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1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解析:考查对种群特征的理解。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就降低。答案:c2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b无论样方数据大小,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解析:样方的选取要有代表性,个别样方由于生物生存条件优越或恶劣而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舍弃其数据参考。答案:d3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解析: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的:被标记的动物混合要均匀,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没有大量个体的死亡、出生、迁入和迁出,被标记的动物要均匀分布,动物应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答案:c4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解析:分析题图,、分别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d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解析: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c6.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各阶段的增长率相同b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各阶段的增长率不同,是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的。答案:a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解析:根据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甲乙之间的关系是乙捕食甲,所以其能量流动方向是甲到乙。m点甲种群数量是下降趋势,乙种群数量是上升趋势,所以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信息传递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双向的。两个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变的越来越稳定。答案:d8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a错。第1729天,成虫数量增长逐渐减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b错。第2137天,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d错。答案:c9.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解析: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种群才呈现“j”型曲线;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仍然是“s”型增长;“s”型增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0;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答案:b10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空间的关系d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解析: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最终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因此“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答案:b11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答案:d12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表述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表述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表述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解析: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出生率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a增长型表述。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使幼龄个体数量远大于成、老龄个体数,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a所示的增长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为图c所示的衰退型。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为图b所示的稳定型。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请填写表中和空白之处的内容。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ntn0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_,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表中ntn0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 _。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_ _。解析:构建数学模型的步骤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ntn0t,即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其条件是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等。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求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将题表中等于11.47%1.0147及n0等于3 000、t等于30带入公式ntn0t即可。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如退耕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行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等。答案:(1).数学形式.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3 000(1.0147)30(2)退耕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行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14(14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对其调查研究有利于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三个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5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50尾,其中标记鲫鱼有2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_尾,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份年名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豚草0.30.61.12.13.3狗尾草10.09.286.85.5曼陀罗3.02.11.10.30.1龙葵3.02.00.400灰绿藜3.22.81.71.30.6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 _;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选择物种应坚持的原则是_ _。(3)第三小组调查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情况,下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图中曲线_符合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_点,原因是_ _。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答案:(1)1 875(2)随机取样尽量选择本地物种(3)b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种群数量的恢复能力最强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探究点补充完善类实验的分析与解答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15(12分)(2010江苏卷)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 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_等特性。(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_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3)也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实验步骤: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配制:_。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_。接种与培养:_。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细胞)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_。命题人透析:(1)铜绿微囊藻的生理特性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小,无性繁殖并且世代周期短,因此繁殖速度快。铜绿微囊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与粉绿狐尾藻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会争夺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等。(2)分析实验变量推导实验结果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为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化学物质,因变量是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则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加入的是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实验组是用培养粉绿狐尾藻的玻璃缸中的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其他影响实验的变量(如铜绿微囊藻数量、生长条件等)为无关变量。结果分析:若假设成立,则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实验组铜绿微囊藻生长受抑制。(3)补充完善类实验的解题关键创造对照组和实验组需满足的条件,本实验的关键是配制对照组和实验组所需的培养液,配制的关键是利用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保健按摩师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假肢制作装配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热处理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机械冷加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焊工安全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焊工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0-2025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 《2025游戏账号交易合同书》
- 2026届广东省六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会计岗考试题库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理论考试(公共卫生)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秋季开学教师大会上教学副校长讲话:回到课堂的原点走向教学的深处
- 2025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
- 2025年发展对象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亚马逊运营每周工作汇报
- 2025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 防蚊培训课件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