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大处历史传说香妃魂飘香界寺的传说据说在乾隆年间,香界寺里有一个和尚叫桂芳,还有个名字叫海岫。他精通经文,每次乾隆来这儿的行宫避暑,他都要陪着谈经论古。一天,乾隆又来到了香界寺。闲聊中,桂芳发现皇上面容消瘦,双眉不展。向太监一打听才知道,皇上最宠爱的香妃得急病死了,皇上得了“相思病”。于是,桂芳对乾隆说:“贫僧愿为圣上效力,召香妃来见。”乾隆当然高兴了。这天夜里,桂芳叫人抬来一面金铜宝镜放在大殿上,又从藏经楼拿出还魂真经,点灯焚香。一时间,大殿上香烟缭绕,宝镜放光。桂芳告诉皇上,等到半夜沐浴后静坐远看,千万不要近前。乾隆连连答应。一切准备停当,桂芳盘着腿打坐,闭着眼睛开始停念经。到了半夜,乾隆两眼朦朦胧胧,都快睡着了。就在这时,乾隆听到了似有似无的乐器声,再一细听,竟然是香妃最爱听的她们老家的音乐!正在纳闷,只见铜镜放出一道光芒,把大殿照得雪亮雪亮的,宝镜中一个女子慢慢走来,活脱脱一个香妃!只听香妃说:“圣上驾临,我有话要给你说。”乾隆一见不同得动了情,忘了桂芳和尚的叮咛,便站起身来迎了上去。突然,只听到金石裂似的一声巨响,宝镜碎裂成粉,香妃也不见了踪影。这下可把乾隆急坏了!大殿内仍有音乐在飘荡,隐约听到香妃还在唱故乡的歌呐!乾隆一听,这明明是香妃在说她想回故乡啊!回宫以后,乾隆就命人护送香妃遗体回故乡厚葬。乾隆了却了心愿,精神一天天好起来。他便赐重金修缮了香界寺,并在藏经楼东侧建造了避暑行宫。行宫院里边有穿廊通往前、中、后三座大厅,还有一座面阔三间的大戏台。乾隆经常来这儿消暑纳凉,高兴了,还写过不少诗哩!卢师和大小青龙的传说传说隋唐的时候,浙江有一位居士姓卢,年迈辞官后一门心思只想修禅。于是他就造了个独木小舟,孤身一人顺流而下。他不用篙,也不用橹。途中有人问他:“到哪里去啊?”他就给人家说:“船漂到哪里我就到哪里”。过了几天,独木舟在桑干河(今永定河)边停了下来,卢居士扔下小船上了岸。老远就看见西山云雾缭绕的,他走到山半腰,看见秘魔崖突出来一个巨大的石头,大石头下就好像一个天然的大房子,他高兴极了,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要住的地方啊!”于是,他把巨石下面清扫了一下,就住了下来,开始静心修禅。另有传说,与杨儒有老人讲的有所不同,便也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说,在很早的时候,黄河龙门居住着大青、小青两条孽龙,成年兴风作浪的,危害老百姓。大禹治水的时候,用神锹铲除龙窝,两条龙争斗不过,只好尾巴一甩来到苦海幽州,潜居在秘魔崖东南侧的青龙潭中修炼。眼见卢师也要在这里修行,心中恼怒,决定与卢师较量较量。一天,卢师正在午睡的时候,洞外阴云密布,风雨大作,两条光亮的雨柱瓢泼而降,直逼秘魔崖,把卢师淋个透湿;一连几天,卢师都无法安睡。卢师仔细观察才发现,每次山坳大雨倾盆,山外却是艳阳高照,这可奇怪了!再细瞧,空中两条孽龙正在喷云吐雾呐!这下可气坏了卢师,他马上取出一钵摆在案几上,口念咒语,把雨水尽收钵中。二条孽龙见势不妙,正要喷施妖气,哪料想钵已腾空而起,一声霹雳,钵水炸开,只打得他俩抽筋拔骨似的疼痛,摔入青龙潭。没过几天,有两个童子来拜见卢师,愿意做沙弥伺候卢师,卢师收留了他们。一日,天下大旱,皇帝诏榜祈雨,二童子揭皇榜应聘。等回到寺前,一纵身跳进青龙潭,化作两条青龙,腾入空中广播云雨,一下子解除了旱情。原来,二童子就是那两条孽龙,因为受到佛法感化,弃恶从善。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天下。皇帝大喜,诏封卢师为感应禅师;山名也由尸陀林改名为卢师山,同时赐资敕建感应禅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来历的传说香界寺圆通宝殿前西侧是一方青石大碑,精雕梅鹿海马的方座之上,碑阳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碑阴为“敬佛”二字。此二字大如斗口,庄严凝重,为康熙帝御笔。有关专家考证以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似为明代“大圆通寺”的旧碑。