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探伤操作规程(总).doc_第1页
无损探伤操作规程(总).doc_第2页
无损探伤操作规程(总).doc_第3页
无损探伤操作规程(总).doc_第4页
无损探伤操作规程(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连轧分厂在线漏磁探伤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二连轧分厂在线漏磁探伤设备的操作规程2 管理内容21 开机211 开主气源及各点气源,并调节至适当气压。212 开电控柜电源,仪器柜电源,横向漏磁计算机纵向漏磁计算机电源,开操作台电源.213 运行计算机软件,包括纵向漏磁,横向漏磁及组合探伤结果三个软件。 214 开吸灰装置。22 换规 221 根据所探伤钢管规格从存贮的参数中调用相应的参数,若参数表中无相应的参数,则重新设定纵横向漏磁参数菜单中的钢管外径,壁厚等参数。 222 更换横向漏磁探伤主机的导套,探头。并调节探头位置。 223 更换纵向漏磁探伤主机的极靴。并调节探头和极靴位置。224 调节喷枪支架的中心线及喷枪位置。并检查喷枪工作状况是否正常。225 调节探伤主机平台高度及压轮高度。 226 调节上料台架挡料器位置,更换挡料圈。 23 样管调试 231 按要求进行纵向漏磁探头平衡,然后在正常探伤的速度下运行钢管,并调节探伤参数,使纵向内外槽伤刚好报警,且能检出孔伤。 232 按要求进行横向漏磁探头平衡,然后在正常探伤的速度下运行钢管,并调节探伤参数,使横向内外槽伤刚好报警,且能检出孔伤。 233 调节退磁电源参数,使正常探伤状况下钢管的剩磁小于20高斯。 234 检查缺陷标记状况,保证打标的准确性。3 产品探伤 31 在2. 3的基础上 ,将纵横向漏磁探伤的主增益提高2dB,进行正常的产品探伤。32 在探伤中,信号低于报警电平的则判为经漏磁探伤合格;信号高于或等于报警电平的则判为钢管上存在缺陷,并进一步判定缺陷的类型及位置,然后在钢管上做好相应的标记。33 探伤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标记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否则要及时停车检查恢复。34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35 每次交接班时,换规时,探伤完成时及同一种钢管连续探伤4小时后都要用样管校验设备,校验时若发现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自上一次校验后,所有探过的钢管都应在设备重新校验后重新探伤。36 按炉批号作好探伤原始记录,并填报签发探伤报告单,操作者应具有EMI 级以上探伤资格等级,签发报告人员应具有EMI 级以上探伤资格等级。37 记录好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每次设备校验情况。38 关机。所有探伤工作完成后可进行关机381 停辊道,停纵向漏磁旋转主机,停吹灰装置。382 退出探伤软件程序。383 关操作台电源,计算机电源,仪器柜电源,电控柜电源。384 关主电源。384 搞好操作室、主机及周围场地卫生。 二连轧分厂离线超声探伤操作规程3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二连轧分厂离线超声探伤设备的操作规程4 管理内容2.1 开机2.1.1 开启循环水系统及藕合水。2.1.2 开主气源及各点气源,并调节至适当气压。2.1.3 开电控柜电源,仪器柜电源,操作面板电源,计算机电源,2.1.4 运行超声探伤计算机软件。 2.1.5 检查标记装置,确保标记装置工作正常。2.2 换规2.2.1 根据被探钢管的规格及产品标准或流程卡要求选择合适的探伤模式,并从存贮的参数文件列表中调用与被探钢管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参数文件,改写公称外径,壁厚上限、壁厚下限、公称壁厚、螺距、转速等数据。2.2.2 更换超声探伤主机的滑动支架及挡水板。2.2.3 更换预湿装置的密封圈。2.2.4 调节喷枪位置,并检查喷枪工作状况是否正常。2.2.5 调节探伤主机高度、预湿装置高度、压轮高度和角度以及辊道螺距、角度和转速。2.2.6 选择正确的上料方向,并根据所探伤钢管的规格调节上料台架挡料器的位置。 2.3 样管调试2.3.1 壁厚测量:将调试样管送入超声主机中,调节壁厚测量的起始闸门及测量闸门的位置、宽度及闸门阈值,适当调节横向探头模块角度,直至得到稳定、准确的壁厚值为止。2.3.2 把调试样管送入超声主机,并逐个把探头模块对准样管的外伤,调试探头模块倾角,使外伤信号尽可能高,调节好外伤闸门起始的位置,宽度及报警电平高度,再逐个调节仪器对应该探头模块各探头通道的增益平衡,使各通道刚刚报警为止。再逐个把探头模块对准样管端部同类型的内伤,调节好内伤闸门的起始位置、宽度及报警电平高度,再逐个调节仪器对应该探头模块各探头通道的增益平衡,使各通道刚刚报警为止。按上述要求再逐个调试其它探头模块和其它类型的人工缺陷。