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 十月革命的背景二 十月革命的进程三 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事实果真的如此吗 而毛泽东说过 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 首先发展 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 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阅读材料 你能了解俄国的哪些社会状况 材料一 1913年按人口计算 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 7 英国的1 5 法国的1 4 1901年 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 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和小农经济 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王斯德主编 世界现代史 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 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材料二 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 农民阶级是牲畜 必须施以恫吓 束缚和监视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 人类文明图鉴 战乱中的世界 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 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尖锐 材料三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 压迫特别严重 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 但工资低微 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 3 王斯德主编 世界现代史 俄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些方面的矛盾 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材料中所说的 战争 指的是哪场战争 对俄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四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战争使得沙俄经济陷入困境 到1917年3月 约150万人死于战争 四百多万人伤残 1916年这一年罢工有1500起 参加人数超过100万 1917年初 反战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 接着扩展到莫斯科 巴库等大城市 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材料五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 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1903年 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俄国革命已经具备什么条件 1900年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2 一战激化了俄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加速革命的爆发 客观条件 一 十月革命的背景 1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弱 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主观条件 1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2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 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结论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阅读课本p97 98概述俄国无产阶级经历了哪些斗争 建立自己政权 夺取革命最终胜利的 二 十月革命的进程 1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一场革命犹如火山爆发 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阅读课本p97 98概述俄国无产阶级经历了哪些斗争 建立自己政权 夺取革命最终胜利的 1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俄历二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要和平 土地和面包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 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的局面但仍然继续参加一战 为俄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时间 性质 口号 结果 意义 沙皇尼古拉二世 二 十月革命的进程 1 背景 临时政府不顾民众反对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 任务 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3 口号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 一切政权归苏维埃 4 意义 争取以方式取得政权 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思想准备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2 四月提纲 和平 四月提纲 拉兹里夫湖畔 二 十月革命的进程 1917年7月 俄国在前线溃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 五十万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临时政府出动军队 向示威者开枪 造成六百多人伤亡 3 七月流血事件 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和平过渡失败 革命 和平 发展已不可能 二 十月革命的进程 时间 性质 任务 结果 1917年11月7日 俄历十月 性质 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暴力革命胜利 推翻俄国临时政府 成立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并采取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 十月革命 阿芙乐号 巡洋舰 攻打冬宫 巩固政权的措施 政治 告工人 士兵 农民书 经济 土地法令 外交 和平法令 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要求 满足了人民的土地要求 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权 司法权和立法权 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及对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大会 1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立2 四月提纲 指明革命方向 准备和平夺权 3 七月事件 抛弃和平幻想 决定武装夺权 4 十月起义 建立苏维埃政权 夺取革命最终胜利 下列关于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 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 a 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c 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d 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e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f 鼓舞了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1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 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1 对俄国 2 对世界 3 对人类历史 三 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人民摆脱了剥削束缚 成为主人 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开辟历史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经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弃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代表大会是开端 二月革命倒沙皇 课堂小结巩固训练 20世纪初 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 这种 客观物质条件 主要是指 a 社会矛盾的激化b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 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c 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 从主观上讲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沙皇专制腐朽落后b 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c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d 有1905年革命的 总演习 c 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 其基本特征a 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 暴力夺权c 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 和平夺权 b 1 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 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一战 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 一战 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c 一战 激化了俄国社会各项矛盾 加速了革命的爆发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 1917年俄国 二月革命 的最大功绩是 a废除了农奴制度b推翻了沙皇制度c使俄国退出了 一战 d结束了临时政府的统治 c b 3 二月革命 和 十月革命 a打击对象相同b领导力量相同c革命性质相同d产生结果相同4 十月革命 后苏维埃政府所定的各项措施最能反映各阶层民众愿望的是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b没收地主土地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实行土地国有化 b c 思考 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征 1 武装暴动起义的形式 2 经由中心城市向农村地区扩散 3 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但性质不同的阶段 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用户行为画像与价值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乡村手工艺传承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媒体教学课件美术教案
- 护理教育干事应聘
- 激光手术后护理常规
- 护理查房目录
- 数与形课件作品简介
- 散打班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政采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车间设备维修保养操作指南
- 医院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
- 轴承装配组装SOP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DL∕ T 5100-19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 合同未签订提前供货函模板
- 小学必背古诗词182首(带目录及释义)人教(部编版)
- 2024年东南亚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询价方案范文(35篇)
- 2023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保险公司案件风险排查工作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