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书1道路选线 由于此次设计是针对丘陵区二级公路旧路改造的标准进行的,因此在选线时路的大体走势是沿着的走向的。 由于山区高差较大,随着丘陵区地形的起伏,地物的变化也较大。一般丘陵区农业都比较发达,土地种植面积广,各类繁多,低地为稻田,坡地多为旱地或经济林,小型水利设施。居民区,建筑群,风景,文物及其他设施在平坦地区时有出现。2平面设计2.1直线的设计 直线的最大长度:我国在道路设计中参照使用国外的经验值,根据德国和日本的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为20V(V单位km/h)。此路为山区二级公路,根据设计任务书,选取V=80km/h,可得最大直线长度为444.4m。该路线方案有三条直线长度,分别为:450m,530m,680m, 均满足要求。2.2平曲线设计2.2.1圆曲线半经的选取我国分别在现行标准中规定了公路的圆曲线各种最小半径,如表1 圆曲线最小半径 表1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m10007004002001006530极限值/m65040025012560301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拱20%5500400025001500600350150路拱20%7500525033501900800450200 圆曲线的最大半径:标准规定圆曲线的最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根据以上条件及地形曲线1 的半径R-=440m,曲线2的半径R-=440m。2.2.2圆曲线要素的计算圆曲线1的曲线要素计算R1=440m,V=80km/h,a=40T1=R1*tana/2=440*tan40=160.14mL1=/180*a*R1=/180*440*40=307.18mE1=R1(seca/2-1)=440(sec40/2-1)=28.24mJ1=2T1-L1=13.1m同理圆曲线2的计算要素如下:R2=440m,V=80km/h,a=55T1=R2*tana/2=440*tan55=229.05mL1=/180*a*R2=/180*440*55=422.35mE1=R2(seca/2-1)=440(sec55/2-1)=56.05mJ1=2T1-L1=35.75m2.3缓和曲线的设计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确定:缓和曲线1的最小长度:1)按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计算 2)按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计算3)按超高渐变率计算由标准表查得,B=2*3.75=7.5m,i=ib=0.06,p=1/150。4)按视觉条件综合以上各次得:,最终取5的整数倍数得到。 同理可计算缓和曲线2的最小长度:为了保持线形的连续,缓和曲线2的长度为70m。3纵断面设计3.1纵坡及坡长的设计3.1.1各级公路最大纵坡的规定如表2各级公路最大纵坡 表2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纵坡/%3456789 各级公路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情况下以不小于0.5为宜。综合考虑填挖方平衡该公路的纵坡取0.4%3.1.2坡长的限制 标准规定,各级道路最小纵坡长按下表选取,如表3 各级道路最小纵坡长 表3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短坡长/m30025020015012010060 最大坡长可查表得 该公路的坡分别为 2.02% ,-1.76% 均满足要求。3.2竖曲线的设计3.2.1该公路的曲线为凸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见表4凸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表4设计速度/km/h标准规定值/m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竖曲线最小长度120110001700010010065001000085803000450070601400200050404507003530250400252010010020 取竖曲线半径为R=4000 ,变坡点桩号为K1+0.00。3.2.2竖曲线要素W=i2-i1=-1.76-2.02=-3.78%,为凸形。 曲线长:L=Rw=4000*3.78%=151.2m 切线长:T=L/2=151.2/2=75.6m 外 距:E=T2/2R=75.6*75.6/2*4000=0.71m。 3.2.3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及高程 竖曲线起点桩号:(K1+0.00)75.6=K0+924.4 竖曲线起点高程:98.2075.6*0.0202=96.67m 竖曲线终点桩号:(K1+0.00)+75.6=K1+75.6 竖曲线终点高程:98.2075.6*0.0176=96.87m 竖曲线起终点之间的各点桩号高程计算 桩号 切线高程(m) 设计高程(m)K0+930 96.79 96.786K0+950 97.19 97.108K0+961.90 97.43 97.254 K0+970 97.60 97.340 K0+990 98.00 97.464 K1+10 98.02 97.460 K1+30 97.67 97.410 K1+50 97.32 97.238 K1+70 96.97 96.9664横断面设计4.1车道宽度的确定 根据标准中各级公路的车道宽度见表5.该公路宽度为3.75m。车道宽度 表5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车道宽度/m3.753.753.753.503.503.253.00(单车道时为3.5)4.2平曲线的加宽 我国规范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由于该条路的两个圆曲线半径都大于250m,因此不需设加宽。4.3路肩及路拱 根据车道宽度查表5.3.1中得:设路肩为1.5m,路拱为1.5%,路肩的坡度2.5%4.4超高的选定及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4.4.1超高横坡度查表得曲线的ib1= ,曲线2的ib2= 。4.4.2本公路按双车道公路绕路面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计算查表5.4.8 计算结果如下: 曲线1: 里程桩号 路基内边缘超高位置(m) 路中线超高位置(m) 路肩外边缘超高位置(m)K0+254.69 0.015 0.12 0.015K0+270 0.015 0.12 0.143K0+290 -0.003 0.16 0.335K0+300 -0.015 0.19 0.407K0+310 -0.027 0.22 0.407K0+561.87 0.015 0.12 0.015K0+570 0.015 0.12 0.085K0+590 0.005 0.14 0.283K0+600 -0.006 0.17 0.377K0+610 -0.019 0.20 0.427K0+630 -0.042 0.26 0.571 曲线2: 里程桩号 路基内边缘超高位置(m) 路中线超高位置(m) 路肩外边缘超高位置(m)K0+715.71 0.015 0.12 0.015K0+730 0.015 0.12 0.135K0+750 -0.00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