2.3.3 分层测量:将调试样管送入超声主机中,并把横向探头模块对准样管的分层缺陷,调节分层测量的起始闸门及测量闸门的位置、宽度及闸门阈值,直至能稳定、准确地测量分层缺陷为止。2.3.4 样管以正常探伤速度穿过超声主机,再次调节各通道的探伤灵敏度,直至样管连续三遍穿过主机时,样管上所有人工槽伤都能刚刚报警,且综合性能指标达到YB/T40822000的要求为止。2.3.5 检查缺陷标记状况,保证打标的准确性。3. 产品探伤 3.1 在2. 3的基础上 ,将纵向、横向、斜向各通道的增益提高2dB,进行正常的产品探伤。3.2 在探伤过程中,信号低于报警电平的则判为经超声探伤合格;信号高于或等于报警电平的则判为钢管上存在缺陷,并进一步判定缺陷的类型及位置,且在钢管上做好相应的标记。3.3 探伤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标记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否则要及时停车检查恢复。3.4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3.5 每次交接班时、换规时、探伤完成时及同一种钢管连续探伤4小时后都要用样管校验设备,校验时若发现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自上一次校验后,所有探过的钢管都应在设备重新校验后重新探伤。3.6 按炉批号作好探伤原始记录,并填报签发探伤报告单,操作者应具有UT-级以上探伤资格等级,签发报告人员应具有UT-级以上探伤资格等级。3.7 记录好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每次设备校验情况。3.8 关机。所有探伤工作完成后可进行关机3.8.1 停辊道,停水。3.8.2 退出超声探伤软件程序。3.8.3 关操作台电源,计算机电源,仪器柜电源,电控柜电源。3.8.4 关主电源。3.8.5 搞好操作室、主机及周围场地卫生。 管加工分厂电磁超声探伤操作及维护规程1、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管加工分厂电磁超声探伤的操作及维护。2、探伤前准备工作2.1 将两操作台上“自动-手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2.2 开启电控柜上主电源(钥匙开关),探伤操作台得电。2.3 开启仪器柜内净化电源(置于“工作”位),开启探伤仪预热15分钟。2.4 检查各液压缸,确认进出油阀门已开,并打开探伤机上气阀。2.5 检查各接近开关是否正常。2.6 将液压站“远程-本地”转换开关置于“远程”、在4CS-1CT操作台上开启1#2#主泵。2.7 根据需探钢管规格更换探头,其中四个纵向探头只需更换探头框及探头,而四个横向探头则要更换整个探头体。2.8 按下探伤操作台上的探头上升按钮(两个绿色按钮)确保钢管移送至托辊时不会撞探头,将托辊上升至探伤位置,然后将样管移上托辊。2.9 将探头下降 ,以探头压下时刚好能压在钢管上为宜。2.10 分别来回开动左右探伤小车,检查并确认探头架上所有光电开关工作正常。2.11根据被探钢管的最大长度,调整探伤车梁上光电开关反射板位置,确认光电开关工作正常,左右小车各探半部分钢管。2.12检查打标喷枪是否堵塞,检查储漆罐中有无油漆。3、样管调试3.1 在样管上找到纵向外伤位置并作好标记,将右车的纵向探头压在标记位置上。3.2 按下托辊旋转按钮(正转或反转均可),调节转速,使钢管慢速旋转。3.3 按下右车纵1磁化钮,在仪器柜上调节磁化电流(电流不超过4A及工作频率旋钮,使透过波波形良好。调节探伤仪上扫描旋钮,使显示的波形为始波,1次透过波,2次透过波。3.4 停止托辊旋转,使伤波信号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上, 再调节工作频率,使伤波信号幅度最大,噪声尽可能小。注意:探头在加磁的情况下,不能静止停在一个地方的时间过长,以免烧坏探头或钢管,也不能在探头末落在钢管上时加磁,以免烧坏探头。3.5 把衰减器打到最大,调节器报警闸门的位置和宽度,使闸门1位于始波和1次透过波之间,闸门2位于1次透过波和2次透过波之间,并使闸门位置及宽度适中,以保证探伤时的覆盖率及信噪比。3.6 使钢管慢速旋转,然后调节衰减和报警幅度使伤信号刚好报警。3.7 按1至6调整好右车纵向探头2。3.8 将右车横向探头对准横向缺陷,压下探头,加磁化电流最大不超过4A,调整工作频率,使伤信号幅度达到最大,噪声信号尽量小。3.9 左右来回走动小车,观察伤信号的变化情况,将报警闸门调整到伤信号幅度差别不大的区域(相差不超过3dB)且闸门宽度对应的区域不小于探伤时的螺距。3.10 走动小车使伤信号落在闸门之内,调整衰减器及报警幅度,使伤信号刚好报警。3.11 按同样方法调节好右横二通道。3.12 将右车移到内伤端观察各通道中内伤信号,调节增益或衰减,使内伤信号报警。3.13 按同样 方法调整好左车上各探头及对应的通道。3.14 根据钢管规格按下表调节好螺距。规格607389114127133159螺距4/11*L4/9*L4/7*L4/5*L4/5*L4/5*L4/3*L螺距145177228320320320533注:a表中L为两个纵向探头的中心距离,要求左右车一致。 b螺距设定误差为理论值的5%。3.15 抬起各探头,停止托辊旋转,降下托辊,将样管沿运输辊开至后部,并吊走样管。