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点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点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点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点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点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点31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 通讯的变化 排查基础知识 细讲核心考点 精练高考模拟 考点训练 考纲要求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 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3 大众传媒的发展 排查基础知识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 答案 1 服装 1 鸦片战争前后 服饰传入引起服装变革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清政府不得不对官定服饰进行改革 西式 2 民国期间 政府颁布了的形制 洋装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如中山装和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男女礼服 旗袍 答案 1910年 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 民国政府发出 剪辫通令 革除此陋习 清政府下令禁止缠足 但屡禁不止 维新派倡导以不缠足为内容的 康有为与康广仁创立 不缠足会 2 习俗 1 断发 运动 2 不缠足运动 女权运动 微点拨 微点拨 由于清政府入关后强迫汉人改变发型 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色彩 妇女缠足是在封建男权社会中形成的畸形审美标准 断发 不缠足本身就是反封建斗争 3 传媒 1 报刊 19世纪 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 报纸成为抢手货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的是 绣像小说 小说林 月月小说 和 新小说 维新运动中 报纸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后 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申报 点石斋画报 答案 图解识记 图解识记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2 电影 传入中国 19世纪末期 第一部影片 1905年摄制的谭鑫培的京剧短片 第一部故事片 1913年 张石川 郑正秋导演的 第一部有声片 1931年摄制的 定军山 难夫难妻 歌女红牡丹 答案 1 日常礼仪 古代在纲常礼教束缚下 形成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礼仪 民国之初 鞠躬 握手取代跪拜 作揖 显示出 等文明精神 答案 4 礼仪 平等 自由 2 婚姻礼仪 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以及官宦人家 3 丧葬礼仪 19世纪中期始 西方文明 卫生 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注目 思维发散 思维发散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 社会生活的变迁从根本上说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 经济 思想造成了强烈冲击 然后政治 经济 思想领域的变化又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变迁的结果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二 答案 1 交通的变化 1 铁路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铁路通车 1888年 宫廷专用铁路建成 1909年 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2 水运 1872年 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 航空 1918年 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唐胥 轮船招商局 2 通讯的发展 1 邮政业的发展 清朝后期 1896年 设大清邮政局 后设邮传部 民国时期 1913年裁撤驿站 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后撤销外国在华的 客邮 2 电报电信业的发展 清朝后期 1877年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民国时期 发展缓慢 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改观 台湾 答案 3 意义 1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 2 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思想观念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 1 动力 人力 自然力 机器动力 2 技术 引进 自研自制 3 地区发展差别 城市显著 乡村缓慢 4 对象 平民化 普及化 5 进程 先慢后快 1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 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2 鸦片战争后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 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3 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4 新思想的不断传入 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使得西方自由 平等 民主思想不断传播 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必背答题要语 5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 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它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 6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 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 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7 交通 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返回 细讲核心考点 1 图片证史 中国近代以来礼节的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主题一 图一晚清上海衙门百姓跪官 年躬身问候 图二民国初 图三1922年孙中山 与宋庆龄接见美国记者希尔 亲切握手 论从史出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节上的重大变化 即晚清时的跪拜礼 图一 民国初期的鞠躬礼 图二 1922年的握手礼 图三 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 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2 史料探史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特点史料今之辫 服 牵掣行动 妨碍操作 游历他邦 则都市腾笑 申申骂予 于时为不宜 于民为不便 稍窥世变者 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探究史料从哪些角度说明了剪辫易服的必要性 答案辫子 传统服装限制了人们的行动 不利于操作机器 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表明剪辫易服的主张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 3 归纳总结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四个特点 1 地域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 并逐渐向内地渗透 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2 过程由西方引进 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 中西方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 近代时期 中西方文化 新旧文化并存 相互影响和渗透 3 水平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 不缠足运动起步早 但进展缓慢 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 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 落后的状态 传统的风俗习惯坚若磐石 4 动力每一次社会生活的变迁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 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 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探究据史料说明辛亥革命期间留学生在国外创办 民报 的目的和作用如何 答案目的 宣传 民族 民权 民生 