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形成综和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提高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及研读、探究、实践和创新的语文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二、课程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1.巩固汉语拼音规则。2.理解并掌握生字、生词的音、形、义。3.巩固单、复句的基础知识,能够识别并改正常见的语病。4.巩固常用的修辞知识,能够判断常用修辞手法的正误,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5.懂得文章的一般知识,能够判断文体及常用的表达方式。6.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能够判断其使用的正误。7.了解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二)现代文阅读1.能够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朗读速度(默读每分钟500字左右)。2.能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3.能够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关键词等重要信息并能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4.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5.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三)文言文阅读1、能够朗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14.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5.能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写作2、作文要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17.正确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写一段话能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材料选取与结构安排基本合理。3、根据需要,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4、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0.掌握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及写作要领。5、书写工整、规范,格式正确。6、有一定的写作速度,能在45分钟之内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7、养成观察、思考、积累和多写、多改的习惯。(五)口语交际1、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说话有条理,有内容;用语文明得体,仪态自然大方。2、了解常用口语交际形式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不同场合进行恰当的口语形式进行交际。三、单元分层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1.课文是语文教学的材料。本着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原则,共选课文68篇,其中必修课文37篇,选修课文12篇,阅读课文19篇,分两个教学阶段组织教学。2.总课时为120或80时,执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80课时。本教学计划提供二种学时方案供选择。在这两种方案里,都均有分层教学的内容选择。见表一和表二。表一(120学时方案)第一教学阶段(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课时10 课文讲读6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 荷塘月色22 世间最美的坟墓24 我看见了大海*15 离太阳最近的树*1第二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景泰蓝的制作22.古代的服装及其他2第三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5 口语交际1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简笔与繁笔22.说“习以为常”23.短论两篇*1 “五斗米”:微薄的俸禄? 也从状元说起第四单元单元课时10 课文讲读6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现代诗二首2 炉中煤 再别康桥2.当代诗二首2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致橡树3.外国诗二首1 孤独的收割人 我愿意是急流第五单元单元课时10 课文讲读6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荷花淀22.项链23.小小说两篇2 永远的蝴蝶 妈嫂第六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便条 条据12.启事 海报13.申请书 求职信2第七单元单元课时6 课文讲读6 口语交际0 作文指导0 单元测验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劝学(节选)2合计:单元课时60 课文讲读37 口语交际11 作文指导12 单元测验0第二教学阶段(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课时10 课文讲读8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1.故都的秋2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23.记念刘和珍君34.我与地坛(节选)*1第二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6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1.南州六月荔枝丹22.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23.语言的演变2第三单元单元课时7 课文讲读5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2.咬文嚼字23.敬业与乐业*1第四单元单元课时11 课文讲读9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1.诗经二首1 秦风 无衣 邶风 静女2.国殇23.魏晋诗二首2 短歌行 归园田居4.唐诗三首2 山居秋暝 越中览古 登高5.宋词三首2 雨霖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剪梅第五单元单元课时6 课文讲读4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雷雨(节选)32.窦娥冤(节选)*1第六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6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1.日本签字投降22.致台静农23.我有一个梦2第七单元单元课时10 课文讲读10 阅读指导0 语文实践0 单元测验01.寡人之于国也22.谏逐客书23.完璧归赵24.伶官传序25.