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练习题_第1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练习题_第2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练习题_第3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练习题_第4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书 信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 辙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二、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1、苏 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欒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辙博闻强识,勤奋好学,少年时就显露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入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2、枢密韩太尉: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二)文章简析枢密韩太尉,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阿谀奉承,而是独从作文之道入手,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三)结构思路第一段: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第二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第三段:进一步申述相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四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四)文史知识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三、文言知识归纳1、正字音称其气之小大( ) 恐遂汩没( )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 ) 出则方叔、召虎( ) 辟邪说,难壬人( ) 亳州( ) 忖度( )( )诞漫( ) 膏泽( ) 苑囿( ) 宫阙( ) 肆无忌惮( ) 仓廪( ) 怨谤( ) 晤面( ) 卤莽( ) 盘庚( ) 胥怨( ) 恤国事( ) 2、通假字(1)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2)辙生十有九年矣 (3)于反复不宜卤莽3、重点实虚词(1)、辙生好为文 (2)辙生十有九年矣(3)、气可以养而致 (4)、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5)、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6)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7)、虽无所不读 (8)虽多而何为(9)、故决然舍去然 (10)然文不可以学而能(11)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1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13)闻一言以自壮4、古今异义(1)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2)慨然想见古之豪杰(3)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 (4)使得优游数年之间(5)于反复不宜卤莽 (6)故今具道所以(7)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8)故略上报(9)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10)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5、词类活用(1)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 (2)周览四海名山大川(3)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4)以膏泽斯民6、特殊句式(1)而辙也未之见焉 (2)闻一言以自壮(3)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4)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5)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 新课标第一网 (6)终必不蒙见察(7)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8)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X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八)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允恭以策干之 干:求见B海贼子孙相袭 袭:继承C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 蹑:窥察D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 据:占据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示杨允恭能以方略剿贼的一组是( )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 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 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流血及袖,容色弥壮 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允恭是汉州绵竹人,出身于豪富之家,年轻时洒脱不拘,有侠气。乾德年间,宋朝军队平定蜀地,杨允恭年仅二十,就能凭借智谋成功地从贼人手中逃离。B姓叶的贼人聚集了五百多人在海上为寇。叶氏被杨允恭的水军斩杀之后,他的余党弃船逃跑,躲进山中,杨允恭伐木开路,把剩下的叶氏余党全部歼灭了。C杨允恭把三路转运的船只、兵卒和所运物品的数量都做了登记,让各个州选择小吏,把他们聚集起来,杨允恭根据数字交给他们任务,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D杨允恭不但自己擅长剿灭贼寇,还教导他的兄弟允升、允元。王小波作乱的时候,允升和允元率领乡里的年轻人合力打败了李自荣,帮助朝廷的军队捉住了李自荣。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3分) (2)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3分) (3)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3分) 上枢密韩太尉书答案2、古今词义党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今义:政党、集团3、重点实虚词(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2)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3)、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4)、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相称(5)、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显现(6)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交游(7)、虽无所不读。虽虽然虽多而何为?虽,即使。(8)、故决然舍去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9)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但是(10)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以:凭借 四、文言文练习5(3分)C(蹑:追踪、追击)6(3分)C(跟剿贼无关,跟方略无关)7(3分)D(“教导他的兄弟允升、允元”没有根据,捉住李自荣的是允升、允元兄弟。)8(1)(3分)率领乡里的年轻人子弟在清泉乡筑起营垒(防备盗贼),被贼捉住,盗贼将要杀他。(得分要点:“寨”,被动句,省略句“将杀之”)(2)(3分)又追到漳州、泉州贼寇停息的地方,把他们先前抢来的男女六十多人解救出来让他们回家。(得分要点:“所”字结构,“夺”,“还”)(3)(3分)在此之前,三路转运使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区域,有时仓库积压太多,但是士兵和船只不能如数供给。(得分要点:“先是”,“廪庾”,“给”)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杨允恭是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杨允恭年轻时洒脱不拘,有侠气。乾德年间,朝廷的军队平定蜀地,盗贼暗地里滋生出来,杨允恭才二十岁,率领乡里的年轻人子弟在清泉乡筑起营垒(防备盗贼),被贼捉住,将要杀他。杨允恭说:“如果你让我活下来,我会帮助你。”贼寇一向知道他是豪富家子弟,于是放了他。杨允恭暗中结识贼寇首领的儿子,天天跟他喝酒赌博,假装不赢,用钱财来满足他,让他窥探贼人。贼寇将要害允恭,贼寇首领的儿子把这件事告诉杨允恭,杨允恭于是逃走。内客省使丁德裕讨伐贼寇到了汉州,杨允恭带简策去求见,被任命为绵、汉招收巡检,贼寇平定后,补授殿前承旨的职务。太平兴国年间,以殿直(皇帝侍从官)的身份管理广州对外贸易事务。从南汉之后,海盗父子相承,规模大的有几百人,各州县深以为苦。杨允恭趁往朝廷运送物品的机会入朝上奏这件事,太宗就命令他做广、连都巡检使。又因为贩卖海盐的贼寇进入岭北,老百姓违反禁令(私自买卖)的人很多,于是请求把大庾县设为军,用官车装盐去卖。皇帝下诏(把大庾县)设为南安军,从此以后违反禁令的人少了。有个姓叶的贼寇,手下有五百多人,在海上为非作歹。杨允恭集聚水军,造轻船,偷袭贼寇的首领,斩杀了他。贼寇余党放弃船只逃跑,躲藏到山谷中,杨允恭伐木开道,把他们都歼灭了。贼寇每遇到风浪巨大的时候,就逃到海上的洲岛之间停息。杨允恭率领士兵渡海追击,把贼寇几乎全部捉拿,贼寇都望风溃逃。又追到漳州、泉州贼寇停息的地方,把他们先前抢来的男女六十多人全都解救出来让他们回家。当时沿江多有贼寇,朝廷命令他管理江南水运,于是捉拿贼寇。到临江军,选健壮的士兵带着小船探访下江贼寇停息的地方,夜里从军城出发,三鼓时,遇到一百多贼寇,和贼寇长时间交战,把他们都消灭了。又快速赶到通州境内追击海贼,贼寇把许多船系在一起,张开帷幕,发射劲弩、短炮。杨允恭兵刃指向的地方,多被帷幕缠绕,炮打中了杨允恭的左肩,血流到衣袖,神色更显勇敢。慢慢地派擅长游泳的人用绳子连着铁钩散乱地投掷,弄坏了帷幕,士兵们争着向前,贼寇跳到水里死掉的有一大半,捉拿了几百人。从此江路没有被抢掠的担忧。在此之前,三路转运使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区域,有时仓库积压太多,但是士兵和船只不能供给,虽然用官钱雇百姓来拉船,可是当地人害怕这种差事,因此每年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