展大规模油橄榄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人员达8000多人次,发放油橄榄书籍1000余本,光碟450盘,技术资料10000余份。为种植区培养了一支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和适量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让他们自己并带动种植户及时启动油橄榄基地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出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树木挂果量增加30%,产量增加120吨,产值增加360万元,株产4.5公斤,达到原产地正常产量水平。广元油橄榄产品民企合作 广元油橄榄风光无限广元紫阳农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广元油橄榄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04年,拥有自主产权3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与市油橄榄研究所和意大利油橄榄种植专家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自主生产的“紫爵大朝”牌橄榄油、橄榄酒系列产品质量超过意大利标准,畅销国内外。公司已与农户形成了互利互惠的良好状态,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科研单位”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1.5万农户近4万人,实现农民年平均增收946元/亩,与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和意大利油橄榄种植专家西罗蒂克劳迪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由其长期提供技术指导,使之连续两年被评为广元市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于2006年通过ISO9001认证。2006年10月建成一个可年产4000万支10毫升铝膜橄榄油软包装生产线,是全国第一家把橄榄油制成方便食品,进入快餐业的企业。铝膜软包装产品曾进入南方航空公司桂林分公司客机头等舱和青藏铁路客运列车快餐食品市场。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在广元市利州区大石轻工纺工业园区购买土地四十亩。现正在新建厂房、员工宿舍、办公大楼等多项设施,预计明年九月可投入大规模生产。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现全面机器更新,今年5月从意大利购买的专项橄榄榨油机也将投入使用。公司预计于2010年培育橄榄幼苗优良品种50万株对外销售。另自主开发油橄榄树种植基地2000亩。加强对橄榄树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加速提高橄榄树的挂果率。公司常务副经理李红祥告诉记者:“油橄榄的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每年消费食用植物油2000万吨,按国际上橄榄油消费占食用植物油消费3%的比例测算,中国每年橄榄油的需求为60万吨,所以国际橄榄油组织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也是最大的橄榄油消费国。今年广元一棵30年生单株油橄榄600斤鲜果的奇迹,证明广元是油橄榄的最适宜生长区,按照广元油橄榄基地建设规模,加以技术支撑,油橄榄产量将会迅速提高,紫阳公司可望在三年内占领全国80%国产橄榄油市场。”。广元油橄榄长势喜人据了解,目前广元市已建成油橄榄产业基地14.23万亩,栽植有弗奥、莱星、配多灵、皮削利等10多个品种。已建油橄榄优良品种母本园250亩,近两年又从中国林科院、以色列等地引进新品种4个,现已栽植油橄榄品种15个2100株,建立年产穗条300余万株的采穗圃50亩。基地涉及除朝天以外的其他所有县区,覆盖59个乡镇,7万余户农户。2004年全市仅产果3吨, 2007年产量已达100吨,2009年产量达到500吨。广元市已出台油橄榄发展的新目标,把油橄榄建成广元特色农村支柱产业。在搞好现有14.2万亩油橄榄管护的基础上,到2015年前新栽植15.2万亩,使种植基地达30万亩,实现年产果达10万吨、产值达3亿元。中国油橄榄的32年发展史默认分类 2007-12-14 17:21:43 阅读413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中国油橄榄的32年发展史 李廷贤 一个人的讲述。直到陇南油橄榄产品展示会成功开幕的当天晚上,祁治林仍然沉浸在兴奋之中。在这位“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见证者”的潜意识里,为一种被人们誉为“长寿树”的树种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示会,“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祁治林,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办公室副主任。