赤壁赋2合计:单元课时60 课文讲读48 阅读指导6 语文实践6 单元测验0说明:(1)篇目后没有符号的为必修课文,打号的为选修课文,打*号的为阅读课文。阅读课文也可安排在课外。(2)单元测验课时也可作为机动课时。(3)口语交际训练、阅读指导可结合课文讲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以课外活动为主,课内指导为辅。表二(80学时方案)第一教学阶段(上册)第一单元单元课时7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1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 荷塘月色22 我看见了大海*13 离太阳最近的树*1第二单元单元课时6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0 单元测验01.景泰蓝的制作22.古代的服装及其他2第三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简笔与繁笔22.说“习以为常”2第四单元单元课时0 课文讲读 口语交际 作文指导 单元测验第五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2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项链22.小小说两篇2 永远的蝴蝶 妈嫂第六单元单元课时5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1 作文指导 单元测验01.便条 条据12.启事 海报13.申请书 求职信2第七单元单元课时6 课文讲读4 口语交际0 作文指导2 单元测验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22.劝学(节选)2合计:单元课时40 课文讲读24 口语交际8 作文指导8 单元测验0第二教学阶段(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课时8 课文讲读6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故都的秋2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23.记念刘和珍君2第二单元单元课时5 课文讲读3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南州六月荔枝丹22.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2第三单元单元课时7 课文讲读5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2.咬文嚼字23.敬业与乐业*1第四单元单元课时9 课文讲读7 阅读指导1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诗经二首1 秦风 无衣 邶风 静女2.魏晋诗二首2 短歌行 归园田居3.唐诗三首2 山居秋暝 越中览古 登高4.宋词三首2 雨霖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剪梅第五单元单元课时0 课文讲读 阅读指导 语文实践 单元测验第六单元单元课时5 课文讲读4 阅读指导 语文实践1 单元测验01.日本签字投降22.致台静农2第七单元单元课时6 课文讲读6 阅读指导0 语文实践0 单元测验01.寡人之于国也22.完璧归赵23.赤壁赋2合计:单元课时40 课文讲读31 阅读指导4 语文实践5 单元测验0说明:(1)篇目后没有符号的为必修课文,打号的为选修课文,打*号的为阅读课文。阅读课文也可安排在课外。(2)单元测验课时也可作为机动课时。(3)口语交际训练、阅读指导可结合课文讲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以课外活动为主,课内指导为辅。四、单元教学要求第一教学阶段(上册)第一单元1.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叙事的一般方法。2.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3.掌握复述要领,做到准确完整、重点突出。4.学会细致地观察、感受事物,善于积累写作素材。第二单元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说明事物的一般顺序。2.能够辨识并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3.能够适宜得体地运用介绍这一口语方式进行人际交往。4.训练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能力,学会使表达充实而饱满。第三单元1.掌握议论文的三个要素,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2.能够辨识并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3.学会与他人讨论问题,讨论中能够以理服人。4.能够处理主题与材料的关系,较好地进行立意与选材。第四单元1.初步理解诗歌的意象及语言特点。2.能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3.通过采访实践,提高与他人沟通能力。4.有一定的结构意识,作文时能够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第五单元1.初步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2.能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3.训练即席发言的能力。4.注重语言的锤炼,能够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第六单元1.掌握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及写作要领。2.能够正确使用所学文种。3.了解求职与面试对口语表达的要求,初步形成自我推荐的能力。4.学会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培养多写多改的良好习惯。第七单元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2.掌握课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能够比较准确地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4.能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教学阶段(下册)第一单元1.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能够体会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作品中突出的表现手法。3.在阅读中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这种体验。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语言积累的良好习惯。第二单元1.能够在阅读中筛选信息,辨识所选信息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2.学习科普文章的写作特色,领会照片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3.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的基本能力。4.能够依据主题收集有关资料,并通过分析、整理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三单元1.能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并对课文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能够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并能说出论证的逻辑性和思辩性。