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 史料探史 报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史料至于乙未之岁 东京革命党创办 民报 树六大主义 而发挥民族革命 民权革命 民生革命之理 其思想之伟大 议论之精密 不第同志之士所推 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 自客观言 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 自主观言 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 主题二 答案 2 重点讲解 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价值 1 传播西方文明 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 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 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运动期间 报刊成为宣传改良 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 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娱乐大众 传播新知 3 重要史论 影视事业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 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 2 满足了大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 消磨闲暇时光 发散剩余能量 转换情绪 获得休养 3 引导人们消费 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4 一些不良的信息 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1 史料证史 铁路交通事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史料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 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识的传播 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 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 最初的纪元 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主题三 论从史出史料表明了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画线部分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了信息流通 知识传播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2 归纳总结 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影响 1 交通工具的变革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不仅推动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 带来负面影响 如环境污染 交通堵塞 能源危机等 返回 精练高考模拟 1 2015 四川高考 1919年 某新潮社社员暨 新潮 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 命书 认为 这些命书 无论然否 要之我的婚事 乃听其主持 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a 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 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 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 八字 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1 2 3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题干叙述的是新潮社个别社员的情况 不能据此就判断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也不能就此认为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故a c两项排除 作为新式青年的新潮社社员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仍看重八字 命书 说明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故选b项 d项表述错误 故排除 答案b 1 2 3 高考题组 2 2015 江苏高考 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 1 2 3 高考题组 a 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b 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c 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d 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解析答案 疑似 偷棉花 的妇女被搜身 遛狗者和流浪儿 解析疑似 偷棉花 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 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活 故c项正确 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 故排除a项 1949年3月 国民政府尚未覆灭 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 故b项错误 仅从题干两幅图片 无法得出d项结论 答案c 1 2 3 高考题组 3 2014 全国 高考 20世纪20年代 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 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 1 而在北京和天津 这一比例高达5 1甚至6 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1 2 3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 排除a项 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 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 排除b d两项 答案c 1 2 3 高考题组 4 5 6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4 重庆日报 曾登载 革命 从 剪辫子 开始 并引用了三峡博物馆保存的国家一级文物 大汉四川军政府示 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 宽容的态度 旧习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大汉四川军政府对革命持中间立场a b c d 解析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且表述错误 故 错误 从材料中 惟直光复伊始 剪否听民便宜 衣服暂可仍旧 并非必仿泰西 的信息可以看出大汉四川军政府对是否剪辫易服持宽容的态度 故 正确 从图片标题 革命 从剪辫子开始 可知剪辫易服在民国初期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故 正确 大汉四川军政府是辛亥革命后四川地区成立的革命政府 从材料 自从满清入主 积习自当力除 的信息 可知大汉四川军政府是支持革命的 故 错误 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 5 6 模拟题组 5 1915年 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 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 备忘录 其中不可能包括 a 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 民报 的刊物b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航线c 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d 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4 5 6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迅速 a d两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民国以后 在沿海通商口岸地区 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 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 鞠躬等见面方式 并且用 先生 女士 小姐 同志 取代了先前的称谓 c项正确 b项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航线出现于1920年 时间不符合 故b项为最佳答案 答案b 4 5 6 模拟题组 6 20世纪30年代 某报刊评论道 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 每至礼拜日 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 疾驰于南京路 静安寺路 福州路 这说明 a 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b 