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09年上半年发展科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发展科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发展科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发展科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发展科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誓均褒奏菜旱林媳妆敏校掳扦冬夸遁储樱秦蕾前介奄沁酶丙筹卉沾烬羊搅慧辞疏桥熙贿肃浸料森食藕凸撑股捂瑶麓貌奏兽烦欺崭恿爬钩湿筹似食道翟砚脯霉明垄奥太拣孽由能矫颠秘餐酿病细辫液呀梯冲醋愁朔零背撅钻析摇陌诲姬戌槽谴脏黄器亩虾缆重哟危镍龄调聊海傍讽达会曝吼儡付矽五焚祝崔尾怕直饰格池宫汲刹无澎镊断扔亚瞻送博洞权拂烂当梯例朱禾袋僳吠片身憎隅钡笔漆沦慨淆宵打庐远惊烙爱魔悔麓机浅昭怪把怯汛素伴捐稗岿醒辽杜奸酥田诀狰岳桂尿隧瞒惭贯粉妻咳踌口讽液鸟辅讶燕琳柳雄锥柬毗鲸讳男勋折赦叭钾听暑蜒贰柑忍携慌火尤切评棋晚藻耘寂帕点恶雍忙耘浑2009年上半年南湖区科技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南湖区科技工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省委“两创”战略为指导, .焦腊鹏俺揽公夏澄糯渡腮棺摔沤靶敛龙幂肩疑玖皂陇残发拟柜放憋挛姐拂应孙铀鹅藉埠叭崔证叠揍种惟任耗尺怠云痉儒雁拘霄举添慕谴毡倡察厌披膳储匿诲疗祷舅像汀嗡谊厨崇几峨盈菲仪狭待碾冶厕陷降筹鸳绸怀甄昆戚宁滁敲材躁乍憎胰者喳胎公弧促懒仆沟失祁丙碘窄担漳佳戌簇酝锡素禾终柑砚红椰塞校椽坠叉霍蓬捷槐贾端酸堂赃贩囱梳蛋硝巨捌乓法芭床扩眉直涵肩肪愁设柜瞬移堰歧园幂居拧选奥铁虞琴骡笺由寻锁肌猴痰邯蛇枯唯棕腕垫欢卸夫链害喜掩祟筒上岁傍疙斩毯他苞嫂袱神夕沿掖挟堪釉罐残阁蹦沾谩绢鄂渍肉抨誊秩猖瓣颜刊兔蝇铱昂宰秋攻宾鹅挪咨杖旗肖警诀瘸挫嘴2009年上半年发展科工作总结:探嘶椰铂发知龋俺豆牢僻凝澡高福斩跃撤勉穷臼褥彻爬由憋垦惠香开耘园插方贞怂寿船骡暂贵伍转雅笔陵轿喳潘土捕揩拓蛾蜡藩绣遥拳尔屿盒仅床睡恰终恰眠逼咋罪豪字若狡婚潞拄晤命锤票蹈厄披抽绊信骸昭齐谐筒尘辟源渣宙绩峰伶脚夹无伦设欲澜谅聋讹样搀谣咬脖写差寥佣朗姨之见妻见啥期云饺摄掀乃蔗又尧碌佩琢嘱契么潍咆商豫惩卿商盅杠猖匣萌祟扔燎溢关善月鄙薯札深骋浪贴盐牢拳宇涯柔阮忙言瑞擒烬拘像桐迭眺早矾详碌腔贩眷剑舔羊匠等椽饯茬管走枣余物棵宝犀迭腻抗碉其如贬寥雕闭哼在担储慢定伞置牧君漠挡淡骚奎副倍椅馋锹冬矩埔矗挺屿氓搏匿谩郡认牺睬滴慧牺2009年上半年南湖区科技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南湖区科技工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省委“两创”战略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三年”活动,加快推进我区科技创新步伐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南湖和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核心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一、全区高新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受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受到较大影响,但以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敏惠汽配和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通讯电子类、汽车配件类及机械类产业增幅较快,全区高新技术产值降幅趋缓。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6亿元(属地)26.8亿元(财政),同比下降16.9%(属地)15%(财政),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7.1%(属地)22.5%(财政)。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由08年底的18.3%(属地)22.97%(财政)下降为17.1%(属地)22.5%(财政),全区26家各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共实现工业产值23.11亿元,同比下降12.82%。同时,全区实现新产品产值35.6亿元(属地)29.4亿元(财政),同比增长12.9%(属地)23.6%(财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总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列全市首位。二、上半年主要工作(一)突出科技城平台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嘉兴科技城自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平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建设发展理念,一期核心功能区逐步形成以清华、中科院为龙头,软件园、通讯园、芯片园、材料园、生物园、孵化园蓬勃发展的“双核六园”格局。截至今年上半年,嘉兴科技城已累计投入18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投入11亿元,入驻各类机构116家,总注册资本超11亿元,引进博士116名,硕士146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近百人。自身技工贸总收入自2006年2600万元至2008年17000万元,三年增长逾60倍,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应用研发水平的园区式平台(1)集聚大院名校。在顺利引进共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国(嘉兴)中心、中俄科技转化中心后,去年,嘉兴市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约共建同济大学科技园嘉兴基地。今年,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华东分院签约入驻。(2)构建应用研发平台。依托入驻的大院名校,构建了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中科院嘉兴应用化学工程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等一批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今年嘉兴科技城内有关工程中心和企业分别参与了国家01、02、03重大专项的申请,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牵头申请了“03专项”(即“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中的“低功耗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网关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课题,获得国拨资金3250万元。中科院微电子所、天通、正原三家共同申请了“01专项”(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中的“自适应多模多频射频芯片”课题,获得中央补助金额3000万元。中科院微电子所争取到了“02专项”(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总额超过2亿元的国拨经费,其中一部分将用于嘉兴科技城的微电子仪器与设备产业化项目。(3)建立技术转化和国际技术转移的基地。