康熙十七年重修“圣感寺”时将碑阴铭文磨去,刊刻上“敬佛”两字。“大悲菩萨自传真像”是典型的明代佛教雕塑艺术珍品,其艺术风格与北京法海寺的明代壁画一脉相承。这幅菩萨雕像,系采用传统的阴刻平雕手法,线条流畅,气韵传神。此雕像头戴法冠,项佩璎珞,丰腮广额,双目微睁,唇续髭须,耳坠玉环,一派雍容华贵气象。虽像侧刻有铭文“碑旧存于西山圣感寺”事迹,但却疑非清代之物。该碑之侧尚镌一首行草诗文。字体隽秀酣健,是清嘉庆帝御笔。碑阳的佛像、碑阴的题字和碑侧的诗文不仅使这通碑身价倍增,也使得香界寺光彩照人,非同凡响。据寺僧传说,这块碑是康熙皇帝发现的:当年,康熙帝来香界寺礼佛,行至殿前忽然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眼前倏然浮现出观音菩萨音容,康熙大为惊诧,忙令僧众诵经礼忏,自己也连连念诵菩萨名号,好一阵才回过神来。随即命人在跪倒之地挖掘。结果挖出了这块碑,康熙更觉灵验,于是即兴挥毫恭书了“敬佛”二字,为表深受佛法感化,便又为寺院取名“圣感寺”。关老爷斩虎的传说来到西山八大处,最先看到的是一座险峻、陡峭的山峰,远远看去真好像一只凶恶的猛虎,所以老百姓叫它虎头山。虎头山脚下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一处长安寺就建在这里。长安寺建于明代,当初叫善应寺。康熙年间重修时改叫长安寺。长安寺坐西朝东,殿里原先供着四大天王、弥勒佛和韦驮,后来改供关羽了,老百姓又称关公殿。人们不禁要问:为啥这里也设置关公殿,供奉关老爷呢?原来呀,建寺之前,虎头山下有一座娘娘庙,方圆几十里的女人们都来这里进香,有向娘娘求子的,有请娘娘保母子平安的。可是,不到一年光景,来进香的人越来越少了,听说是因为这地方“脏”了。旧时北京话的“脏”不光是卫生方面的脏,而是说这地儿“不吉利”。原来,山上来了一只恶虎,时不时地出来伤人,不是吃小孩,就是伤大人,闹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敢来了。咋办呢?人们只好去各村的关帝庙,祈求关老爷杀掉恶虎保平安。关老爷听了百姓诉说,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在阴历六月二十三的午夜,关老爷带了周仓直奔恶虎伤人的山头,要降伏恶虎,为民除害。关老爷捋着长髯大步走在前,周仓肩扛着青龙偃月刀,紧跟在后。两个人刚上山头,那恶虎就猛扑了过来。原来,那恶虎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哪还顾得上是关老爷还是周仓呢。眼见恶虎扑过来,关老爷侧身闪过,挥刀就砍,恶虎就地一滚,绕到关老爷身后用钢鞭似的尾巴一剪。幸亏关老爷根基硬,不曾有半点闪失。几个回合下来,恶虎累得直喘粗气。关老爷那叫英名,他曾大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何惧一只恶虎?关老爷竖起卧蚕眉,圆睁丹凤眼,大发神威,一刀劈去,正砍中虎腰。只听“啪”的一声,恶虎已化为了一块大石头!关老爷这一刀,把那大石头削下来了一层。周仓在一旁都看傻啦!接过青龙偃月刀一看,卷刃了。于是就在这块巨石上“唰唰唰”地磨起来,直到把巨石磨出一道深沟才罢手至今,站在山下还能看到那道深沟呢!第二天,雨过天晴,人们看到虎头形的山峰,才明白是关老爷把恶虎制服了。百姓们纷纷捐款修建了善应寺,后来又扩建重修,改名叫长安寺了。寺中供奉着关老爷,为啥?因为关老爷斩了恶虎,保住了一方平安。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三这天,准保是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人们都会说:“周仓又给关老爷磨刀呢!”你说奇怪不奇怪,从正面看,虎头山确实像一只凶猛的恶虎;可要是站在观佛台的地方从侧面看,却又像一尊慈眉善目的大佛。这大概是因为恶虎被关老爷制服后弃恶从善,也“立地成佛”了吧。关老爷大战火龙王的传说八大处的第五处龙泉庵,在大悲寺西北、香界寺以南。院内有龙泉,四季不干。池边上有“听泉小榭”,是个品茶听泉的好地方。这里的水清甜爽口,远近闻名哩!