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道汉代儒家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掌握汉代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2.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内容和实质,从“无为”到“有为”,再到“独尊儒术”转变的原因。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阶级推行_政策的需要。2含义: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的_的学说。3内容:一个是治身(养生),另一个是_。4观点:强调“_”,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_”。5作用: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6黄老之学统治地位的丧失。(1)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_形势发展的需要。(2)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答案:休养生息老子治国无为而无不为因时制宜中央集权温馨提示黄老之学“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应用提升】1黄老思想中最基本的立足点是(a)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阴阳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的新儒学。(1)提出背景: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2)思想来源:以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3)主要观点。a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_”的思想。b提出“_”的学说,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c强调君主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_、义、礼、智、信”五常和“_、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4)作用。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b抑制_权力的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c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2)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_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答案:公羊春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仁君为臣纲君主选官温馨提示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应用提升】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d)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解析: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一、选择题1关于汉初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内容,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c)a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身,二是治国b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c只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不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黄老之学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居于支配地位2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b)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倡导“因时制宜”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bcd3(2014江苏单科)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b)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4(2014成都摸底)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d)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解析: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难于他,因此英明的统治者应该“与天同”,顺应天意,故选d项。5(2014揭阳期末)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b)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解析:依据材料,“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指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统治思想占据主流地位,而与此相关的儒学家是董仲舒,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c)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7(2014海南单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b)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材料主张礼法并用,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8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材料中“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说的是儒家思想是法制的内核,故a项正确。9(2014洛阳一模)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a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b儒家思想止步于秦汉c中国传统文化一成不变d中国文化排斥其他文明解析:“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其因”说明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说明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故a项正确。10(公元65年)冬十月,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c)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汉朝统治者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解析:由材料可知“日有食之”使得“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造成“帝览章,深自引咎”写下罪己诏。统治者(包括官员和皇帝)认为日食是上天对皇帝的惩罚,这体现了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11(2014北京西城期中)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c)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解析:秦代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汉代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从而结束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12“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c)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解析:关键是“天子受命于天”及“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指出一切源自天,并且强调君臣关系,因而选c项。13(2014揭阳模拟)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d)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解析:题干体现的是老天对于现实的不满,故a项错误;老天对于现实的不满,而不是国家法律制裁恶人,故b项错误;老天对于现实不满,已经表达出来,故c项错误;现实中的不公引起老天的不满,故d项正确。14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d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体现文化专制,汉武帝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思想专制,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高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以上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答案:(1)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反假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芯片用电子化学品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风电机组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周口市淮阳区招专职消防员15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金华东阳市横店医院招聘编外人员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管理助理教学助理84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休闲娱乐行业智能娱乐设备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医院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真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基于SERVQUAL模型的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 【艾青诗选】批注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数学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参考答案
- BMS电池管理系统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