12月12日晚,他在设在兰州西北宾馆的偌大展厅,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油橄榄产品,讲述了一个产业32年的发展历程。 行政推动催生油橄榄生产基地。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源于武都区。“1975年,武都区开始引种,到了1978年,四年时间已种植7万多株。”祁治林说。据祁治林介绍,1975年,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亲自倡导在陇南引种试验栽培油橄榄,先后从武汉、南京、汉中等地引进30多个油橄榄品种6万多株苗木,分别在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沿岸海拔7001300米范围内的20多个乡镇进行试验栽培。1988年,正在陕西汉中考察油橄榄的中国林科院专家教授意外发现武都生产的油橄榄果实在汉中榨油,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于是他们专程赶到武都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发现,在国内好多地方表现不佳的油橄榄,却在武都长势良好,果实累累。”祁治林说,这使得专家们进一步深入陇南实地考察论证成为可能。多次考察的结果是,武都白龙江沿岸海拔1300米以下川坝河谷区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专家们认为,陇南市白龙江、西汉水、白水江流域低山河谷区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适生区的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十分相似。1989年,在中央和省市领导特别是宋平的热情关怀下,武都区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受到国家计委、国家农发委、国家林业局的重视和列项扶持,并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2000年,国家计委把武都列为“山区经济产业化油橄榄示范项目县”,并投入资金90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从此,武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油橄榄产业开发热潮。两位值得记住的功臣。在祁治林看来,如果说到陇南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历史,有两位功臣非提及不可。“他们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授。”“农民”指的是年过七旬的罗老汉。受当时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它因素制约,上个世纪70年代末,陇南市武都区几乎没有相关的油橄榄加工业可言,一些种植户因为“树最终变不成钱”,纷纷将已经成活的油橄榄树砍掉。但是,罗老汉却并不在砍树者之列。“老人以一名农民简朴的思维认定,油橄榄并不是一种可以随便砍掉的树种。”祁治林说,于是,老人将自己的12亩油橄榄园保留了下来。198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在位于陕西城固县的国家油橄榄基地示范点考察时,发现了一位拉运油橄榄果榨油的甘肃籍老人,此人正是罗老汉。自此以后,陇南武都区的油橄榄种植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们的关注和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罗老汉堪称陇南油橄榄产业走出本地发展的第一人,是这个产业发展的首位功臣。”祁治林说。另一位功臣是中国林科院徐纬英教授。富于巧合的是,正是在陕西城固县与“首位功臣”罗老汉的邂逅,才使得她与陇南市的油橄榄种植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国际著名林学家和中国油橄榄事业的开拓者,这位把一生献给祖国林业事业的老人,因为油橄榄的缘故,把武都当成了第二故乡。”说话时的祁治林,脸上难掩钦佩的神色。1988年,徐纬英通过多方努力筹集了400万元的扶贫款,并表示要分给陇南市200万元支持油橄榄产业发展。“我当时没敢要。”祁治林坦陈,当时,只有罗老汉的12亩油橄榄树在小范围内长势良好,大面积种植能否成功都未为可知。“200万元贷款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是要承担风险的。”不过,这并未阻止徐纬英对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热情支持。有一年,徐纬英在国家有关领导人的支持下,为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争取了100万元资金,“第二年,资金就到位了。”陇南的油橄榄种植主要集中在武都区。而在武都区每一株油橄榄里,都凝结着徐纬英教授的心血和汗水。1998年, 82岁高龄的徐纬英再次踏上武都的土地。而此时,油橄榄已在这里形成大气候,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市场拉动下的产业良性发展。