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数学B教学大纲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教学大纲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教学大纲9线性代数B教学大纲12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14运筹学A教学大纲17信息存储与检索教学大纲19信息安全与保密概论教学大纲22信息管理学教学大纲25信息计量学教学大纲28信息服务与用户教学大纲32数据结构B教学大纲35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39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39信息组织教学大纲42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45组织战略与行为学教学大纲48ERP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51网页网站技术A教学大纲54Web数据库教学大纲58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教学大纲61软件工程教学大纲64网络程序设计教学大纲68Java程序设计A教学大纲73CRM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77信息咨询与服务教学大纲80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学大纲84高等数学B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B学分:6学时:78 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初等数学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院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初等数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微积分的基础知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基本方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为学生学会用微积分的方法解决各类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领会微积分的辨证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必要得数学知识、方法和手段。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函数 3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定义域、值域、函数值的求法,了解函数的几何性质及反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等概念,了解一些常用的经济函数及其经济内涵,会根据实例建立函数关系式。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12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列及函数极限的定义,对于极限的分析 - N, - M, - 定义语言只作简单介绍,掌握单侧极限、着重讲授用单侧极限讨论分段函数在分段点极限的存在性,掌握极限的性质及极限运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求函数的极限,了解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但证明不作要求,掌握无穷小量、无穷大量及无穷小量阶的概念,并会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函数极限,掌握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重点介绍介值性),了解函数的间断点的类型。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12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导数的定义,并会用定义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导数,掌握单侧导数,会利用单侧导数讨论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可导性,掌握函数的基本求导公式及求导法制(重点讲授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对数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了解微分的概念、微分法则、微分形式不变性,会用微分作近似计算,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了解边际与弹性的概念,并会解答相关的经济应用问题。第四章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 9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并能熟练运用两定理证明有关命题,熟练掌握洛必塔法则及各种未定型极限的求法,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凹向性等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判别方法及过程,会求函数的渐近线,掌握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掌握导数极值与最值在经济中的应用。第五章不定积分 9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熟练掌握基本积分公式及三种常用的积分法,了解几种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第六章 定积分 9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积分中值定理,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一些简单的经济应用题,会计算一些常见的收敛的广义积分。第七章 无穷级数 8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关于级数及其敛散性等概念。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判别条件,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掌握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及其判别,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区间。第八章多元函数 12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空间坐标系的有关概念,掌握二元函数定义、定义域的求法与表示法,理解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熟练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偏导数的求法,熟练掌握二元函数极值及条件极值的求法,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与基本性质,掌握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第九章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简介 4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的阶与解的概念。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了解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了解一阶与二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章节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小计讲授习题讨论实验1函数集合、实数集、函数、反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函数图形332极限与连续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变量的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极限的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102123导数与微分导数概念、导数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高阶导数、微分102124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中值定理、罗必达法则、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极值、最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函数图形的作法7295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996定积分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定积分的换元法、分部积分法、近似计算、广义积分7297无穷级数无穷级数的概念、性质、正项级数、任意项级数、幂级数、泰勒公式与泰勒级数、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6288多元函数空间解析几何简介、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偏导数、全微分、极值、二重积分102129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简介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二阶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44合 计661278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无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管理类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讲授提供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受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的训练。本课程要求在开课之前已经学习并掌握初等数学课程的基本知识。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 赵树嫄,微积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同济大学数学组,高等教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2赵树嫄、胡显佑,微积分学习与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盛祥耀,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六、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其中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和题库随机抽题。撰写人:黄笑娟 撰写时间:2010年9月审定人:毛志强批准人:舒斯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学分:5学时:96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32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导论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院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语言源程序的书写格式和程序结构,了解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法,掌握各种类型变量的说明及初始化,并熟练掌握算术、逻辑、关系、赋值运算,掌握各种语句的格式、功能及其应用,了解预处理的概念与特点,能正确使用include命令和标准设备文件输入输出函数,掌握一般用户文件的有关操作。使学生能运用语言编制源程序,解决一般的数学计算、数据管理及菜单设计问题。培养目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的基础,又是其它专业课程的程序设计工具。