3.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4.能够有理有据地评述身边的人和事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第四单元1.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2.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常识,能够感知诗词的声韵美。3.能够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的意境。4.在对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和鉴赏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第五单元1.了解剧本的一些基本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品味剧本中富有个性化和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戏剧冲突,认识剧中人物的命运。3.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4.学习剧本运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写法,能够用对话的方式展现一个情境。第六单元1.了解所学文种的基本特点及写作要领。2.能够辨识并理解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3.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所学文种。4.学习运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七单元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掌握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欣赏作品中的形象、思想和语言。4.了解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贯彻“精讲多练、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2.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4.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积极开发、制作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数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要文化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说有如下性质: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指导;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2)努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体系构建等基本能力。(3)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5)逐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6)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的美学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课时分配表章 节 内 容教学时数学时讲授小结与习题课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44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42221 形如 | x | a (a=0)的不等式222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4223. 1 函数8623. 2 函数的应用()22指数与指数函数44对数与对数函数44幂函数44函数的应用()2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642应用举例422任意角和弧度制4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66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4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6函数y=Asin(wx+)88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422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66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6421数列的概念4482等差数列4483等比数列42291复数的概念2292复数的四则运算64293复数的三角形式4494复数的应用举例422合计1209624三、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第1章 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教学要求及注意:1 让学生初步理解集合概念,知道常用数集概念及其记法2 让生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并应用于元素与集合3 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4 我们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集合,如自然数集、有理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只是教科书没有明确指出而已。学习了集合语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对客观世界中具有某种特性的对象进行描述的意义和力量,进而又丰富了我们的数学语言,增强了用数学语言学习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5 在数学语言中,过去我们接触了自然语言及图形语言,现又学习了集合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它们都能表示相应问题的数学内容。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对象的结构,同时,这三种语言又可以互相转换。第2章 不等式21 形如 | x | a (a=0)的不等式的解法2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要求及注意:1文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思想方法。2以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出新知识也是数学常用的方法,如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其根,推导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请同学们想一想。