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第四专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执事:执行事务的人,此处为敬称,您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许君焦、瑕许:允许d惟君图之图:考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以乱易整a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与郑人盟 b夜,缒而出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以下对所选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单刀直入,先言“郑既知亡矣”,使之解除戒意,既而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替对方的利害着想。一下子缩短了二者的距离,可谓出言不凡!b烛之武善于作比,本意是为保全郑国,言语上却处处为秦国着想。从反面强调“亡郑”结果,只能使“邻厚”“君薄”。c语言得体。本是求人,却不卑不亢,高屋建瓴,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有体。d文章虽短,在人物塑造上却颇具匠心。选文第一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突出一个“智”字。5下列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 b辞曰:“臣之壮也”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 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b是寡人之过也予过维扬c行李之往来 则修文德以来之 d晋军函陵沛公军霸上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能为也已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失其所与,不知d共其乏困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行李之往来”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9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齐孝公伐我北鄙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先帝不以臣卑鄙10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不阙秦,将焉取之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朝济而夕设版焉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 b则思谦冲以自牧牧:放牧c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滥:过度,无节制 d役聪明之耳目役:役使,劳损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b. c. d.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两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c则思三驱以为度d则纵情以傲物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臣闻求木之长者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人君当神器之重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a和相同,和相同 b和不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相同,和不同1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人君当神器之重a不念居安思危b择善而从之 c则思正身以黜恶 d必固其根本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 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尽情。c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特别谨慎。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诚能见可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20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则思三驱以为度 认为 b.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自身端正c.何必劳神苦思 不必 d.虽董之以严刑 通“懂”,使知道2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b我见相如,必辱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若属皆且为所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c大王来何操 操:拿,携带。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2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去四十里/沛公已去 b沛公不胜杯杓/不胜枚举c沛公安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d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2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哙拜谢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 d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26.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 b.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没有才能c.独畏廉将军哉 独:难道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最终2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b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d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2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c而相如廷叱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9“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仅仅 b臣等不肖,请辞去 请:请求c独畏廉将军哉 独:难道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最终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毕礼而归之a我见相如,必辱之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拜送书于庭 b臣愿奉璧往使 c从径道亡 d可予不33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徒见欺 d大王来何操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请”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b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因跪请秦王3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旦日:第二天b范增数目项王 数:多次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示:请示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3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3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吾得兄事之范增数目项王籍吏民,封府库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道芷阳间行a/b/ c/ d/3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继承b沛公起如厕 如:到去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致谢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意料39下列各项对加点字的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b.c.d.40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距关,毋内诸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范增数目项王豪毛不敢有所近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拔剑切而啗之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 b c d41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4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b度我至军中 度:估计c沛公则置车骑 置:置办,准备 d会其怒,不敢献 会:遇上4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道芷阳间行”中的“道”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常以身翼蔽沛公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4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距关,毋内诸侯通“纳”,动词的使动用法,“让进来”b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c张良出,要项伯动词,要求d籍吏民,封府库名词用为动词,“登记”4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介词,引进动词涉及的对象,作“对于”讲b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副词,作“怎么”讲c不如因善遇之动词,作“因此”讲d所以遣将守关者助词,与介词“以”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原因。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b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不假思索,马上许诺,随便改变既定的决策,表现了他为人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c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d项伯的通风报信,使得刘邦、张良得知了项羽的军事行动,由此可见他是刘邦、张良安插在项羽身边的一个“间谍”,跟刘邦身边的曹无伤是同一类人。