听上了年纪的人讲,当初在建龙泉庵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快要建成时,一条浑身上下赤红的火龙抢先占了庙宇,吓得工匠们四散而逃。那火龙口吐火焰,想要把寺庙、山林烧成灰。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工匠们毫无办法。其中一个年岁大的工匠说:“我听说关公老爷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能除难消灾,咱们赶快求关老爷吧,只有他制服这条火龙。”于是,工匠们便杀猪宰羊来到关帝庙求关公降魔。火龙正在猖狂的时候,忽然阴云密布,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只见火龙在暴雨中上下翻滚,一会儿工夫就腾空而去,逃得无影无踪了。就这样,烧了几天的大火终于被暴雨浇灭了。其实呀,只是以前没有消防设施,施工中失火是常有的事,而大雨浇灭大火也可能发生的。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宁愿相信是关老爷消的灾降的魔,于是就把这个故事传得活灵活现。老百姓为了感激关老爷显灵救火,就在供奉四大天王、弥勒佛和韦驮的地方供起关公来,山门殿也就成了关圣殿了。大悲寺黄金炕的传说大悲寺建在翠微山半山腰,建于辽金时代,原先叫隐寂寺。明代在原有的两层大殿后面又增建了大悲阁。清代康熙年间重修以后改为大悲寺。山门上的“敕建大悲寺”匾额,就是康熙提写的。寺内圆通宝殿前左右并列两棵古银杏树,树龄已有500年,至今枝叶仍很茂盛。黄金炕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两棵银杏树。老百姓把银杏树叫白果树,也叫公孙树。这是因为大树长成以后还能同根长出小树,如同公公和孙孙一样。可是这种树雌树结果而雄树不结果。如今大悲寺这两棵古树是雄性的。据说在大悲寺前曾有过两棵银杏,是雌性的,被一场大火烧掉了。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很久很久以前,大悲寺里确实有两棵参天雌性银杏,不知道是何人何时栽种的。每到深秋就结出了密密麻麻的白果;满树的银杏叶由绿变黄,随着阵阵秋风一片片飘落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好看极了!香客们都喜欢在落叶上坐着歇脚,小孩子们在上面躺着、打滚、玩耍,可高兴啦!于是人们就把这块树叶铺成的空地叫黄金炕。金黄的叶子,厚厚的一层又松又软,真像炕一样舒服啊!有一天,一个小孩子在“炕”上玩耍时从树叶里摸出个小铜钱来,他高兴得大声叫起来:“我发财啦!我发财啦!”孩子妈妈见了,也喜出望外,对孩子说:“快去给菩萨烧柱香,磕仨头吧。这是菩萨保佑你将来发大财呀!”其实呀,从厚厚的树叶里捡到个小钱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用不着大惊小怪的,没准这钱是别的孩子在“炕”上玩耍时掉的呢。可老百姓就是认为这是菩萨保佑的。一传十,十传百,这事越传越邪乎,还有的说那个捡到铜钱的小孩就是善财童子,他的妈妈就是观音菩萨,母子二人是神仙下凡,给老百姓送钱来了。这样一来,香客越来越多,连大人们也在黄金炕上坐一坐,想摸出个铜钱来。寺内的和尚们借题发挥,每当晚间香客们散去,就故意往黄金炕上撒些小铜钱。很快地,大悲寺的香火就越来越盛。可惜,乐极生悲,有一天,一位老汉坐在黄金炕上抽烟,一不小心,烟火落在松软的树叶上,引起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不光烧掉了两棵银杏树,连殿堂也烧毁了。打那时起,四进院落的大悲寺,只剩下如今的三进院落了。大火过后的第二年春天,在原来的地方又长出了两棵银杏树,掐指算来,也500多年了。现如今每到深秋,满地金黄的叶子还像当年的黄金炕一个样哩当年,大作家老舍先生就在大悲寺小住过,还写了一篇小说大悲寺外哩八大处招仙塔的传说灵光寺金鱼池的东边,原来有一座招仙塔,八棱十三层,周围有铁灯龛16座,每一块塔砖上都刻有精美的佛像,所以又称画像千佛塔。1900年遭八国联军炮轰,只留下塔基。