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C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系统函数、程序结构的学习,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简单程序设计的技能,掌握C语言的常用库函数的使用,为进行各种实用程序的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C语言概述 4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掌握C语言的一般书写格式和在Turbo C集成开发环境下建立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第二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 6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性,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8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C的数据类型,理解常量与变量,理解整型、实型和字符型数据常量和变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数据类型转换的方法。掌握算术运算符和运算表达式。第四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7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C语句的概念及种类,掌握字符的输入输出,熟练掌握格式输入输出。第五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9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第六章 循环控制 11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While,DoWhile,For语句及三循环之间的嵌套和区别。第七章 数组 9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组的定义和引用,掌握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和字符串的处理函数。第八章 函数 9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函数的定义形式,函数的调用,熟练掌握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第九章 编译预处理 5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预处理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有参宏与无参宏的定义及使用。第十章 指针 11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地址和指针的概念,掌握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熟练掌握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第十一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 7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熟练掌握结构体变量的引用和初始化,掌握结构体数组,掌握共用体数据类型的定义和引用。第十二章 位运算 5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位运算符和位运算。第十三章 文件 5课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件类型指针和文件的基本操作。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章节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小计讲授习题讨论实验1C语言概述C语言的历史背景,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2242程序的灵魂算法算法的概念、特点4263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标识符、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基本数据类型中的整型、单精度实型、双精度实型、字符型常量和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4484顺序程序设计C语句概述,赋值语句,字符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格式输入与输出,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5275选择结构程序设计if语句与switch语句7296循环控制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语法和用法74117数组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引用,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引用,字符数组7298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7299预处理命令宏定义,文件包含命令,条件编译32510指针指针与地址的概念,指针变量、指针数组及指向指针的指针等的运用741111结构体与共用体结构体类型的说明及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引用52712位运算位运算符和位运算32513文件文件类型指针,文件的打开、关闭、常用读写方法325合 计643296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实验学时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备注1C语言环境C语言的运行环境与简单程序设计41验证必做2结构化程序设计顺序、选择与循环结构程序设计61验证必做3数组数组的定义与引用41验证必做4函数函数的定义与调用41验证必做5指针指针的第一与运算41验证必做6结构体结构体的定义与引用41验证选做7文件文件操作41验证选做8链表链表的使用41验证选做9综合设计简单计算器的设计61综合必做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础文化知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数据表示、存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导论。本门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书目: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汇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周鸣争,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六、考核方式成绩由期末考核、实验考核、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组成,其中期末考核占60%,实验考核占20%,平时成绩占20%。撰写人:詹莹 撰写时间:2010年9月审定人:万佩真 批准人:舒斯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分:3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院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目的:概率论是经济管理类部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随机事件与概率、一元与多元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随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处理实际不确定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0课时掌握随机事件及概率的统计定义;掌握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的条件并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正确地运用加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会利用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来简化概率的计算;掌握条件的概率、全概率公式与逆概公式及运用它们计算相应事件的概率;掌握独立试验概型计算概率的方法。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课时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及它们的性质、分布函数及性质;会用分布计算相应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6课时掌握随机向量的定义及性质,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边缘分布,条件分布、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和的分布,平方和的分布,极值分布。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6课时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计算具体分布的数字特征。会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及相关大数定律。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6课时了解切贝谢夫不等式,切贝谢夫、贝努利、辛钦大数定律及李雅普诺夫与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的含意;掌握以上定律与定理的简单应用。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6课时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统计量、样本平均数与样本方差等概念;了解样本分布函数;掌握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的计算;正确理解几个常用统计量分布的含意。第七章 参数估计 4课时了解评价总体参数估计量优劣的一致估计、无偏估计和有效估计的含意;掌握样本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方法。 第八章 假设检验 4课时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一个正态总体的期望与方差的假设检验;了解两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章节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小计讲授习题讨论实验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事件、概率、条件概率与乘法法则、独立试验概型8210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二元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5163随机向量及其分布二元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516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数学期望的性质、随机变量的方差、协方差4265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的概念、切贝谢夫不等式、切贝谢夫定律、中心极限定理4266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总体与样本、样本分布函数、样本分布的数字特征5167参数估计估计量的优劣标准、获得估计量的方法点估计、区间估计3148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概念、两类错误、一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224合计361248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无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要求在开课前已学习并掌握数学分析/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基本知识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李亚琼,黄立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盛骤 谢式千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六、考核方式成绩由期末考核、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组成,其中,期末考核占70%,平时成绩占30%。