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3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中,让学生体会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相等与不等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第3章 函数3.1 函数3.2 函数的应用()教学要求及注意:(1)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2)掌握求函数值、定义域(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区间表示法2(1)学会函数的图象的作法。(2)掌握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3“函数”概念是技校阶段数学的核心概念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同学们可以悼念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函数模型实例,加深理解函数的应用。4现阶段函数的内容与初中的内容有所不同。例如,定义是用集合对应的语言给出,明确函数的构成要素,引进函数的符号等,这不仅是对函数概念的多次接触,反复体会,螺旋上升,加深认识与理解,同时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作准备。5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和数学学习中的主要思想方法,函数这一内容是学习数形结合、几何直观思想方法的很好载体,绘制出函数的图象、探究其性质是基本的数学技能。第章基本初等函数(一)4 1指数与指数函数42对数与对数函数43幂函数4 4函数的应用()教学要求及注意: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 会有理数幂的运算法则。2、 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掌握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指数函数的大小。4、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中的乘方与开方问题。我们知道乘方是计算幂的运算,开方是求底数的运算,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而现阶段学习的对数是乘方的另一种逆运算。5、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这三种函数有密切的联系,学习时要互相对照、加以联系和区分,从图象上分析将会加深对它们的理解。6、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是三类不同的函数模型,日常生活中的递增(减)问题,如直线上升、下降,指数递增、衰减及对数增长等问题,有广泛应用,学习时要注意收集。第章 解三角形5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52应用举例教学要求及注意: 联系初中所学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分别是哪些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从三角形的已知元素求出三角形的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三角形,初中阶段以作图方法求出三角形,现阶段学习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得到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体会到数学中几何的作用和数学中几何的作用和数学量化的思想,领略到数形结合的强劲力量,在以后的解析几何及向量等课程的学习中会领会更深。 本章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举了些与专业实操技能相关的例子,目的是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解三角形知识子大量应用到天文测量、航海测量、地理测量上,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收集。第章 基本初等函数(二)61任意角和弧度制6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6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6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5函数y=Asin(wx+6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学要求及注意:本章基本知识的导入、发展,贯穿了数学的基本思想,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加以领会: 集合的思想以终边相同的角归纳出象限角的概念,继而把任意角用02的角的集合来表示。 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坐标定义三角函数,使三角函数从锐角三角函数扩展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并得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用单位圆的有关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得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从而找出求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方法。用图象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使其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定义域、值域及奇偶性更形象、直观,在图上对正弦曲线上的各点的平移、伸长、压缩最终得到。3.化归的思想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勤,是把它通过一系列诱导公式转化到锐角三角函数值来求,可以说应用了从未知到已知的化归思想,而从y=sinx的图象经伸缩、平移得到y=Asin(wx+)的图象也是一种化归,不过应用了从已知到未知的化归思想。第章 加法定理7.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7.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要求及注意:1.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本章中11个公式的基础。11个公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应用这些公式的过程中,用到的基本思想方法是:统一角,统一三角函数的名称。最后结果为:(1)能求值尽量求;(2)三角函数名称尽量少;(3)项数尽量少;(4)次数尽量低;(5)分母、根号下尽量不含三角函数。2. 三角函数式是三角变换的对象,你是从哪几个基本方面认识三角函数式的特点的?对三角函数式特点的分析对你提高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有什么帮助?第章 数列7 1数列的概念82等差数列83等比数列教学要求及注意:1. 本章从数列的概念开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数列事例,讲述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列在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找一些日常生活中数列的实例。2. 数列的应用也无处不在,今后在解决问题时,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第9章91复数的概念92复数的四则运算93复数的三角形式94复数的应用举例教学要求及注意:1. 