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1页
我国股市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2页
我国股市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3页
我国股市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股市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学者关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果为我国股市尚未达到弱式有效,已达到弱式有效和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三种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加强证券交易监管三方面入手,增强股市有效性。我国股市;市场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07-02一、股市有效性的提出有效市场假设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微观金融理论,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根据市场对不同层次信息的反映程度将市场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以及强式有效。具体来讲,弱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当前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股票本身历史价格所包含的信息,投资者不能通过技术分析获取超额收益。半强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当前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包括历史价格信息和所有与公司有关的公开发布信息,投资者不能利用公开的信息来获取超额收益。强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当前股票价格不仅反映了已公开的所有信息,同时还反映了诸如内幕消息、私人信息等未公开的所有信息,市场参与者不能支配和影响价格的形成,只能根据给定的价格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二、我国股市有效性检验的理论成果1.我国股市尚未达到弱式有效解保华,高荣兴(2002)对从1990年12月21日到2000年3月2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股市综合指数的周数据用单位根、方差比(VR)和序列二阶相关性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并不成立。1李兴绪,郑树明(2004)首先对价格序列进行结构性突变后的单位根检验,得出价格序列存在单位根,其次采用自相关系数、Q统计量等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进行随机游走检验,得出上海股票市场还未达到弱式有效性的结论。2韩贵,王静(2008)利用1991-2008年我国上证综合指数的历史数据,根据股票市场大的波动周期分五阶段经过EGARCH(1,1)模型估计,以验证市场对信息冲出的反映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尚未达到弱有效性。32.我国股市已达到弱式有效刘志新(2000)选取上证综指1990年12月至1998年10月的1961个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应用马尔可夫链对上海股市有效性的检验得到1994年起的上证指数收益率符合随机游走假设,历史收益率和当前收益率相关性很小,并认为当前价格已充分反映了历史价格信息,投资者不能通过对以往的价格进行分析而获得超额利润,市场基本上为弱式有效。4冉茂盛(2001)在选取1995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的周收盘价为样本的基础上,从沪深各选取10只股票为样本,通过R/S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股市已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5李晓静(2006)以上证指数和深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用单位根、方差比、游程检验方法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显示一定的弱式有效性。6谢晓霞(2007)选取20022004年全部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通过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得出我国上海市场尚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弱式有效市场。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有效。7高树棠,周雪梅(2009)利用上海综合指数(收益率)和深圳成分指数(收益率)分别通过了单位根检验,残差的序列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表明沪深两市的股票价格满足随机游走过程,这种特征说明在长持有期内投资者很难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获得超额收益,我国股票市已经呈现出弱式有效的特征。8三、对文献的总结评价和本文的结论为了增强股市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解决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在信息披露、信息传输、信息解读以及信息反馈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第二、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由于缺乏市场实践经验以及在信息方面的差距,普通投资者在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方面都可能出现滞后或者错误,滥用价值投资理念或者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将成为必然。第三、加强证券交易监管。证券监管机构应该及时、准确地予以打击随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建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让市场违法者的违约成本高企,减轻道德风险发生的程度。(下转第9页)(上接第7页)1解保华,高荣兴.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5).2李兴绪,郑树明.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12).3韩贵,王静.基于EGARCH模型的我国股市信息对称性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4刘志新.运用马尔可夫链对上海股市有效性的检验J.系统工程,2000,(1).5冉茂盛.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2,(11).6李晓静.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J.企业文化,2006,(10).7谢晓霞.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在上海股市的实证检验J.经济体制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