4、探伤4.1根据需探钢管长度调整横梁上反射板位置,使两端反射板间的距离大于所探钢管长度,并使中间反射板大至位于钢管中部。4.2 开吸灰系统。 4.3 钢将左车开至中间反射板右边,右车开至轨道最右端。4.4 管上台架散捆后开启辊式运输链,降下上料台架挡料器,使钢管沿运输链前进至探伤机前, 调整档料块,确保每次上料能且只能上一支钢管。4.5 将4CS1CT操作台上“自动-手动”置于“自动”,探伤操作台上“自动-手动”也置于“自动”并按下绿色“启动”按钮,这时即可进行钢管自动探伤。4.6 每批钢管探完后及时吊走伤管,合格管进入下一工序。4.7 按要求填写探伤报告单,并做好原始记录。4.8 按GB/T5777-1996要求每隔4小时用样管校验设备及仪器若正常,则继续探伤,否则本次校验前的钢管必须重探。4.9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能远离操作室,必须密切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紧急情况,立即按急停开关,一般情况,及时停车检查。5、关机5.1 所有钢管探完后可进行关机程序。5.2 关机时先按下探伤操作台上“停止”按钮,然后将“自动”改为“手动”4CS-1CT操作台上“自动”转为“手动”。5.3 停托辊旋转, 关磁化电源,关仪器电源。5.4 停辊式运输链,将上料台架档料器上升,关吸灰系统,关1#2#主泵。5.5 将仪器柜内净化电源充电,充电12小时后,置于“关”。6、维护与保养6.1探头在加磁的情况下,不能静止停在一个地方的时间过长,以免烧坏探头或钢管,也不能在探头未落在钢管上时加磁,以免烧坏探头。6.2 生产前,要空试车。检查拉杆、翻板、辊道、气缸、油缸运动是否灵活,是否准确。6.3 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通知设备部,查明原因,并确定是否继续工作。6.4 反对超载、盲目加快生产速度。前后钢管必须保持合理距离。6.5 下班前,要搞好清洁卫生。6.6 维修工对各减速箱、轴承座进行润滑检查、操作工对各滑动面加油。管加工分厂管端磁粉探伤操作及维护规程1、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管加工分厂管端磁粉探伤操作及维护。2、准备工作2.1、合上总电源,然后用钥匙开关开启控制电源。2.2、开供气源,检查并确认各供气点压力达到要求。2.3、按“急停复位”钮,然后开磁悬液循环泵。2.4、检查磁悬液浓度。2.4.1、在操作室内按“喷淋”钮,约30秒,以冲洗管道中沉积的磁粉,并使水箱中的磁悬液能充分搅拌。2.4.2、往磁悬液沉淀管中注入100毫升磁悬液,沉淀30分钟以上后观察磁粉沉淀情况,沉淀的磁粉应在24小格之间,否则应加磁粉或加水重新调配磁悬液,使其浓度达到规定范围。2.4.3、也可用磁悬液浓度测试块来测定磁悬液浓度及磁粉的有效性。方法为:在磁化站喷淋处往测试块上充分喷淋磁悬液,然后在紫外光下观察测试块上磁痕图形,并与标准图形比较,若有90%以上图形符合,则表示磁悬液浓度及磁粉有效性良好,否则应添加磁粉或排空磁悬液后重新配制。2.4.4、磁悬液浓度低于1.5格/100ml时,浓度传感器会给出报警信号,此时添加磁粉。2.4.5、每班接班时应测定磁悬液浓度,之后每工作4小时重测一次。2.5、紫外线光强测定,在开灯后35分钟后光强升至稳定值后进行。紫外光峰值(距灯380mm处)应在5000左右,在检验处(钢管表面)应在2000以上,若光强下降,首先用干净抹布擦试滤光片,若还不能达到要求则需更换灯管。注意:不可直视紫外线,若滤光片破损应立即关灯更换滤光片。3、调试3.1、根据所探钢管规格调整平台高度,并选用合适的芯棒(内径在3750之间用小芯棒,内径在50以上用大芯棒)。3.2、将“自动手动选择”置于手动,“退磁”置于OFF,“可靠磁化”置于OFF,然后将钢管移至磁化位。3.3、在操作室内依次按“磁化站前进”“压头压下”“芯棒张开”。3.4、在电器柜上按“磁化预设置”同时调节AC、DC值,并同时测量纵向横向磁场强度,场强值应在30A/cm以上,完成后按“芯棒闭合”“压头上升”。3.5、将“退磁”置于ON,设置退磁电压,将“自动手动选择”置于自动,然后按“磁化预设置”,待工作周期完成磁化站后退到位后测量剩磁场强度,此值应在5A/cm以下,否则,需调节退磁电压,重新进行磁化退磁等过程,再测量剩磁直至剩磁达到规定范围。3.6、在钢管表面贴稳标准试片,再次进行磁化退磁过程,在紫外光下应能清楚地观察到试片上的条纹,否则应重新设置磁化退磁参数,完成设置后将钢管移送至收集料筐。4、探伤4.1、将“自动手动选择”置于自动,“退磁”置于ON,“可靠磁化”置于ON,探伤操作室内“自动手动”转为“自动”。4.2、钢管经齐头组排后,依次经过左端磁化,左端荧光检测,三路定位辊,右端磁化,右端荧光检测,分选等工位,最后至收集料筐。4.3、待一批钢管探完后开出探伤报告单,并吊开钢管,然后进行下一批钢管探伤。4.4、待所有钢管探伤完成后可关机。5、关机5.1、将“可靠磁化”转为OFF,“退磁”转为OFF,“自动手动选择”转为手动,关磁悬液循环泵。5.2、关钥匙开关,断开主电源,关气源。