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自然地理学模拟试题说明:该模拟题紧扣各章复习重点、复习思考题以及作业题。题型有三种,分别是名词解释(5315分),简答题(5840分),论述题(45分)。一:名词解释(5315分)1. 自然环境2. 生态平衡3. 地域分异规律5. 生物群落二:简答题(5840分)1. 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成因?2. 分析季风成因及分布?4. 洋流的分类及全球洋流分布情况。5. 地内(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三:论述题(45分)1. 谈谈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现代自然地理学模拟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5315分)1. 【答案】自然环境是地理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2. 【答案】生态平衡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的状态,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3. 【答案】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5. 【答案】在一定地段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生物(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彼此适应形成的具有一定组合规律的生物群体叫生物群落。二:简答题(5840分)1.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由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 从世界范围看,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也与板块的各类分界线一致。世界火山活动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和大西洋海岭火山带以及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和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大多与板块的各类分界线一致。 2. 【答案】在广大地区内,其盛行风向有规律地随季节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地面季风与高空反季风的有机结合形成季风环流,它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风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但主要是由海陆的热力差异和行星风带的位移所引起。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季风称为热力季风。由于大陆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所以冬季大陆空气密度大,气压升高,海洋情况相反,气压降低。于是在大陆高压与海洋低压之间气压梯度指向海洋,空气受气压梯度力的支配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向海洋。相反,夏季地面上的气压梯度由海洋指向大陆,气流方向与冬季相反。 在两个行星风带相接的地区,由于行星风带的位移引起不同性质气流的季节性改变现象称为行星季风。例如,在北半球的夏季,赤道辐合带可达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成了西南风;冬季赤道辐合带南移到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低纬地区盛行东北风。这两种风不仅风向不同,而且性质迥异,具有季风特征。 季风分布很广,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东非的索马里、西非的几内亚附近、澳大利亚北部等地都是著名的季风区,其中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最为强盛。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之间,热力差异比其它任何地区都大,所以季风最强盛。冬季,亚洲大陆为冷高压所控制,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就是东亚的冬季风;在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同时北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就成为东亚的夏季风。南亚季风以印度半岛最为显著,在冬季,亚洲冷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南亚的冬季风;在夏季,亚洲南部位于赤道低压带内,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到南亚变为西南风,这便是南亚的夏季风。无论是东亚还是南亚,冬季风都是带来干燥少雨天气, 而夏季风则带来差事多雨天气。4. 【答案】 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洋流按成因可分3类:风海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当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时,密度流又称地转流或梯度流;补偿流:是由于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补偿流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也可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垂直方向的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洋流按本身与周圈海水温度的差异又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类。暖流是指本身水温较周圈海水温度高;寒流则相反。5. 【答案】地球内部动力因素是指由地球内能的积累与释放所产生的一系列动力作用,如果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这类因素不仅时引起地表物质组成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而且也是控制地表基本形态的主导因素,如岩石的形成与分布、海洋与陆地的分异、高原与山地的隆起、盆地与平原的形成等无不受地球内动力因素的制约。 (1)能量尽管太阳辐射是地表系统运行与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但地球内能也对地表系统与环境产生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地热是地球内部各种放射性元素衰变所释放出的能量。尽管平均而言,相对于地表所获得的太阳能来说微不足道,但是由于它在地表的局部富集,对某些地区的地表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地热另一重要的作用是,它提供动力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与迁移,从而成为火山活动、板块运动的原动力。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则改变了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甚至对大气组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塑造着地球表层系统的原始面貌,形成地表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矿物和岩石的形成、变质和演化,原始大气的组成以及地貌形态的形成、演进,从而对地球表层系统(环境)施加影响。(2)物质的交换 地内系统与地表系统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例如,火山喷发,不仅使地幔物质喷出,进入地表,参与地表系统的物质循环,而且还是大量的水气、二氧化碳、尘埃进入大气圈,从而该半大的物质组成、对地表环境与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地幔对流、海底扩张,洋壳不断新生;由于板块俯冲,岩石圈物质又不断被带入地球内部。这样,地表系统与地内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这些物质减缓,对地表系统的发生与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产生深刻的影响。(3)地内活动的其他环境效应 除能量传输、物质交换外,地内活动还对地表环境产生了一些直接的影响。比如火山、地震直接威胁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安全;地核、地幔物质的运动与相变,导致地球重力场、磁场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大地水准面的变化、影响无线电通讯, 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三:论述题(45分) 1【答案】(1)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a、垂直结构。从整个地球看,垂直分层现象非常明显。从地核、地幔、地壳,到水圈、大气圈等等,都说明这一点。地球表层同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显示出垂直方向的明显分层现象外,这些圈层内部也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特征。例如,岩石圈包括上地幔的上部与地壳。地壳又可以分为上部的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大气圈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b、水平分异。地球表层系统的水平分异也非常明显。所谓水平分异,就是指在水平分布方面的差异与变化。比如说,南方与北方冷暖不同,大陆东岸与西岸干湿不一,山区与平原的植被、土壤有一定的差异。海洋地壳很薄,大陆地壳却很厚;低纬度的地区对流层厚达17-18km,而高纬地区却只有7-8km;有的地区林木茂密,有的地区却寸草不生。c、立体交叉。组成地表环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结构。岩石圈中有水域大气的参与,水圈中含有大气、水是大气圈的组成成分,生物圈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交叉融合的产物。很难找到一个明显的界限,将其截然分开。d、多级嵌套。地球表层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例如,地球表层环境可以划分为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陆地环境还可以划分为各大洲的环境、各个国家的环境,进一步划分为各区域(如省市)的环境及局地环境。海洋环境可以划分为四大洋;进一步划分为大洋与边缘海,边缘海还可以划分为大陆架与大陆坡,等等。从系统学的角度说,这就是系统的多层次性、多级嵌套。(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a、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对于系统来说,一般都具有物质、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功能。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既然地球表层系统在结构上存在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与多层次的特征,那么地球表层系统在各个圈层之间、各个不同层次的系统之间,就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具体来说,垂直方向上,个个圈层之间、各个圈层内部的各个次级层次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例如,大气圈与水圈间、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水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水平方向上,大洋与大陆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生物圈很难与其他圈层截然分开,它与其他圈层相互交织在一起,与其他圈层之间也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b、地球表层的可预测、可调控功能。除了处于混沌状况的系统外,许多系统式可以预测与调控的。由于地表存在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并且由于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决定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了系统的演化,故可以通过研究地表系统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与规律,来预测系统的可能变化,通过改变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或信息流,来改变系统的结构与演变的趋势,从而达到对地表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目的。名词解释:1. 岩石圈:2. 大气环流:3. 焚风:4. 流域:5生态系统:6.温室效应:7.承压水:8地球自转偏向力:9.板块运动:10.季风:11.地壳:12.潮汐:13.地震:14.矿物:15.大陆架:16.单斜山和方山:17.行星风带:18.太阳风:19.节理及断层:20.构造地貌:21.洋流:22.顺向河与次成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法规与技术标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考核试题(附答案)
- 安丘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2017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深圳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沧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苏教版)
- 中山市高二年级2025-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六)
- 社区网格化课件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简报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及演练
- 2025-2030中国注射用硝普钠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企业种子管理制度
- DB31/T 618-2022电网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技术规范
- 2025年杀菌藻剂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四川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长租公寓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焊工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内容
- 针灸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 健身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