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天目中学高三地理9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中学高三地理9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中学高三地理9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中学高三地理9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中学高三地理9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9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2013年7月16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 河外星系 b地月系 太阳系 c银河系 河外星系 d地月系 河外星系 2下图几项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太阳能路灯 b.燃煤锅炉 c.行驶中的汽车 d.地热发电【答案】1、b 2、d【解析】考点:天体、天体系统等级,主要能源类型及来源。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黑气”在图中指的是a b c d4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答案】3、a 4、b【解析】考点: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主要类型。5下列最有可能表示北极科考的光照图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极科考时期是北极地区的极昼时期。读图,图a地球是逆时针自转,是北极地区,北极有极昼现象,a对。图b、d北极是极夜现象,b、d错。图c南极是极昼,北极应是极夜,c错。考点:光照图,极昼、极夜现象。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杭州昼长变化情况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7.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a 端午 b 劳动 c元旦 d 元宵【答案】6、d 7、c【解析】试题分析:6、读图,图中甲是近日点,在1月初。乙地在远日点过后,一定在7月中、后期。此期间,太阳起身点先向北移,到北回归线后,又向南移。所以杭州昼长先变长,后变短,a、b、c错。d对。7、结合前面分析,甲是近日,在1月初,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1月1号左右,最可能 元旦,c对。a、b、d错。考点:地球公转的轨道特征、意义。8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145,则该地的纬度位置为a11.5 b21.5c18.5 d13.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说明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如果该地位于温带,两地的太阳高度差是47,和是145,则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大于90,不合理。所以该地位于回归线之间。该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是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是90-(当地纬度+23.5)。因此,可以计算出该地纬度11.5,a对。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题下列各题9. 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10. 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11该地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是a黄土地貌 千沟万壑 b喀斯特地貌 崎岖不平c丹霞地貌 顶平身陡 d雅丹地貌 垄槽纵横【答案】9、a 10、d 11、b【解析】试题分析:9. 地质构造中,沉积岩层是下面的沉积早,上面的沉积晚。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读图,图中沉积岩层先受内力作用,发生 褶皱,然后岩浆喷出,形成形成火山锥。再有沉积岩层形成。后又有岩浆侵入,将原来的沉积岩层和岩浆岩层切断。最后又有内力作用,岩层出现断裂、断层 构造,a对。10. 该地地下洞穴形成在石灰岩导中,该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流水溶蚀作用,d对。 地壳张裂作用、 地层沉陷作用、风力侵蚀作用不能形成地下的溶洞,a、b、c错。11根据地质构造图,该地区是石灰岩为主。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的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其特点是崎岖不平,b对。黄土地貌分布在黄土高原区,不是石灰岩分布区,a错。 丹霞地貌的岩层不是石灰岩,c错。雅丹地貌是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风力侵蚀地貌,d错。考点: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地质作用类型,区域地貌牲及成因差异。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资料,据此回答12题。r2小时26分24小时0小时5小时42分12. 地的最短昼长为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7分 d11小时22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各地昼长一年中的平均值是12小时。昼长变化最大 差值是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用12小时减差值的一半,便是最短昼长。地的最短昼长为10小时47分,c对。考点:昼长计算,昼长最大差值。读图,回答13题。13若de为晨线,则赤道上东半球内属于白昼的范围是a20w向东至90e之间b90e向东至160e之间c160w向东至20e之间d0向东至180之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图中de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根据图中经度判断,交点的经度是90e,即赤道上90e向东到90w是白昼。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从20w向东至160e之间是东半球。所以赤道上东半球内属于白昼的范围是90e向东至160e之间,b对。考点:东西半球分界,昼夜分界线。14. 2015年9月3日上午10点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身在伦敦的华人想观看直播应于何时观看a.2日2时 b.3日2时 c.2日18时 d.3日18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10点,阅兵仪式开始。伦敦是0时区,在北京西边,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此时是9月3日2点,b对。考点:时间计算。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16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答案】15、a 16、b【解析】试题分析:15读图,图中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导致结构明显,属于沉积岩层,可能是砂岩,a对。 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b、d错。板岩属于变质岩,c错。16该地位于湿润区,降水丰富,在内力作用下地形隆起,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b对。地壳上升运动是内力作用,a错。流水沉积作用分布在低洼处,c错。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在干旱区,d错。考点:岩石类型及牲,地质作用。17. 图中所示的圈层、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图示圈层是地球外力圈层结构。圈层分布区域跨其它三个圏,是生物圈。位于中间是水圈。是岩石圈,d对。考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 图中表示莫霍面的是a.a bb c.c dd19. f代表的是a.纵波 b横波 c.地幔 d地核【答案】18、a 19、a【解析】试题分析:18.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速度突然加快,平均深度17千米,图中表示莫霍面的是a,a对。b是古登堡面,b错。c是地幔,c错。d是外核,d错。19. f波可能穿过固态、液态的物质,代表的是纵波,a对。横波不能在液态物质中传播,b错。c、d错。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及特征。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20.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 正午太阳高度 b.海拔 c.下垫面 d.云量21.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9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5% b. 70% c. 62% d.78【答案】20、d 21、a【解析】试题分析:20.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该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月份是雨季,天空中云量多。所以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d对。 7月正午太阳高度较大,a错。海拔 没有月份变化,b错。下垫面在夏季没有明显差异,不会只影响7月份,c错。21.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读图,该流域9月份的日照时数是200小时,9月份是秋分,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是12小时,整个9月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是36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百分率约为55%,a对。考点: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22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 bc. d23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 ( )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24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答案】22、c 23、b 24、b【解析】试题分析:22读图,图中的能量被大气吸收大部分,是地面辐射。是大气吸收的大量能量,大部分射向地面,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是大气辐射。由大气指向地面,是大气逆辐射。主要被地面吸收是太阳辐射,c对。 23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b对。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a错。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错。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容易降温,d错。24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b对。烟幕消弱太阳短波辐射,a、c、d错。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保温效应和消弱作用,保温效应在生产中的应用。25.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图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图示区是北半球。风向是由高压垂直于等压线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图中气压值判断,m吹西北风,c对。考点: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1)a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4分)(2)b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4分)(3)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6分)【答案】(1)流水沉积;三角洲(2)风力沉积(沙丘);干旱、半干旱(沙漠)(3)向斜;中间新,两翼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a图表示的是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地貌。(2)b图中沙丘分布,是风力沉积地貌,往往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3)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向斜,判断理由是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此处地貌是山岭,所以地形的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考点:地质作用类型,地貌类型及成因,地质构造成因。27、近年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18分)(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6分)(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4分)(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2分)(4)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2分)(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4分) 【答案】(1)亚欧;美洲(次序可互换);生长(2)压力(内力、地质);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3)西(西南)(4)小(5)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火山研究(任答两点)【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压力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也叫火成岩、喷出岩。(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4)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白天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夜晚的保温效应强,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小。(5)火山喷发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给工业生产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可以进行火山研究等。考点:板块构造理论,地质作用,火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