撰写人:程洪 撰写时间:2010年9月审定人:毛志强 批准人:舒斯会线性代数B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B学分:3学时:48讲课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B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国贸、会计学、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院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目的:本课程是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行列式的计算,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的定义和计算,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解方程组及逆矩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利用正交变换化对称矩阵为对角形矩阵等有关基础知识,并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和利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较好地理解线性代数这门课的抽象理论,具有严谨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一些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行列式 8课时要求掌握行列式及其有关概念,熟练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会用行列式按行按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了解克莱姆法则及讨论n个方程n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的条件和求解方法。第二章 矩 阵 12课时要求掌握矩阵的概念,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以及他们的性质,掌握逆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秩和利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熟练掌握矩阵的运算、及运算规律,熟练掌握逆矩阵的性质和求法,了解方阵的幂,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及矩阵等价的关系,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12课时要求掌握n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并会判断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概念及如何求极大线性无关组,会用克莱姆法则解方程组,熟练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无解的判定方法,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并会求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了解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等应用。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 8课时要求掌握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熟练掌握矩阵特征值的性质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法,熟练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性质,了解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第五章 二次型 8课时要求掌握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掌握二次型的秩的概念,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惯性定理,熟练掌握用正交化法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了解正定矩阵的性质及其判别方法,了解合同变换法和合同矩阵的概念。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章节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小计讲授习题讨论实验1行列式行列式概念、性质及计算,克莱姆法则6182矩 阵矩阵、逆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秩,逆矩阵的求解方法,分块矩阵102123线性方程组 n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求解,线性方程组有解无解的判定及求解102124矩阵的特征值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对角矩阵6285二次型二次型的概念,二次型的秩,正交化法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正定矩阵718合 计40848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无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线性代数是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到经济方面的多种学科。通过对线性代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地掌握基本的代数知识和抽象,严格的代数方法,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方法,其中的一些计算方法对经济管理的后期应用尤为重要。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 过静 王亚辉,线性代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12参考书目: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谢邦杰,线性代数,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六、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 。其中期末考核实行教考分离。撰写人:雷敏剑 撰写时间:2010年9月审定人:毛志强 批准人:舒斯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学分:3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管理学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系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学科类基础课,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与企业组织结构相配合,对不同决策层次、不同决策阶段提供信息支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了解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会用一种开发方法完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培养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3课时通过本章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起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使学生初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了解MIS的发展概况,掌握MIS的概念结构。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3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组织结构;认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由于本章的内容在管理学课程中已涉及过,对于这章的知识,学生一般掌握。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3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MIS的信息基础。让学生掌握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生命周期包含的各个阶段的特点。第四章 系统及组织概念 3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MIS的系统基础。了解系统的组成,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6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战略规划的概念及战略规划的特点;掌握战略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的结构及战略规划的实现。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和作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介绍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基于企业流程重组的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MIS开发方法。介绍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重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实现过程及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9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MIS开发过程的第一阶段-系统分析是如何实现的。系统初步调查的内容、目的和工具;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写与论证;掌握系统详细调查的内容、方法和主要图表工具的画法;并能够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方法以及掌握系统说明书的编写方法与系统分析评审。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9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MIS开发的第二阶段-设计阶段是如何实现的。掌握系统总体设计的任务和方法;掌握代码设计的原则、结构的类型、代码设计的任务与方法;熟练掌握输出、输入的内容和格式设计,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掌握数据存储设计中的数据库设计技术;了解对话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的任务和方法;掌握系统实施方案的编写与系统设计评审规范。第九章 系统实施 9课时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实施与转换阶段的过程;系统环境实施的任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系统调试的过程与方法;系统使用说明书的内容;系统转换的内容与方式;系统验收的组织。要求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程序的特点;应用软件的选购与系统集成;系统调试过程与开发过程的关系。