6、维护与保养6.1 定期检查循环泵系统压力是否正常.6.2 每天检查紫外线灯发光是否正常.6.3 定期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泄露.6.4 各机械传动部分要定期进行润滑.USIROT140-SE离线超声波探伤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89连轧分厂离线超声波自动探伤的具体调试规程。2. 管理内容2.1 接班时,打开气源并用钥匙开关打开主操作台上的电源,仔细检查设备状况。2.2 每班班前,必须用香蕉水清洗标记装置,确保标记装置正常工作,油漆罐中油漆 粘度要适中,油漆量不能超过油漆罐高度的三分之一,检测过程中标记装置工作不正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清洗,确保标记装置正常工作,因待料或其它原因,停机10分钟以上,重新开始检测前,也必须检查标记装置。2.3 根据被检钢管的产品标准(特殊要求的按流程卡的要求)确定探伤等级及探头配置,检查送检钢管是否符合送检条件。2.4 根据被检钢管的规格选择相应的导套,密封圈对主机进行换规,并调节好三抓及主机平台高度。2.5 探头模块调节2.5.1 开启百分表,把百分表的测杆完全插入主机下面的校准孔中复位至零后抽出,此时百分表的读数应为-45.63mm。2.5.2 逐个调节探头模块,把百分表测杆输入探头模块的测量孔中,调节探头模块水程距离,直至百分表显示值为被检测钢管半径值为止。主机中所有探头模块的距离相差不得大于0.02mm。2.6 调入与被检规格相同或相近的调试参数作为当前参数。2.7 开启藕合水,把调试样管送入超声主机,并逐个把探头模块对准样管中部的外伤,调试探头模块倾角,使外伤信号尽可能高,调节好外伤闸门起始的位置,宽度及报警电平高度,再逐个调节仪器对应该探头模块各探头通道的增益,使各通道刚刚报警为止。再逐个把探头模块对准样管端部内伤,调节好内伤闸门的起始位置、宽度及报警电平高度,若各探头内伤信号的幅度与外伤信号的幅度相差大于4dB,则再适当调节探头模块的倾角,反复进行调试比较,直至内、伤信号的幅度相差不大于4dB为止,按上述要求再逐个调试其它探头模块。2.8 开启旋转机至正常,探伤转速(在重复频率为13KHZ 时,主机正常探伤转速为n=388+27543/D n:rpm D:为被检钢管直径mm,正常探伤速度为V=0.6n,V:mm/s n:rpm),把样管上的内、外人工伤分别对准各探头模块,并再次调节内、外伤闸门的起始位置、宽度及报警电平高度(内、外伤闸门必须连成一片)及各通道的探伤灵敏度,使各个通道刚刚报警为止。2.9 样管以正常探伤速度穿过旋转主机,再次调节各通道的探伤灵敏度,直至样管连续三遍穿过主机时,各通道都能对样管上所有人工槽伤刚刚报警,且综合性能指标达到YB/T40822000的要求为止。2.10 再把各通道的探伤灵敏度提高2dB,把仪器、控制系统转入自动探伤状态,对被检钢管进行探伤检验。3. 产品探伤3.1 在钢管探伤过程中,仪器不报警则钢管判为经超声探伤合格,若出现报警,则判定缺陷的类型及位置,并在钢管上作好标记。3.2 每批钢管探伤前后或连续探伤时每隔4个小时及每次开机前,均需用样管校验设备,若在重新校验时,发现设备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应重新对已探钢管重探。3.3 在探伤过程中,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钢管的探伤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必要时可打印出调试参数,波形及探伤状态,每探完一批后由当班级人员签发探伤报告。3.4 探伤结束后,操作面板置于设置模式,仪器转换为调试模式,再关掉仪器、计算机电源、气源。维修、检修时要关掉控制系统电源(维修主机探头模块时,要开启控制电源及仪器电源,但必须用钥匙开关关掉旋转主机)。3.5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3.6交班前必须搞好设备卫生(包括超声主机的内部卫生),如实填写好交接班记录。下个班不使用离线超声探伤设备时,则必须把油漆罐中的剩余油漆倒出来,并用香蕉水把油漆罐、喷枪等清洗干净。89分厂3#线探伤操作规程一、范围本规程规定了89分厂3#线探伤设备和操作面板和涡流探伤仪器、漏磁探伤仪器的操作、调试规程。二、操作面板、调试规程1、仪器选择和分选状态 按K6:Test equipment(检测仪器),设定所需的仪器:Defectement(涡探)Rotomat(漏磁)、Demage(退磁)以及分选信号。若要用到该仪器,则使用“shift+”键使所需用的设备处在“active”(开启)状态,而不用的设备处在“passive”(关闭)状态,并按“Enter”确认。对于分选信号,正常探伤时,它应处在“all auto”状态。2、自动调平台及三爪。 按K4:Dimensionsetting(尺寸设计)输入被测钢管外径,按Enter键确认然后选择“Automatic”(自动)尺寸设置,此时K7灯应闪烁,按K7显示:“running”信息尺寸设置完成时,面板上显示信息“OK”,表明已设置完毕。(注:若使用Rotomat时,直径输入应与Rotomat仪器认定一致,否则报故障)。3、 辊道运行设定必须“Manual”(手动)“Automatic”(自动)状态,辊道才会运转,按K12:“Transport Setting”(运行设定)输入检测速度,在第二屏输入反转速度。