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地震篇(中年级版)_教学设计地震的认识和预防中年级版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2008年7月第一课时断层是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地球内部的岩层遭到破坏,会形成断层;2、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过程与方法:观察地球结构、断层示意图,认识断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地球的结构中的断层,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断层的形成及特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断层的区别。【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球有关的资料阅读课外收集到的地球的资料,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心得。二、观察断层结构示意图回忆以前学过的地球结构示意图。指导观察断层结构示意图,了解断层结构的特点。断层是岩层的连续性遭受到破坏,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移动的一种地质构造。该断裂面称“断层面”;断层面两旁的岩块称“盘”。根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方式,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三、小结地球内部的岩层遭到破坏,会形成断层;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板书设计:破坏 正断层岩层 断裂 移动 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教学后记:第二课时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什么关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内;2、活动断层的作用是产生地震和地震带分布的根本因素。过程与方法:观察了解断层、活动断层,认识地震产生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地震产生的原因,了解自然规律,正确认识自然现象。【教学重点】了解断层、活动断层,认识地震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在活动断层的作用产生了地震。【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回忆以前学过的地球结构示意图。指导观察断层结构示意图,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内。震源错动面产生状态大部分和地表断层一致。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活动断层的作用是产生地震和地震带分布的根本因素。三、小结活动断层的作用是产生地震和地震带分布的根本因素。板书设计:破坏活动 岩层 断裂 移动 断层 地震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地震有哪些类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震的类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地震的类型,了解自然规律,正确认识自然现象。【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的类型。【教学难点】了解地震的类型。【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的类型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的类型。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三、小结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板书设计: 地震 教学后记:第四课时什么是震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震的震级。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地震的震级,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的震级。【教学难点】了解地震的震级。【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的震级结合实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出震级的概念。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的震级。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反映不同地震释放能量的差异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45年投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大约相当于5级地震的能量。三、小结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板书设计: 地震震级:度量地震大小,反映释放的能量多少 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教学后记:第五课时什么是烈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衡量地震的标准有震级和烈度两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震的烈度和震级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地震的烈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的烈度。【教学难点】了解地震的烈度和震级的区别。【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的烈度结合实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出烈度的概念。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的烈度。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只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三、小结震级和烈度都可以用来衡量地震,但震级和烈度各有其特点。板书设计: 地震烈度:地面受破坏的程度 震级相同,离震中近烈度高,反之烈度低教学后记:第六课时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震源是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从震源向上垂直对应地面的地方,震中距是从地面上某一点到达震中的距离。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震的相关名词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地震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震源、震中、震中距。【教学难点】理解震源、震中、震中距的意义。【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知识结合实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创设情景。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震源是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从震源向上垂直对应地面的地方,震中距是从地面上某一点到达震中的距离。三、小结震级、烈度、震源、震中、震中距都是有关地震的一些名词,它们代表不同意义。板书设计: 震源: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从震源向上垂直对应地面的地方 震中距:从地面上某一点到达震中的距离教学后记:第七课时为什么地震会造成破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震波的纵横交错,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有关地震破坏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地震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地震波的知识。【教学难点】理解纵波、横波的区别。【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波结合实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创设情景。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三、小结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和横波交错,造成极大破坏。板书设计: 纵波:上下颠簸 纵横交错:造成极大破坏 横波:水平晃动教学后记:第八课时地震有前兆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震有前兆;如地壳变形、气象异常及宏观前兆异常等。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有关地震前兆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地震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地震前兆的知识。【教学难点】理解地震前兆的运用。【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前兆的知识结合实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创设情景。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地震有前兆。岩石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主要有地壳变形、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油、气)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及宏观前兆异常等类别。地震前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气味、气雾、地下水异常,喷沙,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等。三、小结地震有前兆,我们可利用地震前兆,及时地预防地震造成的破坏。