引入复数后,数值得到扩充,其过程是: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Q) 实数集(R) 复数(C)每一扩充,代数集本身能适全更多种代数运算。2. 复数的四则运算可按实数运算则同样地进行,也满足加法、乘法的运算法则.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开方运算的结果仍是复数,且一元二次方程ax2+x+c=0总有解。3. 要注意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 复数的多种表示形式说明其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形结合在数学中的作用。英语教学大纲一、本教材的特点本教材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要求技校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而编写的。教材内容考虑了其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考虑到技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 贯彻听说领先原则,突出口语教学本教材第一阶段(第一至第六课)课文全部是会话内容,后续课文还有五课有会话内容,同时,练习多为口头问答和口语练习。2 注意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本教材以初中英语的六百个单词作为基础。在前六课中复习了四百二十个。全部六百个单词在整个课程中出现了一次以上。课文、会话中新单词共五百三十二个,而语法、练习、补充阅读材料等共有新单词约六百个,这些单词在大量的练习中反复出现,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语音、语法内容主要是较全面和系统地复习初中英语的内容,使学生对初中的英语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一部分高中的语法知识。3内容的实用性本教材的口语内容包括一般日常生活用语及工作用语。对学生将来就业和适应工作有实用意义。课文包括大量的常用词汇及一些科普用语,对学生以后进一步提高及学习专业英语打下较好的基础。很多课文都考虑到语言生动、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一定的思想性。4教材的可接受性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技校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程度,因此,具有一定初中英语水平的学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对那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也不会觉得太轻松。因为本教材较强调口语教学,有较多的口语练习,这是与初中英语教材的主要区别。二、教学的目的要求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比较牢固的最基础的英语知识。具体来说,就是使他们的英语知识,在复习、巩固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在听、说、理解、阅读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具有一定的阅读英语的能力,而且具有应付一般日常会话和工作会话的能力。本教材把听、说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即认真贯彻学习外语听说领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英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开口说英语。强调听说领先,除了使学生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日常口语外,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全面学好英语。所以,听说训练应贯彻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而不只是在学习会话和口语练习的过程中。三、教学方法问题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尽量多的听说的机会。但是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只靠课堂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设法利用课外的时间。除了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和完成课外作业外,还应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如组织经常性的“英语角”,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播放英语录音、录像,设立英语语音室,并充分加以利用。一般的教学法,如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因材施教等等,对英语教学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都是必须遵循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我们这里介绍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是这些老师们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而设计的。这些方法也许是很宝贵的,但是也只能是供参考而已。因为教学情况(如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思想情况,教学时数,教学条件及环境等等)是不尽相同的,而且不断在变化。如果不充分考虑具体教学情况而生搬硬套这些经验,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导致教学的失败。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一门艺术,尤其是目前技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较低,英语教学条件欠完善的情况,要求每个英语老师创造出适合具体教学情况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任何成功的教学方法的首要标志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主动地去追求知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四、作业与考试问题本教材每课书后的练习题,加上阶段的复习题及总复习题,还有习题集的练习,对复习巩固学习内容,数量是足够的。完成这些练习,要根据具体情况。练习题有一部分是作为口语训练,要求口头进行的,一部分是书面作业,但也可以口头进行。老师在布置和检查作业时,应尽量考虑增加学生的听能力的训练。如一些书面作业,可布置学生先在课后用笔头完成,然后在课堂上用口头方式回答。在课时不足,学生水平太低等不利情况下,教师可适当减少部分作业,或指定部分选做题目。在学生水平较高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作业量。为了使学生更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可以考虑英语的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两部分。根据专业要求确定两部分的分数比例,例如分别为40%和60%,或作为两门独立课程的考试。如果考试没有口试内容,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就会大大降低,给口语教学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五、教学大纲的实施本教材的教学大纲对课时分配作了安排。