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一、【之】1代词 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B 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2助词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例:A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表明定语后置,不译。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3动词 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 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 做、作 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治、治理 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担任、充当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变为、变作 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当作、作为 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以为、认为 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叫做、称为 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是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为 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与 例: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演奏 例: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关于“以为”、“以为”:在古汉语中,“以为”一般是两个词,是“以之为”,即“把当作/做”的意思(也有例外)。现代汉语“以为”是一个词,即“认为”。以下可自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2、介词 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替、给”。 例:A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B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 译为:“因为、因此”。 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 表目的 译为:“为了”。 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为所”) 译为:“被”。 例:A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本纪)B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对,向”。例: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3助词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例:A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廉颇蔺相如列传)B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C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4连词 表假设(较少见) 译为:如、如果 例: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三、【焉】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例如:于是余又叹焉。(游褒禅山记)于是我对此有许多感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出现,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到来,积累善行善事形成高尚的品德,那么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圣人的思想也会具备了。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焉有仁人在位,网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哪里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3、作疑问代词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将土石放置在什么地方?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什么)世俗既然和我的志向不合,我还要出去追求什么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如果不损害秦国,他将从何处得到土地?4、 作代词: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代老师)句读不知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倒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5、 作形容词词尾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相当于“然”)寺里的和尚让一个小孩子拿把斧子在乱石之中选择了一两块敲打,也硿硿作响。6、 兼词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但是大国的情形很难捉摸,怕他们有埋伏在那里。青麻头伏焉。一只青麻头伏在那里。谢安未仕时亦居焉。谢安未做官时也居住在这里。四、 而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子。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且)那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读书并且学习标点断句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并且)学习并且按时练习它,不是值得喜悦的吗?溪深而鱼肥。(并且)河沟里的水深并且鱼大。(二)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君子博览群书而且每天检点自己的言行。(三)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心方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我心里正害怕打算回去,就在这时有很响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骊山北构而西折。(接着)(它从)骊山向北建筑,接着往西拐弯。日出而林霏开。(接着)太阳出来了,接着林中的雾气就散了。(四)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蓼草里的取的,却比蓼蓝草的颜色更青。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但是)鸟儿们只知道生活在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游山的乐趣。不敢言而敢怒。(却)(阿房宫赋)(这一切使得全国的老百姓)不敢说话表示反对,却在心里积聚着怨愤。(五)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诸位如果有意抗敌,只要看着我的马头行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人如果说话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可以肯定的。(六)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我曾经整天的苦思冥想,但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我战战兢兢地起床。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把各种野味和山菜,错杂地摆在面前。 用作代词。只用着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家来,自然要跟你算帐的。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老妇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的母亲常在那里站着。”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五、何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呢?是要尊重大国的威望显示敝国的敬意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索过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有不同于前面两种情况的,这是为什么呢?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您(刘豫州)现在准备到哪儿去?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没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回头看看妻子的愁容哪里去了,(我)随用卷起了诗书欣喜若狂。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这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呢?只有杜鹃的悲啼、猿猴的哀鸣。4、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者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收起甲胄向曹操称臣去事奉他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不是这样,我凭什么要和你过不去呢?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啊?5、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巾,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至于彼此对天发誓,割断头发,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裳,这种情景是多么的衰败凄惨啊。水何澹澹。(短歌行)水波多么起伏不定! 复音虚词“何如”“何以”。(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樊哙说:“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现在你一个人来代替我,怎么回事?七、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就赦免了我。(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就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撞坏了璧。