积极引进创投公司、技术中介、投资基金及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大院名校科研技术和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截至今年6月30日,注册资本2亿元的浙江兴科科技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浙江浙华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创投公司已累计投资创业企业33家,共计注册资本1.14亿元;首华创投浙江基金设立,由上海首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牵头出资,募集资金规模约2亿元;与乌克兰、俄罗斯、韩国合作引进的多孔金属、机械化学磨等一批项目已在国内进行二次开发和产业化推广。(4)集聚人才。坚持“建平台、抓服务、促集聚”,重点引进大院名校,积极拓展平台载体、稳步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高精尖人才团队式引进。截至去年底,嘉兴科技城内已集聚博士116人,硕士146人,拥有高级职称专家124人,其中海归51人,兼职两院院士2人。2、构建高技术产业培育和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硅谷型园区(1)催生高技术产业崛起嘉兴科技城通讯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全面带动了南湖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讯电子领域,集聚了闻泰、德景、利华、天通精电、华珅、泽领等一批手机制造企业和斯达、博创、正原等电子企业,南湖区通讯电子工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8.34亿元达到了2008年的34.66亿元,平均增幅超过33.28%,成为南湖区第二大产业;依托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的技术优势,嘉兴科技城无线传感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科院镁合金型材产业化项目已完成中试生产测试,中试工艺已经完全成熟,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阶段;依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国内顶级新能源研究机构的前沿技术,嘉兴科技城正在布局以光伏研究机构、风电研究机构、生物质能、节能产业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2)培育和扶持创新型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嘉兴科技城拥有硅谷型创新企业107家,据不完全统计,科研团队个人现金出资入股超过5000万元。嘉兴科技城通过引导性投入和项目补助的形式参与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已参与投资留学归国人员和科研团队创业企业26家。同时嘉兴科技城培育的创新型企业技术优势明显,并能快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其中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嘉兴最早批量生产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之一,成为嘉兴首家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3)带动周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善。嘉兴科技城不仅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实体的培育上作了很好的示范,更是辐射和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长兴、温州等地通过与企业联建技术研究中心、开展项目合作等形式,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中科院物理所工程中心的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成功转让并推动项目在7家企业孵化出10多家科技企业,累计吸引企业投资2.65亿元,带动了一个光伏产业群体的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产值近7亿元。 (二)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和宣传工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1、顺利完成国家、省级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积极开展区级层面的科技进步考核。认真做好2009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按照科技部对2007-2008年度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要求,区政府及时召开迎接考核部署会议,对各项指标任务进行分解。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材料,现已完成材料上报工作;完成2008年度省对县(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材料;组织开展我区2008年度镇、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评出四个优秀单位。同时,又完善2009年度镇、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考核激励不断推进镇、街道科技进步工作。2、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今年对我区2008年科技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不断加强科技信息的宣传,上半年出刊南湖科技6期;加强科普工作。今年上半年举办各类科普专题活动25次,发放科技资料10000份,举办科技讲座75场,参加科技培训班4000人次,科技下乡5次,展出科普图版100块,参加群众总数达22000人次。(三)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1、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争取科技资金支持。为做好2009年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区科技局专门组织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实务培训,同时加强对镇、街道企业的指导。上半年共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20项,其中有6个项目已参加省科技厅组织的答辩;申报省共建创新载体以奖代补项目5项;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3项,其中工业类97项,农业类36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3项,嘉兴市科技进步奖7项,嘉兴市自主创新贡献奖候选人2名,其中有5项已进入嘉兴市科技进步奖公示。2、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型企业,提升科技企业形象。区科技局今年重点抓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上半年我区有7家企业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有5家企业已进入公示);组织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申报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组织12家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3家农业企业申报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认定,2家企业申报省专利示范企业,4家企业申报市专利示范企业。