林海,陇南市丰海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7年,他通过拍卖的方式购得2500亩土地发展油橄榄种植。2006年,油橄榄开始挂果。“当年,果实的市场售价是7元/公斤,价格太低,自己没有舍得卖掉。”林海有着自己的打算。此后,他将这些果实全都拿去榨油,“15%左右的出油率,每亩地的收益在4000元以上。”令林海倍感高兴和自豪的远不止于此。2007年,他开始着手开发油橄榄酒。结果,最高每瓶售价达180元的油橄榄酒,竟然在广东一带颇受欢迎。全年200吨的产量,使他的销售收入已超过720万元。由于国内并无有关此类酒的质量标准,林海因此成为制定国内油橄榄酒质量标准的第一人。林海说,企业发展到现在,自己共投入了1400多万元,预计2009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而他的长远目标是:打造橄榄酒中国第一窖。“现在,陇南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已步入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一斤橄榄油的市场售价可达120元。这在国内橄榄油市场已是高价位了。”祁治林称,武都区的油橄榄基地保存面积目前已达12万亩,其中3万多亩进入挂果期,1.5万多亩进入盛果期。2007年,全区预计生产油橄榄鲜果1000吨,榨油150吨,产值可达4500万元以上。这种喜人局面超出了包括祁治林在内的许多人的预想。“此前有一年,一斤橄榄油的市场售价是16元,根本没人要。”祁治林回忆,他曾给一位朋友送了一桶橄榄油,到了第二年,这桶油仍然弃于朋友的办公桌下。不过,橄榄油的这种遭遇现在已成为历史。“油橄榄产业已实现了从单纯依靠行政推动,向逐步依靠市场拉动的转变。”祁治林称。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作为陇南市油橄榄主要种植区的武都区,坚持“建基地、推科技、兴龙头、创品牌”的发展思路,采取国家、集体、能人大户和千家万户一起上的措施,加快油橄榄产业的开发步伐,做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成为武都壮大地方财源,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之路。目前,武都全区以加工油橄榄为主,已研制开发出保健油橄榄丸、系列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等五大类26个产品,并多次在国内各种大型展会上获奖。现任陇南市委书记王义、市长郭玉虎到陇南后,对油橄榄的发展尤为重视,多次到油橄榄种植基地及加工企业调研,并提出了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把武都油橄榄打造成中国人的油橄榄优势品牌”的战略目标。据透露,陇南市计划通过数年的发展,将油橄榄产业从武都区逐步向其它几个县推广,“油橄榄基地面积争取达到30万亩。”从而使陇南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适生区。中国油橄榄令国人欣喜“陇南市发展油橄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经取得成效。”12月12日,在兰州举办的陇南油橄榄产品展示会上,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这样宣传,并在现场推销油橄榄产品。“产果突破1000吨,榨油150吨,实现产值4500万元陇南油橄榄又迎来一个丰收年。”12月12日上午,甘肃省陇南市市长郭玉虎在兰州召开的“陇南油橄榄产品展示会”上向与会的来宾和客商通报说,陇南市的油橄榄产业经过引种试验、丰产示范、规模开发取得了可喜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种植基地12万余亩,栽植优质油橄榄苗木400余万株,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油橄榄是世界名贵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具有产量高、寿命长、用途广、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油橄榄鲜果直接冷榨而成的橄榄油是天然食用植物油,营养丰富、抗氧化性较强,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化工和特种行业,享有“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的美誉。我国从1964年开始从欧洲引种栽培油橄榄,先后在湖北、四川、甘肃等10多个省市进行了试种。陇南市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是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这里出产的油橄榄品质高,出油率高,而且单株产量高,在常规管理条件下,超过国内经济树种的丰产标准。2006年12月,陇南油橄榄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据介绍,目前陇南市研制开发的食用橄榄油、橄榄油化妆品、橄榄油保健品等40多个系列产品远销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没想到这油橄榄除了功效多,味道也不错,有股淡淡的酒香啊!”