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们听说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这些都是说它可观赏的事。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他们)(秦国)使者往来东方,(我们郑国)可提供他们不时之需。(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以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为下曹从事。(赤壁之战)眼下我投降了曹操,曹操当会将我送回乡里,品评我的名位(委以官职),我还不至于失去做个小小的官儿。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个要出来的人,因而不能极尽游览的快乐。(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就有人责怪那个要出洞的人。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现在曹操已攻下了荆州,全部占据了那里的土地。(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在乱石中间择其中的一两块来敲打。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子末尾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游褒禅山记表测度。)大概都出自于这里吧?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难道谁能嘲讽这样的人吗?子思而报父母之仇,臣思而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难道)做儿子的想报父母的仇,做臣子的想报国君的仇,哪有敢不尽力死战的人呢?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你还是不要悲伤。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揣测的语气)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志向。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可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如果有人学不精通,好品德没有养成,那不是天资低下,而是心不能像我那样专罢了。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如果能像这样,那么谁能抵御它呢?八、且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例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他所率领的中原将士不超过十五六万,况且早已疲劳不堪。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而且您主要用来抗拒曹操的是长江天险。河水清且涟漪。(伐檀)河水清澈并且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浪。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一步,后推进一层。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我连死都不怕,一杯酒还用得着推辞的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处境困难意志却更坚强,决不会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古时候的圣人尚且跟着老师,向老师学习。且庸人尚羞之。(就是,连词,表假设、兼让步)就是平庸的人也会感到羞愧。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等。例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如果不出洞,火炬将要烧灭了。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将被他们俘虏。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驴叫了一声,虎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了;认为驴将要吃自己,十分害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活着的人姑且苟活着,死了的人则长眠地下了。卿且还家去,吾今且赴府。(孔雀东南飞)你暂且回到娘家去,我现在暂时到府中办公。九、 若 用作代词。(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你认为这事很痛苦吗?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更换你捕蛇的差使,恢复你的赋税。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些人)你们这些人最终都将被他俘虏。(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孟子凭如此的作为,追求这样的欲望,正如同爬到树上去找鱼。 用作连词。(一)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如果(你)能率领吴越的士兵与中原对抗。(二)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郡人来降,封万户(官)。“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至于齐桓晋文之事)至于百姓,只要失去了可以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着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以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人选虚词的几种用法。 用作介词。除表示被动外,一般读去声。(一)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人对来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二)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你应当威震天下,替汉朝除扫除残渣,荡涤污秽。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等到他来到,我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人熙来攘往,都是为着利益而奔忙。(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我感到那里难以解剖开,生怕下错了刀而对它警觉起来,眼睛为之盯着不动,动作也为之迟缓了下来。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及那个人吗?(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有决渎于殷汤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如果有人在殷周的时代去排除壅塞,开掘沟渠导引水流的话,那就必然会被商汤、周武王嘲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要不然,你们将来都将被他俘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被曹操占了先。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他呼应。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正像是被宰割的鱼肉,为什么(要向他)辞行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而让自己流放呢?、以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者与此同。(察今)依照旧的法令来治理国家的跟这做法相同。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请求拿出十五座城池来与赵国换璧。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于是入见鲁君,问:“凭什么打这一仗?”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后面的船只依次一齐前进。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这以大中丞的身份巡抚吴郡的人是魏中贤的心腹。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既不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终归不给秦和氏璧。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再说,因为一块璧的原因伤害了强大的秦国的友好的感情,也是不值得的。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还不能不因它引起感触。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当时曹操的军队饥饿和瘟疫交加,死亡的人数占了一大半。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要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前风雪赶到了泰安。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西南夷传)现在从长沙豫章前往,水路多断流了,很难行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地以楚和。(战国策 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打算带领门客们奔赴秦军与赵国共存亡。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会工作专业资格(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水电合同2025
- 商场墙面维护合同协议2025
- 汽车销售代理合同协议2025
- 2025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育培训2025年退费补充合同协议
- 商业招商合作合同范本
- 土坯铺面租赁合同范本
- 墨尔本公寓包租协议书
- 2024年XX村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 专利挖掘课件
- AQ 1119-2023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条件
- GB/T 15597.1-2024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 2024年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委组织部招聘党建组织员6人(第二批)(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东清远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管理中心招聘15人历年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预制箱梁施工》课件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层作业设计4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