有人要问,这座塔为什么叫招仙塔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在普查时,八大处公园退休师傅、70岁的杨儒有老人讲述了如下故事:传说一天早上,在灵光寺值日的小和尚打开山门时,看到一个胖和尚盘腿坐在山门正当间。小和尚上前问胖和尚,胖和尚一句话都不说。小和尚只好跑过去向方丈禀报。方丈说:“别管他。”过了三天三夜,小和尚又跑过去告诉方丈,那个胖和尚还在那里,已经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老方丈微微一笑:“别管他。”又过了三天三夜,胖和尚还是纹丝不动。这回方丈一听可慌了神儿,脸上直冒冷汗,结结巴巴地说:“别管他,你去吧。”等小和尚一走远,方丈就急急忙忙收拾东西,从后门偷偷逃跑了。原来呀,这个方丈坐上了老方丈的位置后,觉得修行得差不多了,慢慢变得懒了:开始是出去享受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到后来竟干起了调戏妇女的勾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花和尚。这才引来了那个“坐山门”的胖和尚。方丈知道来者不善,自己干了好多的坏事儿,就仓慌逃出寺庙,一路小跑,不大功夫,快到了翠微山顶。胖和尚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半天不见小和尚露面儿,急忙起身四处查看,远远看到那个方丈快跑到山顶了,于是不慌不忙地摘下腰间的十三节宝鞭,随手向翠微山顶抽去,口中叫道:“着!”只见那宝鞭节节向前伸去,越伸越长,只听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巨石乱飞,那方丈被巨石砸得看不见啦。只见翠微山头变得黑气滚滚,阴森恐怖。胖和尚一看明白了,那方丈肉身是死了,可是邪气还在。胖和尚转回寺中,从怀里拿出一个匣子,放在一块平地上,再点起三柱高香,胖和尚连呼三遍“神鞭太保”。猛然间,东方冒出万道霞光,照得大地雪亮雪亮的。紧跟着,一声霹雳在山上炸响,寺里的和尚抬头张望,只见胖和尚脚踏祥云,手持宝鞭站立空中,宝鞭一扬,顿时山石滚滚,一股黑气从乱石中窜出扑向胖和尚。胖和尚又把宝鞭一抖缠住黑气,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那股黑气就不见了,只见一个白骨闪了一下,就化成一堆灰了。再说那胖和尚,他降服了白骨精,落下云头来到众僧面前。住持问:“以后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胖和尚想了想说:“宝鞭留在寺中,就能镇住这一带的妖邪。”胖和尚说完,一扬手就把宝鞭扔向天上,只见那宝鞭呼呼旋转,射出万道金光,十三节宝鞭化做一座十三层的宝塔。那小匣子在地上慢慢旋转,化成塔基,塔身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塔基上。一会儿工夫,宝塔上祥云缭绕,仙乐飘飘。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塔叫招仙塔了。八大处西山晴雪和层峦晴雪的传说清朝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喜欢游山玩水,还经常为各地的名胜古迹命名、改名和题字,光八大处就留下他的好多真迹。京城西郊的“西山晴雪”在清代以前叫“西山积雪”,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据说,香山静宜园是冬晴观雪的好地方。远在金世宗大定年间,太监范宏就在那里大兴土木。乾隆登基后,也经常到那里观景。有一年二月初八一大早,乾隆上完早朝,刚一出大殿,看见庭院里满天飞舞的雪花儿,心里甭提舒服了。乾隆一辈子对雪情有独钟。看着看着,自然就想起了著名的“西山积雪”,心想,此时香山的景色一定更美,于是忙叫人更衣备车,直奔香山。雪后的香山非常迷人,山山岭岭落满了白雪,高高的香炉峰好像披上了银色的绒袍。乾隆登上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一边赏雪,一边赞叹:“妙哉!妙哉!西山积雪如此之美也!”“美倒是美,可为何偏偏叫西山积雪呢?俗也、俗也!何处之雪不积一起呀?”