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一 二 三 四 一 自然灾害1 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 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 种类 按成因可分为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等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 洪水 干旱 地震 火山 滑坡 泥石流等 3 危害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 生活的正常秩序 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一 二 三 四 二 认识洪水和洪灾1 洪水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2 洪灾 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 湖岸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就形成洪灾 思考讨论发生在无人区的自然界异常变化是自然灾害吗 提示 不是 只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失的自然事件 才能称为自然灾害 一 二 三 四 三 洪灾的形成原因1 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 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2 洪水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强降雨或大量冰雪快速融化 冰凌堵塞河道 滑坡 泥石流堵塞河道 自然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 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 一 二 三 四 2 人为原因 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 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 一 二 三 四 四 洪灾的防治措施1 工程措施 一 二 三 四 2 非工程措施 1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 控制滥砍乱伐 提高森林覆盖率 3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4 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5 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6 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思考讨论流域内的植被对洪水有什么影响 提示 流域内的植被可有效地防洪减灾 植被及其土壤吸水 减少洪水的水量 植被可保护岸坡 减少水土流失和下游淤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长江流域洪灾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问题导引中新网报道 2015年6月2日 湖南省岳阳市的临湘市遭遇强降水 5万多人受灾 41个村发生山体滑坡 该次灾害损失达3亿元 结合材料探究 1 长江流域洪灾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提示 长江流域洪灾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2 针对长江流域的洪灾 应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提示 修建水利工程 退田还湖 疏浚河道 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等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一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二 洪灾的形成原因洪水的发生往往是以自然原因为主 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 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1 自然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2 人为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三 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1 降水集中程度高 集中于夏秋季节 全国大部分地区5 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 左右 2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降水年际变化大 3 乱砍滥伐 植被破坏严重 4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河道淤塞 行洪能力差 5 大量河道 湖泊被淤 被填 缺乏蓄洪 滞洪场所 探究一 探究二 四 长江防洪综合整治措施 探究一 探究二 例题 导学号11690051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淮河是我国南 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发源于河南省 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 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 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 淮河全长约1000千米 流域面积为26 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淮河水灾非常频繁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灾 被称为 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探究一 探究二 材料三 淮河流域图 1 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的北部界线 2 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 水系特点 流域状况 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原因 3 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1 读图析图 第 1 题 沿北侧支流源头 紧靠黄河下游干流的南侧画出界线 第 2 题 在位置上 淮河流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大 在水系上 支流多 下游无天然入海口 流域内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及围湖造田 使流域的调蓄能力下降 第 3 题 治理措施一方面兴建蓄洪 分洪工程 另一方面要加固堤防 开挖入海新河 同时还要退耕还湖 探究一 探究二 2 思路展示 1 本题考查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原因 综合思考该地区的地形地势 气候 水文和人类活动等特点 2 流域界线就是指流域之间的分水岭 看图中河流流向 从北侧支流的河源处画出即可 3 分析原因时 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切入 4 应该特别指出 在归纳河流的治理措施时 针对上 中 下游不同河段 应分别提出不同的措施 3 技巧归纳 分析河流治理措施时 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 1 根据成因制定措施 2 根据河段制定措施 3 根据措施制定措施 借鉴其他河流的治理经验 探究一 探究二 答案 1 画图略 提示 沿北侧支流源头 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 2 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大 降水时间长 强度大 淮河流域支流众多 中游河道弯曲 且下游无天然入海口 流域内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破坏 加之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 3 修建水库 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 分洪工程 加固堤防 开挖入海新河 退耕还湖等 探究一 探究二 12 34 56 1 下列现象或事件中 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2014年6月13日 重庆砚石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造成22人死亡 7人受伤b 2015年4月4日 贵州省毕节市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造成21人死亡 3人受伤c 2015年9月27日 超强台风 杜鹃 在台湾 福建登陆 最强风力达15 16级 造成台湾地区2人死亡 3 4人受伤d 1986年4月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受害人数达800万解析 a b d三项属于生产 交通事故而非自然异变引起 不属于自然灾害 答案 c 12 34 56 据权威人士披露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 8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 52 据此完成第2 3题 2 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是由于中国 地处东亚季风区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干旱区面积广大a b c d 3 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的发生最为频繁 危害也最为严重 暴雨型山洪灾害主要分布区为 a 西北内陆b 青藏高原c 华北平原d 长江流域 12 34 56 解析 第2题 山洪灾害严重与气候 地形及人类活动有关 我国山区面积广 植被破坏严重 加上夏季多暴雨 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第3题 长江流域降水量大 多暴雨 答案 2 c3 d 12 34 56 龙吸水 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 它可将湖或海里的水卷入空中 形成高高的水柱 如同被吸入空中一样 俗称 龙吸水 也称 龙卷水 如下图 其风力可达到台风的几倍 据此完成第4 5题 4 龙吸水 风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差较大b 摩擦力较大c 地转偏向力大d 气压差大5 龙吸水 过后 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是 a 干旱b 暴雨c 白灾d 沙尘暴解析 第4题 龙吸水 即龙卷风 是一种气旋天气系统 由于中心气压很低 空气十分稀薄 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很大 因此风力强劲 故d选项正确 第5题 龙吸水 是一种强烈的空气对流现象 过后容易发生暴雨 洪涝灾害 答案 4 d5 b 12 34 56 12 34 56 6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中央气象台网消息 2015年6月17 18日 江汉南部 江淮西北部 江南北部及重庆东南部 贵州东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 其中 湖北东部 安徽西南部 江苏东南部 上海 浙江西北部 江西东北部和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100 180毫米 局地有强对流天气 12 34 56 材料二 中国暴雨日数和暴雨洪水分区图 12 34 56 1 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2 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