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酸.doc_第1页
物质的变化和酸.doc_第2页
物质的变化和酸.doc_第3页
物质的变化和酸.doc_第4页
物质的变化和酸.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 新物质产生 ,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 新物质产生。3.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 发生的变化。 4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 ,形成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矿石粉碎 汽油的挥发 空气液化 铜器生绿锈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挥发 火药爆炸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6.物理性质: 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7.化学性质:只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酸碱性可燃性8.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思考: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举例: 酸铅和碘化钾反应Pb(NO3)2+2KI=PbI2+2KNO3 (PbI2是黄色的沉淀物)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 变化) 铁的熔化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 变化) 冰山消融状态发生变化, ( 变化) 丝的形变形状发生变化,大小变化 ( 变化) 水的电解等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 变化)总结: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化学变化的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征: 三:实验活动1、 硫酸铜晶体化学式 ,观察形状、颜色:_2、硫酸铜晶体中加水后状态:_3、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写出化学方程式)_4、硫酸铜晶体加热分解生成白色。(写出化学方程式)_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 (写出化学方程式)_ 四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1. 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 的存在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 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经典例题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小结】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课内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铁生锈C.铜导电D.石蜡熔化2.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光发热B.逐渐变短C.火焰周围蜡熔化D.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3(杭州2010中考)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能和CO2反应 D.能和硫酸反应4、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的导电性 B. 金属的延展性C. 稀硫酸的酸性 D. 浓盐酸的挥发性5下列有关硫酸铜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硫酸铜晶体呈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时会从蓝色变为白色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ABCD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7、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8. 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其证据主要有:(1) (2) (3) (4) 9、硫酸铜晶体俗称 ,化学名称为 ,化学式为 。加热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能观察到 ,同时试管口有 ,其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冷却后固体中加水发生变化的证据是观察到 ,由此推测出硫酸铜的一种化学性质可以 。10、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能造成大气污染;D是一种无色气体,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18中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入空白处。 空气 氮气 硫磺 木炭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红磷3 A. B. C. D. 11.(1)“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冰由 变为 (填物质的状态),但构成冰和水的微粒都是 。(2)“电解水实验”中,水被分解成 和 ,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是 和 。 从宏观上分析:(1)和(2)的过程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从微观上分析:(1)和(2)的过程变化前后微粒是否发生变化? 。这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上述(1)、(2)过程还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和发生物理变化的关系是: 12、氯气(Cl2)在常温常压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具有毒性,且可以支持燃烧。根据以上信息,分别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条。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探索酸的性质1一、什么是酸1.书写盐酸、硫酸和硝酸三大强酸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2.酸的涵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3.酸的电离通式: 4.思考:NaHSO4=NaHSO42NaHSO4是不是一种酸?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 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 .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指示剂 酸性溶液 (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结论: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课内练习1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A钠离子B氢离子C氢氧根离子D氯离子2经检测,某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阴离子有SO42-和少量的OH-,则可推断该溶液( ) A一定是酸性的 B一定是碱性的 C一定是中性的 D既呈酸性又呈碱性3紫色石蕊试液在pH小于7的溶液中显示的颜色是()A紫色B蓝色 C红色D黄色4为比较醋和橙汁的酸性强弱,应选用的材料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广泛试纸 D自制的月季花浸出液5王小毛同学在家中用pH试纸测得了食盐水、石灰水、汽水、食醋四种物质的pH。如果把小毛测得的结果用图1-15表示出来(a、b、c、d各表示一种物质的pH),则pH为d的物质是 ( ) A.食盐水 B.石灰水 C.汽水 D.食醋6.小贝对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草木灰水的pH分别进行了测定,其中pH最小的是( )A柠檬汁 B肥皂水 C食盐水D草木灰水7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生活用水如果硬度过 高,煮水的壶中或暖瓶中常积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了清洗水垢,通常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水 D、酒精8、下列物质都能电离出H,其中不属于酸的是()A、HClB、NaHSO4 C、H2SO4D、HNO3 本次课后作业: 1、(温州中考)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海水蒸发 B. 冰雪融化 C. 动植物腐败 D. 山体滑坡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砂纸擦去铁器上的生锈 B. 木材燃烧C. 液态水沸腾变成蒸汽 D. 氢气球升空后胀爆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色的粉末,这一变化属 于 变化。4、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相同的是 ( ) A. 金属生锈 B. 食物腐败 C. 试管炸裂 D. 白磷自燃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6、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A. 火星四射 B. 有发光现象C. 有大量热放出 D. 有黑色固体生成7、下列各组粒子中,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CO2, H2O B. H2, OC. Mn, O D. Ne, H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钢铁生锈,煤的燃烧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挥发C. 空气液化,白磷自燃 D. 水凝固成冰,铁粉与铜粉混合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