一位参加活动的嘉宾在品尝过一颗油橄榄之后,忍不住又拿了一颗放在嘴里。今天上午9时许,陇南市“油橄榄产品展示会”在兰州西北宾馆友谊楼隆重举行。在简短而热烈的剪彩仪式后,嘉宾们来到场馆内参观,展台上颗颗饱满的油橄榄果实、琳琅满目的油橄榄深加工产品橄榄茶、橄榄酒、保健橄榄丸等吸引了无数目光。最初我国的油橄榄种植是在周总理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关怀和不懈努力下成长起来的,这个原来只适合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珍贵物种,历经40年风雨,才在我国扎根落户。而专家们认为,陇南市白龙江、西汉水、白水江流域低山河谷区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与地中海沿岸十分相似,在1989年,陇南市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陇南市对油橄榄的发展十分重视,陇南市委书记王义、市长郭玉虎到陇南后,多次到油橄榄种植基地及加工企业调研,并提出了“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把武都油橄榄打造成中国人的油橄榄优势品牌”的战略目标,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黄华明,区长朱宝莹为做大做强“油橄榄”这一人无我有的优势产业、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截止目前,陇南武都区已建成国有油橄榄丰产示范园5处,50亩以上私营油橄榄园145处,农户连片橄榄园192处,全区油橄榄基地保存面积12万亩,3万多亩进入挂果期,1.5万多亩进入盛果期。2007年,全区预计由橄榄鲜果1000吨。榨油150吨,产值可达4500万元以上。随着油橄榄基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盛果期的陆续到来,为了尽快让武都油橄榄走向市场,走出陇南,武都区油橄榄加工厂于2003年投资100多万元,从意大利著名厂家公司购入连续式橄榄油生产加工设备一套,每小时加工橄榄果400公斤;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英国欧标化妆品有限公司、中国林科院及江南轻工大学,开发生产出了“田园物语”橄榄油系列化妆品和“田园年华”橄榄油精华胶囊保健品,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祥宇”牌食用橄榄油、“祥宇”牌橄榄岷归软胶囊、“祥宇”牌橄榄水活滋养霜更是一举摘取了农高会的最高奖项“后稷”奖。在未来的日子里,陇南将致力与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打造真正中国人的油橄榄优势品牌。在2007年12月13日举行的陇南油橄榄销售及技术合作签约仪式上,陇南油橄榄以5200万元的签约资金圆满收盘。作为一项新兴的农产品,能够如此深受商家及消费者的青睐,足以预见油橄榄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中国林业科学院、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分别与陇南市武都区林业局、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项目协议。陇南田园油橄榄有限公司与东方达琳咖啡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金额为500万元橄榄鲜果、橄榄油、油橄榄化妆品、橄榄胶囊销售协议;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上海总代理、兰州博宇商贸集团公司签订金额为1000万元、500万元的油橄榄化妆品、橄榄油丸、橄榄油销售协议;陇南世博林油橄榄有限公司分别与兰州宏业商贸有限公司、深圳中泰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太泉蜂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金额为100万元、80万元、80万元的橄榄油销售协议;武都区汉王佛堂沟世外橄榄园有限责任公司与兰州市凯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金额为100万元的橄榄油销售协议;武都区大湾沟油橄榄科技示范园分别与兰州香雀龙茶叶有限公司、甘肃东方药业有限公司签订金额为60万元、200万元的橄榄油、油橄榄化妆品、橄榄黄芪胶囊销售协议;陇南丰海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兰州万晨商贸有限总公司签订金额为2400万元的橄榄油销售协议;陇南市武都区将军石油橄榄科技示范园与兰州嘉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金额为180万元的橄榄油、橄榄茶销售协议. 祥宇之梦陇南市武都区作为“中国油橄榄生产基地”,创造了中国油橄榄事业的辉煌,而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创造这个辉煌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农民致富的“桥梁”油橄榄在武都区落户已有30个年头了,现在的武都区已是硕果累累。