按F2、F4、F6可分别选择运输辊道。(注:若选择Rotomat仪器,则检测速度由Rotomat仪器决定)三、涡流仪器操作、调试规程1、 若仪内部数据库中有被检钢管规格、品种的探伤参数,则进行如下操作:11 在状态中选择set up操作模式中操作;12 在library中找到相应的规格参数组调用;1 3 用样管对仪器进行校验,使涡流综合性能满足YB40832000标准的要求为止;2、 若仪器内部数据库中无被检钢管规格、品种的探伤参数,则:2 1 使仪器处于setp操作模式;22 点击setting图标选择quick菜单中设置探伤参数组、文件名、速度、外径、壁厚、探头有效宽度、头尾切除长度、频率、灵敏度、被检钢管长度等。23 设置样管长度标尺为4.5M。24 样管以正常探伤速度穿过涡流主机,调整涡流探伤仪各参数,使性能指标达YB40832000标准的要求。25 点击setting图标选择library存入新规格、品种的参数。26 在2.4的基础上提高2dB,在Test状态下正常探伤。四、漏磁探伤仪器操作、调试规程1、 开启漏磁探伤功能块,依据探伤规格换好漏磁导套,调好三爪。2、 测量好样管长度及人工伤在长度上的尺寸。3、 打开漏磁仪器探伤窗口,并设定好相关参数(磁化电流、探伤速度、旋转速度等)。4、 在参考模式下用人工伤调整仪器参数。5、 在调试好后回到检测模式下正常探伤。(注:调好的参数可以保存起来,下次换规时即可调用)。 五、产品探伤 1、根据所探钢管规格调节挡料器位置,更换挡料圈。2、 在钢管探伤过程中,仪器不报警则钢管判为探伤合格,若出现报警,则判定缺陷的类型及位置,并在钢管上作好标记。3、钢管探伤前后或连续探伤时每隔4个小时及每次开机前,均需用样管校验设备,若在重新校验时,发现设备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应重新对已探钢管重探。4、在探伤过程中,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钢管的探伤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必要时可打印出调试参数,波形及探伤状态,每探完一批后由当班级人员签发探伤报告。5、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FORSTER DS2000钢管涡流探伤仪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08分厂、89连轧分厂3#线FORSTER DS2000钢管涡流探伤仪的操作规程2、管理内容21 打开电源、气源、磁饱和电源、显示器,仪器自动进入操作界面。22 点击DTEST进入主窗口,在Dialog对话框选择Setup模式。23 选择library查找被检钢管的探伤参数。231 若仪器数据库中已有待检钢管的参数,可直接调用。232 若仪器数据库中没有待检钢管的参数,则点击setting选择quick菜单设置参数(文件名、速度、钢种、外径、壁厚、频率、滤波、灵敏度、被检钢管长度、标记开关)。233 设置样管长度标尺为4.5m。234 用样管对仪器进行校验,调整好探伤主机同心度、夹持器大小,调整仪器各参数,使性能指标满足YB/T40832000标准要求。24 点击setting选择library存入新规格、品种的参数。25 打开交直流退磁电源,调整到合理参数,使退磁后的钢管剩磁最小。26 在234的基础上提高2dB进入TEST正常探伤。3、产品探伤31 在钢管探伤过程中,仪器不报警则钢管判为经涡流探伤合格,若出现报警,则判定缺陷的类型及位置,并在钢管上作好标记。32 每批钢管探伤前后或连续探伤时每隔个小时及每次开机前,均需用样管校验设备,若在重新校验时,发现设备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应重新对已探钢管重探。33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34在探伤过程中,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钢管的探伤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必要时可打印出调试参数,波形及探伤状态,每探完一批后由当班级人员签发探伤报告。 35探伤结束,依次关探伤仪、磁饱和电源、退磁电源,最后关操作台电源及总电源。89分厂管端电磁超声探伤操作规程1、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89分厂管端电磁超声探伤的操作。2、探伤前准备工作2.1 将两操作台上“自动-手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2.2 开启电控柜上主电源(钥匙开关),探伤操作台得电。2.3根据需探钢管规格更换探头,其中纵向探头只需更换探头框及探头,而横向探头则要更换整个探头体。2.4 将样管移上托辊,将探头压下 ,确保探头压下时能压在钢管上。3、样管调试3.1 在样管上找到纵向外伤位置并作好标记,将右车的纵向探头压在标记位置上。3.2 按下托辊旋转按钮(正转或反转均可),调节探头行走速度,使螺距合适。3.3 按下磁化钮,在仪器柜上调节磁化电流(电流不超过4A)及工作频率旋钮,使透过波波形良好。