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按大纲的要求按时完成授课任务。但是根据目前各校存在的英语教学上的问题较多,一些学校、专业或班级难以完全按大纲的时数分配来教学,因此,在大纲的说明中提出了执行大纲的灵活性,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到十六课)为必修内容;应保证完成。第三阶段(第十七至廿二课)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取舍。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初中英语基础太差,教师在第一阶段教学中就要多花很多时间来给他们补习初中的及单词,使教学进度大大慢于大纲的要求。第二阶段的语法学习也要增加很多时间。但这两部分内容学好了,他们就可以达到比较牢固的相当初中毕业的英语程度,这比为完成全部教材教学而囫囵吞枣的学习效果会好很多。但应注意,在学生水平悬殊的班级,教师不能因为有部分太困难的学生而放慢教学进度。这样做会使其他基础较好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影响学习。这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或水平悬殊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只能运用“因材施教”,照顾多数的方法。六、单元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单元内容总计讲授练习LESSON ONE Greeting and farewells431LESSON TWOIntroduction431LESSON THREEDaily Activities431LESSON FOURTalking About Work Family431LESSON FIVEAsking the Way431LESSON SIXGoing Shopping431阶段复习一211LESSON SEVENTimes and Dates431LESSON EIGHTLearning English431LESSON NINETwo Friends and the Bear431LESSON TEENA Letter to a Friend431LESSON ELEVENStudy As Lenin Studied431LESSON TWELVEMy Home Town431阶段复习二211LESSON THIRTEENThe Metric System431LESSON FOURTEENSolids,Liquids and Gases431LESSON FIFTEENComputers in Use321LESSON SIXTEENEnergy321阶段复习三51LESSON SEVENTEENHappy Mans Shirt21LESSON EIGHTEENWork1LESSON NIGHTEENA Corious Decision511LESSON TWENTYInventions21LESSON TWENTY-ONECity Life and Country Life521LESSON TWENTY-TWOLife in the 21st Century11总复习一211总复习二211七、教学内容简介和教学目的LESSON ONE1 内容简介在多数国家中,熟人在一天中第一次见面或与不熟悉的人打资产时,总要打个招呼或说句问候的话。在告别时,也要说些告别的话。正确的使用这些招呼用语是表示一个人讲究礼貌,有文化修养,在搞好上下级关系和与人和睦相处,都是很重要的。在英语中,许多的招呼用语和告别用语都是固定的。本课的会话内容就是介绍英语中主要一些招呼和告别的用语。2 教学目的和方法本课是整个英语课程的开始,也是口语学习的开始。其主要目的也就量要求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开口。除了学习课文的对话外,建议也开始学习课堂用语。要求学生在每次开始上课及结束上课时都用课堂英语。一般的过程如下:开始上课时教师先说:“Class begins.”然后班长(或学习委员)喊:“Stand up!”学生同声回答:“Good morning,sir(madam/miss)!”然后老师说:“Sit down,please.”上课结束时,教师说:“Timesup.Class is over (Class dismissed).”班长(或学习委员)喊:“Stand up!”学生都站起来后,教师说:“Good bye,students!”从第一次课开始,教师要给学生们练习几次,以后每次课都这样做。这是训练学生较容易的武器的一种方法。也是让学生习惯和熟练掌握一些最简单及最实用的礼貌用语。3.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招呼及告别的英语日常用语,尤其是正式用语,一些句子包括各种在以后才讲到的语法,还有一些习惯用语。一些学生可能表示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熟悉这些日常用语的表达方法,而不要过多从语法结构上去分析和理解。教师应避免对某些语法问题(如某些时态问题,省略句问题等)作详细的分析。可以简单地提一下或者甚至不必加以解释。三、练习部分1.本课练习首先是要学生敢于开口。练习主要在课堂上。对1.2.两组题目,只要学生能开口,就应予以鼓励,不要过多指出他们语音或用词上的一般毛病。2.对3.4.两组题目,在练习时除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外,还应引导他们去了解有关的一些字母的读音规则。例如:name make face fail在学生该出音讯,教师给予指出读音是否正确并提示字母发(ei)音的一些规律(开音节;及字母组合ai)3.习题集的练习第1大题中的填空的单词或词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如填上除了如参考答案上的“in a few minutes”或“Soon”外,可能填“at once”或“immediately”等,也应视为正确。LESSON TWO1. 内容简介介绍互不相识的人认识是一种礼节,要知道西方的一些习俗。一般来说,首先介绍我们最尊敬的人的名字;介绍男和女时,先提女士的名字;介绍两位女士时,先提年长者的名字;如果两人这,则可不分先后。介绍要说一些谚,被介绍的人相识后也要说一些详。这些话一般也有固定的说法。这就是的主要内容。2. 教学目的和方法本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介绍用语。要让学生知道,介绍用语和前一课的招待、告别用语一样,都是礼貌用语,必须搞清楚每句用语的单方及使用场合。重点和难点本课介绍了若干种介绍用语,在同一个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每一种情况的一两种说法。如介绍别人时主要用语是:“May I introduce-?”,被介绍后被介绍的人互相说:“How do you do ?”及“Im glad to meet you.”自我介绍一八面威风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作自我介绍,主要谈那些方面的内容。要求他们学好课文内容,然后再结合本身情况来模仿叙述。三、练习部分1第一、二大题应让学生书面准备好,然后在课堂上口头做。第I(5)题可以模仿课文最后一段。要求学生尽量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对词汇有困难时通过查阅字典或请问教师解决。2第三大题,在组织两人一组对话时,可不限制话题。也可以用I(5)题自我介绍作为话题。3第四大题目是书面作业,但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并在课堂上抽查是否语音正确。4习题集中本课第三大题有很多用于复习的单词,必要时可作一些解释。LESSON THREE1、内容简介本课内容是日常活动的一些常用语。日常活动内容是很多方面的,非常广泛的。这里只是介绍生活、起居、上下班等几个方面的最一般的用语。2、教学目的和方法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常活动的一些最一般的用语,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比较熟练地表达这些方面的活动情况。