在硕果累累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辛苦、汗水和智慧。30年来,当地人种植油橄榄走过了一条崎岖的路,陇南最大的加工橄榄油的祥宇公司厂长李慧就是其中的一位。当记者走进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佛堂沟时,山地里、荒坡上到处是橄榄树。李慧厂长指着山上的一片果树林对记者说,那就是祥宇公司的种植基地,里面的橄榄树是她多年一棵一棵精心培育起来的。公司1999年成立,2000年从意大利引进油橄榄冷榨设备,从事加工橄榄油、油丸、化妆品和油橄榄种植、育苗、加工、科研、销售。日加工油橄榄鲜果20吨,年产橄榄油50吨,所产“祥宇牌”食用橄榄油已达国际食品标准。2006年公司又投资480多万元建成了油橄榄行业甘肃省首家具有现代化标准的GMP净化车间一座,用于生产祥宇牌橄榄岷归软胶囊,年产量达3亿粒。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落实,油橄榄产业在武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把油橄榄产业做大做强,祥宇公司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使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并从中受益。武都区有关负责人说,在陇南油橄榄收购面临严重没人要的情况下,李慧厂长在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敞门收购,为全区油橄榄产业增添了信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桥梁”。深加工刺激了经济发展在祥宇公司,陈列室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油橄榄产品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李慧厂长介绍说:公司油橄榄科技研究中心在中国林科院、甘肃省轻工研究所等单位协作下,与徐纬英、薛益民教授等油橄榄专家合作,并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成果,研发出了油橄榄食用油、橄榄油丸、油橄榄化妆品等三大系列产品,并逐步向深层次加工延伸,研发的复方橄榄油丸,填补了国内油类保健品的空白。为了与国际接轨,保证产品质量,使公司的管理走向现代化,目前公司申报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HAccp、ISQ9000、ISQ14000等体系的认证工作已获得通过。李慧说,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初榨橄榄油不需加热,色泽雍容华贵,淡黄透明,富含维生素A、D、E、K、F,这些都是易于皮肤吸收的脂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的含量,每100克橄榄油中就含8毫克,是所有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是名副其实的“植物油皇后”。公司生产的“祥宇牌”油橄榄系列化妆品,不经任何化学处理,提取橄榄油中的维生素,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抑制皮肤老化及弹性下降,吸收皮下多余脂肪,使皮肤从表层到深层得到均衡的营养,从而有效平抚肌肤抗氧化,促进肌肤胶原蛋白合成,补水嫩肤,使肌肤更加细嫩、光滑、有弹性。夏天能有效防止烈日暴晒对皮肤的伤害,避免晒红、爆皮、脱皮,隔离外界伤害,冬天能防止严寒侵蚀造成的皮肤粗糙干裂,被誉为“美女之油”。公司生产的“祥宇牌”岷归软胶囊以初榨橄榄油为主原料,复配驰名中外的“岷归”,采取纯物理分离法提取橄榄油和当归油,集两者之优于一体,在GMP生产车间精心配制而成,具有纯天然、无污染的高品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认定的保健食品。现在,武都区油橄榄种植已形成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品种的不断优化,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农民种油橄榄有好的收入,公司就有了丰富的原料,公司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公司已在兰州、成都等地设立了销售点。系列产品捧回大奖无数公司推出的祥宇牌油橄榄系列产品2006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上获畅销产品奖,2007年5月24日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2007年3月27日荣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7年11月9日,“祥宇”牌食用橄榄油、橄榄水活滋养霜、橄榄岷归软胶囊分别获“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并在今年全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交会上获银奖。