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陵园、故居游记.doc_第1页
宋庆龄陵园、故居游记.doc_第2页
宋庆龄陵园、故居游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宋庆龄陵园、故居游记 美丽城市 阳光故事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八十周年的日子,我和妈妈参观了宋庆龄陵园和宋庆龄故居。第一站是位于宋园路上的宋庆龄陵园。陵园占地152亩,内有宋庆龄墓、宋庆龄雕像、宋庆龄纪念碑、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庭园里没什么人,显得十分清静。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我在园内寻找着照相的题材建筑。可这偌大的园子里似乎没什么房子,净是一片葱绿。我不禁苦笑,呵,看来,这次任务完不成了。无奈的我抱怨了句:“连个有天花板的地儿都没有,扫兴。”妈妈笑了,“建筑不仅指房屋,还有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咳,看来是我无知了。就这样,植物们也被划入被拍对象之内:幽静的路,高耸的树,照映在路上的光斑,倒也符合陵园主人的性子,静逸的感觉充斥在每一寸绿意中。渐渐的,我们走到了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白灰色的外墙和黑色的门无不透露着她的严谨。人在这建筑里,想必心也会变得平静吧。在里面浏览了一番,也没记住多少有关宋庆龄的事,但对她的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正直,和蔼,爱国,好学等等褒义词汇都可以用在她身上。从馆里出来,经过右边的植物区,踏上那僻静的林间小道。走在稍显不平的石板上,伴随着虫鸣声,悠闲地往回走。时不时会有些小虫子叮在我的脚和胳膊上,真痒,不过,这正是陵园自然的体现。出了陵园,我回过头,深深望了望这宁静的园子,才发现自己已被它吸引。或许,在这喧嚣烦闹的都市里,很难有一处像这里一般的僻境了吧。我们向第二个目的地宋庆龄故居进发。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生活的地方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主楼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1948年国民政府将此宅院拨归宋庆龄居住,也是她招待国内领导人和外国来宾的场所。相比较陵园,故居的面积小了,规矩却多了:不许拍武警的照片;进主居室参观要穿鞋套;根据门票上的时间进博物馆参观这屋檐下的工作人员都以一百二十分的认真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比起这份严谨的心,那些琐碎的条条框框也算不了什么了。走进宋庆龄生前居住的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股霉味。妈妈说这是香樟的味道。也许是,抑或不是。我很喜欢这味道,淡淡的,比摩登小姐们用的香水好多了。前头的解说员带着半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声音也放得很轻。后头还跟着一位工作人员,弯着腰低着头,细心地在地毯上搜寻参观者留下的“蛛丝马迹”,然后拾起它们,攥在手里。我无意中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在结束了参观后,又看到他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不经意的小举动,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宋庆龄居室里的摆设也很有讲究。让外国来宾增添亲切感的异国饰品,比普通沙发矮半截的椅凳,赠送给李燕娥女士的友谊纪念相册以及那份晚来的檀木嫁妆,见证了她的重情义和善解人意。既然是参观,就要留点纪念,也就是买些纪念品咯。香樟,和平鸽,说起宋庆龄就会想到它们。我一眼就相中了一份书签:以香樟叶为主体,尾端挂有小巧的和平鸽挂饰,整个书签都是金属质地,相当精致。在礼品店工作的伯伯是个和蔼的人,笑着向我们介绍书签的含义,并演示这特制书签的用法。真是个随和的人。主居室后方有一大片绿地,这是她招待客人们用餐、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走进这里,悦耳的鸟鸣,成片的香樟,嫩绿的草坪一切映入你的眼帘,仿佛她还在这里,与客人们愉快的交谈、和孩子们快乐的嬉戏,都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感触良多:这些生活在宋庆龄故居檐下的人们,或严谨,或和蔼,在我看来,他们身上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