陪同他的刘墉偏偏唱起了对台戏。乾隆随口应道:“刘爱卿,以你之见,何名为好呢?”“这”刘墉眨了眨眼睛,满脸带笑地说:“陛下,臣不敢多言,还是您说吧!”乾隆心想,“刘罗锅”今儿个不定又憋什么坏主意呢,我得好好想个流传万世的词儿来。于是说道:“以朕之见,就叫香山春雪不好!要不叫西山云雪?也不妙。要不叫”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名字来。回到京城,乾隆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对劲儿。我这个堂堂的万岁爷,难道连个名字也起不好吗?这天晚上,他翻来覆去,没有歇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和刘墉一起上了香山。太阳当头的时候,他俩来到半山亭北面的一块大石头上。乾隆抬头看看晴朗朗的天空,又低头看了看满山遍野的白雪,顿时高兴起来:“刘爱卿,以朕之见,就叫西山晴雪吧!”“陛下圣明!”刘墉连连叫好。乾隆听了“刘罗锅”的叫好声,乐得两眼眯成了缝儿。刘墉却止停住了笑,凑到乾隆跟前说:“陛下,您起的名字好啊!何不题字留念呀?”“对!”乾隆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挥笔在大石头上写下了“西山晴雪”四个大字。打那以后,燕京八景中的“西山积雪”,就改成了“西山晴雪”。可是,香山是皇家寺院,平民百姓哪能去得?没办法,老百姓们观看“西山晴雪”都涌到八大处。这也是八大处“西山晴雪”流传较广的原因。再后来,老百姓为了区别香山的“西山晴雪”,就根据八大处峰峦起伏、层层叠叠的特点,就改成了“层峦晴雪”。八大处金鱼池的传说有一年的秋天,老佛爷慈禧太后来灵光寺拜佛,最后来到金鱼池水心亭歇着。她看见一池碧水,睡莲朵朵,锦鳞如梭,如梦如幻。忽然一条大如婴儿的金鱼游过来,上蹿下跳的,摇头摆尾,好像在欢迎慈禧。慈禧看了很高兴,一旁小太监立即上前说:“老佛爷乃一国之主,不但万民听从,连万物也要听从呢。”慈禧听了更高兴了,当即摘下金耳环,赐给那尾金鱼,命令太监把它戴在鱼腮上,还封了这条金鱼为“神鱼”。游人听说这件事后,来这里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灵光寺金鱼池观鱼就成为当时的一大乐事儿。如今,听说有缘分的游客还能看见那条戴耳环的“神鱼”呢。曾有诗人观鱼赋诗:“散步林泉雨后天,又来古寺赏鱼莲;金鱼幸得佛门水,永免网罘结善缘。”八大处金马驹的传说传说在清康熙年间,八大处山谷中的泉水特别清特别甜,有人看见一匹马驹每天夜里来这儿喝水。奇怪的是,这匹马驹喝完水以后就拉屎,拉出的竟是金灿灿的金子!到山上干活的穷人,捡到金子便能糊口度日,周边的百姓多十分感激,于是大伙儿都称这匹马驹是“神驹”。这件事被山下的一位财主知道了,他让人把守路口,不让别人上山,自己每天夜里到山谷中等神驹,打算用绳索套住金马驹。说来也怪,自从财主有了愉拴金马驹的念头之后,那匹金马驹就不来喝水了。财主每天从天黑等到天亮,一连三七二十一天都没有等到金马驹。有一天夜里,金马驹突然来到泉边,还没有喝水,贪心的财主就冲了过去,用绳索套上了金马驹。金马驹受到惊吓,掉头就跑。财主拉住绳子死死不放。哪知道金马驹使劲挣扎,竟拽着财主在山涧狂奔起来,把财主刮得满身是伤,最后拖下山崖给摔死了!原来呀,那匹马驹是大悲寺的和尚为保护真的金马驹而施的法术。现如今,山谷中那块马驹的刻石就是和尚施法术后留下的。八大处红叶的传说你知道吧,八大处的大路旁、山坡上,长着很多很多的红叶树,圆叶的叫元宝枫,五角的叫五角枫,长条的叫火炬树每当深秋时节,几次秋霜过后,漫山遍野的红叶一簇簇、一片片,在翠绿的林海中可耀眼啦。八大处的红叶与香山漫山遍野的红叶相比,别有一番情趣哩!可是,八大处在很久很久以前却只有绿树,没有红叶。那么它是怎样变成红色的呢?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山脚下住着一户石匠,老石匠与女儿枫儿相依为命。一天,偶然在山里捡到一个宝盆,便常常用宝盆变出的粮食和衣物接济穷乡亲们。久而久之,传到了贪心的财主那里。一天财主趁着老石匠不在家,带领一帮家丁来抢宝盆,枫儿抱着宝盆就往山上跑,财主、家丁在后边追。