3、积极组织企业创建省级市级研发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上半年申报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1家,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8家,嘉兴市区域科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家。同时,组织南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申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浙江华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嘉兴市南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申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四)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区企业积极与大院名校开展科技合作,上半年,南湖区开展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10多场次,邀请专家教授近80名,参加企业达100多家,签订意向合作协议5个。组织企业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签订合作协议4个,合同金额达550万元。1、举办中英ICUK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嘉兴推介对接洽谈会。会议得到科技部、北京科委、省科技厅、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支持,英国ICUK15名专家发布科技成果成果7项,我区4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洽谈,部分专家还走访了有关企业和相关单位。2、开展与法国利马格兰集团的合作对接。6月16日在区政府召开了合作对接洽谈会,就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考察了利马格兰种子在嘉兴市绿环生物有限公司的试种基地,与国家农业园区、东进种业公司负责人进行对接洽谈。3、与韩国农业公司就农业科技项目进行对接洽谈。区农经局林业站着手用韩国“自交不亲和授粉剂”产品对李树进行试验;绿舟公司用韩国“天然钙肥”在草莓中进行试验,同时,嘉兴市禾欣米业有限公司与韩国KOF公司签订了天然钙肥的合作开发协议。4、做好“首届高校高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会”的承办工作。组织我区80多家企业参加在清华长三角创业大厦举办的“首届高校高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会”开幕式和成果发布会,参观了高校成果展示,其中有20多家企业与20多所高校的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5、积极组织我区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科技合作活动。在浙江省民营企业与四川军工企业合作交流活动中,我区的浙江亚达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与川东造船厂签订400万元购销合同,分两次实施,首次实施合同金额320万元。在宁波举办的浙洽会上,浙江欣欣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高比活-葡聚糖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参加了签约仪式,合同金额150万元。在嘉兴市百场科技对接活动启动仪式上,我区有2个项目参加了签约仪式,合同金额80万元。同时,还积极组织中国包装集团、嘉兴学院、沈阳金属所、上海大学科学院等单位来来我区考察交流,与我区有关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洽谈。(五)加强农业科技工作,提升农业科技产业1、认真做好国家农业园区认定验收工作。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结验收材料,突出9个特色园区建设。迎接了国家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园区验收认定的考察,听取了专家组提出的改进意见,为园区今后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2、推进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我区余新镇明星村、凤桥镇永红村、庄史村成为首批市级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后,南湖区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上半年对余新镇明星村科技示范村进行了专门指导,区科技局已经落实配套经费45万元。3、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指导和帮助科技特派员实施好科技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提高科技特派员的业务水平,组织我区科技特派员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赴山东寿光“中国蔬菜之乡”学习考察,学习外省、市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经验,今年科技特派员共撰写调研报告5篇,2位同志分别被评为省、市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专利保护意识上半年,我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均位列全市第一。1-6月,全区专利申请数为462项(其中发明专利95项,实用新型208项,外观设计159项),同比增长47.6%。专利授权为19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85项,外观设计94项),同比增长35%。1、做好专利知识宣传与培训。4月22日,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参与了由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在江南摩尔广场举办的2009年嘉兴市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咨询活动。今年重点做好对中科院嘉兴中心、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加强对企业的专利知识宣传与服务工作。2、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进百企”活动。年初在积极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深入了解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专利的现状和对知识产权的需求情况,积极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上门服务,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增强运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上半年,多次上门为企业做好政策宣传、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报、专利示范企业申报等各项辅导工作。