调节探伤仪上扫描旋钮,使显示的波形为始波和1次透过波。3.4 停止托辊旋转,使伤波信号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上, 再调节工作频率,使伤波信号幅度最大,噪声尽可能小。注意:探头在加磁的情况下,不能静止停在一个地方的时间过长,以免烧坏探头或钢管,也不能在探头未落在钢管上时加磁,以免烧坏探头。3.5 把衰减器打到最大,调节器报警闸门的位置和宽度,使报警闸门位于始波和1次透过波之间,并使闸门位置及宽度适中,以保证探伤时的覆盖率及信噪比。3.6 使钢管旋转,然后调节衰减和报警幅度使伤信号刚好报警。3.7 将右车横向探头对准横向缺陷,压下探头,加磁化电流最大不超过4A,调整工作频率,使伤信号幅度达到最大,噪声信号尽量小。3.8 左右来回走动小车,观察伤信号的变化情况,将报警闸门调整到伤信号幅度差别不大的区域(相差不超过3dB)且闸门宽度对应的区域不小于探伤时的螺距,调节闸门宽度,确保端部信号不落在闸门。3.9 走动小车使伤信号落在闸门之内,调整衰减器及报警幅度,使伤信号刚好报警。3.10 将样管移送到下一工作位,按同样方法调节另一端仪器。3.12 抬起探头,停止托辊旋转,吊走样管。4、产品探伤4.1 调整挡料器,确保每次上料一支。4.2 手动上料一支,将“纵向横向复合”开关置于需要位置,将“手动自动”置于自动位置,按下“自动启动”。4.3各通道提高2dB,开始探伤。4.4 探伤时如有报警,在静态时应能在报警处找到伤波,否则为误报,如有误报应检查探头,耐磨块,接地线等。4.5 在钢管探伤过程中,仪器不报警则钢管为经电磁超声探伤合格,仪器报警则钢管为可疑品,设备会自动打标,纵向伤标白漆,横向伤标黄漆。4.6 每批钢管探伤前后或连续探伤时每隔4个小时及每次开机前,均需用样管校验设备,若在重新校验时,发现设备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应重新对已探钢管重探。4.7 在钢管探伤过程中,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钢管探伤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每探完一批后由当班级人员签发探伤报告单及原始记录。4.8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4.9 探伤结束后,依次关探伤仪、电脑显示器、仪器柜电源,最后关操作台电源、气源。4.10 搞好交接班卫生、如实填写好交接班记录。89分厂管体电磁超声探伤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89分厂管体电磁超声探伤设备的调试规程。2、管理内容 2.1将操作台上“自动手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 2.2打开操作上电源总开关、气源,再开启仪器柜内电源,开启探伤仪、电脑、显示器预热15分钟。 2.3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不正常应及时维修好,检查漆罐是否正常,不正常应更换漆罐。 2.4根据被检钢管的规格、材质选择相应的样管、探头。 2.5调整主机、压轮高度,夹持器大小至适当位置。 2.6如需钢管螺旋前进,应调整辊道偏角,将样管吊上辊道,调整辊道偏角使样管旋转螺距为400/(n+0.25)mm。其中n可取1,2,3,4,5,6, 2.7将样管开到纵向检测主机前,调节主机及定心装置,使样管处于主机中心位置,将探头调节至压下时刚好能压在钢管上为宜。 2.8将样管开到横向检测主机前,调节主机及定心装置,使样管处于主机中心位置,将探头调节至压下时刚好能压在钢管上为宜。 2.9调整压轮,使压轮压下时刚好接触钢管表面为宜。2.10 样管调试2.10.1在样管上找到纵向外伤,纵向内伤并做好标记,分别置于纵向探头位置。2.10.2按下纵向探头及磁化电源钮,在仪器柜上调节磁化电源(电流不超过4A)及工作频率,使透过波波形良好,并调节闸门位置及宽度,使闸门位于始波及1次透过波之间,并使闸门位置及宽度适中,以保证探伤时覆盖率及信噪比。2.10.3调节衰减器及工作频率,使内伤、外伤信号幅度基本接近,调节报警幅值为刚好报警。2.10.4按2.10.12.10.3调整好纵向探头。2.10.5如需检测横向伤,应在样管上找到横向外伤,横向内伤并作好标记,分别置于横向探头位置。2.10.6按下横向探头及磁化电源钮,在仪器柜上调节磁化电源(电流不超过4A)及工作频率,使内伤、外伤信号幅度接近,并调节衰减器及报警幅值为刚好报警。2.10.7调节闸门宽度,确保端部信号不落在闸门。2.10.8按2.10.52.10.7调整好横向探头。2.10.9调节各接近开关位置,使盲区200mm。2.10.10抬起各探头,停止辊道,卸下钢管至管理区。3、产品探伤3.1调整挡料器,确保每次上料一支。3.2手动上料一支,将“纵向横向复合”开关置于需要位置,将“手动自动”置于自动位置,按下“自动启动”。3.3 各通道提高2dB,开始探伤。3.4探伤时如有报警,在静态时应能在报警处找到伤波,否则为误报,如有误报应检查探头,耐磨块,接地线等。3.5在钢管探伤过程中,仪器不报警则钢管为经电磁超声探伤合格,仪器报警则钢管为可疑品,设备会自动打标,纵向伤标白漆,横向伤标黄漆。