本课课文涉及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但内容和词汇量却是不少的。所以应根据课文内容及所给的习惯用语,给学生多些训练。3、重点和难点本课首先要求学生熟悉课文提出的那些日常会话用语,尤其是一些习惯表达方法。要求学生最好能熟读记住房。在此基础上要结合本身具体情况来叙述这些方面的内容。这个要求比较高。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免。LESSON FOUR1、本课内容是关于工作与家庭的日常用语。和外国人交谈,要注意他们的社交习惯。讲英语的民族一般是不喜欢别人问他们的私事。有一些问题,除亲密朋友外,是不应该问的,如:1.你信奉什么宗教? 2. 你收入多少?3. 你多大年纪(尤其是对妇女)?4. 你的这个东西多少钱?等等。我们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到的会话内容很少,不必要给他们多谈在与外国人谈话中应该避忌的各种问题。但随着他们水平的提高,适当给讲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还是有好处的。2、教学目的和方法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工作与家庭的日常会话用语。关于工作和家庭方面的谈话内容也是很多方面和很广泛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熟练掌握本课的一些常用语,能够尽量用英语叙述本身的真实的内容。3、重点和难点本课首先要求学生熟悉课文提出的关于工作和家庭的日常会话用语,尤其是一些习惯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要结合本身具体情况来叙述这些方面的内容。LESSON FIVE 1、内容简介本课内容是有关问路的一般会话用语。主要是两个方面,问路的用语及指示如何走的用语。2、教学目的和方法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一些有关问路的会话用语。为了使教学生动活泼一些。教师可事先画好一幅有街道及一些建筑物的简单地图,使学生能看图学习有关问路的用语。一些录像教材(如“Follow Me”)都有问路的会话内容,有条件时可结合这一课的教学给学生放放有关的录像。3、重点及难点 向人问路的用语比较简单,课文中列出多种问路的句子,但变化不大,学生必须熟记其中一两句,如最简单的一句就是:“Excuse me,where is?”。表示如何走就牵涉较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些主要方面,如:往前走,在那里拐弯,向左、向右,步行或乘车等。LESSON SIX 1、内容简介本课文内容是有关购物的一般会话用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顾客方向)1.要买什么东西;2. 询问价钱;3. 商品不合适,询问有没有较合适的;4. 决定买还是不买(售货员方面);5. 招呼顾客及回答顾客询问的用语。2、教学目的和方法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购物的一般会话用语。对购物内容的几个方面,各有多种的表达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至少掌握一到两种。如顾客需要买什么东西,有很多种说法,而最简单的是:I want或Id like to buy。在学生掌握了购物的主要句型后,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加讲一些商品的名称、价格、数量的表示方法,讨价还价等方面的词汇和习惯用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及购物的口语能力。3、重点和难点本课要求学生熟悉购物的一些常用语,并结合已学过的有关词汇,较熟练地运用这些用语。LESSON SEVEN1、内容简介本课重点介绍英语时刻和日期的表示法。时刻表示法主要有两种:1.分钟+past (to)+钟点,2.钟点+分钟。第一种方法多用于会话中,第二种方法多用于说时刻表或正式通告的时间,但也可用于会话中。口语中表示日期也有两种主要方法:1. 月份在先,日子在后。2. 日子在先,月份在后。2、重点和难点时刻和日期的不同表示法都是本课的重点。时刻的第一种表示法与汉语表示法差异较大,故学生开始学习时不大习惯,要多些练习。日期表示法中日子都要读成序数词,这点在口语训练时要强调。LESSON EIGHT1、内容简介:本课主要对英语的用途,英语的使用范围以及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重要性作一简略介绍。应用英语的人口占世界第二位。有三亿多人,把英语作为国语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一些加勒比海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都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英语在这些国家的官方事务、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与其它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相比,英语是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世界上大约70%的邮件和60%的无线点广播都使用英语。英语已 国际商业和运输使用的语言。它的同时也是一门科技语言,它在计算机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我们如果不懂英语,在现今及未来的高科技方面将很难适应。2、重点和难点 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及构成,要特别强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的变化。 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用法及构成,要学生特别注意,shall和will的一般用法及其 美国英语中的不同。了解shall I 和shall we引导的一般问句的真正涵义及正确回答。LESSON NINE本课文选自伊索寓言。寓言通常是散文体的简短故事,有时也有诗体形式,大都具有讽刺、劝戒或教训的寓意,寓言故事情节集中,作者往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并通过借喻在故事开始后结尾点出主题。 学习本课应对寓言作为文学体裁的特点有所了解。本篇生动地描写那个碰到危险便抛弃朋友,危险过去又强调作关心的人。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难题及解决思路
- 新媒体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获取与精准匹配
- 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面临的技术与法规挑战
-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 色彩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 市政管网抢修工程动态结算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跨部门协同设计
- 公司员工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流转土地征用申请报告(3篇)
- 争当绿色小卫士课件
- 小学健康心理课件
- 水稻种植技术全
- 江苏消防安全条例
- 政法干警执纪监督心得体会
-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影视置景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肩袖损伤护理常规
- 电梯设备监测方案(3篇)
- 秋季安全教育
- 管道保温检查管理制度
- 伙伴计划团队管理制度
- 急救担架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