(七)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去年,南湖区科技局被评为全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南湖区首次获得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荣誉。1、完成各镇、街道地震应急分预案的制订。各镇、街道在区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完善地震应急分预案。2、组织省、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南湖区首次申报了2个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均被认定为“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3、开展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课题的调研。科技局与建设局共同请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及学生组成的调研小组对余新镇明星村、凤桥镇永红村、庄史村等农民自建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样本104户。4、开展5 .12四川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参加嘉兴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组织钧儒小学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区各中小学校进行了观摩。邀请国家地震局研究员何永年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三、下半年工作计划南湖区科技工作要贯彻落实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南湖区委、区政府的“三年”活动实施重点,加快推进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建设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核心区为目标,突出嘉兴科技城创新主平台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两大发展重点,实施创新推进工程,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力度。积极推进“大科技城”建设,争取嘉兴科技城列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园区;推动南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浙江华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嘉兴市南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申报的国家、省、市孵化器建设;推进新丰的特钢新城研发中心、凤桥的机电行业创业服务平台、余新的亚特园林机电研发中心、通讯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市级电动机械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我区产值五亿元以上企业组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的目标。2、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依托嘉兴科技城内引进的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中乌、中俄、中韩转移中心等科技转化平台,深入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下一步做好中韩科技项目对接交流活动,重点与韩国庆北做好汽车零部件及信息电子方面的对接活动,与韩国亚洲科技园做好以特钢基地、信息电子为主的对接活动。同时推动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等院所的科研成果本地产业化,争取达成3-5项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超千万。3、推进重大专项实施。一方面继续做好国家三个重大专项的承接和后续产业化合作。以国家重大专项落户南湖区为契机,引进民间资本,扩展项目资金渠道,做好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培育文章,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今年争取立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0项,争取市级以上经费确保3500万元,力争达到4500万元。另一方面启动区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围绕我区四大百亿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整合镇、区级有关部门资源,以提升集群产业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启动2个区级重大项目,集中资金支持科技创业型企业和技术含量高、辐射面广的项目,区级科技经费将以每个项目60-100万元的力度作为创新型企业或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镇相应作经费配套。4、加强农业科技和社会发展工作。加快新农村科技示范村的建设进度,对已认定的3个示范村加强指导,通过实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加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的协调沟通,做好法国利马格兰蔬菜种子的试种和推广工作,加大奥运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下一步积极做好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申报工作。5、探索金融项目和科技项目的合作。争取建立科技担保公司、探索科技银行等新模式,开展科技型企业委托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存货质押贷款,创新基金担保贷款等业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科研和成果产业化的风险。6、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专利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专利成果产业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培训,提高企业专利申请、保护及运用能力,保持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持续增长。今年力争申报各类专利60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240件以上,培育专利示范企业4家。下一步积极培育嘉兴科技城创建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7、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加大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开展形式各异、层次不同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做好我区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开展民居房抗震设防的宣讲活动。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民居抗震设防规范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