板书设计: 地震前兆:地壳变形、重力、地磁气象异常及宏观前兆异常等宏观现象:地声、气味、气雾、地下水异常,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教学后记:第九课时了解世界上发生过的大地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世界上发生的最强烈地震为8.9级,共三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地震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索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的知识。【教学难点】了解地震的知识。【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二、了解地震知识指导阅读有关地震的资料。直到目前记录到最大地震是8.9级,共三次。分别在1906年1月31日发生在南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附近;1933年3月2日发生在日本国三陆东海中;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三、小结世界上发生的最强烈地震为8.9级,共三次。板书设计: 1906.1.31 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大地震最强烈地震:8.9级 1933.3.2 日本三陆东海大地震 1960.5.22 智利大地震教学后记:第十课时家庭中怎样避免地震时物品伤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家庭中要正确、科学地摆放物品,防止地震中物品伤人。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习,学会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家庭震前预防,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家庭中的防震知识。【教学难点】掌握家庭中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防震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二、了解防震知识指导阅读有关家庭防震的资料。小组间讨论家庭中防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在高大的家具上方不要堆放笨重物品。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固定高大家具,并将灯具、挂钟等悬挂物取下或系牢,防止倾倒或掉下伤人。三、小结家庭中要正确、科学地摆放物品,防止地震中物品伤人。板书设计:家庭防震:物品重下轻上、固定高大家具、笨重物品放在低处教学后记:第十一课时 为什么要防余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主震过后还会发生余震,必须防止余震袭击。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习,学会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家庭震前预防,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家庭中的防震知识。【教学难点】掌握家庭中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防震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二、了解防震知识指导阅读有关家庭防震的资料。小组间讨论家庭中防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一般情况下强烈地震发生后,还会继续发生几次到数十次余震,有的余震震级也较大(大不过主震级),其破坏和影响也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在防震时也要预防余震的袭击。三、小结主震过后还会发生余震,余震也会较强烈,所以防震时也要预防余震的袭击。板书设计:家庭防震:物品重下轻上、固定高大家具、笨重物品放在低处 防主震不忘防余震教学后记:第十二课时 在不同场合怎样避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不同场合需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快速有效的避震方法,避免伤害。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课外演练,学会在不同场合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避震知识,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场合的避免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同场合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防震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二、避震之高楼、操场指导阅读有关避震的资料。小组间讨论高楼和操场中避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三、小结不同场合要根据实际,听从指挥,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和地点。板书设计:高楼:走安全通道,不坐电梯操场: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避开高大建筑避震 !防主震不忘防余震教学后记:第十三课时 在不同场合怎样避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不同场合需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快速有效的避震方法,避免伤害。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课外演练,学会在不同场合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避震知识,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场合的避免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同场合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防震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二、避震之体育馆、影剧院指导阅读有关避震的资料。小组间讨论高楼和操场中避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在体育馆、影剧院中,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中间;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三、小结不同场合要根据实际,听从指挥,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和地点。板书设计:体育馆、影剧院:就地蹲趴,保护头部,避开悬挂物,不乱跑,避免踩踏避震 !防主震不忘防余震教学后记:第十四课时 在不同场合怎样避震?(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不同场合需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快速有效的避震方法,避免伤害。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课外演练,学会在不同场合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避震知识,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场合的避免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同场合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防震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二、避震之街道、开阔地指导阅读有关避震的资料。小组间讨论高楼和操场中避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在街道上,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在开阔地要躲开密集人群,就地卧倒或蹲下。在室外要注意以下危险物或高耸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玻璃幕墙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三、小结不同场合要根据实际,听从指挥,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和地点。板书设计:街道:选择开阔地蹲趴,不乱跑,不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开阔地:就地蹲趴,躲开密集人群避震 !防主震不忘防余震教学后记:第十五课时 在不同场合怎样避震?(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不同场合需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快速有效的避震方法,避免伤害。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课外演练,学会在不同场合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避震知识,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场合的避免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同场合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防震资料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二、避震之野外、海边指导阅读有关避震的资料。小组间讨论高楼和操场中避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在野外,要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市政工程土石方工程居间费管理协议
- 2025版智慧农业水果园承包种植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补充协议书
- 诸葛亮课件简介
- 诸城电脑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冰箱维修维护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体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民办学校聘用专任教师合同
- 语文知识培训班开班讲话课件
- 2025年手工鞋安全生产合同
- 耳前瘘管的护理小讲课
- 冠心病危险因素管理
- 高速安全知识
- 人工呼吸笔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指向社会责任的“海水稻渗透现象”主线式情境教学实践
- MZ-T 《殡葬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2025年游泳馆设施维护承包合同
- 《数据采集与处理》课件
- 玛丽艳美容培训
- 国际商务谈判备忘录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