3.6每批钢管探伤前后或连续探伤时每隔4个小时及每次开机前,均需用样管校验设备,若在重新校验时,发现设备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应重新对已探钢管重探。3.7在钢管探伤过程中,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钢管探伤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每探完一批后由当班级人员签发探伤报告单及原始记录。3.8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 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解决。3.9 探伤结束后,依次关探伤仪、电脑显示器、仪器柜电源,最后关操作台电源、气源。3.10 搞好交接班卫生、如实填写好交接班记录。89分厂1#和2#在线探伤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89分厂1#和2#在线组合无损检测设备操作规程。2、管理内容2.1 打开气源并用钥匙开关打开主操作台上的电源。2.2 接班时或检测过程中标记装置工作不正常时,必须清洗标记装置,确保标记装置正常工作,油漆罐高度的三分之二,要正确使用高压调阀,工作枪油漆罐表压在1.52.5bar之间。2.3 根据被检钢管的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选择涡流分钢、涡流探伤、漏磁探伤、超声测径、测厚等相应主机功能。没选用的功能主机拉出或推出线外并锁紧(1#超声主机不能推出线外,但必须保证导套大小合适,探头距钢管表面距离足够远,以确保超声主机、探头模块不致被撞坏,2#线超声主机推出后,必须装上过渡辊)。2.4 根据被检钢管的规格选择相应的探头、导套、密封圈对主机换规,超声、漏磁主机换规时,操作台上的安全钥匙必须置于关的位置。打开涡流主机的冷却水,检查探伤前辊道上的限料挡圈,根据被检钢管尺寸调节挡圈的大小。2.5 操作面板打到设置模式,输入被检钢管规格并确认,等设备自动调整完规格后,输入合适的探伤速度及手动走管速度。2.6 开启主计算机电源及所选功能主机仪器电源,待主计算机完成自检后进入探伤应用程序,并选中相应主机仪器功能块,调用仪器参数及计算机中相应规格品种的数据库。注:启动涡流探伤功能块后磁饱和电源应自动开启,否则应重新启动。2.7 涡流分钢调试2.7.1 设置好仪器中有关探头、检测速度等设置参数。2.7.2 若仪器中没有现存参数,则把一根被检钢管放入分钢探头中调试仪器,选择出最佳分钢频率及谐波分量。2.7.3 若仪器中没有现存参数,至少过六根被检钢管来校验仪器统计范围。2.7.4 把仪器转换为检测模式。注:具体调试方法见MAGNATEST分钢仪技术操作规程2.8 涡流探伤调试2.8.1设置好仪器中有关探头、检测速度等设置参数。2.8.2 用样管调试好仪器参数及磁饱和电流档位。2.8.3把仪器转换为检测模式。注:具体调试方法见DEFECTOMAT钢管涡流探伤仪技术操作规程2.9 漏磁探伤调试见ROTOMAT漏磁探伤仪技术操作规程2.10 超声测径测厚调试2.10.1 在第一根被检钢管的合适位置,量出该截面的平均外径值,并以此值设置、校验仪器。2.10.2 检测过程中若橡皮密封圈漏水严重,必须及时更换。注:具体调试方法见USIROT140GEO在线超声测径测厚仪技术操作规程2.11 1#线还必须用被探钢管调节好输出夹送辊高度。2.12 所有主机、仪器调试好后,在操作面板上开启打标装置,并转入自动探伤模式进行自动探伤。2.13 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远离设备,要时刻注意设备及仪器运行状态,发现问题要及时检查解决。在紧急情况下,可按紧急停车按钮。紧急情况解除后,要立即拉出紧急停车按钮。2.14 每批钢管探伤结束后,要填写好探伤原始记录并由当班级人员签发在线组合无损检测报告单,且把探伤统计结果存入主计算机相应数据库中。2.15 换规时,要在主计算机上关闭所有开启的功能块,并按本规程的2.3至2.12条重新调试。2.16 探伤结束后,操作面板置于设置模式,并关掉主计算机上的功能块,维修、检修或停产时才关掉所有仪器及主计算机、操作台电源。2.17 交班前必须搞好设备卫生,记录当班设备运行状况。交班时要向下一个班的接班人员交待好设备状况及生产情况。USIROT140-GEO在线超声测径测厚仪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89连轧分厂在线超声测径测厚仪具体调试规程。2. 管理内容2.1 调节好示波器的扫描时间、电压档位、触发模式等。2.2进入仪器的设置菜单(setup),按F9键,把光标移至与被检钢管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参数文件上,再按F9键,则该参数文件的参数调入仪器成为仪器的当前参数。2.3 根据被检钢管规格及产品标准或流程卡的要求改写外径上限、下限、公称外径、壁厚上限、下限、公称壁厚、椭园度及壁厚不均等。2.4 开启藕合水,把一根被检钢管送入超声测径测厚主机中,调节仪器测量水程距离和壁厚的起始闸门及测量闸门的位置、宽度及闸门阀值,直至得到稳定、准确的WP1,WP2,WT3,WT4,OV,EX值为止。