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c 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4 5 6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返回 解析结合材料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到 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只是个别现象 主要出行工具 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故a项错误 上海交通是否日益便利发达 应该通过与以前的对比看出来 材料信息单一 无法说明问题 故b项错误 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的说法没有提供比较例证 难以说明问题 故c项错误 从材料 以乘汽车为豪 少年男女同乘一车 可以看出汽车的出现给社会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 故d项正确 答案d 4 5 6 模拟题组 返回 考点训练 1 民国初年 各地离婚率上升 夏津县志 云 近数年来 结婚 离婚颇尚自由 通都大邑时有所闻 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婚姻自由蔚然成风b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d 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民国初年婚姻尚未做到自由 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婚姻观念变化 与民主共和思想没有关系 故b项错误 材料中 近数年来 结婚 离婚颇尚自由 可说明社会对婚姻限制相对自由 故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西式婚礼的信息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2 女学报 做学生的快乐 1903年 登载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 一个个神清气爽 磊落大方 身体没有一点弯曲 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 比那种涂脂抹粉 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 真是天地了 这表明当时上海 a 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b 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 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d 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 拥有良好的办学环境 这一信息 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故b项错误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且该结论有夸大之嫌 故c项错误 据材料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 和 比那种涂脂抹粉 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 真是天地了 说明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故d项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3 下表依据江苏省统计局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 家庭结构的变迁 相关内容编制 1982 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1 2 3 4 5 6 7 8 下列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逐渐以二人户和三人户规模为主 一人户的一直呈上升趋势 经济发展 居住条件改善是其变化的原因a b c d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表格中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的比例逐渐缩小 说明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故 正确 表格中二人户和三人户的比例在21世纪稳定在28 和37 说明逐渐以二人户和三人户规模为主 故 正确 表格中一人户在1990年下降然后上升 故 错误 表格中人口比例变化主要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有关 故 正确 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4 1912年6月1日 大公报 载 革命巨子 多由海外归来 草冠革履 呢服羽衣 已成惯常 互相效仿 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表明近代中国 a 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b 生活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c 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时尚d 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 草冠革履 呢服羽衣 已成惯常 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说明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故a项正确 材料中只是论及服饰的演变 并不是生活方式完全近代化 故b项错误 材料中主要论及的是服饰与政治的影响 故c项错误 报纸的功能在材料中没有提及 故d项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5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 制作了下面的图表 据此 他在分析近代铁路营运效应时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促进了近代新型城镇的兴起b 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c 增强了地区性市场的影响力d 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不断增加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图中显示1916年和1919年中国铁路运载的主要物资为矿产品 且比例有所增长 其次为农产品 最后为制造品 而矿产品的主要用途为工业生产 因而得出结论铁路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故b项正确 题干中未体现 近代新型城镇 和 地区性市场 的兴起和发展 故a c两项错误 农产品的长途贩运的比例不断下降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6 上海洋场竹枝词 载 往来如织密如麻 满眼汽车与电车 更有西装新少年 爱皮西地 即abcd 口头禅 七天礼拜是休期 各业停工逐队嬉 或赴教堂听讲解 满街游戏任驰驱 近来女伴多天足 绝少弓鞋一捻红 近来各处报馆开 多登告白好发财 衣裳时式鬟时样 短鬓笼纱窄袖装 这表明在近代上海 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 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a b c d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从 满眼汽车与电车 和 各处报馆开 可以推断交通工具和报刊改变了人们生活 故 正确 更有西装新少年 七天礼拜是休期 各业停工逐队嬉 或赴教堂听讲解 满街游戏任驰驱 反映出思想开放人士生活方式西化 故 正确 近来女伴多天足 绝少弓鞋一捻红 衣裳时式鬟时样 短鬓笼纱窄袖装 反映了受西方影响 传统习俗发生变化 故 正确 材料中只是描述了人们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 日渐西化和多元 并不能反映其成为主流 故 错误 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7 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 报纸为舆论之机关 言论为天赋之自由 千百志士 洒如许热血 所欲得者 此其一也 上述材料说明 a 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b 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 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强调报纸的舆论作用 没有涉及报纸的新闻功能 故a项错误 报纸为舆论之机关 言论为天赋之自由 千百志士 洒如许热血 所欲得者 此其一也 体现了报纸通过宣传民主自由推动社会进步 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和对报业的控制问题 故c d两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论是高贵的天神 还是半人半神的大英雄 亦或是人间的凡人 面对爱情都会如飞蛾扑火般热烈追求 不惜改变形状 甚至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可见古希腊人对爱情的崇尚 但同爱情相比婚姻则远没有那般崇高伟大 婚姻往往伴随着功利 嫉妒 报复等不美好的东西 从古希腊神话看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材料二古时婚姻标准是 门当户对 门第不合 不许轻婚 今有受教育及有新思想之青年于此 其求配偶也 必求知识相当 情性契合之人 婚姻 宜以爱情结合 而不容夹入他种之观念 1905年 女子世界 第2期 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