现在油橄榄已成了当地农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就像李慧厂长所说的:“橄榄树代表着希望,它会成为人民致富的幸福树。”公司也预祝将于12月12日在兰州举行的陇南油橄榄展圆满成功。兰州祥宇橄榄油销售点位于兰州饭店,联系电话武都李慧的故事在陇南武都的佛堂沟,有一处上千亩的油橄榄园,这里,栽植仅六年的二万多株油橄榄树和栽植三、四年的十多万株油橄榄2005年产果十五吨,在全国四个油橄榄栽植地区(成固、绵阳、广元、武都)从面积和产量上都排名第一,园主李慧被中国妇女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经济女性杰出贡献人物。李慧今年五十多岁。在武都,说起她的实干精神,知道她的人多会竖起大拇指。“我们的油橄榄园建成功了。现在就还想着把别的地方的园子带动起来。让中国的油橄榄产业整体成功。我觉得,只有这样,才会有意义。今年春天,我在一些荒坡、荒沟又补栽了二百多株。现在有经验了,胎土挖大,一个小伙子紧够抱的,这样移栽,包栽保活。为了看管,我前几天,把成县的一个侄女一家人请回武都,侄女的女婿原在成县的一家冶炼厂工作,听到我请他们,就说,在油橄榄园干活,卫生、轻松,人也会长寿。他们呢,干脆把小孩子也转到武都二中上学了。我这里一年用小工三千多个,支付小工费四万多元,这么大的用工量,没有自己的人看管是不行的。租的坝地三百亩,租金每亩每年四百元。坡地五十多亩,租金每亩每年一百元,荒坡九百多亩,一次性买断了。在这么大的园地,上下左右都要安排责任心好的人看守,尤其在果子成熟的时间。另外,天天有活要赶啊,锄草、浇水、袖箭、施肥、松土,草特别能长,一年要锄三四道。大小水池七个,大的三个,小的四个。一到下雨天,沟里的水一出来,就得赶快引水,先往池子里头蓄积,然后在园地里漫灌。建这么大个油橄榄园子,先后投资二百万元。其中国家扶助投资五十多万元,修建了拦洪堤六百多米,装上了滴灌和喷灌,修建了上山公路三千多米。其他的资金都是自筹的。育树如同喂娃娃,费心、费力、费事,一点都不敢马虎。这就是我的感受.”3月26日,记者采访从北京领奖回来不久的李慧,在她的油橄榄园子一见面,她便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如何起家创业的过程来。她的话句句不离油橄榄,听起来散乱,然而,连串起来,却成了自然、生动、流畅的文章。李慧的经历,按照一般的写作习惯也可以构成一个“三部曲”。第一部,是老老实实在乡卫生院上班;第二部,是紧随丈夫下海;第三部,是独立发展油橄榄产业。简略一些,用她本人的话叙述她的人生过程,显然要亲切一点。一个成功、诚实女人的话语本质上是细腻、富有哲理的。“1973年,我在武都东江中学毕业后,找了一份乡村医院护士的职业。原因是我的父亲是个医生。我从小受到他的影响,学过一些医学知识。我先在武都外纳乡卫生院工作。工作难,苦、杂,下村搞计划生育是常事。但我出身农家,从小吃过不少苦头,因此,并不怕。我家在武都汉王罗寨村,父母生育了我和姐姐两个女儿,姐姐已经出嫁到成县,为了照顾父母,1984年,我调到汉王卫生院。治疗、注射、妇产科的的活样样都干到了。别的人耍滑,我一点都不敢耍滑。一天走路都是跑步。我记得有个领导对我叮咛过:干工作的人,就要象篮球一样,让人抢,而不要象足球一样,让人踢。我信奉这句话。在汉王卫生院工作一年多时间,我就被推荐评为全县先进医务工作者。结果遭到了许多同行的嫉妒。有的人私下里说,李慧才来几天就被评为先进,我们十几年的人了还不如她?好好的同事,翻脸就不理睬人了,我第一次感到干工作的麻烦。原来不在于工作的难度,而在于人们对待荣誉和名利的心理不平衡。开始时,我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照样扎扎实实地工作。后来,卫生院在街道设立门诊部。几个门诊都抢着要我。我还感到自己值钱。在一个门诊工作几年后,又多次被评为先进,遭到的嫉妒更多了。我就想,一个人一生中,能够自由自在些,既能创业,又不被别人说闲话多好。那才是精神的自由呢。可是,这在当时,仅仅是个梦想。后来,我调到武都县医院当护士。一进城,我更加珍爱自己地工作了,没想到,我丈夫,在检察院开车多年,却产生了下海的想法。起初,我劝他,上班好,轻轻松松拿工资,下班后,你往沙发上一躺,我给你做好饭端来,多舒服。何必冒那下海地风险?但丈夫决心下定,主意难变。先一步行动了。一趟生意,赚了我们两个一年的工资。我心动了。既然丈夫下海初战告捷,我就不能袖手旁观。何况,我以前还鼓动过丈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现在看来,社会的创业空间真的大了,自由了。我一生追求的就是精神的舒畅和自由、人格的自由,这个机会来了。于是,处于给老头子帮忙协助的想法,我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紧随老头子下海。”李慧和丈夫刘元勇一起做黄芪生意。“老头子开始怕累着我,给我不安排重活。我说啥也不行,但是我要求必须管收购,这可是药材生意当中最苦的一个工作了,他见我专拣最苦的工作干,一看我是真心实意的,不是赶趁热闹的就答应了。十冬腊月,凌晨三四点,我和其他收购人员就到三河集市上去,等候各山来的药农,但是收购的药材贩子多,价钱也忽高忽低。为此吃了不少的苦。做了三年药材,我们也赚了十几万元。1996年,成县的铅锌矿大量开采了,许多有投资眼光的人转向开采铅锌矿,我们家老头子开始动上了这个脑筋。我就又去矿上协助他。同样干最苦的收购工作,几年下来,我们的选矿厂赚了一笔钱,有一丁点积累了。我想到要搞点长效的、绿色产业。这时候,武都正倡导发展油橄榄,我决定自己就干这个。在老头子创办油橄榄开发公司后,我选择了独立建一个油橄榄富民农场的工作,开始在老家的佛堂沟泥石流山谷租地三百亩规划栽植油橄榄。我的工作得到了老头子的支持。