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章节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小计讲授习题讨论实验1管理信息系统概论MIS的概念、特点、结构332管理知识基础管理职能、组织结构333信息基础知识信息生命周期334系统基础知识系统组成、系统方法335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战略规划内容、MIS战略规划内容、MIS战略规划方法666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具体的各种开发方法337管理信息的系统分析分析阶段的每一步工作998系统设计设计阶段的每一步工作999系统实施实施阶段的每一步工作99合 计4848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无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要求在开课之前已经学习并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六、课外学习要求由于本课程涉及综合运用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后能大量阅读计算机相关的资料。七、考核方式成绩由期末考核、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组成,其中,期末考核占70%,平时成绩占30%。撰写人:曾纯青 撰写时间:2010年9月审定人:万佩真 批准人:舒斯会运筹学A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筹学A学分:4学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院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一些运筹学的基本模型及其求解原理、方法技巧,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同时能够运用常用软件(如Lindo,Lingo,Matlab等)求解运筹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正确应用各类模型分析、解决不十分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通过对具体方法与模型的学习,认识运筹学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作为提高决策水平的方法和工具的作用,了解其它相关的经营管理数量方法与模型以及发展方向,领会运筹学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和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训练。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线性规划模型与求解 16课时了解运筹学的内容、目的、发展与现况;掌握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和标准形式,以及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学会用图解法求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了解单纯形表的构成,熟练掌握运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熟练人工变量法(包括大M法和两阶段法)的计算步骤。了解改进单纯法的计算步骤。理解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关系,了解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熟悉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掌握运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理解灵敏度分析。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应用 12课时掌握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的计算步骤。 掌握一般0-1型规划的求解方法隐枚举法。了解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熟悉匈牙利方法的步骤,掌握运用匈牙利方法求解指派问题。第三章 动态规划模型与求解 12课时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阶段、状态、决策、状态转移方程、阶段指标、指标递推方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解决短路问题的求解及分析。生产库存问题的求解及分析。背包问题的求解及分析。第四章 网络模型及运用 8课时理解网络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网络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最短路算法的K氏标号法和列表法,求解最大流的标号方法,利用标号过程最小割的方法。计算机求解及结果分析。第五章 随机运筹学模型 16课时理解存储模型及排队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存储模型及排队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了解几种常见的存储模型讨论,排队模型。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章节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小计讲授习题讨论实验1线性规划模型与求解LP的建模条件与步骤、图解法、单纯形法与求解步骤、灵敏度分析124162线性规划的应用常见的典型LP模型、特殊的LP-运输问题、整数线性规划102123动态规划模型与求解 DP基本概念、DP建模训练、一些典型问题的建模822124网络模型及运用图的有关基本概念、网络分析有关概念、最大流算法6285随机运筹学模型 存储模型、排队模型104216合 计4614464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无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在开课之前已经学习并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另外需要学生自学一部分的管理学知识。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 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参考书目:钱颂迪,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六、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平时表现、作业等)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成绩的评定:平时考核成绩(平时表现、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撰写人:刘珊 撰写时间:2010年9月审定人:毛志强 批准人:舒斯会信息存储与检索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存储与检索学分:3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适用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课系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需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的存储及检索方法,在快速准确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高质量的、正确的信息。信息资源已经是人类学习、研究、知识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学习了该课程后要求学生也能掌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培养目标:在学生学习了该门课程之后,能了解信息资源的存储方式,熟练掌握现代常用的检索工具,能根据查找资料的种类不同对资料进行精确查找,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增加学生查找信息资源的手段。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4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基本概念;掌握各种信息源及其特征;掌握现代信息检索研究的内容及趋势。并提高对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全面理解。深化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信息存储与检索基础 6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信息存储与检索原理;了解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掌握检索语言与检索词表;掌握检索提问式的制定;掌握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通过对本章的理解能提高对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理解。深化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三章 计算机信息检索 6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种联机检索手段: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并对比三种联机手段的优劣。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的联机检索系统和光盘检索系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比各个检索系统的优劣,在各个不同的检索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检索方式以提高读者利用效率。第四章 国内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6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本章介绍国内各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能通过专业数据库检索软件来查找资料。掌握以上十余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各数据库完成布置的作业的检索工作。根据需要检索的信息的不同种类,查找相应的数据库。实用性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检索作业,来检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容。能够根据需要查找的文献信息的内容来选择数据库也是本章的要求。第五章 国外著名综合性检索系统 6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外常用的几种综合性检索系统:SCI.SSCI.CA;并通过各检索系统完成布置的作业的检索工作。根据需要检索的信息的不同种类,查找相应的数据库。要求学生掌握特种文献的检索。通过各检索系统完成布置的作业的检索工作以加深其对检索工具的了解。第六章 数据与事实型信息检索 8课时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与事实型数据库的检索的基本概念和现实意义,从而加深对数据与事实型数据库的检索的理解和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租赁与智能调度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合同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与环保法规
- 2025版建筑电气设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红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与实施商务咨询合同范本
- 2025房屋修缮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服务协议
- 2025版房雅与张伟双方自愿离婚协议
- 二零二五版医疗器械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租赁代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合作投资旅游度假区协议书
- 【图文】个人简历模板大全-可直接下载使用
- 2025广西百色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拟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跨境运输问题应急预案
- 预包装食品采购合同样本6篇
- 2025年美术作品授权合同协议
- 《上市公司再融资》课件
- 构建学校与家庭共育的信息化平台研究
- 2025年下派挂职干部工作总结范例(三篇)
- 文化创意产业IP开发与授权经营策略规划方案
- 《腹股沟疝》课件
- 盘扣用量表0822(含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