枫儿跑啊跑,树枝把她的红裙子挂碎了,一片片红布京挂在了树枝上;枫儿跑啊跑,树枝把她的皮肤也剐破了,一滴滴鲜血落在绿叶上;枫儿跑啊跑,她跑遍了八大处的三座山,最后跑到了山顶,眼看就要被财主抓住了,她纵身跳下了山崖。打那时起,枫儿跑过的地方,树叶都变成了红色。西山脚下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枫儿,就到处传唱着:“八大处枫树棵连棵,穷人苦难比它多;八大处枫林红又红,片片叶子血染成。”八大处关公劈山引水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八大处这里只有一座大山。山上树木很多,风景非常美。有一年,不知从哪里来了两条妖龙,在山中吞云吐雾,兴风作浪。妖龙为了独霸这儿,把河里的水吸干了,把地下的泉封上了,还把天上的云朵给打散了结果北京一带整整三年没下一滴雨。这下可苦了西山一带的老百姓。村村祈神求雨,户户烧香拜佛,那个盼水的劲头啊真是没法说。为了活命,人们跑出几里、甚至几十里地去挑水。这事儿惊动了关帝老爷。有天夜里,关老爷提着青龙偃月刀,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西山,照着两条妖龙一刀砍下去,两条妖龙躲过了,却把一块大石头给劈开了。现如今,香界寺下边路旁还可看到劈开的那块大石头呢!当时,关老爷气坏了,照准妖龙又是一刀,两条妖龙当下就完蛋啦。为了不惊动百姓,关老爷趁着朦朦胧胧的月光来到了山顶,他捋着长须四下一看,所有的泉眼都让妖龙给堵死了。关老爷举起青龙偃月刀对着大山“哗、哗、哗”就是三下。好家伙,整个大山立刻裂开了三条大沟,三条清亮透彻的泉水顺着三条沟奔涌而出。这一切,被一个姓刘的老头儿看见了,他大叫了一声:“关老爷”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关老爷落下第四刀,一闪身,不见了。老刘头后悔不该惊动了关老爷。第二天,人们发现山里出现了三条深谷和一条小谷,四条小河奔流不停,别提有多高兴啦。大家都觉得奇怪:这一架大山,怎么一夜工夫就变出四条谷了呢?老刘头把他看到的和大伙说了一遍,人们都说关老爷是位好神仙,专门搭救穷人,人们就商量着修座庙来纪念他后来,乡亲们就在关老爷站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关帝庙”,逢年过节,人们都要把最好吃的东西拿到这里来上供。八大处宝珠洞与鬼王菩萨的传说出了香界寺东便门,过石桥,登上一百多个台阶就到了七处宝珠洞。据老人们说,宝珠洞和这儿庙宇的布局与桂芳和尚有很大关系。桂芳,又称鬼王菩萨。幼年在保定白衣庵出家,为人勤勉憨厚,清朝康熙年间来到香界寺修行。康熙七次来寺,接见过他,还送过他诗呐。现如今,香界寺碑文中还记着他的事呐!可见香界寺重修与扩建有着桂芳和尚的功劳。桂芳除了扩建寺院外,还大面积种树,足迹遍及山顶。闲下来的时候,就到他选中的一处砾岩前,用他练就的一手硬气功把石头辗成粉,在原先狭小的洞体上不断挖着,天长日久慢慢就成了洞。后来桂芳和尚就在洞内坐化,享年68岁。他的肉胎很多年也不腐烂。乾隆念他的救命之恩,前来吊唁。等看到桂芳死而如生、双目盯着京城时,乾隆心中有些恐惧不安,他害怕对大清江山不利,就命人在洞前建观音殿挡住了桂芳的视线,还在洞上建弥勒殿压住他的邪气;又在不远处建了一座木制牌楼,牌楼上额写着“坚固林”、“欢喜地”,意思就是限制桂芳和尚的活动范围呗!“卧龙松”的传说你看,这棵松树从乾隆年间到如今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可是也根本没有人种这棵树,那是咋来的呢?原来,有一天,乾隆带着大臣到八大刹闲逛。乾隆站在山顶朝四下里看,对眼前美景夸个不停,突然愣住了,指着圣感寺(今香界寺)院内大叫:“龙!”大臣们顺着乾隆手指的方向往下看,除了一片绿树,什么也看不见。乾隆急了,冲大家喊:“圣感寺钟鼓楼中间,有四条龙!”大家又仔仔细细一看了一会儿,还是一片绿树。乾隆仍说有四条龙在空中不停地翻腾,可大家都说是一片绿树,气得乾隆直骂:“凡夫俗子!下去看看!”就在这当间,晴空里闪起了四道闪电,大家这次真看到有四条龙在天空中飞行!眨眼功夫不见了!乾隆和大臣们到了钟鼓楼跟前,见到了一棵松树。这棵松树枝干弯弯曲曲的,刚才空中看到的那四条龙这会儿盘卧在四根主干上。