我想,栽树是一件好事,生态、社会、经济效益都有。虽然开始投入大,但只要耐心等待,会成功的。”中国栽植油橄榄,最早是1964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时,看到油橄榄时一个很好的油料树种,所产的橄榄油被希腊诗人荷马比喻为“植物油皇后”,更有人称赞它为“液体黄金”。市场价格也高,每公斤八九十元。常吃橄榄油能润化心血管,减缓衰老,对人很有好处。特别对烫伤、痔疮、肠炎等疾病,饮用或涂抹后,能很快治疗痊愈。1978年,武都从陕西成固引种栽植第一批油橄榄,基本成功。1994年,武都县办起第一个示范园,得到国家林科院的支持和肯定。并开始倡导能人大户栽植。在一百多户先行办园的能人中,李慧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就是她的诚实和吃苦精神。“我开始对林业并不熟悉。可是我喜欢树。佛堂沟是一个荒凉的泥石流山谷。三十里的佛堂,一辈子不走不想。群山光秃秃的,一到下雨天就洪水成灾,在这里种树首先是件很有生态意义的工作。所以,我虚心请教林业专家,认识树的品种,学习管理、栽植技术。佩多林,叶子细、薄、小,只起到受粉的作用,中山53号,结果不稳定,容易落果,乃心个最好,佛澳也好.”荒凉的泥石流山谷变成了绿树葱茏的林苑。瓜鸡子满山鸣叫。在李慧的园里,人们看到中国油橄榄产业的希望。佛堂沟的洪水被她充分利用起来。“一到下雨天,水一出沟,我就得组织人引水。先蓄积到水池中。我已经习惯于在雨天干活了,什么苦也能够吃得下。我这样干活,自由自在,没人说啥呀。我得到的奖励有省上的、全国的,也再没人嫉妒了。”对事业的追求和自由的展示自己,成为李慧的内在动力。这应该成为现代中国女性的时尚人格魅力之所在。李慧成长在家乡的暴风雨中。当我们问她有什么困难时,她说:员工难招。我这里主要招女工。能吃苦的人少。另时工一年当中要用三四千,山里的、坝子里的,人家的农活一忙我这里就顾不上了。常用的十几个人,扎扎实实干的,几年了就只有一个小晶,为了留住她,介绍给我家的一个侄子了。她修剪树,我最放心。别人,总得跟着。为了搞好管理,现在又从成县请来了一个侄女。我现在五十多岁得人了,油橄榄刚见效,没一个象样的继承者,我心里发急!中国妇女报社、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联合在2005年开展的妇女界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中,李慧因在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和泥石流荒沟的治理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被评为“中国经济女性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同时获得“200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提名奖,于2006年“三.八”节前,去北京领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记者提起她得的这个荣誉时,李慧显得兴奋了。“中国试种油橄榄的历史,当从1964年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种算起,至今已41年。41年中,波波折折,大起大落,大落大起三五番,许多林业科技人员、试种户为油橄榄产业付出过不少心血,我去年摘果12吨,榨油1400多公斤,实现产值14万多元。成绩虽然不大,但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说:李慧成功了。中国的油橄榄产业成功了。她的形象不再只代表个人,她成为中国油橄榄种植者的代表。“因为油橄榄树还象征着吉祥、和平、幸福,相信油橄榄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李慧领着我们在她的园子里边看边讲。我们畅游在绿色得湖泊,倾听她动人的故事。“没想到,六、七年时间,树长得这么粗。只要有水,油橄榄树就一个劲的猛长。这棵树,摘果50公斤,摘了一大筐。摘40多公斤的树这园里已有200多株了。总共1.5万多株树,20%的挂了果。瞧这株,根部有20多厘米粗了,高有4米多了,果子繁得压弯了枝条。耐星、佛奥、鄂植、皮俏丽挺能结果。今年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共摘果子12吨。真让人高兴啊。”李慧情系农民工,真心实意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着想。多年来,她共为招收的农民工发工资80多万元。为了让利于群众,她在果子的收购价格上,以高于别人1元钱的价格,回收了1000多家种植户的50多吨油橄榄果。其实,一个人有时正如一棵树,默默无闻地扎根在一片泥土,用她的树荫撑起一片绿。张扬一种生命、一种顽强,放射出一种毅力。而她自己也充分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奔放与自由。由于李慧及其同伴们的努力,中国油橄榄基地终于在武都落户。这标志着:被林业科学者赞誉为植物油皇后的油橄榄可以在我国大量生产了。油橄榄自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入中国,在长江支流白龙江边找到广阔的适生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绵阳、广元、成固的林业产业工作者也纷纷来武都学习经验来了。