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练习二十20084一、选择题1下列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无关的是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B、撤消集体农庄C、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给企业部分权利2几位同学在讨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时,提及下列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应是A、以农业为突破,不符合实际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混乱C、改革旧模式,阻力巨大 D、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3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适应了苏联当时的基本国情 B、没有突破原来经济体制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4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D、改善人民的生活5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心转向A、思想意识领域 B、文化领域 C、政治领域 D、军事领域6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A、苏联政治危机加剧 B、国际形势日趋紧张C、各共和国要求分离 D、经济改革陷入困境7从斯大林时期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受挫,苏联经济始终存在的问题是A、片面发展军事工业,军用民用比例失调B、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C、片面发展传统工业,新兴工业发展滞后D、片面发展大工业,大中小工业布局不合理8苏联解体,而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在不发达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A、 B、 C、 D、9苏联解体说明了A、苏联模式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10下列对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改革前的苏联生产力发展深受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制约改革前的农业发展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A、 B、 C、 D、11领导人的性格、作风有时对历史的进程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提起赫鲁晓夫,中国人立刻就会想到那个在联合国脱皮鞋敲讲台的“赫秃子”,下列叙述与其改革不能成功相符合的性格因素有大胆泼辣,勇于开拓 严谨认真,周密细致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随心所欲,主观臆断A、 B、 C、 D、12为了应付艰难的国内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具有的特点是“战时” “共产主义” 强制性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A、 B、 C、 D、13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4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15“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犯了“左”倾错误 D、都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6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A、废除实物分配 B、允许自由贸易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17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A、土地由国家所有变成农民所有B、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C、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能够自由支配交纳国家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18下列措施中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开垦荒地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提高农副产品价格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 B、 C、 D、19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部分权力的转移C、消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误D、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彻底变革20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21赫鲁晓夫改革的最大功绩在于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B、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C、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22对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要求国家主要用政治手段管理经济 B、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C、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3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其发展B、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夫加快了苏联解体过程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24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内容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C、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国内局势失控 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2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这是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产生的必然结果 英雄人物能决定历史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体制就是要讲究稳定性A、 B、 C、 D、26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归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B、批判斯大林造成国内思想混乱C、个人作风问题 D、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口号目标27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于赫鲁晓夫改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不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28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D、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29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A、一种恐怖措施 B、一种应急措施C、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D、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01929-1933年,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是A、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B、新经济政策仍在推行C、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D、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3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32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 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A、 B、 C、 D、3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苏联经济建设时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苏联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B、农民积极性受损,农业发展长期滞后C、苏联把农业当成高速发展工业、积累资金和提供劳动力“殖民地”D、赞扬苏联农民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奉献精神34下列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修补 B、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C、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5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中,错误的是A、改革偏重于工业B、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体制进行小修小补C、提出的口号和目标不切实际D、工作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36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依次是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A、 B、 C、 D、37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C、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38戈尔巴乔夫开始在苏联执政是在A、1979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5年39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B、对市场机制的排斥C、改变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政局不稳,社会动荡40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B、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41苏联军事实力大增,成为超级大国的直接原因是A、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的C、勃列日涅夫对重工业的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42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最能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大规模的垦荒运动 B、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C、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农民收入431921年冬季,农民契柯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联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出售其中部分 D、行为合法,没人干涉4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D、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力45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D、对工农联盟及农业发展的认识46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其突出历史事例有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A、 B、 C、 D、二、判断题47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新兴产业的兴起。48凯恩斯主义的实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49“混合经济”是指英美等国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50第三产业既包括公共事业,也包括服务行业。51“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5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53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对生产关系的调整。54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55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是农业与工业并重。56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57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体制。58戈尔巴乔夫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59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放弃了传统的做法,优先发展轻工业,但仍导致苏联的解体。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Formylfuran-2-yl-methyl-acetate-13C6-Acetic-Acid-5-Formylfurfuryl-Ester-sup-13-sup-C-sub-6-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智能驾驶车辆维护保养及救援服务合同
- 2025年校园食堂食材供应与劳务派遣综合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公立学校校车租赁及定期维护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现代化工业厂房安全设施检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医疗环境消毒设备安全性检测与提升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体育赞助协议书:全国运动会官方赞助合同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融资担保责任保险合同
- 2025年度绿色物流园区货运配送业务委托合同
- 2025国际食品博览会展位预订及服务保障合同
- 2024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变电站巡检维护服务方案
- 华为质量回溯(根因分析与纠正预防措施)模板
- GB/T 23781-2024黑芝麻糊质量通则
- 2023版评审准则和CNAS对照表
- 收养申请人情况声明
- CATIA CAA 二次开发详细教程(11) 程序的发布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方案)讲解演示模板ppt课件-图文
- 高空作业安全刷漆施工方案
- 医疗康养项目运营方案
- 保密档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