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2015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备考建议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纲要求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课标提示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一商朝的政治制度 2 政治特点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 行政管理 1 中央 设有相 卿士等 掌管政务 2 地方 封侯和伯 定期向商王纳贡 并奉命征伐 思考应用 有学者说 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 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 以至于每事必卜 占卜成为表达天命的方式 据材料指出商朝政治的特点 并说明其成因 提示 1 特点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2 成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 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能力 统治者借迷信崇拜 加强对劳动人民奴隶的残酷统治 知识点二西周的分封制 1 背景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 2 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 拱卫王室 3 内容 1 分封对象 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 核心内容 土地和人民 3 诸侯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 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 诸侯权利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 可以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等 4 影响 1 积极性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扩大了统治区域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局限性 受封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 王权衰弱 分封制遭到破坏 思考应用 历史学者认为 周朝后期 中国政治出现混乱 究其原因在于制度内部的明显缺陷 文中 政治出现混乱 和 明显缺陷 分别指什么 提示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分封制崩溃 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独立性 知识点三西周的宗法制 1 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含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 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4 内容 1 分为大宗和小宗 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 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 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思考应用 1 下图是西周宗法制下大宗 小宗关系示意图 据此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1 大宗和小宗划分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 2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 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 在 红楼梦 第九十回中 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 后是自己的 请用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解读这一现象 提示 材料说明贾母具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 表现在 以 贾母 为代表的宗族内封建家长的权威 先给宗族内人员操办婚事 后给宗族外的人员操办 考向一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 而是以武力为背景 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 插队 进去 很像 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 实行贵族世袭统治 地方有实权 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 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 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 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 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同时 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 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 先秦卷 史料三至于周衰 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 通 叛 天子拥空名于上 而列国擅威命于下 因循痿痹 指恶性循环 以至于移祚 改朝换代 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 张燧 千百年眼 1 史料一中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 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 史料二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 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 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3 史料三中 诸侯先畔 天子拥空名于上 列国擅威命于下 说明周王朝后期 地方诸侯分裂割据 挑战天子权威 主要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1 根据史料一 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 掺沙子 的意图 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形成了二元体制 2 根据史料一 三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1 趋势 逐步瓦解 2 原因 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随时间推移 血缘纽带难以维系 井田制瓦解 失去经济基础 摘自2010年课标全国高考t24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 试举例说明 提示 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姓氏起源 地名简称等 史论归纳 1 分封制的特点 1 分封对象 分封对象多元化 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 分布地区 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 纵向联系 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 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 横向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 分封制的影响 1 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 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 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 拓展疆域 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 西周后期 分封制逐渐崩溃 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 2 历史遗存影响 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皇族分封 中国姓氏的起源中 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 如宋 鲁 郑 陈等 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西省简称晋等 命题分析 方法1通过古代具体实例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 如柳宗元的 封建论 同姓不婚 等 解题时需结合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方法2从分封制对西周社会稳定角度命题 分封制是西周加强对辽阔疆域管理的一种重要行政制度 它以血缘为准绳 构建奴隶制等级秩序 同时辅以礼乐制度 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解题时需结合分封制影响的相关知识来解答 方法3从社会发展趋势角度命题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分封制崩溃 适应封建统一集权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逐渐形成 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解题时需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角度思考 方法4从日常生活中的历史遗存角度命题 分封制虽然崩溃瓦解了 但是并没有消失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对后世社会仍然有深远影响 如地域名称 姓氏来源 区域文化等 解题时需结合题干弄清其历史渊源来分析 1 2015 江苏单科 1 礼记 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 三公 中阶之前 诸侯 阼阶 东台阶 之东 诸伯 西阶之西 诸子 门东 九夷 东门外 八蛮 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 解析材料大意为 天子与不同爵位的贵族在朝会时处在不同的位置 由此可知 周代贵族在朝会的时候有尊卑之分 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序列 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代实行的政治制度 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 与题干信息不符 故排除b c d三项 答案a 2 2013 课标全国 24 在周代分封制下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 战国时期 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 卿大夫 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材料表明 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 形成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 这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 故c项符合题意 井田制是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而当时经济的发展反而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分封制的崩溃 a项错误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 分封制容易造成分裂 无法凸显君主集权 b项错误 东方六国君王 卿大夫 士的墓葬虽然等级差别明显 但当时处于战国时期 分封制已经解体 d项错误 答案c 考向二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先王之法 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 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 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 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妻妾不分则家室乱 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 史料二纣之同母三人 其长曰微子启 其次曰中衍 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 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时尚为妾 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 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 太史据法而争之曰 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为后 吕氏春秋 当务 史料三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 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然而 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 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 编者注 农村宗族械斗 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 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 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1 史料一中 不使诸侯疑焉 不使大夫疑焉 不使庶孽疑焉 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2 史料二信息 甚少矣 故为后 说明受德虽然年龄很小但最终继承了王位 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 史料三认为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 其功能具有双重性 宗法制下的亲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凝聚力 有利于家庭和睦 亲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若引导不当 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1 根据史料二 指出太史 据法而争 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2 时至今日 宗法制早已消亡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试举例说明 提示 一方面是尊祖敬宗 忠 孝 观念和家国意识 另一方面是强调家庭本位 过分重视亲情关系和人为划分远近尊卑 摘自2013年安徽高考t37 后 武则天 欲以武三思为太子 二人 狄仁杰与王方庆 同辞对曰 姑侄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庐陵王 武则天儿子李显 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 三思立 庙不祔 新死者附祭于先祖 姑 后感悟 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王至 后匿王帐中 召见仁杰语庐陵事 仁杰敷请切至 涕下不能止 后乃使王出 曰 还尔太子 1 根据史料 分析狄仁杰反对 立三思 而拥护 庐陵王 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 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 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 并非母子关系 按照宗法制度 故应立庐陵王 2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史料中使武则天 感悟 的历史因素 提示 父系血缘关系或 家天下 政治等 礼乐制度等 史论归纳 1 宗法制的特点 1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国 与 家 结合 3 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 宗法制影响 1 对当时的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重视家庭建设 提倡尊老爱幼 有利于社会安定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 对后世的消极影响 强调家庭本位 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方法1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宗法制 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是对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的反映 如甲骨文中的 红楼梦 中贾母的 先自己人 后外人 等 解题时需结合 嫡 庶 大宗 小宗 等基本概念来分析 方法2从伦理观念角度命题 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此形成影响国人的宗法观念 如孔子重 仁 道和宗法伦理关系等 解题时往往从祖国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分析 命题分析 方法3从历史遗存角度命题 宗法制对中国人的姓氏 生活习惯 思想观念等有一定的影响 高考试题一般以一定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 如祭祖 修家谱 建祠堂等 要求考生认识这些现象与宗法制的关系 解题时需结合 祭祖 家谱 等现象的意义来分析 方法4从近代社会转型角度命题 在宗法制影响下 容易出现 裙带关系 道德专制 等级观念 自律盲从 等现象 这成为阻碍近代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解题时需从逆向思维角度解答 1 2015 浙江文综 14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 b 谱牒不立 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 解析 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 实际上是指任人唯才 与宗法制无关 故选d a项是分封制 b项涉及家谱 c项涉及嫡长子继承制 都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符合题干要求 皆排除 答案d 2 2013 海南单科 2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 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 皇位继承 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 婚姻中的 门当户对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故选b 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 排除a 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 排除c 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 排除d 答案b 3 2013 广东文综 12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百姓 一词从称呼 贵族 到称呼 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