李慧的丈夫刘元勇这几年也成了一位很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经营着一处选矿厂、一个油橄榄加工公司,目前正建一座水电站。按说,李慧协助丈夫处理一些事务就可以了,但她还是坚持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要独自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她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我们听到李慧自豪的表白:树木成林,沙滩变绿,山坡成园,绿荫满沟。祖祖辈辈无力、无法治理的沟浴,被大山的女儿出人意料的染绿了!“山坡上打了多少平台,我都数不清了,从1999年至今,春、秋两季,在沟道、坡梁栽植的油橄榄树全部成活了,而且长的很茂盛。山绿了,沟也绿了,先看到的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山坡上在刚建园时就修了一个8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从2000多米远的小山沟引来了出山水,可以自流浇灌。坝地里建有两个10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沟里的洪水一出来,除了漫灌在园里外,就蓄起来,充足的水,使橄榄树生长有了保证。”李慧创办的橄榄园名为“陇南祥宇公司富民农场”。志在让当地农民在她的带动下致富。在这处橄榄园,李慧近年来先后投资260万元。2004年,修筑河堤600多米,治理泥石流沟6条。2005年安装喷灌160亩,滴灌140亩,其余部分为管灌区。架设了农电专线一条,建储肥池5个,修建管理房30间。采访中,我们有些纳闷:一个在城里生活惯了的女人,猛然间跑到荒山泥石流沟里栽树,并很快熟练掌握油橄榄的育苗、修剪、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李慧这样的女人太少了,她身上表现的执着鼓舞了不少人。她培养的好助手小晶说:不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难当的夏天,李场长都坚持和我们一起劳作,就连家里人三番五次劝说也没用。她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精神时常激励着我,让我也喜欢上她这个人和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油橄榄最初栽下的5年间,整个园内每年的投入不下几十万元。在期待中,李慧信心十足,“和喂养孩子一样,总有一天会长大成才。”“15年后,园里每年按收获200吨果子计算,收入可达100多万元,人虽然老了,但油橄榄树的产值会不断提升,可造福于子孙后代。”这话曾让许多人为之激动。李慧的事业,感动过许多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2002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2003年被提名为全国十大绿色女状元,2004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陇南市妇女联合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荣誉来自于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表证。李慧的贡献何止于建一个油橄榄园?她为家乡修学校捐款25000元,救助失辍学女童6名,在抗击“非典”疫情时,捐赠价值10万元的产品。在油橄榄园收入不断增长后,李慧发誓:一定要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以此来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和支持油橄榄事业的人们。没有理由,不为李慧喝彩。“30里的佛堂沟,我绿化了不到10里,我还要进一步开发。”在她的带动下,群众千家万户栽植油橄榄,目前,已近9万多亩,2005年挂果园达7万多亩。她第一次购苗时,花费10万多元。现在,却将自育的苗木免费赠送农户。在中国油橄榄产业上,李慧有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段尚才的故事这地方的山顶离河谷二、三千多米。河谷与群山交错呼应,形成山地的壮美,河谷地带雨季的泥石流却是一大自然灾害。佛堂沟长一万五千多米,以前除了沟的最深处有几千亩不连片的松林外,其余的山坡、山梁、山沟就象荒漠一般。沟道的最宽处有二三百米,最窄处仅仅十多米。穿越这条山沟,不论是晴天还是雨雪天,不论观风还是晒太阳,都有一种恐惧感。葫芦型的沙石坝子一个连着一个,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以为出沟了,可是不出一会儿,又到了一个锁喉咙处。“三十里的佛堂,一辈子不走不想”,就是这句谚语,佛堂沟却出了名它是中国十大泥石流灾害沟道之一,是甘肃最严重的泥石流治理区。自从邓小平同志全面解放中国农民的生产力以后,农民自由劳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植树造林,美化家园,依靠林果,增加收入,这成为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佛堂沟的松林、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