乾隆叫来寺内的和尚一问,和尚也大吃一惊:“啥时候多了一棵这么大的松树呢?!”还是方丈的道行深,他向乾隆边鞠躬边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您贵为真龙天子,这四条神龙为您各守一方天下,您将迎来人间盛世啦!”“情人柏”的传说相传,每年的三月初三,瑶池王母娘娘过生日,都要举办蟠桃盛会,邀请各路神仙赴筵,庆祝寿诞。有一年,瑶池内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蟠桃会。不巧,二月二十五那天,王母娘娘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这下可急坏了主办幡桃会的太白金星,他急忙吩咐众仙女立刻下凡,到人间寻找治王母娘娘病的灵丹妙药。并要求她们必须在三月初一赶回瑶池。众仙女听完吩咐,结伴驾云离开了瑶池,唯有看守幡桃园的仙女紫娟姑娘最后一个独自离去。转眼到了三月初一,仙女们纷纷回到瑶池。太白金星清点人数,发现少了紫娟姑娘。他怕王母娘娘怪罪,便亲自下凡寻找。原来,紫娟姑娘在天宫里已经看了整整五年的蟠桃园,从没有离开过一步。她早就听姐妹们说人间胜似天宫,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可总是没机会下凡看一看,那天听说让她下凡到人间,心里格外高兴,着意打扮了一番。她见众姐妹都走了,就独自一人离开了瑶池。紫娟姑娘驾着云,唱着歌,一阵风似地落在了西山的山顶,朝四下里不停地观望。山上,绿树成荫;山下,鲜花盛开;一条小河绕山而流,像洁白的绸带在轻轻飘动;田野里,人们在辛勤地耕耘。看着人间这美丽的景色,她竟把为王母娘娘寻找灵丹妙药的事儿给忘了。看着太阳快要落山了,她便往山下走,想找个人家住下再说。紫娟姑娘正在山路上走着,忽听不远处有人在低声呻吟。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打柴的后生躺在路旁。紫娟急忙走到后生面前问“大哥,你怎么了?”“快,救救我。我被毒蛇咬了。”紫娟听说后生是被毒蛇咬伤,立即想起随身带着的那颗仙丹。这是她偷偷从王母娘娘的丹房里拿的。听姐妹们说,吃了它不但能治外伤,还能成仙。于是她从怀里取出小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中介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版网络直播节目导演编排与新媒体营销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自住型二手房买卖预付款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地区落水管铺设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电子设备维修保险经纪代理合同
- 2025版夫妻财产协议范本全面保障双方权益
- 2025年车辆安全检测中心运营管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合同管理规划与实施合同
- 环保排污许可证培训课程
- 订单管理制度
- 2025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申请范文
- 诊疗规范培训课件
- 腰围外固定支架护理
- JJF(冀) 246-2025 加德纳比色计校准规范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机电类)考试题(附答案)
- 夏令营教师聘用合同
- GA/T 2151-2024道路交通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通用技术要求
- 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专用通信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行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