4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水边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边际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不久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长:长久4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我之谓也c少仲尼之闻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49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广阔,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50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 涘:水边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c众闻则非之 非:诽谤 d以亏人自利也 亏:损害5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5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b以为莫己若者 c大王来何操 d君何以知燕王5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从而誉之,谓之义54下列各句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百川灌河 b顺流而东行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5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同,同 b不同,不同c同,不同 d不同,同56下列对墨子非攻(节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的两类。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掠夺性战争。b本文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小事到大事,一步步推理,指出侵略别国的战争是不义之战。c作者开头叙述“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马牛”“杀不辜人”四个事例,最后一层分析“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但并未真正得出结论。d墨子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如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人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5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推荐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驽:愚笨,拙劣d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披:掀开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练习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荟萃(cu) 缙(jn)绅 纾(sh)祸 翌(y)日b 遽(j)然 羁縻(m) 诟(gu)病 造诣(y)c 诋(d)毁 庶几(j) 酋(qi)长 彷(png)徨d 愧怍(zu) 自刭(jng) 巡徼(jio) 檄(x)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b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 竟使遇哨,无不死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 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 请罪于母,母不许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b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d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交付)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7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8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五人墓碑记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蓼()洲溷()藩阉()党曷()故b.废祠()傫()然冏卿()湮()没c.皦皦()猝()逡()巡缙()绅d.赀()财缇()骑户牖()社稷()2.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旌其所为众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a.表彰忍受踏上假托b.表彰能够顿足纠正c.旗帜忍受履行匡正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不能容于远近d.荣于身后5.与“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6.与 “谁为哀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d.轻重固何如哉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第四专题)参考答案1、解析:选c。许:答应,许诺。2、解析:选a。a项,和例句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b项,介词,把;c项,目的连词,来;d项,转折连词,可是。3、解析:选a。“盟”在句中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4、解析:选d。“突出一个智字”错,应该是突出一个“义”字。5、解析:选b。a项,“见”,拜见;c项,“犹”,尚且;d项,“急”,危急。6、解析:选d。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疆界;名词,疆界。b项,名词,过错;动词,路过。c项,动词,过来;使动用法,使来。d项均为动词,驻扎。7、解析:选b。a项,“已”通“矣”;c项,“知”通“智”;d项,“共”通“供”。8、解析:选d。题干中的“行李”属于古今异义。古义: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等。a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b项,古义:去厕所,今义:换衣服。c项,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9、解析:选a。例句与a项的“鄙”都是“边疆,边远的地方”的意思。b项的“鄙”为动词,当做边境。c项可解释为“目光浅陋”。d项可解释为“见识短浅”。10、解析:选d。d项为句末语气词,其他三项都是疑问代词。11、解析:选b。b项的“有益”与现代汉语相同,都可解释为“有利于”。a项的“行李”,古义为“外交使节”,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c项的“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的“夫人”,古义为“那人”,今义为“一般人的妻子”。12、解析:选b。牧:约束、修养。13、解析:选c。c项,都是“者”字结构,的人。a项,代词,他;助词,的。b项,介词,把;连词,来。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14、解析:选ab。a、b都是使动用法。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5、解析:选b。b项,古今义都是指亲人,包括父母、兄弟、子女等。a项,古义:指树根;今义:用比喻义或引申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c项,古义:是“以之为”的省略,是两个词;今义:是“认为”的意思。d项,古义:是“放纵感情”,即“骄傲”之意;今义:尽情。16、解析:选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它,代“天下”。17、解析:选d。例句与a、b、c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为使动用法。18、解析:选b。b项,“纵”是“放纵”的意思,“纵情”应解释为“放纵情欲”。19、解析:选d。a项,第一个“欲”解释为“想要的东西”,第二个“欲”解释为“愿意的”。b项,第一个“当”解释为“主持”,第二个“当”解释为“当做”。c项,第一个“积”解释为“积蓄、积累”,第二个“积”解释为“堆积、积聚”。d项,两个“服”都解释为“服从”。20、解析:选c。例句是介词短语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c项也是介词短语后置句,即“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a项,“也”,表判断,是判断句。b项,“岂乎”,表反问。d项,“何也”,表疑问。21.答案b。a.以为:把作为。c.何必:为什么一定(要)。d.董:督责。22.答案:a。a项都作“因为”解释,b项第一个代词他,第二个第一人称代词“我”;c项第一个是所字结构,第二个和为连用表被动;d项第一个为“于是”,第二个为“就是”。23答案d。“再拜”为“拜两次”之意,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24答案d。d项,两个“间”都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a项,句中的“去”为“距离”;句中的“去”为“离开”。b项,句中的 “胜”为“能承受”;句中的“胜”为“尽”。c项,句中的“安”为疑问代词,哪里;“安”为“养”。25.答案d。d项,均为“接纳”。a项前者为“放弃”,后者为“放置”;b项前者为“辞谢”,后者为“感谢”;c项前者为“坐下”,后者为“座位”。26.答案a。徒:只是。27、解析:选b。顾:只是,不过。28、解析:选d。d项,与例句同,均为意动用法。a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状语。29、解析:选b。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先国家之急,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所以b项分析正确。30、解析:选b。请:请允许我们。31、解析:选a。“辱”与例句中的“归”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d项,名词作动词,穿。32、解析:选c。a项中“庭”通“廷”;b项中“奉”通“捧”;d项中“不”通“否”。33、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疑问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34、解析:选b。含有“读允许我”之意。其余为“请求”。35、解析:选c。示:示意,暗示。36、解析:选c。c项,“于”,介词,在。a项,“因”,就/趁机;b项,“以”,来(表目的)/用(表方式);d项,“然”,这样/的样子。37、解析:选b。“兄”、“间”在句中都是名词用作状语;“目”、“籍”在句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从”在句中是使动用法。38、解析:选c。谢:道歉。39、解析:选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和“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均是名词用作动词,称王。40、解析:选a。“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