2.5 开启旋转主机,主机旋转速度设置为n=300V(V 为检测速度,单位为m/s,n 的单位为rpm),再次调节所有测量闸门的位置、宽度及闸门阀值,直至得到稳定准确的WP1,WP2,WT3,WT4,OV,EX值为止。2.6 在一根被检钢管中间的某一截面上做一标记,测出该截面的平均外径,然后把钢管送入主机,并把该截面对准测径测厚探头,把光标移至Calibration,按Enter之后出现一个小窗口,在该窗口的外径校验栏输入该截面平均外径值,光标移至OK,按Enter,仪器校验完毕。2.7 按ESC键后,进入仪器的设置菜单,按F8键,给定或选择好文件名后,把设置参数存入该参数文件中。2.8 按ESC键后,进入仪器的测量菜单,设置好显示窗口,打开数据文件,最后进入测量状态。3. 测量 测量过程中,凡使仪器不报警的钢管,均判为超声测径测厚合格,仪器报警的钢管,则由自动标记按不同颜色作出相应的标记。DEFECTOMAT钢管涡流探伤仪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89连轧分厂涡流探伤仪的具体调试规程。2. 管理内容若仪器的内部数据库或外部存贮卡中有被检钢管规格品种的探伤参数组,则:2.1 按F7,直至仪器进入设置模式2.2 按M,进入主菜单,按F4,再按F1或F2分别选择内部数据库或外部存贮卡,把光标移到要调入的参数组文件名上,再按F1,装入探伤参数组。2.3 按M,进入主菜单,移动光标至PROBE SETTING,按F2进入探头设置菜单,核对换规所装探头编号,导套规格及调试所用样管磁饱和电流档位是否与探头设置菜单相符,若不相符,则应选用与菜单相符的探头,导套及样管,磁饱和电流档位。2.4 用样管对仪器进行校验2.4.1 按M仪器进入探伤画面。2.4.2 仪器长度标尺调节为4.5m或6.3m。2.4.3 根据样管人工钻孔信号幅度的高低,调节探伤灵敏度,直至样管上所有人工钻孔信号在样管连续三次穿过涡流主机时都刚刚报警且综合性能指标满足YB/T40832000 标准的要求为止。2.4.4 在2.4.3的基础上至少提高探伤灵敏度2dB。2.5 按F7直至仪器进入检测模式,并根据被检钢管长度调节长度标尺。3. 若仪器的内部数据库或外部存贮卡中没有被检钢管规格品种的探伤参数组,则:3.1 按F7,直至仪器进入设置模式。 3.2 按,进入主菜单,移动光标至SETTING DESCRIPTION,按F2 进入设置说明菜单,在该菜单中设置探伤参数组文件名,说明被检钢管的材质、规格、标准、样管人工伤数量及尺寸,其它备注等。3.3 按F2进入主菜单,移动光标至PROBE SETTING,按F2进入探头设置菜单,输入探头编号,探头有效宽度(D44mm时,为3.5mm,44D68时,为4.5mm,68mD 100时为5.5mm 100D180时为6.5mm,D为探头内径,磁化电流档位、导套规格及备注。3.4 按F2进入主菜单,移动光标至Test Control Setting,按F2进入检测控制设置,设置外部速度,头尾切除长度,但严禁改变其它参数。3.5 按M,进入探伤主画面,设置好探伤频率,灵敏度,高通滤波、低通滤波、报警幅度。3.6 用样管对仪器进行校验:3.6.1 仪器长度标尺调节为4.5m或6.3m。3.6.2 样管以正常探伤速度穿过涡流主机,根据样管人工钻孔信号,调节灵敏度,高通滤波及低通滤波,直至样管上所有人工钻孔信号在样管连续三次穿过涡流主机时都刚刚报警且满足YB/T 40832000标准的要求为止。3.6.3 在3.6.2的基础上至少提高探伤灵敏度2dB。3.7 按F7,直至仪器进入检测模式,并根据被检钢管长度调节长度标尺。4. 产品探伤4.1 在钢管探伤过程中,仪器不报警则钢管判为经涡流探伤合格,若出现报警,则判定缺陷的类型及位置,并在钢管上作好标记。4.2 每批钢管探伤前后或连续探伤时每隔4个小时及每次开机前,均需用样管校验设备,若在重新校验时,发现设备灵敏度波动大于2dB时,则应重新对已探钢管重探。4.3 在探伤过程中,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钢管的探伤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必要时可打印出调试参数,波形及探伤状态,每探完一批后由当班级人员签发探伤报告。ROTOMAT漏磁探伤仪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89连轧分厂1#2#线漏磁探伤仪的具体调试规程。2. 管理内容2.1 示波器调节首先把双踪示波器两个通道的电压档位都置为1V/ 格,再将漏磁仪左上部的DISPLAY CHOICE旋钮置于0位,调节示波器面板上两个Position旋钮,使两条扫描线都与示波器屏高的0刻度线重合,示波器扫描周期为5-10ms,再将DISPLAY CHOICE旋钮置于trigger level位置。2.2 按一下仪器上的LOCAL开关,使仪器进入本地操作模式,再用测试信号检查仪器,确认仪器工作正常。2.3 根据探伤速度设置主机旋转速度,探伤速度为1.5m/s时,主机转速为600rpm,探伤速度为2m/s时,主机转速为800rpm,探伤为2.5m/s时,主机转速为1000rpm。2.4 开启旋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